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區塊鏈大會2020落幕:區塊鏈安全性引熱議

2021-01-13 金色財經

2020年2月19日至2月21日(舊金山時間),為期3天的頂級區塊鏈學術會議「斯坦福區塊鏈大會2020」在矽谷完美落幕。活動由公鏈Findora團隊成員Dan Boneh和Benedikt Bünz聯席舉辦,邀請了包括Vitalik Buterin、Ben Fisch、David Schwartz、 Ben Maurer等來自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臉書、以太坊、瑞波等著名高校和機構的行業知名人物。

會議重點關注區塊鏈系統中的安全工程和風險管理的方法,探討通過加密技術的應用、去中心化協議、形式化方法和實證分析等來提高區塊鏈部署中的安全性或降低風險。

學者們在大會中交流。圖中是Findora首席科學家Benedikt Bünz與以太坊Vitalik Buterin

Plasma技術的限制與必要工作量證明

會議首先探討了有關可擴展性的話題。來自華沙大學的Stefan Dziembowski發表了題為《Off-Chain協議的界限:探索Plasma技術的限制》的演講,據其表示,他們調查了Plasma系統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並表明惡意方總能發起攻擊,迫使誠實方將大量數據傳輸到區塊鏈。這一研究表明,每個plasma系統(例如Plasma Cash)都必須具有大的出口,否則必然會遭受由數據不可用引起的大量退出問題,而這一問題無法通過引入額外的密碼學假設來規避。

來自紐約大學的博士生Assimakis Kattis展示了他的《必要工作量證明(Proof of Necessary Work):簡潔狀態驗證和公平保證》論文成果,據悉,這一研究可使無狀態的輕客戶端能夠在大約40毫秒內有效地驗證整個區塊鏈歷史。換言之,簡潔狀態模型中的信任模型是比特幣的簡化版本,不管交易總數是多少,證明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大約在373位元組。

通過遠程側信道攻擊破解Zcash或Monero的匿名性

區塊鏈的安全問題也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在這個方面,來自史丹福大學的Florian Tramer,Dan Boneh及Kenny Paterson發表了題為《通過遠程側信道攻擊匿名交易記錄》的演講,其描述了一類通用的時間側信道和流量分析攻擊方式,允許遠程惡意對手繞過匿名貨幣提供的密碼學保護。

這些攻擊使遠程攻擊者可以識別Zcash或Monero中任何交易的(秘密)收款人,研究發現,在Zcash中,生成零知識證明的時間取決於秘密交易數據,特別是交易資金的數量。因此,儘管證明系統具有零知識屬性,但能夠測量證明生成時間的攻擊者,可能會破壞交易的機密性。

零知識證明話題:炙手可熱的加密算法

近年來,關於零知識證明的研究已經越來越炙手可熱,而這次斯坦福區塊鏈會議也重點研討了有關零知識證明算法方面的研究進展。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Nick Spooner則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Fractal: 基於Holography的後量子和透明遞歸證明》。在這篇文章裡,Spooner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實現簡潔的非交互式知識論證(SNARKs)的遞歸組合。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唯一已知的方法是基於在配對友好的橢圓曲線(昂貴的代數對象)的循環上實例化的基於配對的SNARK。這個方法論不依賴任何特殊的代數對象,而且實現了新的理想特性:它是後量子的,並且是透明的(實驗環境是公共區塊鏈)。

Findora CTO Ben Fisch

Findora首席技術官以及斯坦福應用密碼學博士生Ben Fisch利用在針對單變量和多變量構建了一個新的polynomial commitment,具有對數大小的評估證明和驗證時間。此外,該計劃不需要像Zcash(Groth16)目前所需的可信設置。下面這個列表可以看到一個更直接的對比:

獨特的 51% 攻擊及治理方式

如何應對51%攻擊是過去十年來討論很多話題,對此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表了題為《越過51%攻擊》的演講,他首先介紹了不同類型的51%攻擊,例如最常見的回滾交易攻擊,此外還有審查攻擊、輕客戶端攻擊、勸阻攻擊,以及最嚴重的覆巢式攻擊,他認為這對工作量證明(PoW)加密貨幣仍是一個很大威脅。而99%容錯共識、及時性檢測器(TD)等技術來檢測攻擊鏈以及審查攻擊,可以使權益證明(PoS)貨幣基本消除51%攻擊帶來的威脅。

Findora CTO Ben Fisch和以太坊Vitalik Buterin

比特幣的一萬倍擴容

除了如何應對51%攻擊,吞吐量和延遲間以及性能和安全性上的權衡是區塊鏈系統常常會遇到的瓶頸,在共識協議解決方案方面,會議上來自麻省理工的Lei Yang發表了題為《Prism:比特幣的1萬倍擴容》的演講,他認為比特幣在安全性與性能上不能很好的相容。而通過引入「交易區塊」避免分叉、處理延時以及系統部署等手段,Prism可以有效解除性能與安全的聯繫。他解釋了Prism的部署中所做的優化,並展示了評估的結果:相對於比特幣的每秒7筆交易,Prism可以實現每秒70000筆交易的吞吐量。

共識機制

哥倫比亞大學的Tim Roughgarden發表了《公理理論分析區塊獎勵》,對比特幣的區塊鏈獎勵分配算法用公理理論進行了嚴謹的分析。分析規則包括:對稱性;預算餘額(弱或強);防Sybil和各種等級的防共謀。研究證明了比特幣的比例分配規則是滿足特定屬性系統的唯一分配規則,但這並不適用較弱的屬性集,或當礦工不是風險中性時。

Findora CEO Charles Lu, Findora 首席科學家 Benedikt Bünz, 和哥大教授 Tim Roughgarden

Gauntlet 的Tarun Chitra發表了《抵押貸款和鏈上貸款之間的競爭均衡》,對權益證明 (Proof of Stake) 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衍生品市場的存在使驗證者之間的惡意協調比在工作量證明系統中更容易。Chitra證明鏈上貸款的智能合約也可以削減PoS系統的網絡安全性。當這些智能合約提供的回報率比staking抵押提供的利率更高時,staking的人會將原本staked的代幣取出,然後在這些智能合約上借出,從而降低網絡安全性。本文中,Chitra用了一個簡單的隨機模型描述了具有不同風險偏好的理性持幣者對staking回報率和借貸回報率是如何反應的。結果表明,非惡意的理性參與者可以在staking利率低於借貸利率的情況下下大大降低PoS網絡的安全性。

史丹福大學、UIUC和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們發表了《再論權益證明最長鏈協議》。中本聰發明的最長鏈協議一直很好地服務於比特幣。它非常簡單,僅使用基本的密碼基元,但其工作量證明的方法浪費了非常多的能源。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是一種節能的替代方案。但這種協議非常複雜,並且會削減安全性。本文分析了為何直接模仿Nakamoto協議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容易受到致命攻擊。學者隨後也根據攻擊的方法編寫出了中本聰風格最長鏈PoS協議新家族的設計,並正式證明了它們在一般安全模型中的安全性。

康奈爾大學的Benjamin Chan和Elaine Shi發表了《Streamlet:教科書簡化的區塊鏈》。本文描述了一種構造共識協議Streamlet的極其簡單自然的範例。協議受到了過去五年的核心技術的啟發;但通過充分利用「精簡」的想法,Streamlet比以往任何的機制都簡單。

本次大會主要探討了可擴展性、隱私、共識機制、區塊鏈經濟以及狀態通道。除了上述總結的演講之外,大會還主辦了其他精彩的學術展示,在此就不一一列舉。讀者若感興趣可前往https://cbr.stanford.edu/sbc20/查看所有演講的主題,並搜索相關的研究論文。在此之外,一些項目方也展示了自己的技術特點,例如Facebook的區塊鏈技術主管Ben Maurer就在會議上介紹了Libra區塊鏈以及他們的Move程式語言,來自Celo協議的Marek Olszewski重點介紹了他們的ultralight超輕客戶端,Dfinity介紹了他們的Motoko程式語言等等。今年的大會到此結束,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年斯坦福區塊鏈大會學者們再次展示研究成果。

聲明:本文系金色財經原創稿件,版權屬金色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金色財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直擊斯坦福區塊鏈大會Day1:新攻擊可破解Zcash或Monero的匿名性?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巴比特作者:灑脫喜北京時間2月20日-22日,由Findora主辦的2020斯坦福區塊鏈大會在史丹福大學舉行,本次會議重點關注了區塊鏈系統中的安全工程和風險管理方法,探討通過加密技術的應用、去中心化協議、形式化方法和實證分析等,來提高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
  • BEYOND-2020區塊鏈產業大會暨年度頒獎盛典圓滿落幕
    11月24日,深圳灣萬麗酒店3樓宴會廳熙熙攘攘,由VeryHash總冠名,獵雲網、獵雲財經主辦,火幣、礦工爸爸聯合主辦的「BEYOND-2020區塊鏈產業大會暨年度頒獎盛典」尚未開始,籤到臺、展位、走廓等多處賓客甚滿,人來人往,相當熱鬧。
  • 南昌將舉辦「2020中國國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大會」
    南昌將舉辦「2020中國國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大會」 發布時間:2020-09-24 09:03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美圖發布區塊鏈白皮書,AI+區塊鏈=?
    1月22日,美圖發布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將基於AI技術打造區塊鏈生態,為用戶創建一個去中心化、安全加密的身份通行證:美圖智能通行證(MIP - Meitu Intelligent Passport)。用戶能夠在區塊鏈上用人臉特徵作為通證密鑰,進行去中心化的用戶身份認證(KYC)。
  • 區塊鏈行業食物鏈_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做什麼的?我們能用區塊鏈...
    林正真誤打誤撞闖入的公司,正是區塊鏈行業中最知名的兩家頭部媒體之一。  2018年春節,區塊鏈爆火,成為人人討論的話題焦點。這種狂熱甚至演變為了一種「行為藝術」:知名創業者們每天凌晨3點在社群中大聊區塊鏈改變世界,第二天聊天截圖便在網絡和媒體上瘋傳。  突如其來的集體狂熱讓人們相信:「在區塊鏈即將到來的日子裡,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 區塊鏈的安全性 將被黎曼猜想的證明所顛覆?
    作為數學領域最大的瓜之一,各路群眾紛紛表示做好開吃準備,一些致力於區塊鏈研究與報導的媒體也不忘來刷屏,聲稱黎曼猜想的得證可以破解密碼學體系,以顛覆區塊鏈的安全性,甚至區塊鏈的未來也由此覆滅。那麼,黎曼猜想究竟和區塊鏈有何關係?筆者試圖在本文為您解答。什麼是黎曼猜想?
  • 區塊鏈應用廣|光大銀行使用螞蟻區塊鏈融資,阿根廷用區塊鏈分配...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52CBDC光大銀行——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解決方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國光大銀行(CEB)宣布已啟動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該項目將「螞蟻區塊鏈雙鏈解決方案」用於供應鏈金融。這不是CEB首次涉足區塊鏈貿易融資,它是中國銀行業協會倡議的參與者,其香港分公司參加了「輪廓信用證」區塊鏈(以前稱為Voltron)的試用。阿根廷——為天然氣系統配備區塊鏈網絡昨天,阿根廷區塊鏈公司IOV Labs宣布為該國的天然氣分配系統啟動Gasnet區塊鏈網絡。
  • 區塊鏈期刊IET Blockchain於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宣布創刊
    IET執行長Nigel Fine受邀參加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致辭並宣布IET Blockchain創刊。(2020年7月10日,北京)——在去年成就了經典「雙馬對話」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年將在2020年7月9-11日召開。
  • 關於區塊鏈的普遍誤解: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底層基礎架構,它的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金融行業,也可以在其他行業。 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 遊戲+區塊鏈出路在何方 是區塊鏈遊戲 還是區塊鏈遊戲平臺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戲人(也包括投機客)將目光轉向了區塊鏈+遊戲這一新概念。當下區塊鏈+遊戲行業分成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一種是以以太貓為代表的,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單個區塊鏈遊戲;另一種是以新加坡拓撲基金會創立的TopChain(中文名:拓撲鏈)為代表的,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去中心化平臺,對接所有的遊戲。
  •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於佳寧:基於區塊鏈的數字...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具備較好的流動性、獨立性、安全性、可編程性和廣闊的應用潛力,未來將被全球更多人廣泛關注與接受。」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在1月7日的跨年演講中表示。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在於佳寧看來,「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本質上都是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區塊鏈是顛覆式創新。
  • 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區塊鏈的八大價值
    在《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什麼是區塊鏈?》中,筆者對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做了詳細介紹,今天來著重解析:我們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下文將從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世界經濟模式大轉型,網際網路時代剛剛落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一個全新的區塊鏈時代已經開始萌芽。 那麼芯鏈的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差異呢? 毫無以為,在安全性上,實實在在的硬體基礎上的加密才能對安全實施保障,對銀行業、保險業、醫療行業更是如此。
  • 鄧紫棋並沒有在「區塊鏈大會」上唱《泡沫》| 沸話
    今年,區塊鏈大火,眾多大佬也紛紛入局。區塊鏈成了投資新寵。4月23至25 日,在澳門舉辦的第一屆 W.B.C 世界區塊鏈大會上,大佬們卻被大媽搶了風頭。大媽們帶著絲巾,擺出經典旅遊照姿勢,儼然把區塊鏈大會廣告板當成了" 到此一遊 " 的背景。
  • EAEC 安鏈榮獲 2020區塊鏈圖靈獎
    2020年11月20日,由香港區塊鏈學會和臺灣賦德時報共同主辦的星際之夜2020年度區塊鏈圖靈獎頒典禮,在香港香格裡拉酒店滿舉辦。EAEC 安鏈憑藉著在共識合約領域的科技創新及產業應用,榮獲臺灣賦德時報2020區塊鏈圖靈獎。EAEC安鏈高級品牌經理Jerry Paulour表示,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在智能合約安鏈帶領知智能合約做共識合約。EAEC安鏈預言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可以適用於所有以哈希值為尋址手段的協議。
  • 區塊鏈投票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 ,我曾嘗試列舉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傳統投票的痛點的好處。 在這篇文章中,我試圖進一步探索這個概念,並說明如何在選舉過程的每個階段都可以利用區塊鏈。諸如區塊鏈之類的技術具有多種固有功能,有利於舉行安全而又透明的選舉。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Blockchain has undergirded several elections, from Sierra Leone in 2018 to Russia in 2020.
  • 火幣大學:區塊鏈教育布道者 構建區塊鏈思維的殿堂
    2020 年,區塊鏈行業風起雲湧,駛上發展快車道。從年初開始,重大利好消息不斷,區塊鏈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正式被國家納入新基建、多地出臺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區塊鏈崗位正式被納入國家新職業……上半年,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關鍵領域,區塊鏈牢牢佔據風口,為各行各業帶來新希望。
  • 區塊鏈科普——區塊鏈的What、Why、How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從數字貨幣開始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本身也從一個密碼極客們口口相傳的專業名詞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新基建技術。但由於具備相當的專業度及複雜度,區塊鏈技術的入門門檻相對較高,許多對區塊鏈懷揣憧憬的朋友難入其門。
  •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為區塊鏈帶來了新曙光
    儘管世界各地的區塊鏈大會仍然如亂花般遍地開放,但目前整個行業遮擋人們的煙霧仍未被撥開,區塊鏈技術本身的落地以及與其他行業技術的結合,仍未成為大家眼球的聚焦點。DAS聯合主辦的Blockworld大會。此次會議在矽谷聚集了全球近2000名區塊鏈行業的開發人員。在他們的眼裡,技術本身,遠遠比行情的波動與走勢要迷人。在為期兩天的大會裡,這些睿智的區塊鏈開發人員圍繞著底層技術、安全問題和機器學習等議題展開了細緻的討論。具有投機性質的牛熊市行情對於他們而言,雖然眼看著關聯度不強,但也著實讓他們發現了區塊鏈生態當中的一系列問題。比如以太坊智能合約的擁堵不堪、EOS仍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態鏈條等問題。..。..
  • 光觸媒+區塊鏈誕生PHT光觸媒區塊鏈生態模型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2008年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論壇上提交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中。金融機構開始意識到,作為區塊鏈運行的底層支撐技術—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極其巧妙的分布式共享帳本技術,對金融乃至各行各業帶來的潛在影響甚至可能不亞於複式記帳法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