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4 11:3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倩玫
最近,東陽市幾個幼兒園裡來了一個高一米多、寬半米的黃色機器人,它是浙江堅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智慧晨檢機器人,它能利用強大的信息化手段輔助保健老師高效完成繁重的晨檢工作,其萌萌的童趣外表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東陽市第二實驗幼兒園是東陽市第一家引進該機器人的幼兒園,使用一個多月以來,效果非常好,很多小朋友都因此愛上了晨檢。
早上8點,該園校門一開,孩子們就興奮地往晨檢機器人面前跑並排成一隊。只見小朋友把雙手放進機器人的肚子裡、下巴放在託架上並長大嘴巴,3秒時間就能完成體溫、手檢、口檢、眼檢等四大項目的病症輔助篩查。
檢查完畢後,檢查部位自動成像顯示在右側的屏幕上,方便保健老師人工確認。「若檢測到疑似病症,機器會自動觸發指示燈和音樂告警,提示我們進行二次精準詳檢。」該園保健老師張曉潔認為,「智能算法+保健老師」的雙重檢查,進一步提高了晨檢的準確率,避免了人為主觀疏忽。
大二班的小朋友蔣心遠剛剛檢查完,蔣爸爸的微信上就收到了晨檢數據。「只要關注微信公眾號,就能每天實時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他說,這樣的方式暢通了信息傳遞渠道,真正做到了家校互動,家長對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更放心了。
園長斯婷介紹,不僅是家長,老師也能通過微信平臺得到實時數據:機器人能記錄所有的圖像及數據資料,通過大數據統計和分析形成班級和全園的檢查報告並推送至各用戶終端,方便校園疾控信息管理,有效幫助老師進行健康狀況分析,規避風險。
博大幼兒園目前也有一臺機器人正在試用中。「告別了過去的手工檢查、記錄、統計的方式,晨檢壓力大大緩解。」該園保健老師陳嵐說,現在全園共有800多名幼兒,每天需要2名老師分流晨檢,現在有260名幼兒能刷卡自動錄入數據,晨檢效率高了不少。
另外,該機器人一機多用,不僅是晨檢機器人,它的刷卡抓拍、人臉識別功能可以完成考勤工作,還能講故事、唱兒歌以及進行課堂趣味助教。
東陽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晨檢」的模式實現了數據共享,家長、老師雙方通過一個小小的機器人聯成一張信息互通的網,對實現校園疾控實時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此外,檢查留存的數據真實有效,有助於相關部門進行監管,信息化的介入是未來社會疾控管理的一個發展方向。
1561347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