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雙菲旅行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及分享)
一個人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去遊歷,他在遊歷中,就只知道獲取同他的目的有關的知識。
飛英公園大概是以公園裡的飛英塔命名的。如果你不爬塔,公園本身是免費的。花園裡樹木茂盛,太陽被濃蔭遮蔽。然而,當荷花池突然空空蕩蕩時,似乎拉開了帷幕,露出了舞臺。自然,遊客的目光被過去所吸引。
湖州的水榭已被湖州當地的老人佔據。五六個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座位,稀疏地坐著,談論著一些改善健康的方法。這是非常悠閒和安靜,沒有一個緊張的噪音,但總是一個聲音結束,另一個聲音開始響起。我仔細分辨,其實大部分詞都能聽懂,比如上海郊區。有人談到蔣介石的情況,也有人說這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水池周圍的大多數建築物都離水面很近。然而,西南部的飛英樓,憑藉它的身份,卻與其他地方不同。它威嚴地矗立著一條通向池邊的寬闊直道,中間還設置了牌坊。塔樓對面是結構複雜精緻的飛英殿。它們被分成荷塘的兩邊。一個很高,另一個很漂亮。它就像定海的針,它只是束縛著植物的海洋。飛英堂現在是一個沒有太多裝飾的茶館。貨物和服務人員都藏在房間裡。屋簷下只有幾張木桌。荷塘邊上有三張桌子。其中一個視野最開闊,綠樹環繞,荷葉滿園。
飛英樓矗立在你面前,其餘的建築都點綴著綠樹。附近,散落堆放著大石頭,從左岸延伸到荷葉裡。遠處有西亭、石橋,都小而可愛,如能撿起在掌心玩耍。大廳右側是一座水榭,平直而長,後面是一條長廊。廊道轉彎後,進入庭院,與韻海樓後相連。樓前還有兩個石凳。雖然與荷塘相隔只有一座水榭,但卻相當安靜。飛英堂前的景色可以提神醒腦,但庭院卻是靜修冥想的地方。水邊亭可能是其中之一。雖然它也靠近水池,但它位於一個角落,避開了飛英樓的前面。
「舞臺」裡的荷葉非常飽滿,像一條綠色的毯子,延伸到荷花池的每一個角落。過去,我總覺得蓮子太飽了,讓整個池子沒有空隙,所以就沒有生命了。然而,荷塘很大。它是開放的,有良好的照明。荷葉高高的,池邊的大樹又低又低。它們相互呼應,自然精神蓬勃發展。走在樹蔭下,從黑暗中望向池子,明媚耀眼的午後陽光傾瀉進荷塘,照耀著每一片荷葉,宛如一顆寶石。但是,如果天然氣太濃,如果不加以約束,就會失去它的粗魯。在這一點上,有必要用適當的建築來雕刻它。
如果大家去浙江湖州的話,不妨去飛英公園看看。大家對飛英公園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嗎?歡迎和小編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