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不同文化、制度與生活形態,是彼此對不同文化理解與溝通的客觀存在。如何將中國意象繪畫在繼承、發展中與時俱進,做好國際文化交流,這是我這四十年來一直沒有放棄的探索與思考。【作者:張華;來源:通世智庫;編撰:張小青】
我在不同階段研習不同風格的繪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抽象、重彩、水墨、油畫、寫意油畫,分階段成系列的研究和比較,核心都圍繞「意象表現」繪畫展開。
「意象」是中國繪畫最高的表現形式。特殊的紙與筆、墨、水彩接觸後留下的筆觸痕跡,大到形象形態,小到點、線運用組合,筆到之處都流露著意象表現,含蓄而深遠,委婉而博大。
中國水墨的意象筆趣,是畫家精神、氣魄、人格、修養的綜合。中國水墨畫特有的「紙、筆、墨、託裱」與「詩、書、印」元素,受到不少國家,尤其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較大的東亞國家的理解與接受,歡迎與讚賞。但如何能讓世界不同文化的人們都能看懂「中國特色的畫」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多年的思考與實踐,我以為,以中國畫中最精華的「意與象」辯證思維,堅持中國畫意象意境的核心,可融合西畫中不同材料的優勢創造出與時俱進的當代中國畫形式——意象表現繪畫是完全可能的,「意象」對「畫」世界是一條可行的路。
介於寫實與抽象之間的意象表現繪畫,可以說是創作難度最大的繪畫形式。如果意與象的表現「度」把握不好,最容易給人以不倫不類、弄巧成拙之感,顯然創作過程不會輕鬆。
「意」是內在的情感與思想,是意象表現的本質。「象」在外表,像一把鑰匙,是能引導、理解作品意義的標誌。因此,意象表現作品中即有真實可信的物象,又有密藏創作者思想指向與訴求的密碼。離開這兩方面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不可分離的關聯,意象表現繪畫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當今世界,高科技已經讓凡人的肉眼,可以看到數百年前不敢想像肉眼也看不到的物象。輕鬆放眼望去,能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藉助放大鏡,畫家也能看到極微小的細節。
畫家不該是「畫畫」的工具,不必為技術的極致而掩蓋了「畫畫」背後的促進人類進步的密碼。真正的畫家,是畫出心靈有感,並嚮往的光明世界,畫思考的當下,畫理想的未來,畫出引人共鳴的力量。
意象表現對繪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生活又發自內心獨特的真情,並幾經反覆提煉出的形態意象,色彩意象、表現意象、建構意象,一定是單純、輕鬆、富有想像力的畫面。把來自生活中種種觸發靈魂的意象疊加融合在畫家激情湧動的筆觸中,引領觀者感悟到自然的夢幻、理想的客觀,激情的韻律,四射的活力。
或許,東、西方各自獨立又融合的思維邊界,多元又具有時代氣息的繪畫形式,東、西方文化內涵兼有,又可帶著極具個性偏重的意象表現繪畫,真能讓不同文化哺育的欣賞者,感受到世界和平美好的共同願景;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疊加與交融帶給人類的共享的益處;感受到不同種族民族畫家的內心、學識、思想與情緒的喜怒哀樂,激發共創未來美好世界的渴望與共鳴。
或許,意象表現主義繪畫,將是中國繪畫結合西方繪畫,與時俱進,走向當代,走向世界的可行選擇。
張華作品欣賞
【抽象繪畫】系列
【油畫寫生】系列
[紅白祭] 張華 1999
【寫實油畫】系列
[顏如玉] 張華 2004一2006
【意象花卉】系列
[疊之力] 張華 2009
【水墨意象】系列
[風寒春暖] 張華 2016一2017
[珍惜尊重] 張華 2016一2017
[你懂的] 張華 2016一2017
[春眠不覺曉] 張華 2016一2017 【作者:張華;來源:通世智庫;編撰:張小青】
作者近照
作者:張華,198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為原昆明大學創建工藝美術系並任教。1994年應邀赴美國交流講學、舉辦畫展,他的重彩畫【媽祖一一東方自由女神】被美國總統喬治一布希先生收藏,並有幸成為在美國總統喬治一布希家做客的耒自中國的第一位畫家。在從事美術教學同時,潛心對當代繪畫進行研究與創作,代表系列作品 有1:現代重彩畫;2:現代意象表現繪畫(抽象結合人物)3:超寫實油畫;4:一般性油畫(花卉、人物);5:抽象絵畫;6:意象表現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