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電感器的結構、分類及特性!

2020-11-25 電子工程專輯

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


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電感器又稱扼流器、電抗器、動態電抗器。


最原始的電感器是1831年英國M.法拉第用以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鐵芯線圈。1832年美國的J.亨利發表關於自感應現象的論文。人們把電感量的單位稱為亨利,簡稱亨。19世紀中期,電感器在電報、電話等裝置中得到實際應用。1887年德國的H.R.赫茲,1890年美國N.特斯拉在實驗中所用的電感器都是非常著名的,分別稱為赫茲線圈和特斯拉線圈。


電感器在電路中主要起到濾波、振蕩、延遲、陷波等作用,還有篩選信號、過濾噪聲、穩定電流及抑制電磁波幹擾等作用。電感在電路最常見的作用就是與電容一起,組成LC濾波電路。


電容具有「阻直流,通交流」的特性,而電感則有「通直流,阻交流」的功能。


如果把伴有許多幹擾信號的直流電通過LC濾波電路,那麼,交流幹擾信號將被電感變成熱能消耗掉;變得比較純淨的直流電流通過電感時,其中的交流幹擾信號也被變成磁感和熱能,頻率較高的最容易被電感阻抗,這就可以抑制較高頻率的幹擾信號。


電感器具有阻止交流電通過而讓直流電順利通過的特性,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因此,電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對交流信號進行隔離、濾波或與電容器、電阻器等組成諧振電路。



電感器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心或鐵心等組成。


1、骨架 骨架泛指繞制線圈的支架。一些體積較大的固定式電感器或可調式電感器(如振蕩線圈、阻流圈等),大多數是將漆包線(或紗包線)環繞在骨架上,再將磁心或銅心、鐵心等裝入骨架的內腔,以提高其電感量。


骨架通常是採用塑料、膠木、陶瓷製成,根據實際需要可以製成不同的形狀。小型電感器(例如色碼電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將漆包線繞在磁心上。空心電感器(也稱脫胎線圈或空心線圈,多用於高頻電路中)不用磁心、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繞好後再脫去模具,並將線圈各圈之間拉開一定距離。


2、繞組 繞組是指具有規定功能的一組線圈,它是電感器的基本組成部分。繞組有單層和多層之分。單層繞組又有密繞(繞制時導線一圈挨一圈)和間繞(繞制時每圈導線之間均隔一定的距離)兩種形式;多層繞組有分層平繞、亂繞、蜂房式繞法等多種。


3、磁心與磁棒 磁心與磁棒一般採用鎳鋅鐵氧體(NX系列)或錳鋅鐵氧體(MX系列)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種形狀。


4、鐵心 鐵心材料主要有矽鋼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為「E」型。


5、屏蔽罩 為避免有些電感器在工作時產生的磁場影響其它電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為其增加了金屬屏幕罩(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振蕩線圈等)。採用屏蔽罩的電感器,會增加線圈的損耗,使Q值降低。


6、封裝材料 有些電感器(如色碼電感器、色環電感器等)繞制好後,用封裝材料將線圈和磁心等密封起來。封裝材料採用塑料或環氧樹脂等。




電感是導線內通過交流電流時,在導線的內部周圍產生交變磁通,導線的磁通量與生產此磁通的電流之比。當電感中通過直流電流時,其周圍只呈現固定的磁力線,不隨時間而變化;


可是當在線圈中通過交流電流時,其周圍將呈現出隨時間而變化的磁力線。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磁生電來分析,變化的磁力線在線圈兩端會產生感應電勢,此感應電勢相當於一個「新電源」。當形成閉合迴路時,此感應電勢就要產生感應電流。


由楞次定律知道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磁力線總量要力圖阻止磁力線的變化的。磁力線變化來源於外加交變電源的變化,故從客觀效果看,電感線圈有阻止交流電路中電流變化的特性。電感線圈有與力學中的慣性相類似的特性,在電學上取名為「自感應」,通常在拉開閘刀開關或接通閘刀開關的瞬間,會發生火花,這自感現象產生很高的感應電勢所造成的。


總之,當電感線圈接到交流電源上時,線圈內部的磁力線將隨電流的交變而時刻在變化著,致使線圈產生電磁感應。


這種因線圈本身電流的變化而產生的電動勢,稱為「自感電動勢」。


由此可見,電感量只是一個與線圈的圈數、大小形狀和介質有關的一個參量,它是電感線圈慣性的量度而與外加電流無關。


代換原則:

1、電感線圈必須原值代換(匝數相等,大小相同)。

2、貼片電感只須大小相同即可,還可用0歐電阻或導線代換。



自感器:

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候,線圈的周圍就會產生磁場。當線圈中電流發生變化時,其周圍的磁場也產生相應的變化,此變化的磁場可使線圈自身產生感應電動勢(感生電動勢)(電動勢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電源的端電壓),這就是自感。


用導線繞制而成,具有一定匝數,能產生一定自感量或互感量的電子元件,常稱為電感線圈。為增大電感值,提高品質因數,縮小體積,常加入鐵磁物質製成的鐵芯或磁芯。電感器的基本參數有電感量、品質因數、固有電容量、穩定性、通過的電流和使用頻率等。由單一線圈組成的電感器稱為自感器,它的自感量又稱為自感係數。


互感器:

兩個電感線圈相互靠近時,一個電感線圈的磁場變化將影響另一個電感線圈,這種影響就是互感。互感的大小取決於電感線圈的自感與兩個電感線圈耦合的程度,利用此原理製成的元件叫做互感器。 

 



電感器的特性與電容器的特性正好相反,它具有阻止交流電通過而讓直流電順利通過的特性。直流信號通過線圈時的電阻就是導線本身的電阻壓降很小;當交流信號通過線圈時,線圈兩端將會產生自感電動勢,自感電動勢的方向與外加電壓的方向相反,阻礙交流的通過,所以電感器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電感器在電路中經常和電容器一起工作,構成LC濾波器、LC振蕩器等。另外,人們還利用電感的特性,製造了阻流圈、變壓器、繼電器等。


通直流:指電感器對直流呈通路關態,如果不計電感線圈的電阻,那麼直流電可以「暢通無阻」地通過電感器,對直流而言,線圈本身電阻很對直流的阻礙作用很小,所以在電路分析中往往忽略不計。


阻交流:當交流電通過電感線圈時電感器對交流電存在著阻礙作用,阻礙交流電的是電感線圈的感抗。


‧  END  

關注微信公眾號『strongerHuang』,後臺回復「1024」,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電感器的原理、結構、作用及分類
    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 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 一文讀懂電感的結構、分類及特性
    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電感器的結構電感器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心或鐵心等組成。1、骨架 骨架泛指繞制線圈的支架。
  • 電感線圈的分類及特性
    一、電感的分類按 電感形式 分類:固定電感、可變電感。按導磁體性質分類:空芯線圈、鐵氧體線圈、鐵芯線圈、銅芯線圈。按 工作性質 分類:天線線圈、振蕩線圈、扼流線圈、陷波線圈、偏轉線圈。按 繞線結構 分類:單層線圈、多層線圈、蜂房式線圈。 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1、電感量L電感量L表示線圈本身固有特性,與電流大小無關。
  • 電感器技術術語
    表示電磁感應大小的磁通由該電路本身的電流產生時,叫做自感;由其它電路產生時,叫做互感,大多用於前者的場合。Q線圈的Q值 (Quality factor) 是表示線圈特性的一個指標。如果頻率和電感量是固定的,則電阻越小Q值越大。用以下公式表達。鐵素體鐵氧體是以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陶瓷的總稱。
  • 電感器的原理和作用
    電感器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在適當的時候又能釋放出去再轉化成電能的元件,它的核心作用是電磁轉換。任何導體(導線)在通過電流的時候都會產生磁場,當把導體(導線)繞成螺旋狀的時候磁場就會被聚集,繞的圈數越多磁場強度也就越大,產生的能量也就越大,所以電感器的實質其實就是一個被繞成螺旋狀的導體(導線)。
  • 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射頻電感器的電感額定值通常在0.5納亨利(nH)或更少,到數百納亨利之間。電感取決於結構、鐵芯尺寸、鐵芯材料和線圈匝數。電感器有固定或可變電感值可供選擇。 直流額定電流(DCR)與直流電阻有關,以安培為單位。DCR確定電感在不過熱或飽和的情況下能夠處理的電流量。當考慮電感的熱性能時,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功率損耗隨電流和直流電阻增大而增大,這會導致電感溫度升高。
  • 從這九個方面深度解讀電感器
    二、電感的結構特點(一)電感器的結構與特點電感器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心或鐵心等組成。1.骨架 骨架泛指繞制線圈的支架。(二)小型固定電感器 小型固定電感器通常是用漆包線在磁心上直接繞制而成,主要用在濾波、振蕩、陷波、延遲等電路中,它有密封式和非密封式兩種封裝形式,兩種形式又都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外形結構。
  • 電抗器與電感器
    電抗器與電感器 電抗器與電感器,是兩個即相互聯繫又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電感器也可以叫電感器,但是二者的應用領域以及工作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以下介紹電抗器與電感器的區別:首先來認識一下電感器 :電感器是用絕緣導線繞制的各種線圈稱為電感器,簡稱為電感。電感器也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
  • 電感器(線圈)基礎知識分享
    2.給電感器通入直流電流時,在電感器的四周產生和方向不變的恆定磁場。3.由電感器應定律可知,磁通的變化在導體內引起產生電動勢。、因為電感內電流變化(因為通的是交流電流)而產生感生電動勢的現象,稱之為自感應。電感就是用來表示自感應特性。
  • 電感器進入量子力學的世界,實現電感器微型化前景樂觀
    被稱為電感器的電子設備很難小型化,因為它們的效率與尺寸成正比。基於這一方法,量子力學可以克服許多潛在的問題。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是電感器,它提供電感(反對電流變化)。傳統電感器由繞在中心磁心上的線圈組成。
  • 電感的作用_電感器的功能和用途
    電感器(inductor)用來提供電感的器件,用絕緣導線繞制的各種線圈稱為電感。電感的分類1、按導磁體性質分類:空芯線圈、鐵氧體線圈、鐵芯線圈、銅芯線圈。2、按工作性質分類:天線線圈、振蕩線圈、扼流線圈、陷波線圈、偏轉。3、按繞線結構分類:單層線圈、多層線圈、蜂房式線圈。高頻貼片陶瓷電感4、按電感形式分類:固定電感線圈、可變電感線圈。
  • TDK電感器實現行業最高水平Q特性的高頻電感器的量產
    TDK株式會社開發出了實現行業最高水平Q特性的積層工法高頻電路用電感器MHQ0402P系列,並從2014年2月起開始量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1710.htm  MHQ0402P( L:0.44×W:0.24×H:0.24mm)系列實現了在1.0GHz時Q特性為20(電感值為0.2nH的情況下),這與敝社以往產品MLG0402Q相比提高了30%以上。
  • 光纖尾纖的分類、特性及注意事項
    那麼本文中易天光通信就來為大家講講光纖尾纖的分類、特性、應用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那麼本文中易天光通信就來為大家講講光纖尾纖的分類、特性、應用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一、尾纖的概述尾纖也稱為裸光纖,尾纖一端有光纖連接器,另一端是光纜纖芯的斷頭,具有光纖連接器的一端用於連接設備,而光纜纖芯的斷頭與其他光纜纖芯斷頭熔接相連以達到最小的插入損耗。
  • 電感器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很多電路都離不開它?
    電感器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在適當的時候又能釋放出去再轉化成電能的元件,它的核心作用是電磁轉換。任何導體(導線)在通過電流的時候都會產生磁場,當把導體(導線)繞成螺旋狀的時候磁場就會被聚集,繞的圈數越多磁場強度也就越大,產生的能量也就越大,所以電感器的實質其實就是一個被繞成螺旋狀的導體(導線)。
  • 分享功率電感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電源電壓下降時,電壓變動的要求值將會變得更為嚴格,為滿足此要求特性,高性能DC-DC轉換器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功率電感器則是左右其性能的重要元件。TDK擁有多種多樣的產品,本篇推文就符合DC-DC轉換器所要求特性的功率電感器的高效使用方法以及選擇方法的重點來進行說明。
  • 射頻電感器之阻抗匹配的那些事兒~
    匹配電路使用電容器和電感器,但是實際的電容器和電感器與理想的元件不同,有損耗。表示該損耗的有Q值。Q值越大,表示電容器和電感器的損耗就越小。  電感的Q值與高頻電路的損耗  匹配電路中使用的電感器的Q值的大小,對高頻電路的損耗也會產生影響。
  • 電感線圈參數及分類
    一、電感的分類  按電感形式 分類:固定電感、可變電感。  按導磁體性質分類:空芯線圈、鐵氧體線圈、鐵芯線圈、銅芯線圈。  按工作性質 分類:天線線圈、振蕩線圈、扼流線圈、陷波線圈、偏轉線圈。  按繞線結構 分類:單層線圈、多層線圈、蜂房式線圈。
  • 電感器的基礎知識詳解
    電感器工作原理銅線圈電感是導線內通過交流電流時,在導線的內部周圍產生交變磁通,導線的磁通量與生產此磁通的電流之比。當電感中通過直流電流時,其周圍只呈現固定的磁力線,不隨時間而變化;可是當在線圈中通過交流電流時,其周圍將呈現出隨時間而變化的磁力線。
  • Nature重磅:黑科技將電感器體積縮小百萬倍
    在本期Nature中,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報導了螺旋自旋磁體中的新興電磁感應,基於量子力學的方法可以克服了電感器微型化的問題。同期,Nature以「電感器進入量子力學世界「為題對該工作進行了點評!3、 與傳統的電感器不同,器件的電感大小隨著橫截面的減小而迅速增加,且結構簡單,不需要線圈或是鐵芯。4、 該研究證明了量子力學中貝裡相位的實際應用,在量子力學和現代電子學之間架起了橋梁。
  • 【圖文結合】電感器的識別與檢測方法
    3、固定電感器(圖3)是一種通用性強的系列化產品,線圈(往往含有磁芯)被密封在外殼內,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牢固額定電流是指電感器在正常工作時,所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使用中,電感器的實際工作電流必須小於額定電流,否則電感線圈將會嚴重發熱甚至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