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載教育 奠基中國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共和國部長訪談錄 60載教育 奠基中國 ――教育部部長周濟談新中國60年教育

2009-08-27

  【提要】

  6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教育也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大變革、大發展和大跨越。

  60年,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根本改變,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口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教育,國家未來與民族精神之所系。6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教育也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大變革、大發展和大跨越。60年,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根本改變,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口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如今,中國教育又站在新的起點上,譜寫著建設人口資源強國的新篇章。

  「如果把國家的建設喻為一座大廈,那麼,教育則是建設大廈的基石。」作為夯實基石的部門之領路者,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談及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時,飽含深情:60年,教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60年,教育奠基中國,致力於讓人民滿意。

  中國教育事業實現了大變革、大發展和大跨越

  周濟說,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偉大的歷史性跨越。1949年,全國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為6%。到2008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達99.5%,初中毛入學率達98.5%,青壯年文盲率降低到3.58%。

  「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是繼實現普及義務教育之後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又一次歷史性跨越。」周濟結合自己的經歷介紹說,「我1965年進大學,那年招生20萬;1978年考上研究生,當年招生27.3萬;1998年時,我做校長,當年全國高校招生108萬;2008年招生則達到了608萬。我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體會深刻,感慨萬千。我們用10年的時間走過了其他國家30年、50年的歷程。高等教育大眾化使更多人有了上大學的機會。這其中的意義,在幾十年後將會更為人們所認識。」

  經過60年的努力,我國職業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總規模達到1100萬人,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分別佔據了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國教育體系結構實現了深刻變革。周濟說,剛當部長的時候,到貴州考察,農村房子的牆上寫的標語是「讀完初中,外出打工」,現在那裡的標語已換成「讀完初中讀職中,打工致富路路通」。目前,中等職業教育連續3年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一方面說明職業教育質量很高,另一方面也真正實現了一人讀職業教育、全家脫貧致富,從而提高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總結60年來我國教育所走過的道路,周濟說,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我們堅持教育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地推進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入體制改革等,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制的基本框架。目前,我國15歲以上人口和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別超過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從業人數達到8200萬人,均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這個巨大變化,使我國實現了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的目標,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

  教育成就的取得源於不斷探索、不斷開拓、不斷創新

  兩組數據具有代表性,2008年,全國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為5587億元,與1994年全國財政總支出相當;自實行教育資助體系以來,國家財政和各個學校用於資助困難學生的經費每年約500億元,資助學生2000萬。其中高等學校的資助面達到學生人數的20%以上,中等學校的資助面達到90%以上。

  「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正確領導,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周濟說,60年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致力於把發展人民教育事業、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水平和中華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作為崇高奮鬥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推動人民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我國教育走過了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光輝歷程。

  「沒有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一以貫之的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取得如此成就是無法想像的。」談及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周濟說,發展教育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立場不能動搖,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教育關係著每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教育公益性,不斷促進教育公平,確保全體人民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強國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60年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現有1500萬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創造良好條件,吸引大批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另一方面,必須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師,一心一意建設教師隊伍,始終不渝地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從未停歇、任重道遠

  在周濟的辦公桌上,擺著一些甘肅裕固族孩子們的照片,那是孩子們接受遠程教育、大山再也擋不住知識的笑臉。周濟說:「每當看到這些照片,我就感到十分欣慰,也充滿力量,精神百倍。」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周濟擔任部長几年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談及如何理解這句話,周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的工作,也是塑造人的工作。中華民族具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老百姓對教育工作始終寄予重望、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期望很高。儘管60年來我們教育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從總體上看,仍然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仍然面臨著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突出地表現在教育體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談到未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周濟說,面對國際挑戰和發達國家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要增強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緊迫感。當前國家正在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到2020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全面部署,這是推動我國教育在新世紀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譜寫中華民族教育事業新的壯麗詩篇。(記者 趙婀娜)

摘自:《人民日報 》2009年8月27日

(責任編輯 劉憶)

相關焦點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砥礪發展六十載 躬耕教育傳...
    這其間,有著躬耕教育、傳承文脈的赤誠之心,有著企業發展、助益產業的砥礪之態。60年為記,是為了紀念一路耕耘、一路風景,更是為了開啟更為久遠的未來之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是這次回望和遠瞻的主角。紮根「教育」 助推文化內外兩生花由中國人民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在新中國教育界起到開先河的典範作用——孕育而生的人大出版社,60年間延承母校的 基因與特質,之於教育學術發展、之於先進社會思想和理論傳播、之於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展現了不負眾望的探索精神和成就。
  • 港中旅·海泉灣學校奠基:燕郊教育迎重磅利好
    12月23日上午,伴隨著京韻擊缶的驚豔開場,港中旅·海泉灣學校項目在萬眾期待中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禮。投資約2億元的這所學校,建成投用後有望解決周邊適齡兒童入學難問題。港中旅·海泉灣學校項目奠基典禮現場。
  • 數學教育,為學生素養提升奠基
    10月17日下午,趙豐娥老師根據去年國家檢測備考過程中的知識積累內容,以《數學教育,為學生素養提升奠基》為題,對數學題型的轉化進行了全面分析。各年級備課組長自定「信息窗」進行了統一目標敘寫,鞏固目標敘寫的重要點。最後,張麗娜校長舉例分析數學知識考察的變化,老師們明確了自己的教學需要,緊跟教學新方向。
  • 伊川縣新時代精英學校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2020年9月8日上午8:58分,伊川縣新時代精英學校建設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學校建設現場隆重舉行。洛陽市教育局局長劉茂欽,伊川縣縣委書記李新紅,縣政協主席白力,縣人大副主任李建軍,副縣長衛學軍,教育局局長姚利敏,江蘇教育集團董事長陳修亮、總經理宋巍,伊川新時代精英學校董事長劉石軍等領導出席儀式。
  • 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奠基 推動落實軍民融合
    孫家棟院士(左四)、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左五)、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委會主任、蔡甸區委書記劉子清(左一)等為項目奠基。(孫克亮 攝)  大公網7月27日訊(記者 俞鯤)27日,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在武漢市蔡甸區中法科技谷奠基開工,「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出席並為項目奠基。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許興利介紹,這一「軍民融合」典型代表的航天科普基地項目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精神。
  • 廣西壯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示範區桂林市秀峰區奠基課程現場...
    袁教授對城區及每個教育聯盟不僅能紮實有效的開展工作,並且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了反思和建構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他看到秀峰在實施奠基課程的過程中,不論是領導還是老師和學生,都是激情滿滿。老師和孩子的學科素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突破和提升。最後,袁院長激動的說:作為秀峰的孩子能在這樣的課程中收益,真的很幸福!繼袁院長的講話之後,柳北區教育局局長和柳北區校長代表也紛紛對奠基課程紮實有效的開展做出了高度的讚揚。
  • 赤道幾內亞總統出席中國援助醫院奠基儀式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馬拉博消息:據中國駐赤道幾內亞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出席中國政府援赤幾新涅方醫院奠基儀式,稱讚該項目是兩國傳統友好合作的又一成果。在致辭中,奧比昂代表赤幾政府感謝中國政府援建新涅方醫院。他說,該項目是兩國傳統友好合作的又一成果,是兩國建交50年友誼的象徵。雙方共同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推動項目順利開工。奧比昂還表示,中國政府專門派遣醫療專家組赴赤幾支援抗疫,體現了兩國合作的緊密真誠。
  • 著名數學家張奠宙在滬去世 著有中國現代數學史奠基之作
    1986年起任教授,是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的三棲學者。1999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5年至1998年,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行委員,這是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國際數學教育的領導機構。  張奠宙長期主持華東師大函數論的科研和教學,研究領域為「線性算子譜理論。與程其襄等合著的《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風行全國。他的主要學術貢獻在「中國現代數學史」方面。
  • 中國首個TFT-LCD工藝技術實驗室奠基
    2009年4月21日,「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暨京東方研發大樓奠基儀式」在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五代線廠址內舉行。包括北京市副市長苟仲文、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東升、中科院院士歐陽鍾燦在內的多名領導出席了本次奠基儀式。
  • 砥礪奮進七十載 服務教育謀新篇——新中國70年教育裝備行業發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壯麗發展進程中,教育裝備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價值伴隨和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且行且歌  相隨教育發展70載  應用導向,從統購統配逐步走向多元裝備。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6%。
  • 我們的節日•七夕|「鑽石婚」夫妻 相濡以沫60載
    夫妻早年合照(翻拍)  今日是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七夕節,因為「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今日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居住在鯉城區鯉中街道清正社區的楊銀河與妻子鄭秀英,兩人相濡以沫,風雨同舟60載,是街知巷聞的「恩愛模範」和「五好家庭」。昨日,記者走近這對「鑽石婚」夫妻,了解他們相濡以沫60載的往事。  富家女嫁給窮小子 只為一句「可以」  「與妻子相識相戀60年,既有艱難的歲月,更有美好的時光,往事歷歷在目,至今印刻在我的腦海裡。」
  • 上海數學中心揭牌奠基
    上海數學中心揭幕現場    中國網5月16日訊 5月13日下午,上海數學中心揭牌暨奠基儀式在復旦大學江灣校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出席並致辭,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市領導殷一璀、丁薛祥,天津市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陳永川,中科院院士李大潛等出席揭牌暨奠基儀式。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主持儀式。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上海數學中心教師代表馮建峰致辭。
  • 臺商總部大廈奠基 總投資50億比肩臺北101大廈
    11月2日,長沙武廣新城,臺商總部大廈正式奠基。圖為奠基典禮現場。    11月2日,長沙武廣新城,臺商總部大廈正式奠基。圖為奠基典禮現場。     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國臺辦副主任李亞飛,副省長黃蘭香,省長助理袁建堯,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洪玉欽、立委王進士,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詹春柏夫人、臺灣婦女聯合會中央分會主委巫秀娥,臺灣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長沙市臺協會長林懷,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九龍集團董事長肖正滔等領導及嘉賓出席了奠基儀式。
  • 中國織金洞森林5G智慧康養小鎮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圓滿落幕
    中國織金洞森林5G智慧康養小鎮總體規劃11月19日,中國織金洞森林5G智慧康養小鎮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暨中國國際生命醫養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在貴州織金舉行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副會長鄧三龍,中國林產業聯合會康養分會秘書長李益輝,貴州省林業局局長張美鈞,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許風倫,省林業局副局長向守都,畢節市文化旅遊局局長何正芳,織金縣委書記楊樺,縣委副書記、縣長潘發勇以及貴州省林業局、省農業農村廳、織金縣政府的相關領導出席本次開工奠基儀式。
  • 中國研發宇宙飛船曙光號,載幾個人爭執不休,錢學森道:載兩人吧
    上世紀60年代,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進入了關鍵階段,雖然科研工作者們順利確定了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的設計和名稱,但對於飛船上應該載幾位航天員,卻成了一個爭論的焦點。最後,僵持之下還是錢學森拍板決定……究竟最後選擇了幾位航天員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中國·織金洞森林5G智慧康養小鎮奠基,智慧生活如期而至
    開工奠基儀式現場項目總投資169億元,佔地9981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0%。中林國控實業集團充分發揮雄厚的產業優勢、資金優勢、資源整合優勢,在此次疫情期間,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17億元人民幣貼息扶持資金,及香港中國光大康養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2020-12-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康匯醫院奠基儀式舉行
    康婷公司董事長劉小兵先生、總裁楊琪女士攜公司高管,公司經管會主席邢文元先生及經管會委員等相關領導,北京築醫臺科技有限公司築醫臺研究院總監陳立東先生、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公司董事長趙喜順先生與現場四萬餘名公司員工及市場營銷精英們出席了此次奠基儀式,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 穿越一條小巷 穿越時空隧道 甘肅本土影視60載光影之路
    穿越一條小巷 穿越時空隧道甘肅本土影視60載光影之路這裡曾是蘭州的地標,是一代代蘭影人奮鬥的地方,是甘肅電影發展歷程的縮影,也是中國電影史冊的重要篇章,曾孕育出無數優秀的影視作品。從1958年落戶黃河之濱算起,蘭影廠已經走過了61個年頭,這一路上有過坎坷,也有過輝煌,其發展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通。近年來,民營影視公司相繼崛起,本土影視呈現飛躍式發展態勢,從深層次推動了甘肅文化的發展。
  • 天文學家張鈺哲:60載相伴璀璨星空
    [摘要]張鈺哲是第一個發現小行星的中國人,他一生有豐碩的科研成果,完成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次日全食科學觀測,通過計算研究哈雷彗星解答了歷史懸案等等,他在天文望遠鏡旁度過了60個春秋。張鈺哲是中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熱愛祖國,勤於觀測,多有發現,在天文望遠鏡旁度過了60個春秋。他的名字和他的追求,已經和廣闊無垠、神奇美妙的天空緊密地連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