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平凡普通的,不過也總是會存在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的出現會改變這個世界,推動人類的進步。這些人物,最終也會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被世人所銘記。而在科學界,判定一個科學家的成就,諾貝爾獎肯定是非常權威的,一般認為,拿到了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那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好奇過,諾貝爾獎從設立到今天已經119年了,為什麼這麼久了,還可以發得出獎金呢?到底當時留下了多少的遺產在裡面呢?
這就不得不說說到諾貝爾獎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了,他出生於1833年,是瑞典非常知名的化學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也是炸藥的發明者。雖然他接受的正規教育並不多,但是因為自身非常勤學好問,肯努力專研,天賦又高,所以在化學上面的成就,要比一般人都高得多。1867年他獲得了英國的炸藥專利後,開設了自己的工廠和公司,接著就走上了自己的事業巔峰。
然而,這並不是諾貝爾人生中最高的成就,一身未娶的他,到了自己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孑然一身。決定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捐獻出來,用作諾貝爾獎的獎金。他在遺囑中說道:請將我的財產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1901年,諾貝爾獎第一次頒布。
諾貝爾死後留下了約3100萬的瑞典克朗,換算一下,至少值當今的14億人民幣。第一次頒布諾貝爾獎的時候,獎金大概是15萬,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獎金的數額也是越來越高。但是為什麼發了119年,獎金還沒發完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諾貝爾生前已經將自己的財產做了一個很好地打理,但是其中有一條規則是絕對不能夠動本金。所以,諾貝爾獎發出去的獎金,基本上都是理財所帶來的收益和本金產生的利息。這樣下去,即使再發個100年,諾貝爾獎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