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2020-12-04 永慶談教育

在課題申報書的申報論證環節,需要申報者撰寫研究假設。什麼是研究假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假設的內容是怎麼形成的?研究假設表達方式是怎樣的?在此,筆者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學習與實踐體會。供批判。

筆者最初想寫得簡單一些,但在行文中,發現有些問題要交待。於是寫得有些冗長了。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標題一、二、五。

一、什麼是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科學理論、相關文獻、實踐經驗,對研究問題的規律、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是在研究之前的預先設想的、暫時的結論,是研究者所希望得到的某種結果。 

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找出這樣幾個關鍵性的短語,如推測性論斷、假定性解釋,預先設想的、暫時的結論,研究者希望的結果等。這些短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研究假設的主要內涵。

我們舉個例子,稍做解釋:

《實踐性作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研究》這個課題。研究者推測:實踐性作業可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其中這個結論是預先設想的,暫時性的,是研究者希望的。至於最終能不能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那要通過研究與實踐來驗證。

研究和實踐後,可能會出現三類結果:「可以提升」、「不能提升」或者處於某個中間狀態。

二、研究假設有哪些特點呢

周曦老師在《關於課題研究中「研究假設」之探索與思考》一文中,詳細闡述了研究假設的幾個突出特點。筆者認為,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一)預見性

所謂預見性,就是在研究之前,要把解決問題的策略、路徑、方法等進行預測,反映研究結論與研究問題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或是相關性關係。

(二)科學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給出的假設判斷要有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的依託,或演繹或歸納而來,是合乎規律、合乎邏輯的。雖然結論是推測和預想的出來的,但絕不是胡亂捏造,憑空而來的。

(三)檢驗性

所謂的檢驗性,就是提出的結論是可以通過科學實驗或具體實踐來進行檢測。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檢驗假設正確與錯誤的過程。

三、課題論證中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

在選題論證或是研究方案設計中,有些教師往往忽視研究假設的撰寫,認為研究假設並不重要。其實不然,在整個科研活動過程中,研究假設有其獨特的價值。

特別要強調的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檢驗研究假設的過程,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驗證假設。

那麼研究假設在課題申報中有哪些具體的作用呢?

(一)研究假設可以保證研究方向一致性

因為課題研究的過程是圍繞研究假設開展的,所以研究假設寫的清晰明確,可以保證研究過程不跑偏。比如:《實踐性作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研究》這個課題。課題研究假設的核心是「實踐性作業可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那麼研究過程就要圍繞實踐性作業這個大的方向進行,如果不重視這個大方向,研究工作就可能出現游離中心,迷失方向的問題。

(二)研究假設可以增強研究的成果意識

研究假設建立了自變量以因變量的邏輯關係,自變量最終可以轉化有效的成果,因變量是課題最終要達成的研究目的。研究過程就是要驗證這個自變量的是真是偽。所以,有了這個研究假設,可以使研究者時刻圍繞成果開展研究工作,提升成果意識。研究假設是通向成果的橋梁。如《實踐性作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研究》這個課題。其自變量就是這個實踐性作業,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要把這個變量分解細化,建立各種專題、操作流程、操作規範和依據數學素養建立評價指標,這些最終要轉化成為成果。因變量就是那個研究目的,即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四、研究假設是怎麼形成的?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課題研究系統思考和反覆論證的結果。前文我們反覆強調,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驗證假設的過程。那麼,表述研究假設就要把解決問題的諸多可行性舉措、路徑、策略、方法擺出來,依據研究者的視野對這些自變量進行評估、遴選、歸類,建立起假設模型。

有的教師問:那些解決問題的諸多可行性的舉措、路徑、策略、方法等從哪裡來的?當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研究者帶領研究團隊經過學習、思考、藉助相關理論、文獻資料、實踐經驗預先想出來的。

有的教師問:答案都想出來了,還用研究嗎?當然要研究,研究就是驗證你提出來的諸多答案是真還是偽,是不是能夠解決你工作中的問題。

其實,提出研究假設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最為常用的方法有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等。演繹法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式,即基於理論或規則來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歸納法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式,即基於研究者的自身的認知和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類比法是從諸多解決問題的策略中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和優選的思維方式,從而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操作層面,一般採取頭腦風暴方式和利用德爾菲法進行。頭腦風暴是組織課題組內部成員徵集解決問題的策略;德爾菲法則是聘請相關專家或有經驗人員徵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五、研究假設的表達方式是怎樣的

一線教師特別希望給個模板,這樣寫起來比較方便。當然有一般性的寫法,如:課題組認為,如果通過……的方法(策略、途徑、方式、工具等),就可以促進(解決、提高、改善等)……

《實踐性作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假設可以這樣表述:

如果通過建立基於數學學科素養的實踐性作業專題系列,進行系統化地實施,並且建立起基於數學學科素養的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標準、規範學生實踐性作業的行為,可以提升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學習數學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寫好研究假設要找準三個變量,並且處理好三者的關係。這三個變量為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三個變量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自變量與因變量是因果關係,或是具有相關性的關係;要把無關變量控制在常態範圍。

寫研究假設時,首先要把自變量的概念進行準確界定;然後分解自變量概念,找到其所包括的外延;隨後研判外延與因變量所存在是因果關係或是相關性關係;最後以開列小標題的方式逐一進行表述,表述的模板如前文給出的。

為什麼要把無關變量控制在常態範圍?主要是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做這樣一項研究,「利用歸因訓練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的研究」,教師在開展歸因訓練的過程中,又超常規地給學生補課,增加課時,最後就無法判斷學業成績提升是補課造成的,還是歸因訓練造的。

此文闡述借鑑周曦老師的一些觀點,於此鳴謝。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課題申報中的「技術路線」如何撰寫:我來幫你解苦惱
    在課題申報中,一線老師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技術路線的撰寫就是其中一個難點。那麼,什麼是技術路線?技術路線在課題申報中有什麼作用?技術路線的呈現方式是怎樣的?畫技術路線的策略是什麼?筆者就這幾個問題,和一線教師交流交流。供批判。
  • 課題申報中的「技術路線」如何撰寫:我來幫你解決苦惱
    技術路線在課題申報中有什麼作用?技術路線的呈現方式是怎樣的?畫技術路線的策略是什麼?筆者就這幾個問題,和一線教師交流交流。供批判。一、什麼是技術路線所謂的技術路線是以研究假設為核心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有機組合的邏輯結構。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研究步驟怎樣寫
    在撰寫課題申報書時,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課題研究步驟。筆者瀏覽一線教師撰寫的研究步驟(亦稱「實施步驟」),發現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在這裡和教師交流一下,供批判。一、撰寫研究步驟中常見的問題在課題申報書中,研究步驟這一板塊是處於選題論證的結尾部分,從教師心態考慮,馬上就寫完了,於是一些教師套用一些模板,如「準備階段、研究階段、總結階段」,寫上「查閱文獻、組織教師培訓、開展聽評課活動、經驗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時間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如何做文獻綜述
    一線老師在申報課題時,有一個環節繞不過去,就是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看過一些老師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想和一線老師交流交流,僅是個人觀點,供批判。一、什麼是文獻綜述課題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與文獻綜述論文的撰寫,是有區別的。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3)假設是有待檢驗的,而且必須是可以檢驗的。(4)假設應全面反映課題所涉及的的變量的不同值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5、課題研究的方法教育教學研究廣泛採用觀察、調查、實驗總結、比較、文獻等研究方法。我們往往忽視了課題研究的需要性、科學性、創造性、可能性、興趣性等,在實施過程中感到很茫然,甚至束手無策,應該深入思考分析問題課題研究不是花瓶來裝扮美麗。三、如何申報立項科研課題課題申請採取隨時受理,定期評審的辦法,一般每年集中審批一次,也可兩年一次或一年兩次。
  • 聚焦課題研究 助力專業成長
    吳老師在教育科研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八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課題撰寫方面更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講座共分兩大部分,一是高品質課題方案之特徵,二是高品質課題方案之撰寫要求。吳老師指出,高品質課題方案需具備三個特徵,就是標題上「眉清目秀」,內容上「環環相扣」,形式上「綱舉目張」。那麼如何才能讓標題「眉清目秀」呢?那就要注意選題,選題是決定本課題研究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優質的選題要做到研究方向明確、研究特點清晰、研究內容前沿。
  • 課題申報時: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怎麼寫
    教師在課題申報論證時,需要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對此很多老師都非常犯難。什麼是選題的意義?什麼是研究價值?兩者有什麼區別?如何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在此,筆者結合個人的認識,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希望大家不再為此糾結。供批判。
  • 淺談科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課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後,課題也就進入了總結階段,撰寫結題報告也就成為了重點工作,因為結題報告既是對課題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總結,又是課題成果的全面展示,還是課題成果與否的一個標誌。
  • 課題申報不成功,可能跟這些問題有關!
    為促進我省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在申報材料的準備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對研究指向的具體問題進行論證、設計和把握,課題申報者及相應的研究團隊應認真閱讀下列問題清單
  • 課題立項後,開題報告寫什麼?怎麼寫?
    你能說一下你的課題有哪些創新的東西嗎?好,你打算怎麼研究?說說你的思路和方法,把你的研究框架模型給我看看。最後,請你把研究步驟給規劃一下。以上問題,申報者都想清楚、寫清楚。寫出來專家能夠看明白,立項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到了撰寫開題報告的時候,就要從申請立項的重心,轉移到研究的重心上來。那麼,研究的重心是什麼呢?
  • 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修改研究課題的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中國科協將於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以下簡稱《章程》)修改涉及的有關重要問題,委託有關專業機構開展專題研究,現就課題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研究內容圍繞《章程》修改涉及的有關重要問題,以調研訪談、對比分析、典型剖析、綜合研究等方式,聚焦「科技共同體發展趨勢前瞻」「科技組織國際化路徑、模式與機制研究
  • 課題開題論證:預期成果如何寫具體
    一線教師做課題,開題論證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開題論證要把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預期成果等一系列問題搞清楚。在這裡,想就「預期成果」這一問題交流一下個人體會。什麼是成果?什麼預期成果?為什麼把成果提前確定好?預期成果怎麼撰寫?
  • 貴州省「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重大專項課題申報公告
    具體選題及編號如下:五、申報資格(一)課題管理單位須具備的條件:1.在相關領域具有雄厚研究實力和豐富學術資源,設有科研和財務管理職能部門,能為課題研究工作提供必要保障並承諾信譽保證。2.以兼職人員身份從所兼職單位申報,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正式聘用關係的真實性,承擔課題管理職責並承諾信譽保證。
  • 「基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測試研究」課題立項
    目前,該課題第一批次子課題申報已經開始。為幫助老師們理清子課題研究脈絡,11月17日,全基中心課題辦對第一批次子課題從申報立項、研究流程、學術及教學支持方面作了明確規劃,以期助力老師們順利開展子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
  • 武山縣教育局召開2020年度省級立項課題開題報告暨課題報告撰寫培訓會
    為進一步提升全縣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激發一線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積極性,規範課題研究工作,更好的為全縣教師提供課題研究服務。2020年11月24,武山縣教育局召開了2020年度省級立項課題開題報告暨課題報告撰寫培訓會議。教研室全體人員、2020年度省級立項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部分成員共計76人參加會議。
  • 2018年度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開始申報
    ——正式申報和第二輪評審。牽頭單位收到科技發展中心正式申報通知後,組織參與單位編寫正式申報書,並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直接提交。科技發展中心對正式申報書進行形式審查,並組織專家重點對課題研究內容、技術路線、研究團隊、研究目標、考核指標等進行多輪論證,提出立項建議。  (三)公開擇優課題。採用兩輪申報方式。  ——預申報和推薦。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護理學科研究課題項目申報啦!
    重症患者的併發症管理 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染病管理 其他 (二)護理管理與護理教育 1.臨床護理產品的選擇、使用與經濟分析 2.護理專科人才的培養與臨床使用 3.護理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策略研究
  • 小課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小課題研究,是需要靠合適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研究問題的。那麼,小課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小課題研究方法有很多,由負責人要根據選題需要,篩選有效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啟動,課題指南已發布
    《公告》要求各地社科管理部門、在京委託管理機構和申請單位要著力提高申報質量,適當控制申報數量,特別是要減少同類選題重複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課題的資助額度為:重點項目35萬元,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20萬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完成時限,基礎理論研究一般為3-5年,應用對策研究一般為2-3年。
  • 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
    課題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來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從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學會等國家科研部門網站公布課題指南中,尋找重要的課題資源;也可從省級科研部門網站中搜索,如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所網站尋找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或從市縣級科研部門公布的課題中,找專項課題研究子課題、小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