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日本列島西部地區受快速發展的低氣壓影響出現類似颱風的低氣壓天氣,伴隨有暴風雨產生。圖為日本東京民眾出行受阻。
4月3日至4日,日本列島大部出現強風、暴雨等惡劣天氣,造成4人死亡,356人受傷。東京等地交通幾乎癱瘓,羽田機場有近800個國內航班被迫取消,部分新幹線列車也暫停運行。
風速接近颱風 新幹線暫停運行
4月3日,東京市中心的風速一度高達每秒30米,幾乎接近颱風風速。狂嘯的暴風雨讓街頭行人不由自主地彎下腰緩慢前進,雨傘也瞬間被大風吹壞。車站裡擠滿了等車回家的乘客,很多人拿著手機或在向家人報平安,或在查詢電車恢復行駛的時間。
受強風影響,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交通幾乎陷入癱瘓;東京羽田機場的737個國內航班全部取消;多條軌道交通停駛或延遲導致約200萬人出行受到影響。
此外,受強風影響,3日下午日本山陽新幹線新大阪至博德段暫停運行,據日本各鐵路公司透露,東海道新幹線也於當地時間下午2點40分左右暫停了岐阜羽島至京都段的運行。東北新幹線及上越新幹線也減少了運行班次。
4日,日本部分地區的風速甚至超過3日,新潟縣佐渡市瞬間風速達到每秒43米。隨狂風而來的暴雨給日本衝繩縣至該國東北地區的巖手縣造成嚴重損失。
春季強風從何而來?溫帶氣旋威力大
日本氣象廳指出,此次極端天氣主要是由一個低氣壓系統造成的。4月2日21時,其中心氣壓為1006百帕(hpa),15個小時後至3日12時降至976百帕,4日6時又降至960百帕。日本氣象機構經常稱呼中心氣壓1天內降低24百帕的低氣壓為「炸彈低氣壓」。此次影響日本的低氣壓下降了40個單位的「百帕」,堪稱超級「炸彈低氣壓」。
3日、4日兩天之內,日本氣象廳在全國80餘個監測點測到了該地區的歷史最高風速,而日本氣象協會評估此次暴風天氣時表示,此次暴風天氣的強度相當於一場超大型颱風。
日本氣象廳指出,初春時低氣壓在形成過程中通過日本附近很常見,但基本是越過日本北部後,在日本東部海域才具備一定威力,3日在日本海上空形成規模這麼大的低氣壓很罕見。
「4月初東亞部分地區,包括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列島出現大風天氣的直接原因是溫帶氣旋過程的爆發性發展。」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柳豔菊分析稱。她說,4月初期,東亞槽活動偏強,在我國東北部上空的東北冷渦活動明顯。同時,副熱帶西風急流強度達到80.0米/秒,急流核心位置偏東,我國長江中下遊至日本一帶正好位於急流入口區右後側。在這樣的環流形勢配置下,氣旋與冷空氣配合易產生大風天氣。
溫帶氣旋是出現在中高緯度地區而中心氣壓低於四周近似橢圓型的空氣渦旋,是影響大範圍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溫帶氣旋的直徑平均1000公裡,小的也有幾百公裡,大的可達3000公裡或以上。溫帶氣旋對中高緯度地區的天氣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多風雨天氣,有時伴有暴雨或強對流天氣,有時近地面最大風力可達10級以上。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葉殿秀表示,東亞溫帶氣旋的生命期一般為1至7天,冬季生命期最短,強度夏季最弱,平均移動距離春季最長、冬季最短,移速冬季最快、夏季最慢。強溫帶氣旋主要「聚集」在西西伯利亞、我國東北及鄂霍次克海至西北太平洋。爆發性溫帶氣旋絕大多數都發生在我國的東海岸、日本和西北太平洋上,極少數發生在內陸。冬,春,秋季更易發生爆發性氣旋。
在1954年5月,日本海上空曾形成強大的類似低氣壓,日本北部和近畿地區當時共有約670人因風災死亡或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