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生於山地疏、密林下和灌叢中,常攀於灌木或樹幹上,其根肉曬乾後可作為中藥材。近日,連州保安鎮灣村一名村民,在上山採挖草藥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株巨大的野生巴戟天。
保安鎮灣村村民 麥火光
我是保安鎮灣村村民,挖草藥挖了近四十年,沒見過這麼大的巴戟天。
保安鎮灣村麥火光一家常年上山採挖草藥。見慣了各種草藥的他們,對於這次上山的意外發現,也是十分驚喜。他們花費了四個多小時,將這株巴戟天的根部採挖走,留下它的頭部填埋回去,讓它繼續生長。
保安鎮灣村村民 麥小波
11月23日,我和幾個朋友上山找草藥,無意中發現一株巴戟天,越挖越長,越挖越多根,花了四個多小時,才把它挖掘出來,為了保護這幾株巴戟天,我們用山上的藤包紮好,把它背回家。
在麥火光家中,記者看到了這株長達12.64米,重達40多斤,根莖肉質肥厚,鬚根縱生的巴戟天。據了解,巴戟天又名雞腸風,雞眼藤,是一種茜草科的藤本植物,其肉質根不定位腸狀縊縮,根肉略顯紫紅色,巴戟天中提取出來的成分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其肉質根的根肉曬乾後可作為中藥材,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溼的功效。巴戟天是傳統的出口中藥材,也是我國著名的南藥之一。
- THEEND -
連州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捷、林佳瑤
圖片:吳秋霞 / 編輯:劉珏
校對:朱志剛、唐芳
審核:吳哲華
必須要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