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拍攝點,是指照相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空間位置。它包括拍攝距離、拍攝方位和拍攝角度。你學會了它們,那你就厲害了。拍攝點的選擇,是攝影構圖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拍攝點選擇得是否妥當,是直接影響攝影的重要因素。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拍攝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拍攝距離
拍攝一般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遠景主要是拍攝大自然景色,範圍比較大。因此,遠景畫面,要從大處著想,注意整體氣勢,處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線條,運用各種流動因素,比如天上的雲朵,風雨陰晴。全景主要拍攝對象的全貌和所處的環境,要有明確的內容中心,主要考慮環境與主物體的關聯,注意固有特徵的輪廓線條。中景主要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和聯繫等,取景主要是動作方面。近景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體的細膩的質感。要處理好眼神光,以眼傳神,運用好光線。特寫的拍攝,成功的關鍵在於獨具慧眼的觀察力,抓取一些值得特寫的局部。景別的確定是攝影者創造構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別運用是否恰當,決定與作者的主題思想是否明確,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對景物各部分的表現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2.拍攝方位
拍攝方位主要分為正面構圖,側面構圖背面構圖。正面構圖,能夠清楚地展現出被攝對象正面的形象特徵,讓觀眾可以看到正面的全貌。側面構圖,能夠明確的表達出被攝對象的側面形象特徵,適合表現人物,或者景物的側面輪廓效果。後面構圖能夠表現被攝對象的背部特徵,通過背面形象來表達作者藝術構思中的含蓄意念。選擇不同的拍攝,方位產生不同的構圖形式都是作為攝影造型的表現方法而存在的。
3.拍攝角度
拍攝角度分為平攝角度、仰攝角度、俯攝角度。平射角度所構成的畫面效果,接近於人們的觀察事物的視覺習慣,形成了透視感比較正常。在實踐中應用比較廣泛,運用起來也比較快捷方便。仰攝角度的視平線較低,如果以仰攝角度拍攝室外的各種景物,可以在照片畫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線或水平線,使雜亂的背景掩蓋在較低的地平線以下,天空作為背景,佔據了畫面中相當大的面積。前景高大,主題突出,能夠改變前後景物的自然比例,產生一種異常的透視效果。用於拍攝豎立的物體和高大的建築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沖天的效果,拍攝人物活動的場面,能夠獲得朝氣蓬勃、升騰向上的效果。服飾角度的視平線較高。適合表現規模和氣勢,也是和表現遼闊的原野,大規模的場面。攝影作品取決於鮮明的主題和完美的構圖形式完美的構圖形式取決於拍攝點的選擇理想的拍攝點,取決於三要素:距離、方位、角度。
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見解,具體操作還得需要實踐操作才能拍攝更好的圖片,你還有什麼見解呢?歡迎我們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