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客:科幻冒險片,槽點滿滿,科幻外殼下的愛情經不起推敲

2020-12-04 李小莉說美食

寂靜,孤獨,絕望,星際旅行中太空旅客危機四伏,雲航危機,星際救援,太空科幻大片《太空旅客》我個人最喜歡的太空電影是《飛向太空》我覺得太空最讓我著迷的地方是神秘,因為到了太空以後覺得身邊所有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帶給我關於太空太多吐槽的感受,這部電影關於太空的場景很少,所以我很不滿意。

這個「太空旅行者」並沒有引起人們對太空的期待。它有很多檔位,觀眾也不會為這部電影付太多錢。這部電影有兩位一線好萊塢明星,如克裡斯·帕羅和詹妮弗·勞倫斯,但我並不感到驚訝。完全不符合我的期望。首先,我認為它的創新是不夠的,所有這些太空科幻電影都會有一個長期的星際迷航場景,然後是機器人,再因為長途旅行而睡覺。

「太空旅行者」已經不再是話題,它仍然遵循著這個慣例。直覺的感覺是這是一部太空科幻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會發現它實際上是一部室內空間愛情科幻電影。它的主要故事實際上只限於那艘宇宙飛船,飛船內部,一男一女墜入愛河。那是電影的主要部分,大概我覺得是三分之二的空間,所以這部電影更多的是關於男女主角之間的室內愛情。事實上,這些太空電影中很多都沒有主角。

《地心引力》和《拯救火星》都非常成功,所以《太空旅行者》的創新性不如這些成功的太空電影。如果我們以「引力」為例,也就是說,它實際上創新了,甚至創新了指揮方式,很難想像我們真的能在失重狀態下拍攝一個女演員電影中的一些動作,其中80-90%是失重狀態下的展覽,是非常困難的。他想了很多辦法,不僅僅是後期的CG「電腦動畫」。

在早期,許多機械射擊裝置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事實上,這是導演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火星救援也是如此。雖然我們以前在那個場景中見過,但我們從來沒有講過這樣的科幻故事,也就是說,一個人真的被留在火星上,他怎麼能自救呢?這是我們之前設定的。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未來,但是拯救火星是一個不遠的未來。

如果一個英雄留在火星上,他該怎麼回來?而他堅強的求生意志和毅力,包括他的信念和勇氣,實際上會激勵觀眾。但相對而言,「太空旅行者」確實很弱。有許多經典的太空科幻電影。其實,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我們知道,在「幻想」之前還有另一個基於科學的「科學」。例如,「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都是比較嚴謹和科學的。

比方說《星際穿越》它為了展現五維空間,展現黑洞,導演就會跟真實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請他們來做這個電影的科學顧問,在這樣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它有『幻』就是有拓展整個電影的視野,所以視覺和科技是太空電影非常重要的兩個元素,所以這兩方面都要有創新,同時又要有一個比較堅實的科學基礎,不能亂來,因為亂來會讓這部電影失去了基本的邏輯支撐,所以總結的話,這部《太空旅客》真的經不起推敲。

相關焦點

  • 推敲目前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最後一個人》
    這個作品是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裡蒂克·布朗所創作,據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單句因為已經具備小說成立需要的三個要素而成其科幻小說美名,即有人物、情節與環境,又有混雜在三個要素之間的誇張與懸念從而鑄就小說的靈魂。這幾十個字的信息量太大了,地球上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會只剩下一個人?敲門的是外星人還是超人類?開門與否取決於什麼樣的場景設定?
  • 拋開倫理討論,描寫了很好的愛情——《太空旅客》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愛情片,由莫騰·泰杜姆執導,詹妮弗·勞倫斯、克裡斯·帕拉特、麥可·辛、勞倫斯·菲什伯恩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五千名太空旅客乘坐阿瓦隆號飛船去往另一個星球開始新的生活,不料在途中飛船遭遇意外,旅客們將面對飛船即將崩潰的危險。該片於2016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1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先請認準這是商業科幻大片,不是討論人性善惡人類極限的倫理片OK ?
  • 《太空旅客》:浩瀚星空下的人性意義!
    《太空旅客》不僅是一部科幻片,也帶有愛情的色彩,還是值得觀眾期待的。就影片情節來說,比較適合情侶觀看。目前觀眾對該片的評價還不錯,整體拍攝以太空為背景,特效也是非常不錯的,值得推薦給大眾觀看。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以科幻愛情為定位,整部影片的劇情節奏上比較舒緩。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在很多國人看來,科幻題材電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領域。而唯一能達到的就僅僅是兒童劇作了。以至於《流浪地球》上映後的一段時間內,基本上站在了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喜歡的人執著的喜歡,討厭的人無腦討厭。即使是沒有看,也會列舉出來好幾個討厭的點。
  • 2017、18年值得推薦的十部科幻巨作
    影片由派拉蒙、華納和傳奇影業聯合製作,派拉蒙負責北美發行,華納負責海外發行,定於2014年11月7日在北美公映《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太空旅客》星際愛情惹爭議 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原標題: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和「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科幻愛情電影《太空旅客》正在國內上映。在兩大主演的明星效應下,這部好萊塢大片一經上映便打敗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領跑單日票房榜。
  • 《星際探索》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哪個更扯?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星際探索》的文章,拿幾部科幻片比較,其中就有《太空旅客》,然後一位網友給我留言了,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比《星際探索》更扯好不。好吧,我們先來分析下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 《星際穿越》:剝開科幻外衣 被親情的內核感動
    共8張 影片信息:《星際穿越》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喬納森·諾蘭/克里斯多福·諾蘭主演: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類型:科幻/懸疑
  • 第156期《光年之外》鋼琴簡譜彈奏版, 年度科幻巨製電影《太空旅客》的中文主題曲!
    光年之外 是年度科幻巨製電影《太空旅客》的中文主題曲,G.E.M.鄧紫棋為其填詞作曲,並傾情唱出這場由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和「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太空愛戀。       電影《太空旅客》此次特邀鄧紫棋創作並演唱電影中國區主題曲《光年之外》,除了看中她作為華語地區新生代實力天后的個人影響力,其才華橫溢唱作俱佳,且個性十足敢愛敢恨的愛情觀,與影片《太空旅客》中所表述的真摯純粹的偉大愛戀十分吻合。她全情投入用心創作,悉心體會到:「兩位主演在塵世以外相遇,又要在危難裡面相愛,太空見證著他們愛情的偉大,我很被這一份愛所吸引和感動著」。
  • 《太空旅客》終於來了!據說已達到秀恩愛最高境界
    《太空旅客》不負眾望,上演極致浪漫,騰訊視頻熱播中。影片導演莫滕•泰杜姆曾經執導了奧斯卡大熱之作《模仿遊戲》,編劇喬•斯派茨更是一手寫出了科幻神片《普羅米修斯》。強強聯合的兩人聯手製作的《太空旅客》,讓「星爵」和「大表姐」在太空裡盡情上演花式虐狗大法,在宇宙中談戀愛需要注意什麼?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 科幻迷不容錯過的硬科幻電影,你看過哪些?
    講述了一個在探索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男太空人和一個女太空人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太空旅客》 上映:2016年 該片講述了五千名太空旅客乘坐阿瓦隆號飛船去往另一個星球開始新的生活
  • 科幻電影漫談:時空扭曲,冰凍百年,感受漂泊在宇宙裡的孤單
    宇宙已經成為科幻的熱點,科幻往往是科技發展和科學進步的先導。基於科學的現狀,又超越科學理論的現實,科幻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觀眾和讀者。而關於時空的複雜、宇宙的奧秘、科技的科幻化等等使得我們對科幻更加熱愛。
  • 太經典,這七部太空科幻大片
    太經典,這七部太空科幻大片近年來太空片掀起熱潮,這一部部足以寫進影史的太空電影,有天馬行空的無羈幻想,有緊貼現實的科學指南,有熱鬧火爆的特效爆米花。它們點燃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也帶給我們超越時空的美好。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在《飛向太空》面前,一切科幻灰飛煙滅提到科幻,腦子立馬出現了兩部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飛向太空》,都是大師之作,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兩部,一美一蘇,相似而又不同。
  • 免費電影 | 太空旅客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2017年5月27日梁銶琚堂上映電影:《太空旅客》電影主要講述五千名太空旅客乘坐阿瓦隆號飛船去往另一個星球開始新的生活
  • 豆瓣評分8.7,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
    在很多國人看來,科幻題材電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領域。而唯一能達到的就僅僅是兒童劇作了。以至於《流浪地球》上映後的一段時間內,基本上站在了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喜歡的人執著的喜歡,討厭的人無腦討厭。即使是沒有看,也會列舉出來好幾個討厭的點。
  • 單片推薦:愛情才是這個世界最科幻的事
    天文學控 哲學控科學家埃莉·愛羅薇從小就對外太空感興趣,並在父親的幫助下用無線電接收其他地域和空間的信號。在神秘人的幫助下,她偶然接收到了來自外星的信號,並成功破譯。她還作為人類代表與外星文明直接對話,發生的一切都超出她的預期。這部改編自已故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擁有極高的科學素養,是不可錯過的硬科幻電影代表作。
  • 《星際探索》:披著太空科幻的外衣,實則是一部公路文藝片
    從片名和題材看,《星際探索》是一部顯而易見的太空科幻電影,但其內裡卻更像是一部帶有公路片性質的文藝片。1 太空電影的外殼日月星辰、浩瀚宇宙,從電影誕生之時起,就是這種造夢藝術重要的靈感來源。從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開始,無數電影人都把無盡的想像和精彩的故事賦予到太空和宇宙中去。美國1961年開始施行阿波羅登月計劃,轟轟烈烈的太空探索更是影響了無數電影人。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以其對太空瑰麗的想像和深刻的哲思,真正開創了太空科幻電影這一類型,對後世的很多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流浪四十年,中國科幻撒點野
    冷戰最劍拔弩張的時期,在太空競賽中略輸蘇聯一籌這件事,帶給了甘迺迪很大的挫敗感。他在加加林飛出地球的43天之後,立刻宣布批准「阿波羅登月計劃」。而這個項目的出現,可謂正式打開了美國電影對太空的想像。「阿波羅登月計劃」啟動幾年後,庫布裡克推出了《2001:漫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