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儀上的中國和美國趣事

2020-11-08 口豎這世界


有時候翻開歷史的頁夾再在地球儀上尋找國家之間的脈絡,真的好多事情似乎都是天註定。

現在世界上最有話語權的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更加詮釋了上帝造物這句話。

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曾經的世界霸主和今天的世界霸主,一個代表著東方古老文明的千古一體和復興,一個代表著西方文明的承襲和守護,在21世紀的今天,這兩個國家在一起的競爭也好,合作也罷。而其中碰擦出的火花則揭示出了東西方文明的鮮明對比,其對比在當下,可能是世界人類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鮮明的時期。

我們今天從地圖上的橫向對比,就能看出這兩個國家註定是人類發展旗幟性的兩個領導國家。




翻開中國版的世界地圖,中國在地球的正中間,翻開美國版的世界地圖,美國在地球的正中間。而且兩個國家的緯度大致相同。中國和美國的首都北京和華盛頓都在其國家的東北偏中區域上。

從領土的面積上算,中國第三,美國第四,而中國的北面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俄羅斯,美國的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面積國家加拿大。這個是巧合麼,還是上帝在設計人類時候,早已定好?

下面更多巧合再次出現,中國的西南,是人口眾多的古老國家印度,美國的西南是一樣人口眾多,同樣的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傳承的墨西哥,從面積上看印度和墨西哥同樣算大國。再繼續看地圖,中國的正南和東南出現了許多東南亞和太平洋群島,而美國的東南是加勒比群島國家。再跨海翻過這些群島,中國和美國的更南端,出現了兩個新的大洲,一個是大洋洲,一個是南美洲,大洋洲的霸主是獨佔一塊大陸的澳大利亞,以及在南美擁有碾壓式統治力的巴西。這兩個國家正好在世界面積第五第六。可以這麼說世界上面積上前九的國家(加上第八的阿根廷和第九的哈薩克斯坦),在地圖上一字排開。中國和美國就在這些國家中的中間核心部分上。就像萬物一樣那樣對稱。


這些地理上的巧合的出現,可以充分說明中美在世界應該承擔和已經承擔的角色。中國代表東方,代表古老,代表復興。美國代表西方,代表年輕,代表守護。

曾經東西方的碰撞只在亞歐大陸上進行,曾經蒙古鐵騎帶著東方文明席捲整個亞歐大陸,曾經西方大航海時代將西方文明影響全世界。現在以中美代表的東西方文明,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東西方文明對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人一樣有左右手,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可能世界歷史將會有一個相當久遠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的相互交融過程。

再轉動地球儀,中國和美國之間隔著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它的名字叫太平洋,這個似乎帶著神秘色彩的寓意,太平祥和,攜手發展,中美才能共贏,世界才能共贏。世界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小小地球儀 環遊大世界——SmartGlobe智能地球儀亮相歐西亞國貿...
    作為中國奧運的主人,每一個中國家庭如何同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自如交流,暢談各地奇聞趣事,甚至用當地語言向各國客人們問候,如何生動形象的向他們介紹中國的名勝古蹟、新鮮事物,這些事情,一向致力於創造及發展高品質生活科技產品的歐西亞都幫我們想到了!  8月25日,美國歐西亞公司經過精心研究開發,將在北京國貿體驗店推出一款智能地球儀。
  • 三款仿古紙質精雕立體地球儀在中國首發
    本報訊(記者丁楊)「美國國家地理地球儀登陸中國」首發式日前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中國地圖出版集團董事長王寶民、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副總裁兼地圖分會總經理丹尼爾·奧爾蒂斯等中美雙方人士出席,現場發布了三款美國國家地理地球儀。
  • 當地球儀不再只是地球儀
    你們家裡有地球儀嗎? 印象中,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孩子已經上初中的家庭,好像都會在家中擺上一個地球儀,樣式多樣,但總體還是地球儀的形狀。 地球儀這種東西真的非常吸引學齡兒童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探索欲。
  • 中國地圖出版社「水晶地球儀」在國際地圖製圖大會上獲獎
    7月20日在東京落幕的第29屆國際地圖製圖大會(ICC)上,中國地圖出版社製作的「水晶地球儀」獲得大會優秀地圖作品其他類二等獎。獲獎證書國際地圖製圖大會是國際地圖學領域最高學術會議與交流平臺,也是全世界地圖製圖屆的盛會,每兩年在世界五大洲輪流舉辦。
  • 日媒稱安倍「地球儀外交」意在抗衡崛起的中國
    報導指出,以同盟國美國為首,與鄰國中國和韓國的雙邊對話以及參加主要國首腦峰會等多邊國際會議一直是日本首腦外交的「定式」。不過,安倍則標榜「俯瞰地球儀的外交」,展開全新的外交模式。在日本歷任首相中,安倍是第一個就任不到一年便跑遍東協10國的首相。
  • 中國造地球儀因「領土問題」在菲律賓被下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雪】 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一直小動作不斷。最近,菲律賓又要求該國最大的連鎖書店緊急下架中國造的學生用地球儀,而且不排除到學校收回這批「問題產品」。菲方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地球儀將南海大部分劃為中國領土」。
  • 寄望於發達國家 日本「俯瞰地球儀外交」捨本逐末
    安倍認為「外交不是單純地盯著周邊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而是要像地球儀那般俯瞰全世界。」到2016年底,安倍共訪問了106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二戰後日本首相出訪次數之最。資料圖: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共同參觀了珍珠港亞利桑那號紀念館,並一同向死者獻花。在隨後的講話中,安倍對珍珠港事件中陣亡的美軍戰士和其他二戰遇難者表示「衷心和永久的哀悼」,但沒有道歉。
  • 浮雕地球儀領域低調的王者——FUN GLOBE地球儀
    還記得前一陣子大火的親子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鄧超飾演的爸爸馬皓文,他能用足球改成地球儀給兒子當禮物,這個地球儀也成了貫穿整部的線索,兒子回到老房子第一個找的不是別的,就是這個已經堆滿灰塵的地球儀,甚至他當了太空人去了太空,只能帶一件東西的情況下,他仍然是帶了那個地球儀,可想而知這個地球儀對於孩子的意義。
  • 高清:十張改變世界的地圖 中國地球儀入選
    這個地球儀是1623年專為當時的明朝皇帝所制,是已知最早的描繪中國領土的地球儀,融合了東西方文化。據說,它出自耶穌會傳教士曼努埃爾-迪亞斯(Manuel Dias)和龍華民(Nicolo Longobardi)之手。他們二人都是令人敬仰的學者,地球儀上對非洲和歐洲海岸的描述與中國傳統地圖形成了鮮明對比。
  • 地理高頻考點:地球儀和經緯網
    地球儀: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其縮小,製作成地球的模型,稱為地球儀。地球儀可以方便的我們學習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並且能夠演示地球在太陽系中的運動狀況、晝夜長短和四季變化等自然現象。
  • @小學生:地球儀上的「中國」你了解嗎?
    小小的地球儀,滴溜溜轉聰明的小朋友們,很快就能找到「中國」的位置中國,我們的祖國她的地形你了解嗎?她的礦產豐富嗎?她的氣候怎麼樣?>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
  • 全球與中國各種地球儀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
    全球與中國各種地球儀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是各種地球儀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關於各種地球儀全球市場,具體包括全球及中國、美國、歐洲、亞洲(除全球及中國)等,各種地球儀行業分析報告的研究涵蓋了產品分類、產品應用、發展趨勢、產品技術、競爭格局等,還包括全球主要地區和主要企業各種地球儀2011-2016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  對於各種地球儀主要企業,詳細數據信息進一步包括產品、客戶、應用、市場地位和聯繫方式等。
  • 地球儀的誕生!好用又好看的AR地球儀長什麼樣?地理知識有地球儀
    地球儀的誕生,首先來自「地圓說」建立和傳播,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地球是圓形時,地球儀才有了誕生基礎。地理大發現前夕,首批地球儀問世,地球儀推動了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航海行動,更多的航海實踐推動了地球儀的發展。地球儀的發展經歷了從稀有到普遍,從上層到大眾的過程。
  • 漂亮的地球儀
    底座上的鐵殼通過六顆螺絲釘進行固定。拆開之後便顯露出其中主要的電路和連接線了。1.底座託臺上的線圈令人驚奇的是,在原來的地球儀的底座下面還有一些線圈和電路板。他們的布局如下圖所示。▲ 原來磁懸浮地球儀的底座中的線圈和部件在水平線圈上還固定有一個一
  • 堪比地球儀界的「小米」!新科技AR地球儀,充當你的百度百科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它雖然不能像地圖那樣詳細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也不能完全反應地球的實際情況,但是可以幫助我們闡明許多有關的地球概念,獲得地球體的主體概念。早期地球儀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先印刷出狹長的三角形圖塊,然後將這些圖塊剪下來,粘貼在木球上。
  • 中國出口日本的地球儀標註九段線 日媒妄稱反映政治意圖
    【觀察者網 綜合】日本《產經新聞》1月3日連發數篇報導,無端指責標識有南海「九段線」的中國產地球儀有問題,認為這是「反映中國政治意圖的商品」。這些報導被日本門戶網站「活力門」轉載。 報導稱,日本大阪市一家批發廠商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標註有反映中國權益主張的南海「九段線」,該進口地球儀自2008年起在日本國內零售店出售。
  • 地球儀為什麼要斜著轉?
    AR智能地球儀便是其中一種。在桌面上AR智能地球儀與普通地球儀無異,但是結合AR智能APP,AR智能地球儀將會把知識以4D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大熊貓會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可以了解世界上所有聞名的建築、美食、動物、和名校,其中就包含了197個國家地理知識、50多個國家的美食、50多個國家的著名景點和大學名校,以及50多個世界名人信息。
  • 學生、家長都需要的一款地球儀——北鬥AR/3D地球儀
    地理不是死記硬背的東西,就是你把世界上所有國家河流山脈全部背下來,腦子中沒有立體的感覺,給你個題該不會還不會。1,多看地圖,在家裡牆上掛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沒事的時候就看看,看得多了,腦子裡就有輪廓了。
  • 科學素養│認識地球儀和地圖
    孩子將熟悉地球儀和地圖的使用,並且了解它們都代表著我們居住的星球。他將學到陸塊是由不同的大洲構成的,並且每個都有自己的名稱。1、給孩子展示地球儀,並且讓他感受它的轉動,問他地球儀是什麼形狀的。他也許會回答「球」,你可以告訴他這個形狀叫「球體」。2、告訴他這個球體代表地球,就是我們生活的星球。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點和線的名稱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點和線的名稱     地軸:     在地球儀上,人們假想的穿過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轉的軸叫做地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做兩極。北極指向北極星方向,不變,南極與北極星位置相反。南北極分別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