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年前的隕石坑,百年尋覓,終現蹤跡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引言:約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宇宙隕石撞擊了地球,但其具體撞擊地點尚不明了。科學家認為隕石是撞擊在了寮國東南部的火山區。證據是:中南半島玻璃隕石密度最大;波羅芬高原的熔巖流符合隕石撞擊的年齡段;波羅芬高原有一片地下的橢圓區域引力異常;可能的撞擊坑的熔巖年齡小於80萬年;出露地表的砂巖巖層含有被地質學家認為是最接近隕石噴發物的石英顆粒。

大約80萬年前,一顆巨型太空隕石迅猛地撞擊了地球。寬1.2英裡(1.9公裡)的隕石碎片的撞擊波及到了地球表面的10%。科學家們在亞洲、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發現了這種古老的碎片,它們主要以玻璃隕石的形式出現。但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還沒有找到隕石撞擊的地點。

這種毫無進展的研究持續了超過一個世紀。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描述了他們認為的巨型隕石可能的撞擊地:一片位於寮國東南部的火山原。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凱莉·賽厄告訴CNN:「從柬埔寨北部,到寮國中部,甚至中國南部,從泰國東部到越南近海,我們做了許多嘗試來尋找撞擊地點,也找到了很多跡象。」。

賽厄團隊的研究結果為隕石坑被埋藏於地下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這也解釋了為何以前的研究者們未能找到它。

衝擊隕石坑消失事件

當隕石撞擊時,它會在衝擊點出超高溫加熱巖石並且將它們噴射向空中。這些被液化的巖石隨後就冷卻變成玻璃隕石。通過對玻璃隕石散布地的檢查,科學家們可以追蹤到創造它們的隕石的來源。

一份兩塊玻璃隕石樣品 (布羅肯光芒/維基百科/CC BY 3.0)

由於這次衝擊,玻璃隕石給予了科學家一塊巨大的隕石在80萬年前衝擊了地球表面,衝擊點位於他們發現玻璃碎片的位於三個大陸之間的某處的信息。

玻璃隕石最密集的區域被發現位於中南半島——由柬埔寨、寮國及越南組成的半島地區。這表明了那裡是進行隕石坑搜尋工作最合理的地方。

撞擊區域地形圖 來源:凱莉·賽厄

但是根據研究人員描述,一個像那樣巨大的隕石應該在地上留下一道數英裡的痕跡,並且撞入地表300英尺(約合91.4米)。

「那是一個非常難以消逝的大小的洞,」一位未加入研究工作的澳大利亞行星科學家,阿隆·卡沃西,這樣告訴紐約時報。

然而,衝擊隕石坑可以被活動的地殼板塊掩埋或被自然侵蝕刮平(即使中南半島是我們星球上相對穩定的部分)。

在這此尋找隕石坑的過程中,賽厄首先查看了三個分別位於柬埔寨、寮國中部和中國南部的遠古衝擊地點。但是每個隕石坑都比要找的古老了數千萬年。

之後,在寮國南部一片叫做波羅芬高原的地區,研究人員發現了時間線符合的熔巖流,它們都是介於51000年至780000年之前的。

左上角地圖為玻璃隕石分布範圍。大圖為寮國的波羅芬火山原. (賽厄等,美國科學院院報, 2019)

在那片2300平方英裡(合6000平方公裡)的高原上發生過的火山噴發產生了一片1000英尺(合300米)深的熔巖層,那是一片大到足以掩蓋住一個隕石坑的火山平原。

賽厄與她的合作者寫道:「這個厚度的火山巖確實足以掩埋住衝擊地點」。

所有證據都指向此地位於寮國

為了證明他們的結論,賽厄團隊對比了火山平原與玻璃隕石化學成分的異同。它們的確是匹配的。

不同地區玻璃隕石構成 來源:凱莉·賽厄

之後他們圍繞波羅芬高原對重力場進行了測量。果然,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片位於地下的,長11英裡(約18米)、寬8英裡(約13公裡)、厚300英尺(約90米)的橢圓形區域,那裡的重力顯示出了異常。

布格重力圖展示的疑為撞擊坑的區域 來源:凱莉·賽厄

由於隕石坑內的填充物質比周圍的石頭密度更小,所以它們的引力也稍小一點。寮國火山平原上的重力特徵表明了一個地下隕石坑是的確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潛在隕石坑上方的火山巖的形成時間小於80萬年。

最後的證據指向位於火山場頂端12英裡(19公裡)之外的地方:一塊砂巖似乎被碎片砸壞了。

(凱莉·賽厄)

砂巖露出的部分含有破碎的石英顆粒,地質學家認為這是隕石的近端噴出物——指的是從隕石撞擊地點被壓入附近巖石的物質。

根據卡沃西的說法,新的研究並沒有明確地確定隕石坑埋在寮國,但他告訴《紐約時報》,「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地點的重要線索。」

科學家們將需要向熔巖床的深處鑽探——或許在幾百米深的地方可以找到他們需要的證據來解開這一地質之謎。

作者:AYLIN WOODWARD

FY:NeverTwic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阿拉伯現12萬年前人類足跡,智人與動物蹤跡,覓食或同行?
    近期看到報導說在阿拉伯的內夫得大沙漠發現了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考古學家兼團隊負責人麥可·彼得拉格裡亞和他的團隊在內夫得沙漠中的一個阿拉伯語意為「蹤跡」的古老淡水湖的湖床上發現了數百個腳印,動物留下了將近400條痕跡,其中包括野驢,巨型水牛,大象和駱駝。僅有七個被確定為人類足跡。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其撞擊點現已基本確定
    ,科學家一直在懷疑,在大約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卻遲遲沒有確定這顆小行星的撞擊點。當那些巨大隕石撞擊地面的時候,它們攜帶的能量主要會通過兩個途徑來釋放,第一是轉化為熱能,這會導致撞擊區域的物質因為高溫而處於熔融狀態(有些物質甚至會因此而直接氣化);第二是轉化為衝擊波,強大的衝擊波不只會在地球表面形成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還會使撞擊點中的各種物質四散飛濺。
  • 80萬前有顆隕石撞擊了地球,隕石坑的位置卻難住了科學家
    地球上的隕石坑就是證據,據不完全統計,大型隕石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20個,就連南極洲都有一個直徑超過300公裡的隕石坑。前幾年的衛星圖顯示,在大西洋的中心區域還有個直徑超過1000公裡的隕石坑。每一次隕石撞擊,都會有一批生命死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隕石是我們的敵人,它會威脅我們的生命。
  • 一顆流星在80萬年前撞上了地球,現在證據被人類發現!
    這次古老的撞擊將一些玻璃狀的碎片從亞洲散布到南極洲,但由此產生的隕石坑一直未能被探測到。事情到底是什麼樣?我們來看看!原來大約80萬年前,一顆流星以相當大的力量撞擊地球,以至於爆炸產生的閃亮的黑色巖石碎片覆蓋了地球10%的面積。這些被稱為tektites的由熔化的陸地巖石組成的玻璃狀水滴散布在從印度支那延伸到南極洲東部、再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各處。
  • 地球1500萬年前隕石坑揭示了火星曾有水存在的線索!
    近日,在德國南部,一個直徑24公裡的隕石坑,由15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而成。令人振奮的是來自德國一個古代撞擊地點的隕石樣本可能為火星上海洋和生命的歷史提供新的線索。它的名字叫做裡斯隕石坑,或稱諾德林格裡斯,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西部,形成於大約1500萬年前,當時一顆隕石撞擊了它。
  • 20億年前的隕石坑中,鋪滿千噸黃金,一旦開採全球經濟崩潰
    在地球上,至今還殘留著數千萬年乃至數億年前隕石撞擊留下的巨大坑洞,又稱為隕石坑,而坐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島上的隕石坑就是最為著名的一個了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1.在2億3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2億多年時間裡,恐龍一直是地球上最興盛的物種。在2億年-1.4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恐龍達到鼎盛時期。這其間,最著名的恐龍有:雷龍梁龍,大家熟悉的霸王龍翼,龍鯊齒龍,暴龍,等等眾多品種。
  • 中國第一隕石坑的流星雨,和剛剛認證的中國第二隕石坑
    5萬年前,一顆大約60-80米直徑的隕石擊中岫巖地區並爆炸,產生了直徑約1.4公裡的坑,隕石坑在爆炸衝擊中產生的巖石碎塊落下來,積聚在坑底和坑唇內外,厚約180多米,經過重力坍塌、結構調整的最終坑大約直徑1.8公裡。由於氣候適宜和降水豐富,成坑後坑內迅速積水成為湖泊,經過約1.1萬年的淤積,坑底形成約107米厚的湖沼相沉積物。
  • 隕石坑的傳奇故事
    隕石坑的大小同隕石的質量和隕石落地時的速度有關,質量大、速度高的隕石,隕石坑大而深;質量小、速度低的隕石,隕石坑小而淺。世界上最著名的隕石坑是巴林傑隕石坑。它位於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科尼縣的沙漠地帶,直徑120米,深180米,周圍有30~40米高的泥土邊緣,整個坑穴呈圓形,好像月亮上的環形山。巴林傑隕石坑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 「短評」依蘭隕石坑,中國第二例確認的隕石坑,意義重大
    據中新網北京4月6日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隕石坑(較大的隕石坑又稱環形山)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
  • 世界最古老的隕石坑:如今55萬人居住,地下探明千噸黃金鑽石儲量
    地球上最古老、最龐大的隕石坑據歷史資料記載,墨西哥尤卡坦島上的隕石坑直徑超過198千米,它形成於6500萬年前,它消滅了當時地球的霸主——恐龍,而2013年2月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生了天體墜落事件,這起自然災害是人類在近百年來遇到過的影響波及最大的隕石天體衝擊事件。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找到了相關的證據。之後,甚至有科學家利用計算機計算出了當時「肇事」的行星。那麼,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是什麼樣子的呢?它上面可能附帶著某種生命體嗎?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小行星撞擊說首先,小行星撞擊說到現在為止還有許多科學家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關於恐龍的滅絕在真相大白之前,所有的假說都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其實,目前世界上一共發現了190個隕石坑,而中國這麼大的國土面積,迄今為止僅有「遼寧岫巖隕石坑」唯一一個撞擊坑獲得了國際認可!因此,依蘭隕石坑一旦獲得國際認可,將成為我國第二個被確認的撞擊坑。01撞擊坑的具體形成時間目前已知的是依蘭隕石坑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據此可以確定撞擊成坑事件應發生在白堊紀花崗巖形成之後(即6600萬年以後)。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換句話說,依蘭隕石坑有多大年齡?面對這個問題,陳銘回答很嚴謹。他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依蘭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到白堊紀時期形成花崗巖基巖上而形成的。而白堊紀結束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所以目前只可以確定依蘭隕石坑形成時間小於6500萬年。具體的形成時間,需要今後進行後續科學研究才能作出科學準確的判定。  坑裡的隕石去哪兒了?
  • 20億年前的隕石坑,被科學家稱為「地球殺手」
    而這一次的撞擊很多科學家會聯想到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或者稱奇科蘇盧布隕石坑。因為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形成的時間就是6500年左右,和恐龍滅絕的時間差不多。而且尤卡坦隕石坑的直徑足足有180公裡,深度達到了900米。隕石怎麼會來到地球呢?其實隕石原本是宇宙當中的或大或小的塵塊,它們和地球一樣都圍繞著太陽運轉。
  • 這小鎮建在1500萬年前隕石坑裡,居民奢侈到用72000噸鑽石蓋房子!
    世界上一個神奇的隕石坑小鎮-諾德林根小鎮(Nördlingen)。
  • 巫山現250萬年前舊石器 巫山人歷史提前36萬年
    巫山現250萬年前舊石器 巫山人歷史提前36萬年 2015-05-28 08:33:54  巫山人牙齒化石  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報導  去年,測定巫山龍骨坡有古人類活動的時間是214萬年前
  • 隕石坑——天地大衝撞的印記
    儘管這些外來天體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痕跡,可能會被各種地質活動等自然因素抹去、撫平,但我們依然能看到昔日天地大衝撞留下的一些隕石坑。科學家們已經在世界各地確認了176個隕石坑,下面,我們展示一小部分,來看看這些天地大衝撞的印記。 全世界第一個被科學家確認的隕石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格隕石坑,直徑為1280米,深度為175米。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那麼,現在在地球表面上能夠找到的最大隕石坑有多大呢?月球表面清晰的隕石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位於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由於長期的地質作用結果,該隕石坑在地表不可見,距推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