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哪個更扯?

2020-12-05 喵喵侃影視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星際探索》的文章,拿幾部科幻片比較,其中就有《太空旅客》,然後一位網友給我留言了,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比《星際探索》更扯好不。

好吧,我們先來分析下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太空旅客劇照

共同點都是一部科幻片。不同點一部是硬核科幻片《星際探索》。而《太空旅客》則是一部科幻愛情片。其注重點在人性及愛情的探討上。

其實《太空旅客》的定位本來就不是硬核科幻,但是故事比較有創意。故事發生在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已經可以進行星際旅行了,載著5000多人的旅客和乘務員的飛船阿瓦隆號,在飛向殖民新星家園的時候,主角吉姆(克裡斯珀拉特飾)的休眠艙突然壞了,而要到達新家園,還有9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所有人都在休眠,飛船是自動駕駛,這就留下吉姆一人在諾大的飛船獨自晃悠。

太空旅客劇照

廣袤無垠的宇宙,生命到達盡頭也無法抵達的目的地,令吉姆深感孤獨寂寞,飛船唯一能和他聊天的就是一個機器人。而這個機器人更像某客服,無論你問什麼說什麼,回答永遠都是官方客氣又無用的廢話。絕望的吉姆走向飛船的邊緣,面對浩瀚的宇宙,流下一絲孤獨的淚水。

太空旅客劇照

而在無聊地晃蕩中,看到了休眠艙漂亮女孩奧羅拉(詹妮弗勞倫斯飾)。內心矛盾不已,終於忍不住打開了奧羅拉的休眠艙,然後騙她說自己和她的休眠艙壞了。之後的故事當然順理成章,孤男寡女擦出愛的火花,走到一起。而機器人卻不小心說露嘴了,得知真相的奧羅拉憤怒不已,打的吉姆屁滾尿流。而後飛船遇險,兩人修好飛船,救了全船人性命。經歷生死劫的兩人也沒有進修好的休眠艙,而是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太空旅客劇照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當一個人處於極度孤獨寂寞中,而這孤單註定是一輩子,連個有生命的動植物都看不到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拉開女主艙門的確自私,若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人之本性。人本就是群居動物。這麼過一輩子,主角早晚發瘋。何況面對一個令他心動的女孩?而女主知情後恨極男主,但是已經深深愛上他。更加符合飲食男女本性。

星際探索劇照

活在當下。

愛讓他們在一起。也是人類得以繁衍的根本。

簡單的劇情,符合人性的描寫,比起《星際探索》這種打著高大上口號,卻又漏洞百出的硬核科幻,全靠噱頭來賺眼球,你更喜歡哪個?就像一個淳樸的孩子,手裡拿著一塊蔥油餅,直接告訴你我這個只要5塊錢,管你吃飽。而另外一個孩子提著精美的包裝盒也告訴你,我這是空運過來的德州披薩,賣50塊錢。結果你打開一看,還沒前者的蔥油餅實惠。

星際探索劇照

《太空旅客》不是硬核科幻,所以哪怕科技發達到能大規模星際旅行了,而發一條至地球的信息來回要50多年的漏洞,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作為硬核科幻的《星際探索》,能在火星建立基地,卻不能發個音頻,能赤手空拳地爬上發射的火箭,這麼大的漏洞,理所當然要為人所詬病。誰叫你們的宣傳口號不同呢

相關焦點

  • 科幻巨製《星際探索》美爆,不止探索太空,還探索了生命的答案
    總的來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哪怕影片確實存在著一些繞不開的質疑,接下來我們在不影響觀影前提下,微醺劇透解析,聊聊《星際探索》的美,還有它的美中不足。影片的時間背景發生在未來,太空探索科技發展出了月球和火星基地。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羅伊是一名有些自閉症的太空人,他的父親20年前參與尋找外星生命計劃,飛船一直航行到了海王星,是人類載人到達最遠的距離。
  • 《星際探索》:披著太空科幻的外衣,實則是一部公路文藝片
    從片名和題材看,《星際探索》是一部顯而易見的太空科幻電影,但其內裡卻更像是一部帶有公路片性質的文藝片。1 太空電影的外殼日月星辰、浩瀚宇宙,從電影誕生之時起,就是這種造夢藝術重要的靈感來源。進入到21世紀,2000年的《火星任務》具有了更強的科學屬性,更加「硬科幻」。2009年的小成本高口碑《月球》也有這樣的特點——比太空歌劇更注重依託現有科學理論進行想像,時代背景也放在了近未來。
  • 《星際探索》:太空之行,內心之旅
    近年來,以「星際」為名的科幻片,多得令人感到索然無味起來。這一「命名」的困境,事實上也反映了影片內容的困境:人類探索太空的本質,與人類證明自我、發現自我的需要相關,這一需要被眾多影片從不同角度表現過,在基本敘事已被設定、能夠加以表現的空間(異常)有限的情況下——承認吧,宇宙浩渺無邊,能夠被我們利用與支配的卻極少——表現太空探索的科幻片漸漸落入俗套,除了少數幾部表現出新穎的視角或動人的情感(如《火星救援》《星際穿越》)。
  • 布拉德皮特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太空的盡頭,是父親的孤單
    《星際探索》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每當他往前邁進,總會聽到旁人的聲音環繞耳際,說他父親多麼偉大,是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先鋒。關於太陽系,父親走得最遠,甚至有些太遠了。最終,父親消失在星際的邊緣,羅伊成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
  • 《太空旅客》太空孤獨
    《太空旅客》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好不容易找出假期想出去旅行,景區裡也都人滿為患。《太空旅客》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孤獨與寂寞的電影。前往殖民星球的「阿瓦隆」號飛船遭到小行星撞擊。個人休眠倉發生意外,機械師星爵提前90年甦醒。
  • 《星際探索》五大看點解鎖太空漂流
    1905電影網訊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5日18點震撼上映,五大看點帶你衝破地球暢享太空漂流。史無前例橫跨四大星球的星際戰鬥,加上每一幀畫面都美到窒息的宇宙奇觀,打造最震撼的大銀幕沉浸式太空漂流。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兼有現實風格和科幻風格,但它們的科幻成分並非單純的天馬行空而是具有非常紮實的科學基礎或學術內核,更偏向現實類。《星際旅行》第一部其實太空電影的劃分也沒有那麼嚴格,現實和科幻風格往往是既交錯又重疊,事實上大部分科幻類的太空電影也都具有現實意義。
  • 《星際探索》:又一部被觀眾打壓的「神作」
    太空電梯,短期冬眠,脈衝推進,海王星定居,這幾個看似能直接與《三體》小說勾連起來的關鍵詞,實際上卻出自一部熱映中的好萊塢科幻電影。別說它是在碰瓷《三體》,信不信,到時候電影版《三體》還得把它當做參考電影。
  • 布拉德·皮特的《星際探索》讓我們掉入怎樣的太空「兔子洞」
    【本文有劇透】 《地球引力》《降臨》…更遠還有《2001太空漫遊》《星球大戰》這樣的傳世經典,作為有太空背景的科幻作品,《星際探索》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新鮮感受和思考?
  • 劉慈欣:環境保護比太空探索更有意義麼?
    在中國,環境保護的資金是太空探索計劃資金的30倍,可見環境保護的投入巨大!但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卻認為,太空探索也應該擁有同等地位,太空探索的重要性和環境保護一樣重要,甚至更有意義。劉慈欣為什麼會這樣想呢?人類其實從來沒有真心把太空當作未來的家園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就把人類送上太空,隨後不久美國就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
  • 《星際探索》:30億公裡外太空他找到外星人了麼?
    而《星際探索》就有意思多了。這是一部打著硬科幻旗號、和披著文藝外衣,但本質上還是商業思維隨大流的跟風電影。科幻藝術方式的包裝,是師從《湮滅》、《降臨》。硬科幻的方法,師從《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影片。而《星際探索》自身品質上又沒有達到上述影片的高度,在製作層面上再次淪為創作者迸發腦洞的肆意妄為的想像。父子兩代人的太空探索,尋找外星人註定是一種沒有結果的路程。
  • 《太空旅客》星際愛情惹爭議 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原標題: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和「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科幻愛情電影《太空旅客》正在國內上映。在兩大主演的明星效應下,這部好萊塢大片一經上映便打敗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領跑單日票房榜。
  • 《星際探索》: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那則是: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當同檔期的某部國產電影一路大V吹噓、一路評分狂跌的時候,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卻逆勢上漲,豆瓣評分從6.7分漲至了7.1分?!而在北美老家,這部電影的評分同樣兩極分化。
  • 《星際探索》「無畏前行」版預告,布拉德·皮特探索太空真相
    12月6日,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星際探索》曝光了"無畏前行"版的預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魯絲·內伽等知名演員參演的冒險題材的科幻電影。
  • 《星際探索》新預告 皮特迷失太空揭秘宇宙真相
    預告中一場足以摧毀整個太陽系的神秘計劃初現端倪,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將肩負揭秘真相拯救地球的重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或許還能找回多年來消失於廣袤太空的父親……浩瀚星海,孤身赴險,12月6日走進影院,跟隨男神皮特一起穿越太空解鎖終極真相!
  • 《星際探索》到底和《2001:太空漫遊》有何關聯?
    因此,令人驚喜的是,導演詹姆斯·格雷邀請布魯克林的學者兼策展人裡奧·戈德史密斯和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影傳媒系的教授格雷戈裡·津曼擔任其新片《星際探索》的顧問。《星際探索》是一部感情豐沛、有關存在主義的科幻電影,它給格雷帶來了某些挑戰,在導演看來,探索先鋒媒體的世界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他找到了該領域的兩位專家。
  • 穿越星際遨遊太空 必玩太空科幻遊戲盤點
    《星際穿越》是一款在太空中自由探索的模擬遊戲。都說星界旅行是無聊的,因為太空中沒有溫度,只有輻射。沒有陪伴,只有獨自上路。不過在這裡,你並不孤單。在這裡你可以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行星。大氣,海洋,陸地,皆可以任由你指定。你還能駕駛著你超科技的飛行器在宇宙不停穿梭。當然只要不耗盡燃料。你可以探索黑洞的奧秘,還能訪問你周圍的朋友們。還能利用空間蟲洞躍遷到新的星系。
  • 根據電影《太空旅客》人類還要多久才能實現星際旅行?
    在浩瀚寧靜的宇宙中,一艘名為阿瓦隆號的星際飛船,以二分之一光的速度前進,目標是人類的殖民行星,新家園2號。目前它是自動駕駛的狀態,乘務員有258名,搭載著5000名乘客,他們都在休眠艙,這裡可以停止身體的新陳代謝,好讓他們在90年後到達新家園醒來後還是當初的樣子。這是電影《太空旅客》阿瓦隆號飛船。而人類目前最大的速度也就在16.7公裡/秒左右,大概也就是光速的0.05%左右。
  • 《星際救援》影評:四平八穩的太空歷險
    男主角羅伊麥克布萊德是美國的一位太空人,某日,他在地球上空的太空站進行例行任務時,突然因為不明的太空風暴而發生意外,羅伊獲救後被軍方高層招來開秘密會議,會中羅伊得知,自己多年前在太空任務失聯的父親有可能還活著,而且太空風暴可能與父親有關聯,於是他自願接下尋找父親的任務,故事由此展開。
  • 「旅行者」飛船姊妹攜手,穿越星際空間,探索太空深處的奧秘
    圖源:NASA 丹·瑞森費爾德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天文學家們把賭注押在了什麼時候能穿過。 瑞森費爾德告訴美國在線科技新聞雜誌《逆》:「旅行者的名聲來自它對行星的探索,後來它安靜了好幾年,因為它只是在穿越行星之外的太空深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