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明黨參
作者:花木君
提起中醫名貴藥材,人參絕對稱得上百草之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用和栽培歷史。早在上古時期就被古人發現併入藥,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參」就是人參植株的象形文字,距今已經超過4000年。
而集結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屬於代代口口相傳的最早中華藥典,其中關於人參介紹:「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說明人們很早就已經認識到人參的功效。
關於人參的產地,如今人們都知道,最著名的人參是產於東北地區長白山的野山參。然而在古代,優質人參的產地並不是東北,而是山西。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參,人參,藥草,出上黨。」,這是文獻中對人參產地的最早記載,而上黨則是如今的山西長治地區。
由於山西上黨產的人參非常著名,因而供不應求,開始從遼東(高麗、百濟)引進,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指出人參「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上黨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國所獻即是,形長而黃,狀如防風,多潤實而甘。世用不入服乃重百濟者,形細而堅白,氣味薄於上黨。次用高麗,高麗即是遼東。形大而虛軟,不及百濟。」,說明人參產地裡面,上黨人參是品質最好的,其次是百濟(今韓國),再次是遼東高麗參。
上黨人參由於藥效奇佳,在唐宋時期被大量採掘,如《唐新修本草》中曾述:「今潞州、平州、澤州……並出人參,蓋其山皆與太行連亙相接故也。」,而從歷史記錄來看,一直到清代上黨地區還有人參被發現,如清代汪仁巷在撰寫《增補本草備要》中認為「人參向以上黨為貴」。
(黨參)
可是,資源是有限的,隨著幾千年的不斷採掘,上黨人參到了清代,基本上枯竭。於是,人們用其他相似的藥參作為替補,並且沿襲了「上黨人參」的名字,於是就出現了黨參。如清代乾隆年間的《本草從新》記載:「按古本草云:參須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賣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惟防風黨參,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所謂「防風黨參」,是因為與防風相似,並且其根頭部有多數突起的莖痕及芽痕,狀其形而稱為「獅頭參」。
看來,從清代開始,黨參開始和人參分別指的不同品種的植物。從植物學來看,上黨人參指的是傘形目(Umbelliflorae)、五加科(Araliaceae)、人參屬(Panax)的人參(Panax ginsengC. A. Mey.),而黨參則是桔梗目(Campanulales)、桔梗科(Campanulaceae)、黨參屬(Codonopsis)的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二者是完全不同科屬的兩種植物。
(人參)
由於人參屬全屬有5種,我國產3種(上黨人參滅絕)8(?)變種,以人參為例;黨參屬全屬40多種,我國約有39種,全國均有分布,並且都有黨參字樣,因而我們用其中的黨參和人參的藥材略作比較。
(黨參)
黨參根略呈圓柱形、紡錘狀圓柱形或長圓錐形,少分枝或中部以下面分枝;表面灰黃色、灰棕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縱溝及皺縮,疏生橫長皮孔,上部多環狀皺紋,近根頭處尤密;根頭有多數突起的莖痕及芽痕,集成球狀,習稱「獅子盤頭」。
(黨參)
(人參)
而人參根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鬚根細長,根狀莖相對較長,上有莖痕和芽苞;鬚根上常有不明顯(園參)或明顯(山參)的細小疣狀突起;一個主根一般只有一個根莖。由於近代人工栽培較多,野山參的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多為人工栽植參,不是純野山參。
(人參)
由此可見,人參最早並且最著名的是上黨人參,而上黨人參已經滅絕(EX)(據說上世紀曾有山農發現),因而人們用另一類植物黨參作為上黨人參的替代物,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類植物。並且人參(P. ginseng C. A. Mey.)現在也處於野外極危(CR)境地,被國家列為國家Ⅰ級瀕危予以保護;而黨參屬所有品種尚未被列入。
介紹了黨參和人參的關係,還有一種參,叫明黨參,這又和黨參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明黨參雖然也是一種著名藥材,然而和黨參也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類植物。屬於傘形目(Umbelliflorae)、傘形科(Umbelliferae)、明黨參屬(Changium)多年生草本,是我國特有的比較珍稀單種屬物種,下面我們重點介紹。
明黨參(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俗稱山蘿蔔、粉沙參,是華東地區著名藥材之一,產江蘇(句容、宜興、南京、蘇州、鎮江)、安徽(安慶、蕪湖、滁縣)、浙江(吳興、蕭山),生長在山地土壤肥厚的地方或山坡巖石縫隙中。
【植株】主根紡錘形或長索形,長5-20釐米,表面棕褐色或淡黃色,內部白色。莖直立,高50-100釐米,圓柱形,表面被白色粉末,有分枝,枝疏散而開展,側枝通常互生,側枝上的小枝互生或對生。
【葉】基生葉少數至多數,有長柄;葉片三出式的2-3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廣卵形,二回羽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三回羽片卵形或卵圓形,基部截形或近楔形、邊緣3裂或羽狀缺刻,末回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莖上部葉縮小呈鱗片狀或鞘狀。
【花】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總苞片無或1-3;小總苞片少數,頂端漸尖;小傘形花序有花8-20,花蕾時略呈淡紫紅色,開放後呈白色,頂生的傘形花序幾乎全孕,側生的傘形花序多數不育;花瓣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柱基隆起,花柱幼時直立,果熟時向外反曲。
【果】果實圓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3毫米,果稜不明顯,胚乳腹面深凹,油管多數。花期4月。
明黨參和黨參除了不同科屬,區別在於:黨參呈長圓柱形,稍顯彎曲,長10-35釐米,直徑0.4-2釐米,表面呈灰黃色、黃棕色或灰棕色,根頭部有突起的疣狀莖痕,質軟有韌性,味香微甜;而明黨參呈細長圓柱形、長紡錘形或不規則條塊,一般長6-20釐米,直徑0.5-2釐米,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質硬而脆,氣微味淡。
(黨參)
這三種參,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單(第二批)》(討論稿)中,人參被列為國家Ⅰ級瀕危保護,明黨參則被列為國家Ⅱ級瀕危保護;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人參級別為極危(CR),明黨參為易危(VU),而黨參屬則沒有被列入。
(人參)
明黨參、黨參、人參都是著名的中藥材,有的認為人參藥效高,其他則略差。其實,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的特殊機理和藥效,因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人參可以提高人體機能,具有興奮和抗疲勞作用,大量反而有抑制作用;黨參則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明黨參能清肺化痰之功效等。因而一定不能隨意採食,一定要聽醫囑服用。
2020-7-19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