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教育】田先珍:耕耘鄉村教育數十載 不悔歲月終付出

2021-01-10 騰訊網

教師是個令人尊敬的職業,也是辛苦不為人知的職業,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去到鳴矣河小學,去認識一位叫田先珍的老師,田老師剛剛喜獲雲南省2020年度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這是對田老師從事鄉村教育26年的肯定,默默耕耘終有所獲。

日前

鳴矣河小學田先珍老師

聽到自己獲雲南省2020年度

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消息

一向淡定的田老師

也難掩激動之情

如果有頒獎典禮

田先珍的頒獎辭該怎樣書寫呢?

(電視視頻)

鳴矣河小學校長 張繼榮:田先珍老師是我們學校六年級一班的班主任, 她也是鳴矣河本地人, 她熱愛這片士地 ,也熱愛這個學校 ,熱愛她的學生, 她是一個非常敬業的老師。

鳴矣河小學老師 胡明豔:不爭名、 不爭利, 然後默默用愛心用堅守,來踐行教教育,全心研究她的教學,關愛她的孩子。

鳴矣河小學老師 王麗妮:我這認為她是辛勤的園丁, 是文明的使者,平凡一生 ,堅定、艱辛,她都默默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默默地做人民的教師,也默默的奉獻青春。

鳴矣河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孫永鑫:在我心裡,我們的田老師一直像我們的第二個媽媽一樣。

鳴矣河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史建茁:正直、樂於助人 ,關愛同學的人。

鳴矣河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徐豔嬌:老師雖然很嚴厲, 但是我覺得她們是為了我們好 ,所以我覺得我很愛她。

鳴矣河小學,是我市為數不多的鄉村學校之一。學校現有學生440餘名,教師30名,六個年級12個班級。2011年,鳴矣河小學成立,田先珍從耳目村小學來到這裡,一晃又是十年的時光。在這個不大的校園裡,田先珍每天活動的線路很單一,從辦公室到教室,直線距離不過20米,田先珍卻要呆上一天。毫不誇張的說,田先珍是每天第一個到校的老師,早上7點,準時到校,及至晚自習離開,已是晚上八、九點了。

田先珍:我的要求是,我是班主任我必須這麼做, 多年來都是這樣, 不管我帶到哪個班我的要求都是這樣。七點半必須整齊坐在教室裡面,你要幹什麼隨時小跑著 在校園裡在哪裡隨時小跑著 ,就像我一樣 ,把弦繃緊一點。

鳴矣河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孫永鑫:她比我們來得都要早 ,我們是七點三十,她要求我們必須準時進教室, 她本人差不多在七點十分就到學校了, 就在教室裡面守著我們讀早讀、 背書 。背了之後 ,老師一直做單個單點的 ,就是這麼說吧, 她點了一個同學站起來背, 錯了一個字都不可以, 連標點符號都要一個不差的背出來 ,默寫別的班的同學都是背誦第一個自然段 ,我們班是背諞一整篇課文, 然後默寫第一自然段。

在六一班學生的眼裡,田老師是嚴厲的,田先珍自己亦是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

鳴矣河小學校長 張繼榮:田先珍老師在學校需要的情況下, 她主動承擔了, 我們學校的這個班語文和數學的教學 ,在過去的這一學年的考試當中, 她的語文和數學成績名列我們安寧市全市第一, 遠遠超出了我們全市同類學校平均分。

嚴師出高徒,成績的取得,始於幾十年來,嚴於律己。把苦當成習慣的付出,收穫自是水到渠成。

走進田老師的辦公室,一長桌上,卻並不是通常所見的作業本累案的場面,作業本少,卻又多出之外的東西,比如困難學生家庭申請補助表,這兩樣東西的一多一少,很形象的展示出田先珍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

作業本少,是因為在早自習的時段,田先珍就在學生面前,當面批當面改,面批面改是田先珍教書的一種方法。而幫學生家長填寫申請補助表,則只是田先珍關愛學生的眾多次數裡的一次。

田先珍:我們老師的要求是7點五十籤到, 但我一般七點鐘就進學校了。所以平時我們的同事說田老師, 成績怎麼一直都那麼好啊 ,我說, 苦出來的呀, 你們還在睡著的時候, 我已經在教室裡邊坐著了, 苦出來的。

鳴矣河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史建茁:我們班有很多困難生 ,特別是有一個叫陳錫嬌的同學 ,她爸爸媽媽都不在了, 她就住在她的姑媽家 ,她姑媽照顧著她 。有時田老師會給她零花錢, 還有黨鑫, 他媽是出了車禍去世 ,他爸是幹活的時候, 犁地機的鋼筋插到了腳裡 ,然後去醫院了, 他家就只有她奶奶在照顧他 ,田老師也會給他零花錢, 還會拿錢給他爸爸 ,也會上門去慰問他。

1994年,剛從農校畢業的田先珍來到了甸西小學,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甸西條件的艱苦,還是令從農村出來的田先珍有點吃不消。

田先珍:我知道這家真是太窮了,實在是什麼都沒有了, 唯一有一隻公雞過年送來給我過年宰了吃, 我說咋這樣呢 ,我媽媽說了我的病這麼多些年都瞧不好, 就是你我這三年一直帶著我看病, 這點看那點看跟你這點去那點去, 就是你不嫌我, 不嫌我家窮, 不怕我,到處帶著我去。所以我媽媽說不行, 我媽媽和我爸爸說不行 ,一定要把這隻公雞送給您, 您家過年宰著吃, 當時我覺得太感動了。那個時候 ,那個小娃娃把雞好好的抱送來給我, 我覺得眼淚要出來了。

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田先珍對自己的人生規劃開始了加減法,把事情簡單化,剔除了影響情緒的不和諧雜音,堅定了投身農村教育的初心,熱愛這個崗位,熱愛自己的學生們,熱愛,也成就了田先珍,一個平凡的鄉村教師的高光時刻。

全媒記者:鄧傳菊(文)謝鋼(攝像)

編輯:王標 審核:楊朝文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2020-12-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一習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曾多次在講話中高度評價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言行間盡顯對師道的尊重和對教師的關心。2014年9月9日,他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在同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關心廣大老師特別是生活工作有困難的老師,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老師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業業做好工作。做老師,最好的回報是學生成人成才,桃李滿天下。
  • 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
    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5日 00:00 來源: 來源:中國教師報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壺——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分校優秀教師風採展示系列(之一)
  • 優秀鄉村教師——趙靜: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鄉村教師是發展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統統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堅守教育一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優秀的鄉村教師——趙靜。
  • 楊寨中學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
    師德好聲音 ·2019年淄川區優秀(最美)教育工作者展示他們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他們更是淄川教育發展的基石。日復一日,用耐心展現著教育的本色;年復一年,用愛心鑄就了生命的輝煌。三尺講臺是平凡的崗位,但正是在這裡,他們成就了最為非凡的業績,幫每個孩子謀個前程,讓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 年度盤點:2017年度十大教育人物
    教育的本質什麼?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為人師者,也是在言傳身教中,將教育的精髓潛移默化。
  • 光明論壇·溫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原標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凡偉大的作家藝術家,都有一個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段話,化用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的治學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說明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時苦苦追尋、漸進漸悟的過程。恰好這三種境界原來都是宋人的名句。第一種境界來自北宋晏殊的《蝶戀花》,第三種境界來自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 瑞美森教育:公益助力教育夢想
    瑞美森憑藉創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優質的教學質量和良好的用戶口碑,相繼榮獲「影響力少兒英語品牌」、「知名少兒英語品牌」、「影響力兒童教育品牌」、「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2018中國教育管理創新示範單位」、「2019年度影響力教育集團」、「新中國70年·教育行業匠心品牌」等多項殊榮。
  • 「博士村」其實沒有神話 中國鄉村教育的「逆水」樣本
    這段時間,因為一條博士村「盛產」高學歷人才的短視頻極速傳播,又把它推上了「熱搜」的風口,鄉村教育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度引發熱議。近年來,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長,鄉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但不能忽視的是,城市化進程給鄉村教育帶來的衝擊也在顯現,一些昔日輝煌的鄉村學校,如今因為生源流失,徘徊在被撤併的邊緣。
  • 馮磊到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徐勝奇)近日,駐馬店市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馮磊深入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副區長劉瑞華,副縣級幹部方紀平等陪同調研。當日上午,馮磊一行先後來到蟻蜂鎮魯灣村魯灣小鎮、魯灣小學、龐閣小學、鄧莊小學、蟻蜂鎮中心小學,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蟻蜂鎮魯灣小鎮建設與發展情況及蟻蜂鎮鄉村教育工作情況。在蟻蜂鎮魯灣小鎮,馮磊指出,要把「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放在一起,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持續強有力的幫扶,在脫貧攻堅產業基礎、組織基礎上為下一步鄉村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2019環球網教育盛典候選案例:巧口英語助力鄉村英語教育
    由環球網、環球網教育頻道、知更鳥網聯合主辦的「公益,讓教育更美好」2019環球網教育盛典將於11月在京舉辦,網絡投票現已正式開啟。本屆盛典評選將包括教育公益、國際學校、在線教育、課外輔導、兒童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商學院、出國留學/移民等諸多領域,最終獲獎結果將由網友、媒體及專家評審共同決定。 以下為本年度教育盛典候選案例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白關鎮蠶梅小學、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株木村株木小學都是農村小規模學校。
  • 砥礪奮進七十載 服務教育謀新篇——新中國70年教育裝備行業發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壯麗發展進程中,教育裝備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價值伴隨和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且行且歌  相隨教育發展70載  應用導向,從統購統配逐步走向多元裝備。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6%。
  • 第四屆普覺文化「2019佛教與生命教育」學術交流大會在廣州開幕
    從2003年起大佛寺一直努力踐行利於社會眾生的生命教育,從念佛堂到癌症康復營再到每年的普覺論壇、生命教育等,都在不懈努力地共同推動生命教育的發展,踐行著佛法的悲智行願。周大力女士致辭時介紹了國家衛健委安寧療護項目的試點情況進展順利,衛健委在五省市試點基礎上開始要求各省市開立安寧療護試點,證明安寧療護已逐步在全國範圍建立起來。
  • 60載教育 奠基中國
    共和國部長訪談錄 60載教育 奠基中國 ――教育部部長周濟談新中國60年教育 2009-08-27   【提要】  6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教育也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大變革、大發展和大跨越。
  • 「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 卓越教育護燭公益第六年!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不忘初心,公益向前。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VR工地安全教育_vr建築安全體驗館_民建工地安全施工教育體驗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今天,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基礎,城市鄉村的建設越來越廣泛。從改革開放時期的「要想富、先修路」,從城市與城市間的高鐵,縮短城市交通時間的地鐵,再到當今鄉村四通八達的平坦公路,無一不充斥著工人安全帽的標誌。
  • 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
    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時間:2020-11-17 15:5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智能教育機構選擇紅杉樹智能英語 讓付出更有回報 教育作為國之根本,近年來受到了諸多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智能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