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巴比特
作者:灑脫喜
北京時間2月20日-22日,由Findora主辦的2020斯坦福區塊鏈大會在史丹福大學舉行,本次會議重點關注了區塊鏈系統中的安全工程和風險管理方法,探討通過加密技術的應用、去中心化協議、形式化方法和實證分析等,來提高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
而第一天的會議,可分為可擴展性、攻擊、零知識證明SNARKs以及新區塊鏈這四大話題。
可擴展性話題:Plasma技術的限制與必要工作量證明(PoNW)
在可擴展性話題方面,來自華沙大學的Stefan Dziembowski發表了題為《Off-Chain協議的界限:探索Plasma技術的限制》的演講,據其表示,他們調查了Plasma系統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並表明惡意方總能發起攻擊,迫使誠實方將大量數據傳輸到區塊鏈。這一研究表明,每個plasma系統(例如Plasma Cash)都必須具有大的出口,否則必然會遭受由數據不可用引起的大量退出問題,而這一問題無法通過引入額外的密碼學假設來規避。
Stefan Dziembowski在演講中表示:
「我認為在這一階段,Plasma還需要更多的形式化和擴展工作。」論文連結:https://eprint.iacr.org/2020/175
而來自紐約大學的博士生Assimakis Kattis則展示了他的《必要工作量證明(PoNW):簡潔狀態驗證和公平保證》論文成果,據悉,這一研究可使無狀態的輕客戶端能夠在大約40毫秒內有效地驗證整個區塊鏈歷史。在演講中,他提到稱:
「我們的貢獻是,簡潔的客戶端可接受大約1千字節的初始化數據,在這個模型中的信任模型,你只需要訪問最長鏈的一個證明,然後就可以了,這一原型是比特幣的簡化版本,它是基於帳戶模型的,它沒有花哨的腳本,沒有UTXO,系統中的證明是很小的,大約只有373位元組,不管交易總數是多少,證明的大小都是一樣的。」論文連結:https://eprint.iacr.org/2020/190
來自Off-chain Labs的Ed Felten則發表了題為《Arbitrum 2.0:具有鏈上安全性的快速Off-Chain合約》的演講,其介紹了一種稱為Arbitrum Rollup的擴容產品。
攻擊話題:通過遠程側通道攻擊破解Zcash或Monero的匿名性
除了可擴展性話題,關於區塊鏈的安全話題也備受關注。
在這方面,來自史丹福大學的Florian Tramer發表了題為《通過遠程側通道攻擊連結匿名交易》的演講,其描述了一類通用的時間側通道和流量分析攻擊方式,允許遠程對手繞過匿名貨幣提供的密碼學保護。
這些攻擊使活動的遠程攻擊者可以識別Zcash或Monero中任何交易的(秘密)收款人,研究發現,在Zcash的實現中,生成零知識證明的時間取決於秘密交易數據,特別是交易資金的數量。因此,儘管證明系統具有零知識屬性,但能夠測量證明生成時間的攻擊者,可能會破壞交易的機密性。
據悉,這一研究是由Florian Tramer和Dan Boneh及Kenny Paterson教授共同完成的。
Florian Tramer在演講中表示:
「我們負責任地向受影響的Zcash和Monero項目方披露了問題,目前他們已修補了漏洞。」論文連結: https://crypto.stanford.edu/timings/paper.pdf
另外,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者Daniel Perez則介紹了一種稱為資源枯竭攻擊的新型DoS攻擊,該攻擊利用以太坊等區塊鏈系統存在的缺陷來生成低吞吐量合同,這些合約可用於阻止硬體容量較低的節點參與網絡,從而人為地降低了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abs/1909.07220
零知識證明話題:Stackexchange可實現9000-18000 tps
近年來,關於零知識證明的研究已越來越熱,而這次斯坦福區塊鏈會議,也重點探討了這方面的研究進展。
例如,來自Starkware的首席科學家,以色列理工學院對計算機科學教授Eli Ben-Sasson發表了有關STARK技術的演講,他表示:
「STARKs和StarkWare以實現高可擴展性而聞名,今天,通過StarkExchange智能合約系統,我們已經可以在以太坊上實現大約9000筆交易/秒,而對於支付,我們則可以實現18000筆交易/秒,這一系統很快會在以太坊主網上線,我們正在擴展這些功能,以服務於非同質代幣。」而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Nick Spooner則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Fractal: 基於Holography的後量子和透明遞歸證明》。他表示:「關於SNARK最強大的功能之一,就是所謂的遞歸證明,你可以在其中實際證明另一個SNARK是正確的,而Fractal是一個展示如何實際執行此操作,以及如何使用後量子安全性來獲得遞歸SNARK的系統。」論文連結:https://eprint.iacr.org/2019/1076.pdf
小結:在第一天的會議當中,可擴展性和隱私話題依舊是研究者們的主要關注點,另外,一些項目方也展示了自己的技術特點,例如Facebook的區塊鏈技術主管Ben Maurer就在會議上介紹了Libra區塊鏈以及他們的Move程式語言,而來自Celo協議的Marek Olszewski則重點介紹了他們的ultralight超輕客戶端。
預告:在明天的會議中,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將發表關於51%攻擊話題的演講,而來自MIT的Lei Yang則會介紹一種名為Prism的新共識機制,可實現比特幣10000倍的擴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