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星際探索》的文章,拿幾部科幻片比較,其中就有《太空旅客》,然後一位網友給我留言了,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比《星際探索》更扯好不。
好吧,我們先來分析下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都是一部科幻片。不同點一部是硬核科幻片《星際探索》。而《太空旅客》則是一部科幻愛情片。其注重點在人性及愛情的探討上。
其實《太空旅客》的定位本來就不是硬核科幻,但是故事比較有創意。故事發生在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已經可以進行星際旅行了,載著5000多人的旅客和乘務員的飛船阿瓦隆號,在飛向殖民新星家園的時候,主角吉姆(克裡斯珀拉特飾)的休眠艙突然壞了,而要到達新家園,還有9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所有人都在休眠,飛船是自動駕駛,這就留下吉姆一人在諾大的飛船獨自晃悠。

廣袤無垠的宇宙,生命到達盡頭也無法抵達的目的地,令吉姆深感孤獨寂寞,飛船唯一能和他聊天的就是一個機器人。而這個機器人更像某客服,無論你問什麼說什麼,回答永遠都是官方客氣又無用的廢話。絕望的吉姆走向飛船的邊緣,面對浩瀚的宇宙,流下一絲孤獨的淚水。

而在無聊地晃蕩中,看到了休眠艙漂亮女孩奧羅拉(詹妮弗勞倫斯飾)。內心矛盾不已,終於忍不住打開了奧羅拉的休眠艙,然後騙她說自己和她的休眠艙壞了。之後的故事當然順理成章,孤男寡女擦出愛的火花,走到一起。而機器人卻不小心說露嘴了,得知真相的奧羅拉憤怒不已,打的吉姆屁滾尿流。而後飛船遇險,兩人修好飛船,救了全船人性命。經歷生死劫的兩人也沒有進修好的休眠艙,而是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當一個人處於極度孤獨寂寞中,而這孤單註定是一輩子,連個有生命的動植物都看不到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拉開女主艙門的確自私,若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人之本性。人本就是群居動物。這麼過一輩子,主角早晚發瘋。何況面對一個令他心動的女孩?而女主知情後恨極男主,但是已經深深愛上他。更加符合飲食男女本性。

活在當下。
愛讓他們在一起。也是人類得以繁衍的根本。
簡單的劇情,符合人性的描寫,比起《星際探索》這種打著高大上口號,卻又漏洞百出的硬核科幻,全靠噱頭來賺眼球,你更喜歡哪個?就像一個淳樸的孩子,手裡拿著一塊蔥油餅,直接告訴你我這個只要5塊錢,管你吃飽。而另外一個孩子提著精美的包裝盒也告訴你,我這是空運過來的德州披薩,賣50塊錢。結果你打開一看,還沒前者的蔥油餅實惠。

《太空旅客》不是硬核科幻,所以哪怕科技發達到能大規模星際旅行了,而發一條至地球的信息來回要50多年的漏洞,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作為硬核科幻的《星際探索》,能在火星建立基地,卻不能發個音頻,能赤手空拳地爬上發射的火箭,這麼大的漏洞,理所當然要為人所詬病。誰叫你們的宣傳口號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