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具體要求都十分明確,就是要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對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搶抓進度,抓好復工復產、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
「無論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兗礦集團都堅定不移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往實處抓、往深處落,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充足有序,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同時毫不動搖地完成全年營業收入3000億元、利潤120億元的任務目標。」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表示。
記者劉相華通訊員範興馳
密織疫情防控網實現零疑似、零確診
作為山東省能源行業排頭兵,兗礦集團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和復工生產保供應的指示精神,早發動、早組織、早落實,1月23日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1月27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暨復工復產動員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年初三,省內八對礦井全部復產,3.6萬人從全國各地返回工作崗位,成為我省最早復工復產的煤炭企業,有效保障電煤供應和各項應急保障任務的完成。
擁員近十萬員工的兗礦集團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防控壓力重大。他們建立疫情防控三級網絡體系,實施疫情防控戰時「六項超常規舉措」和「七項紀律」,確保特殊時期組織領導、物資供應、防控措施、應急值守「四個到位」。自農曆大年三十開始,該集團層層籤訂責任書、承諾書,「堅持集團公司抓督導,督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堅持二級公司抓現場寫實,盯好每一個環節的防疫和安全生產;堅持三級公司抓運行、抓落實,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工作格局。」疫情防護知識宣傳和社區「敲門行動」雙管齊下,網格化管理、運用大數據進行地毯式排查,逐戶了解常住人口、外來人口、返鄉人員健康狀況,各礦區隊班組深入細緻排查復工職工外出情況和身體狀況,逐一詢問登記,對疫區返回人員全部進行隔離,每天進行體溫檢測,對重點人員進行核酸檢查。兗礦新裡程總醫院購買負壓救護車,建立負壓病房,改造臨觀病房,對重點人員接觸的所有人員逐一隔離檢查,為區域性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實現疫情零疑似、零確診。
構築安全防線確保能源供應保障
緊緊圍繞「戰『疫』情,保安全;抓生產,保供給;拓市場,保運行;控成本,保效益」總體要求,兗礦集團科學組織、周密部署,抓緊抓實復工復產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兩不誤。兗礦集團各礦井狠抓復工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大對恢復生產頭面、地面車間安全檢查力度,確保安全確認一個,恢復生產一個;嚴格落實管理人員24小時值班跟班制度,強化現場管理和動態隱患排查,確保先安全後生產、不安全不生產。同時,各生產單位狠抓機電設備檢修、狠抓生產正規循環、狠抓生產流程優化,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組織生產,為抗擊疫情提供能源保證。
2月3日晚8時,20輛滿載燃料煤的大貨車經過7個多小時的奔馳,駛入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熱電廠,緩解了該廠燃「煤」之急。這是兗礦集團緊急馳援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的第一批電煤,後續200多輛滿載煤炭的貨車也陸續抵達,確保了濱州市主城區及多個縣區的城市供暖供電和防疫物資的生產。
2月6日上午,接到菏澤高新區管委會和成武縣人民政府用煤緊急求助信息後,兗礦集團趙樓煤礦快速響應,克服重重困難,加班加點生產,及時把燃煤發往菏澤民生熱力和成武盛陽熱力廠,保證了兩地四萬餘戶、十餘萬民眾、數百家企事業單位正常用暖。
截至2月24日,兗礦在崗位人員缺口三分之一的情況下,省內礦井始終保持日均11萬噸的高產高效水平。累計發運煤炭553萬噸,特別是春節放假期間,日均發運火車20列,創10年同期新高。該集團也全面完成中長期合同當月計劃,超額完成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的對口支援魏橋集團熱電廠和菏澤民生熱力、成武盛陽熱力馳援任務。
在做好疫情防控、煤炭保供、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同時,兗礦集團彰顯國企責任,2月7日,該集團向山東省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定向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防治工作。同時,企業黨員幹部職工自發捐款捐物。兗礦六萬多名在崗員工捐款約850萬元及酒精、消毒液、測溫儀、口罩等一大批疫情救急物資。2月9日凌晨2點,兗礦接到省衛健委關於兗礦組建醫療隊馳援湖北的緊急通知,5個小時內,9人組成的醫療馳援隊集結完畢,當天出發,馳援湖北武漢。目前,兗礦醫療隊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順利開展工作,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在醫療隊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下痊癒出院……
亮出硬招實招爭當省屬企業「主力軍」
「寬肩膀」「鐵肩膀」勇挑重擔。2月10日,兗礦集團召開2020年重點工作部署(視頻)會,貫徹落實省領導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議上的講話及全省「兩會」等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充分體現了該集團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加快推進重點工作、實現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2月12日,兗礦化工公司「兗礦新能源研發創新項目」復工建設。該項目是兗礦集團依託下屬國宏公司建設的國際一流的新能源研發示範基地,通過搭建新能源研發示範平臺,引入知名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推進新能源技術成果驗證及示範,加速成果推廣和產業孵化。
據悉,兗礦建設公司承建的其他兗礦集團重點項目,魯西發電項目、東華重工升級改造、東灘西風井通風系統改造、菏澤萬福項目、外部青島石油大學項目、東營聯合石化項目等10個項目均已陸續復工,
同時復工的還有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第二批優選項目——兗礦魯南化工年產30萬噸己內醯胺項目。該項目投資51億元,佔地700畝,是兗礦集團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為拉長高端化工產業鏈,實施的延鏈強鏈項目。項目採用世界先進的氨肟化生產工藝,是國內單套產能最大的己內醯胺生產裝置,主要建設年產30萬噸己內醯胺、年產48萬噸硫銨、年產27萬噸環己酮等5套裝置。項目計劃明年6月份竣工投產,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利稅6億元。
李希勇說:「抓好2020年重點工作是消減疫情對經濟運行影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有力抓手,是推動兗礦『換道超車、轉型跨越』的重要支撐,我們正在全力全速推進安全生產和項目建設,切實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咬定目標不放鬆,越是艱險越向前。近期,兗礦集團按照省「重點工作攻堅年」要求,堅持抓重點帶全局,確立9大項55小項重點工作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聚焦做優做強三大主導產業,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化礦山、智能化工廠,實現由「汗水經濟」向「智慧經濟」模式轉變。完善新舊動能轉換短期、中期、長期規劃,加快魯南高端化工、魯西高端產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塌陷區生態建設「四個示範園區」協調發展,有序推進智慧裝備製造、北鬥產業發展、新型能源突破、高端型材製造、有色金屬開發「五個重點項目」建設,爭當省屬企業「主力軍」。
上下同欲者勝。目前,兗礦集團煤炭、化工、建設等各單位生產組織工作紮實有序開展,能源供應保障穩定,整體經濟工作呈現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來源: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