新物種巴朗山雪蓮被發現!「蓮花瓣」為少見黑色,具有刺鼻性芳香氣味

2020-11-22 前瞻網

新物種巴朗山雪蓮被發現!「蓮花瓣」為少見黑色,具有刺鼻性芳香氣味

 Winnie Lee • 2019-08-11 15:33:07 來源:前瞻網 E189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新物種巴朗山雪蓮被發現。普通人對於雪蓮這一類植物的熟悉多半來源於各種將傳說中的「天山雪蓮」譽為神藥的武俠小說。而產於新疆天山的雪蓮的確是一種稀有的名貴藥用植物。

8月10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植物新種——巴朗山雪蓮。

新物種是分布於海拔4400-47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灘一種雪蓮,存在於海拔最高的生態系統高山冰緣帶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該物種進行形態學研究及DNA分子分析,證實其為一新物種,並根據分布區域的唯一性,確定其為四川特有種。新種認定論文發表於國際經典分類學期刊《北歐植物學報》,被命名為「巴朗山雪蓮」。

巴朗山雪蓮,葉子長條呈鋸齒狀;苞葉,即雪蓮的「蓮花瓣」為少見的黑色,邊緣條狀裂開;植株表面被腺毛和長節毛覆蓋;從形態上與已知的其他種類的雪蓮差異較大,此外這個種還具有刺鼻性芳香氣味。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特有新物種,葉如鋸齒花黑色,全球不到500株極度瀕危
    四川珍稀植物眾多,日前發現植物新種——巴朗山雪蓮。經過初步估計,全球不到500株,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巴朗山雪蓮是四川特有種,剛發現就被列為「極度瀕危」植物。它到底是什麼樣的植物?
  • 高山上的來客——雪蓮和雪兔子
    ​1、雪蓮​2019年,媒體報導,植物學者們在四川巴朗山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發現並發表了一個新物種巴朗山雪蓮。對於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許多人不禁會好奇,巴朗山上居然會有雪蓮?巴朗山雪蓮和傳奇的天山雪蓮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一時之間,雪蓮一詞竟然上了網絡熱搜。
  • 雪蓮果的副作用 雪蓮果要注意這些副作用
    雪蓮果又叫菊薯,是一種常見的食物,雪蓮果的根部可以食用,通常大家所說的雪蓮果也就是指它的根部,那麼請問雪蓮果的副作用是什麼?雪蓮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雪蓮果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雪蓮果的副作用二要是出現過敏情況,那麼吃雪蓮果後就會出現腹瀉、代謝性酸中毒、心跳變快並且血壓下降,嚴重的人會發生脫水的情況,意識發生模糊或者是產生休克。雪蓮果的副作用三雪蓮果吃多肚子會脹氣,會讓你屁多,不過能夠調節腸胃功能,讓消化功能變得更好。
  • 氣味刺鼻!4400多噸有毒物質倒在了這兒……
    該局成功破獲一起由交通運輸部公安局掛牌督辦的重大環境汙染案初步核實汙染長江環境有毒物質4400多噸涉案金額約30萬元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6名工業廢渣氣味難聞遭舉報2018年5月31日,長江航運公安局九江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湖北省黃梅縣小池鎮江邊的華洪碼頭堆場處被傾倒氣味刺鼻的工業廢渣,疑似固體廢棄物。
  • 新疆一種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
    新疆最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大自然是具有包容力的,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地質也是多種多樣,有些地方就生存著一些珍稀動物。現在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一些新事物,就像有些動物有段時間沒有蹤跡,但是最後又被人們重新發現。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動物,它外表可愛,給人萌萌的感覺,深受許多人的喜愛。這種動物就是伊犁鼠兔,只在我國的新疆發現過。聽這個名字可能大部分人都很疑惑它到底是鼠類還是兔類呢?其實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動物,在它們的身上,可以看到幾種動物的特點。
  • 氨濃度超標氣味刺鼻 德邦涉嫌環境違法被立案調查
    【連網】(記 者 李 江 通訊員 王從帥)不少市民反映,路過德邦興華化工公司周圍時,有時會聞到難聞的刺鼻味道。這種氣味到底是什麼?該企業的廢氣是否超標?日前,為全面調查江蘇德邦興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環境汙染情況,連雲港市環保部門對該公司進行了加密監測。
  • 65歲長沙老人騎行甘孜稻城亞丁 猝死巴朗山
    資深救援隊員提醒,初次開始高原騎行之前,應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查,如果發現心、肺、腦、肝、腎的病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請勿盲目進入高原。  今年6月初,65歲的湖南騎友肖某與朋友7人邀約騎行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在翻越巴朗山時,肖某不幸猝死,旅途戛然而止,其他7人也因此放棄了這段騎行之旅。
  • 科普求真室:彩色吸管燃燒後冒黑煙氣味刺鼻
    記者彭紅霞 江蘇抽檢百款吸管近半存安全隱患提醒:儘量不用顏色鮮豔的吸管   瀏陽日報見習記者陶豔   前不久江蘇省質監部門對上百款塑料吸管進行了一次「大普查」,普查的結果卻發現小吸管也有大隱患。而在風險監測當中,發現五成以上塑料吸管的螢光物質、塑化劑、偶氮染料和重金屬等多方面存在安全隱患,經常使用會有致癌風險。   那麼彩色吸管和普通吸管又有什麼不同呢?記者對此進行了實驗。
  • 南昌兩高校氣味刺鼻 學生出門戴口罩宿舍門窗緊閉
    「氣味太難聞了,晚上都不敢外出,宿舍也都門窗緊閉,味道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誰來管管啊。"近日,江西師範學院和江西機電職業學院部分學生向中國江西網反映,每到傍晚,在校園內便能聞到一股極其刺鼻的氣味,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10月12日,中國江西網記者來到了這兩所學校,採訪了部分學生和周邊居民,證實了學生們所說的刺鼻氣味已經存在很長時間。
  • 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原標題: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   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從2013年開始啟動,時間跨度3年,涉及調查物種157種,100多名野生動物專家將西藏分成19個地理單元進行縝密的科學調查。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   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尋找生死線上的高山雪蓮
    1938年,德國探險家在海拔63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南坡採集到一棵幾釐米高的高山雪蓮,將其記載為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高等植物,被國際高山植物學專著和教科書奉為經典。但在此之後,再也沒人找到這種植物。高山雪蓮,是人們對高原上鼠麴雪兔子的俗稱。
  • 指甲油的氣味為什麼那麼刺鼻? 指甲油的味道有害嗎?
    指甲油的氣味為什麼那麼刺鼻? 指甲油的味道有害嗎?時間:2016-08-21 15:44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指甲油的氣味為什麼那麼刺鼻? 指甲油的味道有害嗎? 指甲油的味道有害嗎?
  • 北京一海鮮市場冷庫液氨洩漏 現場氣味刺鼻(圖)
    北京一海鮮市場冷庫液氨洩漏 現場氣味刺鼻(圖) 2014-07-25 10:58:57,完全蓋過了市場內瀰漫的海鮮味,令人感到很強的身體不適感……「氣味可難聞了。」
  • 東營黑作坊生產煤焦油氣味刺鼻一天產銷200噸
    原標題:東營黑作坊生產煤焦油氣味刺鼻一天產銷200噸   東營:作坊生產煤焦油一天產銷200噸  齊魯網7月17日訊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導,煤焦油是指煤在乾餾過程中得到的黑褐色黏稠產物,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經過專業加工,可以生產樟腦丸,瀝青,塑料,農藥等。
  • 熱處理廠附近氣味刺鼻 居民呼籲有關部門來儘快解決
    熱處理廠附近氣味刺鼻 居民呼籲有關部門來儘快解決 jx.zjol.com.cn 2006年07月26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如果你家前面的熱處理廠每天都飄出刺鼻的氣味,你能忍受嗎?家住武原鎮城西村的一些村民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 你知道這些植物都是芳香植物嗎?
    芳香植物是指植物體內含有揮發性精油的植物類群。這些芳香植物因具有很好的香氣和香味而被人們所利用。我國芳香植物的發掘和應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按文字記載的有屈原著的《楚辭》、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經整理的「芳香篇」。
  • 801膠水成甲醛超標禍首 有刺鼻氣味讓人頭暈
    我們都叫這種味道為裝修的味道。     ◎業內人士:甲醛超標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801膠水,尤其是一些小廠生產的最為害人。 裝修新房 刮膩子、貼壁紙都要用到801膠水     李滄區金水路偉東幸福之城小區剛剛交房不久,很多業主正在忙著裝修,希望能在春節前住進新房子裡 。
  • 西藏新發現兩個新物種:喜山原矛頭蝮和察隅湍蛙
    西藏新發現兩個新物種:喜山原矛頭蝮和察隅湍蛙 王軍、劉洪明/新華網 2015-07-17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 法國海島發現奇特「狐貓」,或為未記錄過的全新貓科物種!
    據《9News》6月19報導,法國國家狩獵及野生動物辦公室(ONCFS)的團隊日前宣布,他們在法屬地中海島嶼科西嘉島上發現了16隻暫稱為「狐貓」(fox-cat)的罕見動物,或為一種全新的貓科動物。這消息引起了網友的討論,我國則有網友表示:這個不是我們的狸花貓麼?是不是我國跑過去的狸花貓難說,但這個被命名的「狐貓」的貓科動物卻是科西嘉島傳說中的生物。
  • 蒼蠅亂飛,氣味刺鼻……大連這棟居民樓下竟然開了一家廢品回收站
    記者近日來到現場了解到,這家廢品回收站實則為居民樓下庫房改建而成,回收站內兩位老人同時也居住在這裡,兩位老人平日裡以撿拾、回收廢品為生。記者走進收購站,看到現場大量蒼蠅亂飛。儘管現在天氣溫度不高,但記者還是聞到了陣陣刺鼻的氣味。看到回收站的門口及路面,堆積著廢紙、塑料瓶等各種廢品。地面上滿是雜物和黑色的油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