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動力汽車面前,電動車都是「渣渣」

2021-01-09 大飆車

在之前一篇聊電動機的文章評論中,不少小夥伴都提到了「核動力」的問題。認為現在的新能源電動車都弱爆了,未來一定是核能的天下。

其實不用等到未來,核動力汽車早在60多年前的上個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但最終因為成本、安全性等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商業化。

1958年,當時汽車業巨頭福特的工程師們,在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製作了一個汽車模型,這個被命名為Nucleon的模型採用塑料材質,按照與真實車輛3:8的比例打造,長度1.9米,寬0.74米,高0.4米,重量52kg。通過這款車的名字也能知道它和核燃料有關,Nucleon的中文意思就是核子。

Nucleon採用與全球首臺核動力潛水艇原理相同的核反應堆驅動,在兩個後輪之間的核反應堆以鈾元素的核裂變為能源,能夠把水變成高壓蒸汽,再推動渦輪葉片驅動汽車。然後蒸氣在冷卻之後返回核反應堆裡面再次加熱。只要核燃料還沒用完,它就能不斷發出動力。

一次分裂鈾的全工況可讓車輛行駛約8000km,然後直接扔掉換新的。但因為輻射防護的問題,Nucleon未能成為現實,但其模型現在仍然能在亨利·福特博物館見到。

福特的核動力夢想持續了多年仍未放棄。繼1958年的Nucleon方案廢棄後,福特在1962年再一次推出了一款核動力驅動車型——Seattle-ite XXI。

在動力形式上,Seattle-ite XXI與Nucleon相同,都以核反應堆驅動。位於車身前部的動力系統吊艙,可在燃料電池和核反應堆兩種動力形式間替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提供的最大功率僅為61Ps馬力,小型核反應堆的最大動力405馬力。

車身同樣也是3:8的比例,但設計了6個車輪,尺寸遠超Nucleon,被設定為大型轎車。除了核動力之外,這輛車還有許多創新之處,如互動式的電腦導航、地圖服務以及車輛信息系統等,車子的前半部還可以與後半部分離,變成一輛小車,便於在街頭巷尾穿行。

在1963年完成首發亮相後,Seattle-ite XXI的核動力系統似乎還沒有其6輪的設定來的更為震撼,對於車輛是否應該採用6個車輪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不過這一切已與Seattle-ite XXI無關了,就像其前輩Nucleon一樣,Seattle-ite XXI在一鳴驚人之後同樣被雪藏。

科學家們的大膽想像當然不會停滯不前,隨後距離我們最近的核動力概念車型,凱迪拉克WTF於2009年誕生了,它是為慶祝凱迪拉克成立100周年設計而生的。「WTF」是取自World Thorium Fuel的詞首字母,意思是釷燃料。

WTF採用分裂放射性釷元素的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總成,據官方宣稱僅需添加一次足量的釷(約8g左右),就可讓該車持續行駛161萬公裡,而且多餘的能量還可回饋給電網。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上述幾款所謂的「核動力車型」僅僅停留在概念車和模型階段,就足以讓現在的各種電動、混動等新能源車「顫抖」。

但對於這些核動力車型來說,未來的前景並不明朗。主要是因為核反應堆的體積過大,防護殼需要很厚重。而汽車是小體積的交通工具無法承受,不比潛艇和輪船。

所以說汽車使用核動力,終生不用加油和充電的幻想雖然很美好,可實現起來還是太困難。也許未來核動力會來到咱們普通消費者身邊,但它不會來的那麼快。等到成本、安全性等種種問題被解決了,這種極具危險性的車型才能被人們接受吧。

相關焦點

  • 核動力這麼diao,我們拿來做汽車啊!
    聰明的美國人沒有說話並向你扔了一臺核動力汽車。20世紀50年代,二戰後的美國正處於萬物復甦的「黃金時期」,高速發展的經濟帶動了電力需求,剛好此時蘇聯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Obninsk,2002年已退役)。眼看這些廉價且取之不盡的電力。老美也酸了。
  • 核動力汽車我們玩不起
    核動力航母這時候大家便會想,為什麼核動力不能提供在汽車上呢?幾十年加一次核原料,方便有經濟。可真的有這麼好嗎?1.核反應堆小型化以目前世界上各國發展可以看出,大多數國家都有建造核電站的能力,但建造不出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核反應堆小型化是一項難以攻克的世界難題,這項技術被幾個核大國壟斷,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擁有這個技術。核反應堆小型化最主要的就是材料,和高濃度鈾的冶煉。
  • 核動力汽車:科幻還是現實
    核動力汽車的構想。1941年,加州理工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蘭特博士提出了用鈾235作為動力源驅動汽車的設想。1945年,著名汽車設計師威廉·斯託特也提出了用原子能驅動汽車的設想。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隨著核動力潛艇和艦船的大力研發,業界掀起了一波開發核動力汽車的熱潮,美國、歐洲和俄羅斯都開始研究這類「永動機」式的交通工具。
  • 核動力汽車早已存在,由福特公司構思設計
    說到核動力汽車,從我們當前的角度看來,這是一項瘋狂的研究,即使有核動力的產品出現,小編相信以當前現狀也不會有消費者願意接受,核能可不是鬧著玩的,其危害不可小覷,對於核能我們仍然面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如輻射的問題,能量控制問題,安全問題等;但科技在發展,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們都知道,國內用於軍事的已經有核潛艇存在了
  • 續航超強的核動力汽車,裝一次燃料用幾十年,為何還未生產使用?
    大家聽說過核動力汽車嗎?它擁有超強的續航能力,號稱一百年不用加油。那麼如此神奇的核動力汽車真的能實現嗎?其實核動力汽車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一九五七年,福特公司推出了一輛名為Nucleon的核動力概念車,這款概念車的外形至今看起來仍然是非常的前衛,當然它的動力系統更是先鋒。
  • 假如有核動力汽車,那一公斤核燃料夠跑幾年?網友:快醒醒吧!
    提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動能源汽車或者乙醇能源汽車,最近還出現了氫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肯定是節能環保的,而且是可以循環使用的,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大家肯定都沒見過核動力汽車,當然小編也沒見過,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沒出現核動力汽車。
  • 汽車行業將因電動車崩盤?
    12月17日,日本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在年終新聞發布會上直接指出,電動汽車的擁護者們,並沒有考慮到發電產生的排放以及與向電動汽車過渡相關的成本。他認為,如果日本現在所有汽車都是電動汽車,那麼到2021年夏天,日本(除了給電動車充電外)將沒有電力可用。
  • 如果能生產出核動力汽車,那麼一斤核原料能讓汽車跑多少年呢?
    以核能作為汽車能源最終是要轉化為電能驅動,一臺B級車百公裡耗電大致在20kwh左右,就以這個參數作為標準。不過即使數據很誘人,但是核動力汽車並不現實,鋼鐵俠的那種超小型核反應堆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只能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核動力汽車只是美好的想像,除非到二級文明否則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 部分性能超過核動力,日本鋰電池潛艇斬獲世界「唯一」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種技術都在不斷進步,人類也開始利用越來越多的資源去改變世界,舉例來說,以前的車輛使用的都是柴油和汽油,但是現在,在人類開發了核動力和電能以後。很多領域都開始使用到,比如環保又節能的電動車。
  • 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品牌電動車排名
    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品牌電動車排名。無論是什麼品牌的鋰電動車,主要取決於他使用什麼品牌的鋰電池,之前國產鋰電池比亞迪、比克等品牌的質量還可以。隨著鋰電池電動汽車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具有代表性的製造商數量也開始增加,讓我們看看中國鋰電池電動車的名單,希望能幫助我們購車。
  • 這些肌肉壯漢在NBA巨人面前被秒成渣渣!巨石強森變成小石頭
    在NBA聯盟中,大多數球員都是肌肉壯漢,而且身高出眾,特別是像姚明和奧尼爾這類的球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身高超過了2米15不說,體重也超過了300斤,不要說是普通人,就連那些肌肉壯漢和他們合影時都只能接受被秒成渣渣的份,比如說下面的這些。
  • 天津富士達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佼佼者
    近來,油價的再次上漲,使更多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汽車。在這種形勢下,新能源汽車也再獲政策利好。據了解工信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有關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對節約能源的車船,減半徵收車船稅;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免徵車船稅」。同時,對車船稅減半和免徵車型的首批名單也進行了公布。
  • 猛攻電動車,大眾汽車集團全方位「脫碳」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汽車展覽區佔地面積高達三萬平方米。以大眾汽車集團為代表的多家跨國車企巨頭紛紛在進博會上展出最新產品和技術。作為全球市場中最先復甦的汽車市場,中國市場不僅給低迷的全球車市注入了新的生機,也令跨國車企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市場投資的信心和決心。此外,隨著汽車產業轉型,電動車也已成為跨國車企越來越重要的投資方向。在本屆進博會上,大眾汽車集團等車企展示了多款電動車產品。
  • 新能源汽車指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為何兩輪電動車例外?
    那麼用小容量電池組保證車輛有100公裡左右的純電續航,以滿足用戶日常代步的需求;增加內燃機作為輔助以實現長途駕駛的混合輸出,或者以內燃機發電的模式增程輸出,以此達到車輛每年平均的時間都以電驅,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問題是兩輪和三輪電動車是零燃油消耗,但是為什麼這種車輛卻沒有定義為「新能源車」呢?
  • 顛覆未來汽車的五大方向
    既然汽車都能做到零碰撞,那麼人員就更不會出現傷亡了。那麼零事故零傷亡的目標因為超強永磁體就可以徹底解決了,超強永磁體我國早已掌握,2010年中美航天合作的阿爾法磁譜儀中的永磁體就是中國研發的,當時全球只有中國掌握此技術。第二,新能源。這裡面的新能源包括純電動、空氣動力、核動力、燃料電池和太陽能。
  • 造價22億美元的核動力「越野車」,為何動力還沒6萬塊電動車強?
    主要是因為現階段火箭運力都非常有限,只是這一個核電池和兩臺鋰電池,就已經重達71.5kg,在不削減科研和任務載荷的情況下,沒法再增加電池。這種情況跟咱們地球上電動車電池重量與續航裡程之間的衝突十分相似,要想續航高,電池就得重,電池重之後又會拖累續航……由於電池放電功率限制,因此「毅力號」火星車即便是六輪驅動,它的速度依然很慢。
  • 氫能源汽車與純電動車對比分析
    目前,世界各國針對汽車產業都在尋找一種既潔淨又儲量豐富的能源來緩解日益緊張的石油資源和改善不斷惡化的環境,使用此類能源的汽車就是人們常說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呈現多元化,主要有電動汽車、燃氣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三種,而在現階段,技術相對較成熟、汙染程度最小的,當屬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又分為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 電動車的電池都有哪些規格?
    打開APP 電動車的電池都有哪些規格?   電池的分類電池從廣義上講主要可分為化學電池、物理電池和生物電池三大類,其中化學電池和物理電池已經應用於量產電動汽車中,而生物電池則被視為未來電動車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化學電池   化學電池是目前電動汽車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電池種類,如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燃料電池等都屬於這一範疇。
  • 以電動車的「暈車症」現象為例,談談當下電動汽車的駕駛性!
    特別是在擁堵不堪的市區路況,猝不及防的加速、拖拽感十足的減速環節,每次都令人格外的敏感。雖然每天都會在計程車上度過一段時間,但是即使這樣高頻率的乘坐也沒有讓我完全適應。偶爾還會時不時產生輕微暈車的症狀,只要乘坐計程車必須保持開窗透氣。不然電動汽車那種時快時慢的行駛節奏,很容易把人搞得暈頭轉向。
  • 十大史前生物,霸王龍都是渣渣
    好在它們11萬年前滅絕了,否則現在的老虎獅子看見它都要退避三舍。最近科學家在美國挖掘到了劍齒虎的化石,他們認為憑藉現代的高科技手段,或許可以利用這塊化石復活劍齒虎!而從它們的牙齒化石來看,普遍都是人類牙齒的5倍以上,也許它們真實的提醒還要更大。 如果想了解它們的戰鬥力和形象,不妨參考《金剛》…… 6.鄧氏魚 鄧氏魚是生活在泥盆紀,也就是4.3-3.6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它們的長度普遍在11米左右,體重可達6噸。而它的咬合力,可以達到恐怖的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