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中的叢林法則」告訴我們什麼

2020-12-04 觸樂

5月11日,互動式展覽「遊戲中的叢林法則」(Games and Politics)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展覽由歌德學院與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合作舉辦,一直持續到6月2日,期間將舉行紀錄片放映、遊戲展示、演講和討論等活動,並將邀請遊戲開發者、媒體學家加入討論。6月1日和2日,還將舉辦一場48小時的主題Game Jam。

展覽地點選在北京798藝術區。對於遊戲公司、玩家和媒體來說,這個地方不算陌生。不久之前,我在這裡參加了索尼主辦的《只狼》體驗活動。From Software市場部課長北尾泰大面帶微笑,向所有玩家宣布:「我們絕對不會降低遊戲難度。」

《只狼》帶給玩家的是架空幻想故事和酣暢的戰鬥體驗,「遊戲中的叢林法則」關注的則是電子遊戲與社會文化的關聯。主辦方表示,展覽中所有遊戲都與傳統意義上作為娛樂媒介的遊戲不同,參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包括決策應變、性別問題、無人機戰爭、難民問題、媒體的力量、歷史與當代社會事件等多方面的話題。

798不通地鐵。這在交通狀況既便利又糟糕的北京,顯得有些特殊。然而798永遠不缺人潮。5月初的北京,氣溫已經飆升到25攝氏度以上,精心打扮的文藝青年、網紅主播與左顧右盼的外地遊客並肩而行,是這片北京原工業廠區、現文化地標上一道著名的風景線。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展覽會場

展覽會場外觀樸實無華。包括《這是我的戰爭》《請出示證件》在內的十幾個參展作品排布在大廳各處,供觀眾任意遊玩。參展觀眾中有玩家、媒體、獨立遊戲開發者等等「老面孔」,也不乏對電子遊戲了解不深,甚至只是進來乘涼休息的普通人,受到環境影響,他們也試著玩了幾個遊戲。

可惜的是,所有參展遊戲都不支持中文。儘管有工作人員從旁介紹,許多觀眾還是難以在短時間裡體驗到遊戲的核心內容。我站在某個展臺附近觀察了一段時間,所有靠近它的觀眾都被語言勸退,幾乎沒有人進一步嘗試。相比之下,體感遊戲《完美女人》頗受歡迎,玩家只需模仿屏幕上的女性剪影,做出一系列舞蹈、瑜伽動作即可。一個觀眾對我說,這讓他對遊戲的印象有了改觀。

觀眾在試玩遊戲

工作人員正在演示《完美女人》的玩法

一位歌德學院的策展人員告訴我,他們曾經想提供一些遊戲的漢化版本,但德方不允許修改參展作品,回想起來,這是一個失誤。「在歐洲和美國,觀眾的英語水平很高,(體驗遊戲)沒有障礙。到了中國,就會有很大影響。」這是歌德學院第一次在中國舉辦遊戲展覽,「叢林法則」主題更是沒有先例,有不足之處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展覽要持續1個月,」他說,「我們會不斷地完善它。」

下午2點,開幕活動正式開始。活動通過紀錄片放映、遊戲展示、主題演講和討論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多元化。

開幕活動座無虛席

沒有開場白,直接進入正題的是美國遊戲及媒體製作公司「頭目」(Midboss)出品的紀錄片《彩虹遊戲》(Gaming in Color)。影片以同性戀玩家(Gaymer)在遊戲行業中的處境變化,討論了亞文化與少數群體如何建立自我認知、打破刻板印象、營造安全空間的過程。

「一些人會因為《質量效應3》裡有同性戀劇情而拒絕買它,但假如一個同性戀玩家拒絕遊戲中的異性戀角色,他(她)就沒有遊戲玩了。」片中一位遊戲開發者表達了這樣的看法。片中還傳達了一個數字,如果一個女性玩家只玩女性主角的遊戲(這當然是一種極限假設),那麼她只有926個選擇,試圖說明比起男性主角遊戲,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少了。

《彩虹遊戲》

現今,歐美地區遊戲中的人物愈發頻繁地展現出跨性別特徵,背後反映的是LGBTQ人群比以前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越來越多的人拒絕把LGBTQ作為侮辱性詞語。紀錄片中,一位拳頭公司(Riot Games)的遊戲設計師說,《英雄聯盟》中有個類似「群眾法庭」的系統,一旦玩家出口不遜或行為不妥,會被掛出公示,讓其他人決定他是不是應該受到懲罰。大多數玩家對LGBTQ內容的髒話態度是「一棍子打死」,絕不姑息。

遊戲中的刻板印象不僅限於LGBTQ群體。文化與媒體學者克裡斯蒂安·胡貝爾茨在演講中提到,遊戲開發的過程會客觀上加強刻板印象的傳播。在許多遊戲設計課程中,為了讓視覺表達更加明確,「敵人必須看起來像敵人」成為一種典型手段。這個手段在怪物、殭屍身上自然成立,但在一些遊戲將美國城市街頭黑人的日常打扮設定成「敵人」時,就激起了巨大的爭議——它無法用簡單的「遊戲只是遊戲,沒有任何其他含義」來解釋,引發了一個重要議題:如果刻板印象被泛濫使用,會變成什麼樣?

遊戲和烤麵包機有什麼共同點?

這個例子同樣可以證明遊戲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繫。胡貝爾茨將「遊戲」與「烤麵包機」類比,它們表面上都是「日常用品」,人們習慣性地只談外表(演出效果)和功能(好不好玩),而不會考慮還有什麼深層意義。然而正如烤麵包機象徵著20世紀50年代湧現出的新技術、樂觀主義價值觀與富足的家庭生活,遊戲也通過玩家的共情來潛移默化地表達著一類群體的訴求。

胡貝爾茨認為,遊戲不僅是敘事和語境,還是規則的體現。遊戲背後的思維方式也可以用在新的遊戲和更廣泛的領域上。《Dys4ia》是一個以變性人為主題的遊戲,它使用了俄羅斯方塊一樣的手法來表現變性人群體難以融入社會。銷量超過200萬份的獨立遊戲名作《請出示證件》展現了一個複雜的道德困境,在這個困境中,個人的努力無法改變規則。

還有一些規則是可以改變的。作為女性開發者,王妙一直到她製作的遊戲《美好世界》上市,被玩家默認為「老哥」時才意識到,在遊戲開發者群體中,女性的身影實在是太少了。

畫面中,王妙一和她工作室的女實習生是《獨行》(又名《中國獨立遊戲大電影》)中僅有的2位女性

「我的遊戲裡,女性玩家大概佔一半。在中國,『一般向』遊戲有30%的女性玩家就算多了,有些連10%都不到。」王妙一說。然而隨著國內網民男女比例越來越平衡,女性的消費能力也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她們對遊戲(以及所有文化產品)有著自己的要求。

王妙一認為,「遊戲的玩家受眾由它的氣質決定,而它的氣質又由開發者決定」。面對女性玩家,女性開發者不一定非要製作「女性向遊戲」,但她們在表達的過程中必然會體現出與男性的差異。讓女性開發者自由地表現出這些差異,是中國遊戲「多元化」的一部分。

獨立遊戲開發者黃高樂把國內「同志」群體在生活中面臨的許多真實情況寫進了遊戲之中。他在《A Gay’s Life》中用社交媒體調研與積累素材,用沉浸感和共情來達成遊戲的目的——給普通大眾玩、有一定科普作用與現實意義的作品。

黃高樂展示了「華語遊戲中的男同性戀群像」

「出櫃審判」是《A Gay’s Life》中的一段重要劇情。說到這裡,黃高樂卻「忘詞了」,他想了好一會兒,才把這句「好像不重要但就是忘了」的話想起來——「很多家長是沒有邏輯和理性的」。「出櫃審判」中,玩家要面對的不只是父母,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這實際上是工業化社會中年輕人不再迷信家長權威,新一代在成長過程中與老一代人的矛盾。每一個人都面臨著不同的「出櫃審判」,只要是親身經歷過這種矛盾的人,都會收穫共鳴。

以上這些或許是國內當前語境下關於「遊戲中的叢林法則」的最佳切入點,而它本身也是「遊戲及遊戲相關活動針對不同國家、地區、人群、文化採取不同策略」的優秀註腳。自2004年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的「全球遊戲」(Global Games)巡展開始以來,「遊戲中的叢林法則」在20幾個國家、30多個城市留下了足跡。它在不同的城市討論不同的議題。比如在伊斯坦堡,話題中心變成了《殺人盒子》(Killbox),它展現的是一場不公正的戰爭:玩家可以分別扮演無人機駕駛員和被轟炸的平民,而後者永遠不可能獲得勝利。

對談環節

不論是胡貝爾茨、王妙一還是黃高樂,他們都提到了中國獨立遊戲開發者群體。短短幾年時間裡,他們通過Steam等平臺,讓全世界玩家從更多的角度了解中國遊戲。在風雨飄搖的中國遊戲市場上,那些一直堅持和沒能堅持下來的人,都值得一份肯定。討論遊戲與多元化,以獨立遊戲開發者作結,的確再合適不過。

晚上6點,會場裡的燈光又一次暗了下來,屏幕上出現了《獨行》製片人「拼命玩三郎」為這次展覽特地錄製的一段視頻:

「大家好,我是拼命玩三郎,我是在一片樹林裡拍的這段視頻。提醒大家,這部片子的長度會超過130分鐘……」

相關焦點

  • 《叢林法則》:多人沙盒遊戲,扮演動物在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
    《叢林法則》:多人沙盒遊戲,扮演動物在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 有的多人沙盒遊戲,能衍生出「萬國問候親人大戰」,有的則能被無數腦洞玩家,玩成一部活生生的情景喜劇。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正在舉行
    2019年3月29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Games and Politics)互動展覽開幕酒會在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成功舉行。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領事Oliver Hartmann博士在會上致開幕詞。此後,觀眾參與了現場展出的遊戲作品試玩並交流心得。
  • 《我們的法則》吳奇隆領銜七明星「叢林生存」
    打造實境生存紀錄節目 安徽衛視《我們的法則》首次提出實境生存紀錄節目這一概念,對「叢林家族」七名成員的叢林之旅展開了多機位24小時不停機、不幹預情境、不預定結果的拍攝,只為呈現幾位明星最真實的求生過程。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即將在上海開展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開幕時間:2019年3月29日(周五)19:00至21:00展期:2019年3月29日至2019年4月27日,周一至周五10:30至18:00,周六14:00至18:00 (2019年4月20日除外)地點: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318
  • 叢林法則什麼時候公測 叢林大逃殺公測時間一覽
    導 讀 叢林法則什麼時候公測?
  • 叢林法則大逃殺
    叢林法則大逃殺是一款大逃亡的動作射擊遊戲,遊戲中玩家將與將近五十人一起被放到一處荒廢得地方,玩家必須快速的尋找武器和裝備第一時間消滅你的敵人,喜歡這款叢林法則大逃殺的小夥伴們趕緊下載體驗吧!
  • 你知道什麼是「叢林法則」嗎?
    人生中,不必太在意孤獨,懂得獨處的人,會在靜默中,得到更多歡喜與快樂。我經常在孤獨中,建造一座精神的城池,裡面的風景,常常讓我流連忘返。如果說孤獨是催化劑,那麼,苦難就是推動力。人生中,必須經歷一些苦難,心智才會成熟。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怕吃苦,或不想吃苦。但是,如果沒有歷練,就很難頂天立地。
  • 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蘋果ios版什麼時候出?
    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是一款末日生存類型的手機遊戲,安卓和iOS都可以玩。不過目前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ios版還沒上架。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蘋果版什麼時候出?99安卓網小編艾米分享下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蘋果iOS版上線時間消息。  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蘋果版什麼時候出?
  • 叢林法則手遊新手怎麼玩?
    答|百度派 @知識大全《絕地求生》有多麼火爆,想必也不用小編多做介紹,作為國內第一款吃雞手遊《叢林法則:大逃殺》的搶先亮相吸引大多數玩家,但對於剛接觸這類遊戲的很多新手玩家不知道怎麼玩,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叢林法則大逃殺新手玩法攻略
  • 另類歐美沙盤遊戲《叢林法則》已經上線
    龐大的多人沙盒遊戲,扮演動物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可以選擇草食動物或肉食動物,還有安全性更高的群居和唯我獨尊的獨居兩種生活方式可選擇。 你可以自由體驗食物鏈中各級動物的生存方式,也可叫上好友建立自己的群族。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即將在北京舉行,可現場體驗遊戲並與...
    遊戲,永遠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遊戲。2019年5月11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將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這個互動展覽基於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舉辦的「全球遊戲」(Global Games)策劃,由歌德學院與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合作舉辦。
  • 叢林法則進不去遊戲怎麼辦 無法登陸解決方法
    導 讀 在叢林法則大逃殺手遊中,很多小夥伴們最近在詢問,遊戲進不去怎麼辦,想知道為什麼不能進入遊戲。
  • 《叢林法則大逃殺》怎麼下載 叢林法則大逃殺官網地址地址
    導 讀 叢林法則大逃殺官網在哪下載 叢林法則大逃殺官網下載地址" src="http://image.9game.cn
  • 超越「叢林法則」
    在這三篇小說裡,或多或少,我們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或者是曾經的心情。文學作品尋求的是與人能夠形成心靈共振,寫作是一種重逢,閱讀是另一種重逢。《戀戀深圳》讓我們和深圳重逢,重逢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時日,重逢在下一個40周年的門檻上。因此,讀這本書,讓人有一種致敬感。 關於寫作的緣起,潭影在她的自序中說,早年關於深圳的小說,多是描寫打工人群。
  • 野生動物叢林法則
    眾所周知,野生動物的世界遵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強大的生物對弱小的生物擁有絕對的支配權,在《野生動物叢林法則》這款遊戲中,玩家就將變身為一直野生動物,從學習捕捉獵物開始,一點點磨鍊自己的生存技巧,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活下去。
  • 《叢林法則大逃殺》藥品大全
    導 讀 叢林法則大逃殺遊戲中殺人固然重要,但是保命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遊戲中有哪些藥品,藥品的作用效果都是什麼
  • 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
    叢林法則絕地大逃殺是模擬類戰場殺敵的遊戲,遊戲畫面效果逼真,人物角色設置比較人性化,給玩家親赴戰場的超強代入感,在大逃殺模式下最高可支持50名玩家同地圖戰鬥,遊戲中武器真實還原數十種先進槍械,更多驚喜等你來揭秘!
  • 叢林法則怎麼操作 遊戲玩法介紹
    很多玩家可能沒有吃過雞,直接在手機版中開始玩叢林法則手遊,那麼剛剛接觸這款遊戲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快速上手的技巧吧!
  • 叢林法則海島求生
    叢林法則海島求生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冒險生存類遊戲,讓每一位玩家都能夠在這裡享受到極限求生的快感,豐富的角色任你自由的選擇,每一位角色都有不同的生存秘籍,在荒島上尋找賴以生存的資源和武器,在面對危險時靈活應對,帶給你刺激的冒險體驗。
  • 《叢林法則》團隊耗時兩年兩千萬 做出一款打破吃雞的競技遊戲
    《潛行追蹤》是曾經《叢林法則》手遊的原創團隊歷經兩年時間心血做的一款用虛幻4引擎開發的第三人稱競技遊戲,該遊戲打破傳統射擊競技模式,獨創非對稱創新性玩法。全新開放性地圖,強化高自由度場景交互。戰役打響,陷阱林立,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