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對普通人還是對於科學家來說,諾貝爾獎始終是一個含金量極高的代名詞,如果一個人一生中能夠得到一次諾貝爾獎,那麼未來他的名字絕對會被寫進各種課本當中,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件事,那就是諾貝爾的遺產到底有多少呢?
畢竟每一次頒發諾貝爾獎的時候不僅會有很盛大的儀式,還要發出一部分獎金,而發了將近110多年的獎金,為啥諾貝爾的遺產卻有越發錢越多的趨勢了呢?很多人或許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這是因為諾貝爾的遺產並不僅僅只是擺在那裡做儲蓄。
一般來說這種捐出遺產做獎項的外國土豪們,他們經常採取的一個方法是成立一個基金,而自己的這筆遺產就會成為基金當中最主要的啟動資金。後續的生活當中,負責運營這個基金的經理們,就會用這筆錢去做各種長遠穩健的投資。
不僅會用啟動資金作為投資,還會因為這個基金髮起人的名氣而吸引到各種的注資,有人是直接捐獻,有人則是提供給基金賺錢的機會,於是慢慢錢生錢下去,曾經或許只是普通數額的一筆遺產,就會慢慢變成一個不斷運行壯大的金融機構。
有人會表示這種本來是用來激勵科學家的獎項,怎麼能夠拿來賺錢呢?但事實就是,如果真的只靠諾貝爾獎那一點遺產發獎金辦獎項的話,不要說直到今天仍舊有獎金可以發出去,就連這麼多年來的通貨膨脹差額計算下來,這筆遺產都不一定夠添進去的。
所以說雖然諾貝爾的本意,是要利用自己的遺產設置成一個激勵大家努力研究科學的獎項,但其中的商業運作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去運作的話,這筆錢最後只能變成坐吃山空,但是經過妥善的運作就能夠長久的運行下去,一直激勵著科學家們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