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黑科技將電感器體積縮小百萬倍

2020-10-10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Tomoyuki Yokouchi
通訊作者:Tomoyuki Yokouchi,Yoshinori Tokura

第一單位:RIKEN Center for Emergent Matter Science

DOI:10.1038/s41586-020-2775-x

背景介紹

電感器(inductor)是現代電子設備中最基本的電路元件之一,它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可應用於模擬電路、信息處理、變壓器、濾波器以及諧振器等領域。常規的電感器通常由螺旋線圈組成,並遵循著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感應電壓作為對穿透線圈的時變磁通量的抵消。然而,這種常規的電感器件的電感與電感線圈的體積成正比,極大的阻礙了電感器的微型化。在本期Nature中,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報導了螺旋自旋磁體中的新興電磁感應,基於量子力學的方法可以克服了電感器微型化的問題。同期,Nature以「電感器進入量子力學世界「為題對該工作進行了點評!

本文亮點

1、 作者在微米級磁體Gd3Ru4Al12中觀察到了與商用電感器相當的電感(約400納亨),但是體積僅為商用電感器的百萬分之一。

2、 觀察到的器件電感因電流的非線性而增強,且顯示出非單調的頻率依賴性。

3、 與傳統的電感器不同,器件的電感大小隨著橫截面的減小而迅速增加,且結構簡單,不需要線圈或是鐵芯。

4、 該研究證明了量子力學中貝裡相位的實際應用,在量子力學和現代電子學之間架起了橋梁。

圖文解析

▲圖1 層展電磁(emergent inductance)的概念


1、 層展磁性(bi)是在一種叫做斯格明子(skyrmion)的自旋結構中發現的,其自旋方向剛好將單位球體包裹一次(圖1a)。因此結構中產生了層展磁場,導致了拓撲霍爾效應

2、 螺旋和鐵磁疇壁等非共線自旋結構,由於被n(與自旋方向平行的單位矢量)覆蓋的立體角度為0,無法產生bi

3、 當非共線自旋結構在運動時,n(t)所掃過的立體角不再為0,由此產生了層展電場ei

4、 圖1e顯示去除背景後復阻抗的虛部(Im ΔZ1f)由感抗主導,在0到10 kHz下與頻率成線性相關。

▲圖2 Gd3Ru4Al12中的層展電感
1、 扇形結構中的復阻抗的虛部Im Z1f明顯小於螺杆和橫向錐形結構的Im Z1f(圖2a-c)。這是因為扇形結構中自旋方向並不是圓周旋轉(圖2e-j),因此在電流驅動下,n(t)所掃過的立體角明顯小於螺杆和橫向錐形結構,導致了較小的層展電場。

2、 當多疇壁Q態轉變為單Q-錐形態時,Im Z1f達到了最大值(圖2k)。

3、 當磁場H在單Q-錐形態的ab平面內自旋時,Im Z1fQ//I(θ = 90°)出達到最大(圖2l)。

4、 與傳統的電感器相反,隨著截面積的減小,器件的電感反而增大(圖2m)。

▲圖3 層展電感的非線性
1、 Im ΔZ1f與電流密度密切相關,由於層展電場與角度ϕ的時間導數∂tϕ成正比,因此這種非線性可以歸因於電流角度ϕ的非線性(圖3a)。

2、 在非共線相中,三階諧波復阻抗的虛部(Im Z3f)增強,但是在轉變溫度之上卻消失了,進一步證明了系統的非線性特性(圖3b,c)。

▲圖4 層展電感的頻率依賴性
1、 為了研究層展電感的頻率依賴性,作者假設了一個與頻率有關的復電感L~(ω)= L′(ω) + iL″(ω)

2、 在10 kHz以下,採用LCR測試儀測出的L~(ω)與採用鎖定檢測(lock-in)放大器測出的數值幾乎相同(圖4a)。L″影響極小,且不依賴於頻率。

3、 在10 kHz以上,伴隨著L″峰的出現,L′明顯下降(圖4b)。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75-x

相關焦點

  • Nature:寨卡病毒導致小鼠睪丸體積縮小結構破壞
    兩周後,雄性小鼠睪丸體積均顯著變小,其內部結構被壓扁,許多細胞死亡或瀕臨死亡。 三周後,小鼠的睪丸已縮小到正常大小的十分之一,而且睪丸內部結構被完全破壞。通過對小鼠進行持續監測,直到六個星期後,雄性小鼠的睪丸並未完全癒合,雖然病毒已經從血流消失。
  • 《Nature》:不用線圈、鐵芯!也能產生電磁感應?
    【傳統電感器的困境】電感器是集成電路中的基本組件之一,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1831年,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M.因此,在目前電子設備小型化、便攜化的趨勢下,很難在保持高電感的同時縮小電感器的尺寸,極大的阻礙了先進微電子器件的發展。
  • 《Nature》:不用線圈、鐵芯!也能產生電磁感應?
    】  電感器是集成電路中的基本組件之一,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因此,在目前電子設備小型化、便攜化的趨勢下,很難在保持高電感的同時縮小電感器的尺寸,極大的阻礙了先進微電子器件的發展。  與傳統的電感器不同:1)無需線圈、鐵芯;2)器件的電感與其面積成反比,這意味著縮小器件的尺寸的同時,還能提高電感,這是顛覆傳統的發現!
  • 講講電感器的結構、分類及特性!
    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 一文讀懂電感器的原理、結構、作用及分類
    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 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 超級強勢股的百萬選取技巧(附5G重磅科技概念股)
    重磅一、典型案例分析
  • 【圖文結合】電感器的識別與檢測方法
    3、固定電感器(圖3)是一種通用性強的系列化產品,線圈(往往含有磁芯)被密封在外殼內,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牢固第1、2環表示兩位有效數字,第3環表示倍乘數,第4環表示允許偏差(圖5)。各色環顏色的含義與色環電阻器相同,可參閱有關文章。額定電流是指電感器在正常工作時,所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使用中,電感器的實際工作電流必須小於額定電流,否則電感線圈將會嚴重發熱甚至燒毀。
  • 電感器進入量子力學的世界,實現電感器微型化前景樂觀
    被稱為電感器的電子設備很難小型化,因為它們的效率與尺寸成正比。基於這一方法,量子力學可以克服許多潛在的問題。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是電感器,它提供電感(反對電流變化)。傳統電感器由繞在中心磁心上的線圈組成。
  • 「未來硬碟」誕生 存儲體積縮小1000倍
    按照這樣的存儲更新速度,相信如今影視(比如Green Arow)中出現的在小小U盤中承載1PB大小資料也將更容易達成。因為IBM已經可以在單個原子上存儲1比特數據,這意味著存儲數據的硬碟可以因此而縮小1000倍。
  • 如果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稱霸地球嗎?
    「如果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稱霸地球嗎?」這個問題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把人類縮小100倍後,智力必須要維持原狀,否則就沒辦法展開討論。在這個前提下,要分兩種情形來講:1、把人類的體積縮小100倍;2、把人類的身高縮小100倍。
  • 太陽的體積是呈現規律性變化的,劇烈活動期體積會縮小?
    科學家聲稱,如果和地球的體積相比而言的話,那麼太陽的體積約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而最新對於太陽的研究成果顯示,太陽的體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太陽的大小也會發生變化的。研究人員聲稱,在太陽進行劇烈的活動時期,太陽的半徑將會縮小大約兩千米。
  • 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或連螞蟻都打不過!
    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或連螞蟻都打不過!曾經有科學家認為微觀的鏡頭是宏觀,宏觀的鏡頭也是微觀。這種說法比較複雜,但也簡單易懂。在整個諾大的宇宙中,人類何其的渺小,就如滄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困惑,如果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縮小了100倍,還會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嗎?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真的縮小了100倍,那麼人的身高和體重都會減少,精細計算的話,人類的平均身高大約只有1.7釐米,體重只有幾十毫克,跟螞蟻沒有什麼區別。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
  • 在單個組件中組合電容器和電感器-電巢學堂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將電容器和電感器結合在一個微小的3D卷式薄膜中的方法。這樣可以節省電話和其他無線設備中的電子過濾器中的空間。這些濾波器雖然必不可少,但卻佔據了研究人員不斷縮小尺寸的晶片上的空間。在實驗室中,該團隊使用專門的蝕刻和光刻工藝將2D電路圖案化到薄膜上。在電路中,它們將電容器和電感器與地線或信號線連接在一起,全部在一個平面上。
  • 假如人類被縮小到100倍,還可以成為地球主宰者嗎?
    如今,腦洞大開的我們在幻想著:人類縮小100倍後會變成什麼樣?這裡所指的是體積,或者是身高,且前提是智力保持跟原來一樣。不然,這樣就失去比較的意義,而我們也可以根據身高、體積這兩方面進行分析人類會變得怎樣。生物學告訴我們,人的體積與身高立方成正比。以人類的平均身高1.7米、體重大概110斤左右作為參數,當體積發生變化後,人類的身高就只有40釐米,體重接近2斤。
  • 電抗器與電感器
    電抗器與電感器 電抗器與電感器,是兩個即相互聯繫又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電感器也可以叫電感器,但是二者的應用領域以及工作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以下介紹電抗器與電感器的區別:首先來認識一下電感器 :電感器是用絕緣導線繞制的各種線圈稱為電感器,簡稱為電感。電感器也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
  • 我的世界:將方塊縮小8倍,變成迷你方塊後竟然還能住進去
    其實MC裡面也可以創造出迷你,只需要一個道具,方塊瞬間縮小8倍!Littel blocks MOD(迷你方塊模組):適用於JAVA1.7.10版本。這個模組內容非常簡單,但是玩法卻非常多樣,整個模組僅僅添加了一個道具而已。
  • 如果人類縮小100倍,還能重新統治世界嗎?答案完全超出預料
    中國人平均身高大約1.72米左右,美國人平均身高則1.77米,假如縮小100倍,那不就是1.7釐米了麼,比一個鵪鶉蛋還小,遭遇小鳥一口就被吃掉了,還想統治世界?但其實這是誤會,真正縮小一百倍,身高比例縮小是100的立方根=4.64,也就是說人的身高大概會變成38釐米左右!
  • 如果人類縮小100倍,還能重新統治世界嗎?答案完全超出預料!
    中國人平均身高大約1.72米左右,美國人平均身高則1.77米,假如縮小100倍,那不就是1.7釐米了麼,比一個鵪鶉蛋還小,遭遇小鳥一口就被吃掉了,還想統治世界?但其實這是誤會,真正縮小一百倍,身高比例縮小是100的立方根=4.64,也就是說人的身高大概會變成38釐米左右!
  • 假如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夠稱霸地球嗎?
    這讓人不免產生了一個猜想,如果真的人類把人類縮小100倍,我們還能稱霸地球嗎?眾所周知,人類是靠著超高的智力創造了文明,成為了地球上幾百萬年來的霸主,因此,這個把人類縮小的設想必須以保留人類目前的智力水平為前提。
  • 假如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夠稱霸地球嗎?
    動畫劇集《愛,死亡與機器人》裡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某日清晨,主角打開冰箱,發現了一個原始社會一般的微縮世界,無數手指大的小人在土地上奔跑,他們飛快地繁衍發展,數小時內就完成了朝代更迭,一天內發展到工業革命,第二天就投出各種各樣的炮彈將冰箱裡的世界覆滅,只剩下一片焦土。這讓人不免產生了一個猜想,如果真的人類把人類縮小100倍,我們還能稱霸地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