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小龍科技」每天一個小科普,領略科學魅力)
(為保證淺顯易懂,文章儘量減少了專業術語的使用)
自從人類使用第一顆原子彈毀滅了一座城市,結束了一場戰爭,原子彈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我們簡述一下原子彈到工作原理。
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所提出的質能方程E=mc,E是釋放的能量,m是損失的質量,c是光速。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物質損失很少的質量,便可以放出大量能量。此能量便可以毀滅一座城市。
自從人類認識了原子能,就想著怎麼用它,除去製造原子彈,以恐嚇敵人,還要用於人類發展,造福人類。原子能便成功進入發點電事業,裝上航母潛艇,提供動力。
這時候大家便會想,為什麼核動力不能提供在汽車上呢?幾十年加一次核原料,方便有經濟。可真的有這麼好嗎?
1.核反應堆小型化
以目前世界上各國發展可以看出,大多數國家都有建造核電站的能力,但建造不出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核反應堆小型化是一項難以攻克的世界難題,這項技術被幾個核大國壟斷,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擁有這個技術。核反應堆小型化最主要的就是材料,和高濃度鈾的冶煉。
材料必須要能抵抗高溫高壓。油濃度必須要達到一定範圍(此濃度高於核電站使用濃度)。
2.核反應堆外側防護層
眾所周知,核電站外層,有巨大的水泥層保護,水泥層內部還有厚厚鉛板。以保證反應產生的輻射,高速粒子的不外洩。但這個好像在汽車上並不能實現。比起航母和潛艇的龐然大物,汽車體積很小,無法裝上厚厚的鉛板(即使裝上可能變成了坦克吧),要裝上水泥層更是無稽之談。
3.發生安全事故後的輻射問題
汽車事故頻頻發生,假如是核動力汽車,當發生安全事故後,產生核反應堆炸裂和核原料洩漏,將會產生大量輻射。假如事故發生在荒無人煙之地輻射影響還可能可以避免,但如果發生在大都市,就是那一種可能了。
4.經濟價值
這一點好像是我們玩不起的根本原因。核動力汽車造出來可能沒有幾個人使用得起。最重要的是汽車公司好像更不同意,一輛普通汽車使用期就是五六年,核動力汽車造出來可就好了,六七十年不用換汽車,大部分汽車公司就會面臨著破產,商人不做虧本買賣,所以基本上沒有幾家公司會做核動力汽車,也不會有幾個人使用的起汽車。
核動力汽車能否造出來呢?
如果有一種能源,無輻射,低價易造,放能高,類似於核能,這將是人類最大的福祉(如果汽車公司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