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陸軍,25歲的陸倩,這一對80後親兄妹。上個月16日,在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內,妹妹陸倩將體內200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給了哥哥陸軍。本周日晚10點38分,央視綜合頻道《為了你》節目,將講述這對80後揚州兄妹的感人故事。昨天,本報記者電話連線陸軍,他動情地表示,是妹妹及家人支撐著他一路走下去。
哥哥查出白血病 妹妹毅然放棄上海高薪工作
今年5月份,陸倩從復旦大學畢業,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就在全家喜上眉梢的時候,不幸消息傳來,哥哥陸軍被確診為白血病,病情十分嚴重。
得知哥哥患上白血病,陸倩在傷心之餘,毅然作出一個決定,那就是辭掉上海的工作,回家為哥哥籌錢。家裡父母都是種田的,哥哥做電焊工每個月工資也少,這麼多年家裡的積蓄才幾萬元。回到江都的陸倩,開始想方設法籌錢,她找到了不少媒體,也通過微博發布了哥哥白血病的消息,希望求得好心人的幫助。
陸倩坦言,她在上海一家外貿公司上班,一個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不過,她並不後悔辭去工作,哥哥有白血病,她待在上海也不安心,父母年紀大了,她回來可以照顧哥哥的飲食,而且也能幫父母分擔憂愁。
曾堅決不要妹妹捐骨髓 最想對妹妹說聲「謝謝」
陸軍住進了蘇州大學附屬醫院,每況日下的病情不得不進行骨髓移植。陸軍告訴記者,父母身體不好,都不符合捐獻骨髓的要求。後來,妹妹陸倩主動提出可以配型試試。
令人意外的是,在和妹妹配型時,檢查結果顯示兩人的十項指標完全相符。據了解,這在白血病手術中很罕見,屬於奇蹟。據悉,對於一般的配型來說,能夠有六七項吻合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而陸軍和妹妹配型完全成功,不僅減少了幾萬元的醫藥費,也大大增加了手術成功的概率。
陸軍不同意妹妹捐獻骨髓。聰明伶俐的陸倩找到了主治醫生,詢問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的影響,得知捐獻後妹妹過一個月身體能完全康復,陸軍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下午,記者撥通了陸軍的電話,陸軍用虛弱的聲音告訴記者,現在最想對妹妹說一聲「謝謝!要不是妹妹的骨髓,我的狀況還不知道怎麼樣呢!」陸軍說,一家人給他的感動很多,妻子每天來照顧他,父母在蘇州租了房子全身心給他燒飯,妹妹又給他捐了骨髓,有大家的支持他一定會咬牙挺過去。
妹妹統計
共收到愛心款近40萬
好心人名字有記錄
本周日晚上10點38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為了你》這檔節目將講述這對80後揚州兄妹的感人故事。陸倩介紹說,《為了你》欄目組的編導是通過微博等媒體渠道得知他們的消息,曾經多次和他們聯繫,也在7、8月份多次前往蘇州大學附屬醫院,精心拍攝了他們的近況。
據悉,《為了你》欄目通過企業籌集愛心基金的方式,幫助陸軍籌得了286000元的醫療費,目前醫院已經收到了匯來的20萬元愛心款,剩下的錢還將陸續匯到醫院。陸倩感慨道,這個社會好心人真多,要不是欄目組籌集的28萬多元,哥哥的手術費用都成問題。「這是筆大數目,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可謂是雪中送炭。」
除了這286000元,還有眾多好心人將愛心款打入了陸倩的帳號,江都老家宜陵的鄉親們也親自送錢給他們。陸倩表示,將來一定要回報好心人。經過統計,陸倩發現,他們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捐獻近40萬元。
傍晚,記者加了陸倩的qq號,發現她的qq籤名是「當困難超出想像,只要不懈努力,力量也會超出想像。」陸倩告訴記者,從開始得知哥哥患白血病的噩耗,直到現在哥哥做了骨髓移植手術,他們一家人一路走來,總有好運、好人相伴。她堅信,未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一定會生活得越來越好。
妹妹憶童年
哥哥為她輟學終身難忘
哥哥是電焊工,妹妹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在外人看來,這對親生兄妹的學歷差距有些大。妹妹表示,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哥哥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主要是父親那時候被查出了胸膜結核病,而且她也上小學了,考慮到家裡的經濟困難,哥哥才放棄學業,讓她專心讀書的。陸倩告訴記者,哥哥如果繼續念下去,可能就不用當電焊工了,命運就會不一樣,可惜當時家裡條件不允許。「我還記得17年前,哥哥出門打工的背影,他叮囑我好好學習,我至今難忘。」
陸倩說,小時候父母忙農活,都是哥哥帶著她玩,他們兄妹的感情很好。她表示,比起哥哥這麼多年對自己的情誼,這次捐獻其實沒什麼,也是一家人應該做的。(記者 黃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