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設計院 龍陵縣委宣傳部
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龍陵縣科學技術協會
聯合推出
—————————————————————————
中國雲南省龍陵縣是邊境線上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的縣份之一,尤其是作為滇西南各保護區群動植物物種基因交流「黃金」聯結紐帶和中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縫合線」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溼潤的氣候條件,為野生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創造了「天然居室」。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緊扣「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推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專題欄目,多角度展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陵故事,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油添力。
—————————————————————————※灰頭鸚鵡(Psittacula finschii)
脊椎動物,鳥綱,鸚形目,鸚鵡科。灰頭鸚鵡的雄鳥整個頭部鉛灰或淡石板灰色,頸側及後頸環繞一銅綠色領環,上體黃綠色,中央尾羽基部綠色,中段淡藍紫色,末段則紫黃色,翅上中覆羽具一暗紅色塊斑。自喉部以後的下體幾呈淡輝綠色。雌鳥與雄鳥相似,但無慄紅色翅斑,尾亦較雄鳥更短。
灰頭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鄉村林地、乾燥和潮溼的熱帶草原,喜好在森林和農耕區的邊緣活動,也少見於在城鎮、公園中活動。主要以種子、水果(尤其是無花果)、花朵、堅果、花粉、植物嫩芽和樹葉嫩芽等為食,也吃玉米等作物。
灰頭鸚鵡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及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區域。在雲南龍陵縣主要分布於小黑山保護區江中山片區及其周邊區域。據《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評價》報告(2020年),目前已知龍陵小黑山保護區鸚鵡科鳥類僅分布灰頭鸚鵡1種,且屬於偶見種。
灰頭鸚鵡是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易危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物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物種。
—————————————————————————
海報設計丨廖明燦
文字整理丨鬱雲江 馮思勤
文字審核丨曾 衛 趙明旭 劉 勇
—————————————————————————
覺得不錯,別忘了點擊觀看下面的視頻囉!
▲ 「秘境之眼」裡的頑皮雙熊(視頻來源:龍陵小黑山保護區 龍陵縣融媒體中心)
—————————————————————————
投稿:1751631441@qq.com
電話:0875—6123890
免責聲明:本平臺除原創內容或特別說明外,其他推送稿件的文字、圖片等資料來源於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或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