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可能是所有流行文化中最偉大的惡棍。自第一次登場以來。現在,DC中文網正在研究關於小丑身體的一些瘋狂的事情。在這份排名中中,我們將看看小丑獨特的生理學如何在過去的75年中塑造他令人不安的冒險經歷。我們將從漫畫,電影,電視和視頻遊戲中尋找角色的版本,以便將更加統一的小丑結合起來。
小丑的起源
在他不斷變化的起源的大多數版本中,小丑都經歷了漫畫中最著名的物理變化。通常,小丑的起源或多或少都是基於1951年第168期由Bill Finger、Lee Schwartz和Win Mortimer創作的《偵探故事》。作為一個名叫紅頭罩的罪犯,一個相對較為人性化的小丑在Ace化學工廠與蝙蝠俠相遇。為了逃離蝙蝠俠,他跳進一大桶化學品,將他變成了小丑。
在這個故事的大部分版本中,小丑的四分鐘化學浴給了他獨特的白色皮膚,綠色的頭髮,誇張的紅唇,永久的微笑,並將他的思想推過了界限。
小丑的大腦
不出所料,小丑的大腦與他的精神病狀態一樣獨特。正如火星獵人在1997年由格蘭特·莫裡森和霍華德·波特在DC漫畫《美國正義聯盟》第11期中解釋的那樣,小丑的大腦右半球明顯小於左半球。
雖然小丑的精神狀態的確切性質尚不清楚,但一些心理學家表示,小丑極有可能會因為掉入化學品桶而出現極端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或額葉創傷。
小丑的臉
在2011年,DC用New 52重新啟動了整個超級英雄系列。為了在真正令人震驚的時刻開始新的時代,小丑獲得了一個可怕的外觀。在Tony Daniel的《偵探漫畫》第1期中,小丑僱傭了手術惡棍人偶師(Dollmaker)將他的臉切下並將其釘在阿卡姆瘋人院的牆上。
經過長達一年的時間銷聲匿跡,小丑在2012年的交叉刊「家庭之死」中重新出現。他用一系列的皮帶和掛鈎重新裝上了日益粗糙的臉龐,讓自己看起來更加令人不安。正如小丑後來解釋的那樣,他這樣做是為了殺死蝙蝠俠的跟班,並向蝙蝠俠證明他只是他臉上的「面具」下的小丑。
自創的格鬥方式
雖然不可預測性和混亂定義了小丑的思想,但這些想法也定義了他的行動方式。儘管沒有系統的武術訓練,但小丑還是經常與蝙蝠俠進行身體對抗,而蝙蝠俠是世界上最好的武術家之一。儘管他看起來並不像一個戰士,但小丑發明了一種格鬥方式。
雖然大多數戰鬥風格是圍繞邏輯運動而建立的,但小丑的戰鬥技巧依賴於非正統的動作和不可預知的組合。由於他苗條的身形,小丑一直用的是一個快速和令人驚訝的雜技般的動作。為了彌補身體力量的缺乏,小丑還嚴重依賴武器,如刀具或毒素。由於他似乎無視或享受痛苦,小丑總會攻擊別人能夠閃躲的地方,只是為了以殘酷的反擊偷走勝利。
小丑的紋身
當DC電影《自殺小隊》的小丑的第一次放出定妝照時,粉絲們立即將角色的眾多紋身分開。由於傑瑞德·萊託的小丑在電影中光著膀子,這些紋身成為角色視覺特徵的標誌性部分。除了前額紋身「Damaged」之外,紋身大部分都是熟悉的圖像和短語,如「哈哈哈」,小丑的笑容和頭戴小丑帽的頭骨。
儘管這很新奇,但小丑的紋身有一些漫畫先例。在2008年的《全明星蝙蝠俠與羅賓》的第8期中,Frank Miller和Jim Lee給了小丑一個巨大的龍紋身在他的背上。
小丑的笑容
儘管這一創作細節是有爭議的,但小丑的創作者們同意他的標誌性笑容是受電影默片時代的啟發。在創造小丑的時候,Finger從1928年的電影《笑面人》中帶來了Conrad Veidt的照片。這張照片塑造了小丑的外表,並且被Ed Brubaker和Doug Mahnke的2005年圖形小說《蝙蝠俠:笑面人》的標題明確引用。
在21世紀,小丑的笑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笑容變成了嘴巴兩邊都有一個「格拉斯哥笑容(Glasgow smile)」的傷疤,臉上露出更少露齒的笑容。
毒免疫
雖然Joker並不具備科學天才的美譽,但他標誌性的小丑毒液使他成為DC宇宙中的優秀化學家。自從他第一次出現以來,這種有毒化學物質和笑氣等毒品使得受害者死後都是蒼白的皮膚,一級扭曲的小丑式的笑容。
由於他反覆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小丑變得免疫小丑毒液和大多數其他毒素。
BUFF加成
雖然小丑毒液可能是他最著名的武器,但它不是蝙蝠俠世界裡唯一的毒液。自1993年首次亮相以來,蝙蝠俠反派貝恩利用一種毒液來提升他已經很強大了的實力。當然,化學愛好者的小丑已經幾次為自己注射了貝恩的毒液。在2005年的DC動畫《蝙蝠俠》中,注射了毒液的小丑抓住了蝙蝠俠,後來被蝙蝠女孩用機器人給打敗。
幾年後,小丑在遊戲《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中再次打藥,在遊戲中,小丑用的是一種叫「泰坦」的毒液,是將貝恩的毒液與毒藤女的變異植物物質相結合後的產物。雖然「泰坦」通常會讓使用者發瘋,但這對小丑來說並不是問題。
血液是毒藥
雖然小丑習慣性接觸有毒化學品可能會使他在體內產生抗體,但這卻讓小丑比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更有毒。在遊戲《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注射過「泰坦」後,在2011年遊戲的續作《蝙蝠俠:阿卡姆之城》中,小丑的身體變成了泰坦病的孵化器。通過與小丑血液中的其他外來化學物質混合,這種疾病變得更加強大,以至於它能在24小時內殺死感染它的任何人,當然,也包括小丑。
在漫畫中,小丑的血液自身也同樣危險。在Grant Morrison和John Van Fleet創作的《蝙蝠俠》第663期中,一隻蚊子吸了小丑的血後就中毒身亡了。在2010年的《蝙蝠俠與羅賓》第14期中,達米安·韋恩在與小丑的戰鬥中因為被幾滴小丑血液濺到而癱瘓。
治癒因子
在他與蝙蝠俠的無數次戰鬥中,小丑遭受過很多次足以致死的傷害,但他都活了下來。雖然他的一些奇蹟般的恢復可以通過他的極度疼痛忽視而免除,但他的一些傷害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治癒。在2015年《蝙蝠俠》的第40期中,小丑在哥譚市裡的一個酒神因子池子裡泡過之後,他的臉長了回來。
除了復原過他的臉之外,小丑在浸入酒神因子時,還賦予了他一點自愈能力。憑藉他新發現的能力,小丑策劃了他對蝙蝠俠的最終戰役,該戰役是2015年交叉刊「終局」的核心內容。在整個故事中持續受傷後,小丑的治癒因子在與蝙蝠俠的死鬥後耗盡。
整容手術
即使在他將臉割下之前,小丑的臉部也經歷過一些重大創傷。在《蝙蝠俠》第655期中,假冒的蝙蝠俠穿梭在哥譚的大街小巷,然後其中一個射中了小丑的臉。他不僅奇蹟般的生還了,還以驚人的新面貌重新出現。
正如在2007年的第663期《蝙蝠俠》中提到的那樣,小丑的整容手術重建了他的臉。
再生於拉撒路之池
雖然拉撒路池讓拉爾斯·艾爾·古爾活了好幾個世紀,但他並不是蝙蝠俠的唯一一個在恢復生命水域中墮落的敵人。在2001年的故事情節「惡魔之笑(The Demon Laughs)」中,小丑與拉爾斯合作,幫助他殺死大部分世界人口,並帶來致命的傳染病。在小丑不可避免的背叛發生之後,拉爾斯的反應就是反覆射擊並讓他死亡。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傳奇》第145期中,蝙蝠俠將已死的小丑浸入了拉薩路池。雖然這個池水的副作用是讓他們的使用者過度激進並且暫時瘋狂,但這一次在小丑身上卻產生了反效果。一個懊悔的小丑想到他過去的暴力行徑,他在變回瘋狂之前依然直率的告訴蝙蝠俠該如何阻止拉爾斯。
偽裝外貌
在綠色的頭髮和他那慘白的白色皮膚之間,小丑在任何人群中都能脫穎而出。儘管他外表是天生的,小丑出人意料地擅長改變自己的身體。雖然希斯萊傑的小丑不是偽裝大師,但是這個惡棍掩蓋了自己的身份,足以在電影中的葬禮隊伍中扮演一名正常的警察。
在2013年《蝙蝠俠》年刊第2期中,一個名叫Eric Border的角色出現了,起初,他看起來像是一個真正想幫助人,成為蝙蝠俠在阿卡姆內最親密的盟友的人。然而Border透露他其實就是小丑。除了為Border創造可信的心理外形之外,小丑還通過畫他的皮膚和使用肌肉鬆弛器來放鬆他的咧嘴笑容來掩蓋他的身份。
被蝙蝠俠復活(再一次)
在2001年的交叉刊「小丑最後的笑聲」故事中,小丑被醫生宣告得了腦瘤,並且即將死亡。於是小丑就用他的小丑毒液設法感染了監獄中的所有超級惡棍,然後開始向全世界傳播混亂。
在過程中黑金絲雀了解到,小丑的醫生偽造了他們的診斷結果,試圖用手術改變小丑。儘管他的診斷是錯的,他仍然被夜翼毆打他後死亡了幾秒鐘。由於蝙蝠俠快速思考的口對口復甦,小丑被復活並返回監獄。
小丑變正常了
儘管小丑看起來像是一個原始的衝動,但他幾次變身為一個完全正常的人。在漫畫《蝙蝠俠:黑暗騎士傳奇》第65期中,小丑認為他終於殺掉了蝙蝠俠。隨著1994年故事線「回歸正常(Going Sane)」展開,小丑的瘋狂形象蒸發了,他成為了一個守法的公民,名叫Joseph Kerr。在為他不尋常的皮膚狀況接受治療後,他與一位名叫麗貝·卡布朗的女人訂婚。
在2016年《蝙蝠俠》第47期,小丑也經歷了類似的轉變。在再次掉入酒神因子後,小丑的身體和思想都被治癒了,隨著明顯的健忘症,變成普通人的小丑成了喜歡坐在公園裡的屠夫。但最後還是因為蝙蝠俠的回歸而再次墮入瘋狂變成了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