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大腦是相同的。這種相同主要表現在我們人類的腦細胞在發育完全後就擁有同樣超過1000億個的腦細胞,其中更是多達超過120億個具備記憶功能的神經細胞。

百億的神經細胞,可以儲存高達千萬億的信息單元,超出世界上所有圖書館的藏書所容納的信息總量。而每個人每天的信息儲存空間就能達到8600萬條信息單元,信息處理能力超過任何超級電腦。

人腦信息存儲空間由於其複雜性,雖然不能直接折合電腦硬碟。不過,有科學家推算過,大約是7.6億TB。即使用當前最高達8TB硬碟來存儲這些數據,也需要9500萬塊硬碟。而這麼龐大的信息存儲空間,普通人一生僅僅利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四,就像愛因斯坦這個全世界公認的天才,也只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十。

對於我們而言,每個人都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大腦空間有待開發利用。
大腦之中,有左右之分,根據不同功能又會細分為不同功能區域。有的區域負責記憶,有的區域負責想像,有的區域負責推理驗證,有的區域負責身體協調,有的區域負責集中注意,有的負責靈感激發。

因此,根據大腦的功能我們可以將大腦細分為六個區大腦:記憶腦,想像腦,邏輯腦,集中腦,靈感腦以及感覺運動腦。
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梵谷是獨一無二的畫家,劉翔是我國的長跑健將。他們都可以稱之為天才,都有著發達的大腦。
劉翔能跑,那是感覺運動腦發達,從而帶動身體的協調。

愛迪生由於出色的想像力,一生從奇思妙想中創造出那一千多個可能。

梵谷之所以能畫出獨一無二的畫作,那是靈感腦異於常人。

說到底,這些猛人也是像我們一樣的尋常人,就拿愛迪生而言,這是一個到了十二歲還不會閱讀的笨孩子。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大腦的某個功能區在後天的鍛鍊下變得比我們尋常人要發達,從而成就了他非凡的成就。
長時間鍛鍊身體,體質肯定會逐漸變強,如果我們通過一些科學有效的方法訓練我們的大腦,同樣也能使得我們的大腦發生質的變化。
我們經常在一些新聞上,看到一些過目不忘,或者能夠記下圓周率小數點後面一萬多數字的奇人,其實這些都是轉向強化後的結果。
就拿我自己而言,一段時間的訓練,也可以記下圓周率小數點後面一百多個數字,雖然距離那強大的一萬多數字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嘿嘿。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又能記下圓周率小數點後面多少數字。

(喜歡就關注一下,而後我會陸續為大家分享一些提高我們記憶,想像,邏輯,靈感,感覺,集中六個區大腦的具體訓練方法,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超強大腦,並且這些方法完整而簡單,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就算走路,公交上都可以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