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2020-12-04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冷子墨

如果用一句話介紹被譽為「開啟國產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的劇情,可以概括為:兒子,讓我們一起點燃木星!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那則是: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當同檔期的某部國產電影一路大V吹噓、一路評分狂跌的時候,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卻逆勢上漲,豆瓣評分從6.7分漲至了7.1分?!

而在北美老家,這部電影的評分同樣兩極分化。

IMDb近8萬人給出了6.9分的綜分,

學院派的Metacritic給出了80分,

爛番茄更是高達84%的新鮮度。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是被低估了還是被高估了呢?

一、

近年來太空科幻題材的大幅減少無疑讓不少觀眾感到寂寞,因此每當有太空科幻題材的電影上映時,大家都尤為珍惜、倍加關注。

今年國產兩部太空科幻題材《流浪地球》和《太空堡壘》一上映後自然收穫了無數關注和評價。半硬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自然收穫了無數好評和一路飄紅的票房,偽科幻題材、愛情皮囊的《太空堡壘》不僅遭到大家一致吐槽,連票房都慘澹收場。

衝著《星際探索》這一片名去的觀眾,大部分希望看到的是類似《星際迷航》充滿爆米花意味的科幻大場面,亦或是像《星際穿越》這樣的硬核科幻電影。

但當大家走進影院觀看後會發現,《星際探索》既沒有過癮的科幻大場面,也沒有硬核的科幻理論,而是一部包裹著太空科幻外殼的文藝片。準確來說,《星際探索》是一部太空科幻式的公路文藝片。

布拉德·皮特為了找爸爸,從地球跑到月球、火星,最後飛到了太陽系最遙遠的海王星,一路上經歷了月球車槍戰、火星扒飛船、太空實驗動物暴亂,最後還來了一個「點燃」海王星。當然,最扯的莫過於最後布拉德·皮特拿著一塊鐵板穿越海王星的小行星帶、準確無誤地從一艘飛船飛到另一艘飛船上。

因此《星際探索》一路看下來,你在它身上能夠看到《異星覺醒》、《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地心引力》等太空科幻題材的影子。

缺乏新意、又缺乏有效的太空理論支撐,在普通觀眾眼裡不盡興、在太空科幻迷眼裡滿是BUG,滿心失望後的觀眾自然要在第一觀感上給不少差評。

二、

太空科幻片之所以在電影歷史長河中佔據一席之地,是因為它所展現的太空景象是如此的迷人、如此的令人嚮往。

《星際探索》在視覺奇觀上通過大色調去區分每一個不同的場景,銀白色的月球表面、被橙黃色所充斥的火星,還有如深海般靜謐和孤獨的海王星。

冰冷的氛圍、籠罩在迷霧塵埃中的廢土美學,沿襲了《銀翼殺手2049》的精髓,渲染出人物內心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安。

而當鏡頭轉向室內的時候,淡藍色和淺綠色則寓意了男主角踏上未知旅途的勇氣和對找回父親的希望。

曾掌鏡《星際穿越》的霍伊特·范·霍特瑪在本片用運用了大量的遠景鏡頭來展現宇宙的浩瀚磅礴,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畫面中的人物顯得如此渺小。

這樣將色彩運用到極致、細膩的光線捕捉,所呈現充滿美學的視覺奇觀,從第一秒就將觀眾的眼球深深吸引住,仿佛一件藝術品令人留戀、令人回味。

三、

《星際探索》的英文片名是《Ad Astra》,源自於一句拉丁語格言「Per Aspera Ad Astra」,可以翻譯為「踏上苦旅,駛向星辰」。

可以看出,這是一部關於探尋自我、走出孤獨的故事。

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羅伊」因父親在16歲的時候便離開前往深空,缺失了父愛的他便漸漸孤僻起來。患有輕度自閉症的他遠離愛人、遠離朋友,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

正因如此,布拉德·皮特深沉緩慢的自我獨白貫穿全片,既符合輕度自閉症的「羅伊」豐富的內心世界,又通過這樣的自我表達去進一步塑造出「羅伊」的人物弧光。

不善交流、孤僻、甚至面對危險的時候都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冷靜,是羅伊在一開始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當羅伊得知父親還可能生還的時候,在深空之中的父親猶如一簇火焰吸引著他「飛蛾撲火」般踏上尋父之路。而在追尋父親的過程,其實羅伊也是一個自我解開心結的過程。

但當羅伊見到父親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與父親是如此相似,把個人追求放在愛人與家庭之前。

而羅伊的父親又因為無法面對夢想破滅的現實,選擇了逃避,躲在太空之中「消失」了幾十年。在經歷了同事的叛變與長期的孤獨後,逐漸失智的他最終選擇了留在太空之中。

羅伊見到父親之後傾訴出了多年的心聲,也從父親的身上看到自己,從而自我剖析、走出迷惑,進而自我重生。

走出孤獨是人類始終想要破除的命題。在「羅伊父親」身上我們看到人類不斷尋找外太空生命、渴望證實自己不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生命。

在「羅伊」身上我們看到了他不願成為家庭中被遺留下、孤獨的那個人,尋找父親亦是想要證實自己的不孤單。可隨著尋親之旅的越發遠途,在太空之中感受到孤獨感也越發強烈。最終他明白了打破孤獨的是愛的陪伴,幡然醒悟的他毅然決然回顧地球、尋回愛人。

如何走出孤獨?導演詹姆斯·格雷給出的答案是:珍惜眼前之人。

文藝範十足的《星際探索》沒有爆米花場面看起來稍顯乏味和單調,但它就像一杯意式濃縮一樣,剛喝下的時候略顯苦澀,可過後的回甘卻令人回味無窮。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星際探索》曝特輯 布拉德·皮特逃離海王星
    《星際探索》曝特輯 布拉德·皮特逃離海王星 《星際探索》「逃離海王星」版特輯 時長:02:30 來源:電影網
  • 科幻口碑巨作《星際探索》揭秘海王星的終極真相,葫蘆視頻在線看
    科幻口碑巨作《星際探索》揭秘海王星的終極真相,葫蘆視頻在線看 探索外太空類的影片很多,有探險的、有奇幻的、有科學的,但我認為所有的這些都是表面上去探索外太空的生物或者星球,它折射出來的永遠是我們人類對於自己的思考和剖析
  • 布拉德·皮特的《星際探索》讓我們掉入怎樣的太空「兔子洞」
    【本文有劇透】 《地球引力》《降臨》…更遠還有《2001太空漫遊》《星球大戰》這樣的傳世經典,作為有太空背景的科幻作品,《星際探索》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新鮮感受和思考?
  • 《星際探索》:又一部被觀眾打壓的「神作」
    在現在的科幻電影隨隨便便就能穿越星雲、探索黑洞、進行星際交流的時代,《星際探索》卻把故事的主線設置為一個從地球經由月球和火星前往海王星的信使故事。一個太空版的「奧德賽神話」。導演想把它做成一部「最真實的太空旅行」電影,但又有著《現代啟示錄》的詩意以及《2001太空漫遊》的哲學思考。令人高興的是,他全都做到了。
  • 科幻巨製《星際探索》美爆,不止探索太空,還探索了生命的答案
    《星際探索》無疑是今年最重磅的科幻大片,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科幻作品。聊《星際探索》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知道,《星際探索》還入圍了今年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影片能入圍充滿文藝氣息的老派歐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說明《星際探索》不會像主流科幻動作片一樣,成為面對所有觀眾需求那種爆米花爽片,甚至可能還會有些意識流,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範。
  • 美國宇航局:將再次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
    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各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計劃再次探索太陽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研究人員本周發布了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在未來十年左右可能執行天王星和海王星探索的四種不同類型的任務。這些概念包括可以在10年到15年發射環繞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軌探測器,甚至可以著陸實地探測的探測車。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儘管在登月工程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在航天事業上就再也沒有重大突破,但是人類對茫茫宇宙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
  • 《星際探索》五大看點解鎖太空漂流
    1905電影網訊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5日18點震撼上映,五大看點帶你衝破地球暢享太空漂流。史無前例橫跨四大星球的星際戰鬥,加上每一幀畫面都美到窒息的宇宙奇觀,打造最震撼的大銀幕沉浸式太空漂流。
  • 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即將上映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即將於12月6日登陸大銀幕,影片近日曝光「搏命太空」版預告及海報。
  • 科幻巨製《星際探索》美爆,布拉德皮特孤身赴險揭秘宇宙真相
    《星際探索》無疑是今年最重磅的科幻大片,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科幻作品。聊《星際探索》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知道,《星際探索》還入圍了今年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該影片能入圍充滿文藝氣息的老派歐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說明《星際探索》不會像主流科幻動作片一樣,成為面對所有觀眾需求那種爆米花爽片,甚至可能還會有些意識流,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範。
  • 無聊其實正是《星際探索》的看點,從宇宙中看到內心
    大部分在看了《星際探索》的人都會一臉懵的問道,這到底是想說個啥?還有說這是大卡司科幻爛的最徹底的一次,皮特在太空上演了一個爸爸再愛我一次的戲碼,可能是近些年最讓人昏昏欲睡的科幻片了。可能在看了片子之後,發行方心裡就沒底了,所以就連片名,也要稍微蹭一下《星際穿越》的名頭。
  • 《星際探索》竟是第一部在火星「拍攝」的電影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正式定檔12月6日,立刻引爆影迷、科幻粉絲集體狂歡。遵循科學原則進行美學詮釋是《星際探索》的一大特色,為此影片首次採用太空「實拍」。片中大量運用由JPL提供的真實月球及火星影像,這令《星際探索》成為好萊塢第一部在火星「拍攝」的電影!那些巨大壯觀的天體奇觀均是「最真實的存在」,這令很多影迷激動不已:買一張電影票,就可以置身浩瀚神秘的宇宙空間,這場太空之旅太超值!
  • 《星際探索》定檔12月6日,年度必看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終於...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正式宣布定檔12月6日,震撼重啟好萊塢「科幻季」。不同於以往的太空科幻題材電影,此次全新登場的《星際探索》將為觀眾開啟一場既唯美又刺激的沉浸式太空漂流。
  • 火箭引擎已經點燃,試飛即將開始,星際飛船何時發射?
    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 X公司)最新的星際飛船原型機已經首次點燃引擎,可能為不久的將來的試飛鋪平道路。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火星殖民化星際飛船的最新測試版——SN4,「靜態點火」成功,短暫點燃了其單個「猛禽」發動機(Raptor engine),同時仍停留在該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設施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晚些時候在社交上說:「SN4通過了靜態點火試驗。」
  • 明日新片《星際探索》一場流浪四大星球的冒險震撼來襲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內地正式定檔12月5日18;00。
  • 《星際搜索》:在那片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終於有時間和自己對話
    今天看了部電影——《星際探索》,雖然我也討厭劇透,但還是想和大家聊聊這個故事,這個被笑稱為 「去外太空找爸爸」的故事。影片梗概男主羅伊是位優秀的航天員,在一次天梯維護任務中,遇到不明「湧動」,冷靜的判斷和過硬的技術使他成為全隊唯一的倖存者,第二天,他接到絕密任務,航空局告知他,此次「湧動」是人為造成的,並且想讓羅伊去制止這場災難,因為嫌疑者是他那位早已犧牲的父親克萊夫德——一位為星際探索做出貢獻的英雄,於是,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 《星際探索》:披著太空科幻的外衣,實則是一部公路文藝片
    【本文為木棍電影原創,歡迎關注木棍,點讚轉發評論,必能收穫好運】《星際探索》8月份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之後,就迎來了口碑的兩極分化。它參與了主競賽單元,但最終一無所獲,金獅獎的榮光屬於好萊塢的另一部電影《小丑》。
  •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NASA探索太陽系許多衛星的任務可能包括最遙遠的衛星之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項NASA任務,該任務將探索海王星的怪異衛星Triton。該任務因其「三管齊下」的目標而被暱稱為「三叉戟」,該任務將探測磁場以確定海洋的存在,繪製整個表面的地圖,並使用照相機來測量羽流的活動。到2021年夏季,最多將選擇兩項概念研究,目前計劃於2025年10月啟動。 由於異常行為,Triton可能特別有用。它繞著海王星的方向旋轉。
  • 太空版「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下)
    儘管在登月工程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在航天事業上就再也沒有重大突破,但是人類對茫茫宇宙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
  • 《星際探索》:30億公裡外太空他找到外星人了麼?
    標題:《星際探索》:30億公裡外太空尋找外星人的孤獨之旅,只是一場打著硬科幻旗號的肆意妄為有外星人麼?相信有好奇心的人類一直有這樣的疑問。至於科學家們更是孜孜以求。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了尋找地外生物,而付出的一往無前的艱辛,足以感動世人。電影《星際探索》也是這樣講述孤獨探索外星人的科學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