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2020-08-20 二三裡資訊重慶

「如果錯過這個窗口期,人類則需要再等待176年!」

1965年,正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的加裡·法蘭德羅,發出了這句著名的警示。

在此前的一次研究觀測中,法蘭德羅無意間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20世紀70年代後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將會位於太陽系的同一側。

這就意味著,人類只需要發射一個太空飛行器就可以全部造訪這些行星。在此之前,人類太空飛行器只短暫造訪過木星和土星,從未探測過遙遠而神秘的天王星和海王星。

得知這個消息後,美國宇航局上下顯得既興奮又緊張。

因為他們有機會完成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大旅行」,但同時,留給他們的籌備期只有十年左右。

1977年初秋,匯聚著當時人類最頂尖科技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每個旅行者號上都存放了一張鍍金銅盤,上面刻錄了116幅模擬編碼的圖像,55種語言的問候語以及90分鐘的音樂。

當然,最重要的信息是太陽相對14個已知脈衝星的位置。如果有任何外星文明找到其中一個脈衝星,都可以推斷出這則信息的起源地——位於太陽系之中的地球。

聚會

旅行者號成功發射3年後,科研員基普·索恩正在南加州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一天他突然接到了老朋友卡爾·薩根的一個電話。

卡爾·薩根要給單身多年的基普·索恩介紹對象,並邀請他去參加系列劇《宇宙》的首映禮,40歲的索恩欣然應約。

在格裡菲斯天文臺的首映禮上,基普·索恩見到了相親對象琳達·奧布斯特。當時琳達正供職於《紐約時報》,離婚不久的她正準備進軍電影圈。索恩對琳達一見鍾情,但琳達對索恩態度曖昧。

基普·索恩在書中寫道:「在此後的兩年中,我和琳達時斷時續地約會,但關係卻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她的激情迷住了我,但不定的態度也使我身心俱疲。」

時間轉眼來到2005年,索恩在聚會上又遇見了琳達。此時的索恩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物理學家,琳達是一位成熟的電影製片人。

晚餐中,琳達向索恩提及了她新的電影想法,那將會是一部宏大的硬科幻巨製。從事天文物理研究多年索恩對此很感興趣,兩人一拍即合。

接下來的4個月,兩人一直保持著溝通聯繫,並粗略制定了這部科幻電影的雛形——內容包含了蟲洞、黑洞、引力波、一個五維的宇宙,以及人類和更高維度空間裡生物的緣分。

討論中,索恩和琳達對這部科幻大片的原則達成了一致,即這部電影應該根植於實實在在的科學,而且是人類認知的最前沿,甚至是超過目前認知的科學。

2006年2月,在故事大綱逐漸成熟之後,琳達約見了著名導演史匹柏的經紀人託德·費爾德曼。

琳達向費爾德曼描繪了這部新科幻片的構想。費爾德曼聽完後異常興奮,他覺得史匹柏應該會對這部電影感興趣,並且敦促琳達當天就把一份劇本大綱交給他。

僅僅過了幾天,索恩就收到了琳達發來的一封郵件,開頭的第一句話甚至來不及問候:「史匹柏要籤下我們的電影!」

看到構想許久的電影有了著落,而且是史匹柏親自執導,琳達和索恩欣喜若狂。

一個月之後,兩人終於見到了史匹柏導演。會面的地點選在史匹柏位於加州伯班克的辦公室,在這裡索恩闡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原則:

1.影片中的情節不能違背已成定論的物理定律,也不能違背已牢固確立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2.對尚不明確的物理定律和對宇宙的猜想要源自於真正的科學。猜想的依據至少要被一些「備受尊敬」的科學家認可。

史匹柏聽完後不僅十分贊同,甚至還召集了一批科學家集思廣益,組織了一場《星際穿越》科學研討會。

那次的科學研討會長達8個多小時,來自各個領域的14位科學家暢所欲言,其中包括太空生物學家、行星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心理學家和空間政策專家等等,他們都為《星際穿越》的籌備提供了許多全新的思路。

隨後,史匹柏就開始為電影物色專業編劇。在面試過許多編劇之後,他最終將目光鎖定在年輕的編劇喬納森·諾蘭身上。

那時,喬納森剛剛參與了電影《致命魔術》和《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編劇工作,而喬納森的哥哥,正是當時聲名鵲起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波折

剛接到《星際穿越》的編劇工作時,喬納森其實對宇宙科學的了解並不多,但他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啃各種書本,惡補了《星際穿越》裡的科學知識。

開始著手編寫劇本大綱後,喬納森和索恩常常在一起吃午飯,兩個人喜歡邊吃邊聊,而且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當碰到一些稍微棘手的問題時,喬納森總是催促索恩多想想:「為什麼?如果是那樣又會怎麼樣?」

2007年11月,喬納森交上了一份全新的故事結構大綱,並得到了史匹柏的肯定。整個故事經過了喬納森大面積修改,在琳達和索恩最初的劇本大綱基礎上,又融入了許多新的創意和想法。

然而,正當一切順利推進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從2007年10月開始,美國編劇們希望從網絡等新媒體的劇作收入中得到分成,但製片方卻不願意讓利,雙方為此一度僵持不下。

11月5號,美國編劇協會號召編劇集體罷工,喬納森隨之被禁止繼續寫作,他直接從《星際穿越》的創作團隊中退出了。

在那時,人們根本不知道這次罷工會持續多久。

索恩回憶道:「我一下就慌了,我們所有的辛苦工作,我們的夢想難道就這樣付之東流了?我詢問琳達,她自己顯然也非常沮喪。」

這場編劇大罷工持續了整整三個月,直到2008年2月12日才正式結束。此時,喬納森才回來繼續寫之前中斷的劇本。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喬納森一共對劇本大綱詳細修改了3遍。他每次都會拿出來和史匹柏討論改進,對方也總是會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然後喬納森就得回家埋頭苦想。

2009年6月,喬納森向史匹柏正式提交了第三版劇本,隨後又離開了團隊。

因為很早之前,喬納森就接手了《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編劇工作,而《星際穿越》的工作一再拖延,此時的他已不得不回去完成《蝙蝠俠》的劇本。

一時間,《星際穿越》又沒有了編劇。

事實上,史匹柏完全可以再聘請一位優秀的編劇接手,但他卻不願意這樣做。史匹柏十分欣賞喬納森的才華,所以決定繼續等待喬納森的回歸。

不幸的是,喬納森的父親也在此時突然身患重病,他又不得不回到英國倫敦,在最後的幾個月裡陪伴在父親的身邊。

這次等待中,琳達和索恩變得愈發焦慮不安,他們很擔心史匹柏會突然對這個項目失去興趣。

所幸,喬納森在2010年2月終於回來了,他開始著手第四版劇本的修改。就在這時,事態出現了最為戲劇性的變化。

2010年底,史匹柏和派拉蒙公司合同即將到期,而史匹柏去意已決,這意味著《星際穿越》項目也將隨之流產。因為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十分巨大,派拉蒙根本不放心讓其他導演來這主導這個項目。

史匹柏2005年正式加入派拉蒙,當時派拉蒙以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夢工廠。作為夢工廠的創始人之一,史匹柏也改投派拉蒙門下,並為公司帶來了《變形金剛》的電影項目。

如今,隨著史匹柏的離開,這部籌劃了5年的電影戛然而止。

基普·索恩顯得極度沮喪:「我似乎看到《星際穿越》在走向地獄邊緣,正在慢慢死去,我徹底絕望了。」

轉機

正在琳達和索恩準備徹底放棄時,一個人的出現扭轉了局面。

埃瑪·託馬斯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妻子,也是他電影的製片人和聯合出品人。在喬納森的引薦下,琳達把《星際穿越》的劇本寄給了埃瑪·託馬斯。

埃瑪和諾蘭看過劇本後,立刻表示對這部電影很感興趣。喬納森馬上打電話告訴琳達:「由克裡斯來繼續接手,這會是最好的可能了。」

諾蘭雖然十分認可《星際穿越》的劇本,但他還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創作周期裡。琳達和索恩接下來能做的,也只有繼續耐心等待。

2010年6月到2012年9月,諾蘭方面一直沒有確切消息傳來,苦等中的琳達又開始陷入懷疑:

「明天我們醒來時,諾蘭可能已經離開——在經歷了兩年半時間的等待之後,他可能另有自己的想法。某個製片人可能給了他一個更好的劇本。他也可能決定休息一下。那樣,我長久以來的等待就全都白費了。」

即便如此,琳達和索恩也沒有把劇本再遞交給其他導演,他們堅信諾蘭會是那個最完美的人選。

在完成《蝙蝠俠》的項目後,諾蘭終於回來了,但他並沒有立刻開始《星際穿越》的工作,而是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

《星際穿越》的項目前期是由派拉蒙公司主導,但諾蘭又是華納兄弟公司的導演,他表示只有在派拉蒙與華納兄弟共同合作的前提下,才願意接手這部電影。這意味著兩個存在競爭關係的好萊塢影業巨頭,需要達成一份極為複雜的合作協議。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談判,兩家公司終於在2012年底成功達成了協議,諾蘭的《星際穿越》項目也隨之正式啟動。

隨著諾蘭的到來,他把喬納森的劇本和自己的另一個劇本合併到了一起,為這個故事注入了全新的視角和想法。

從2013年1月開始,諾蘭開始緊張地改寫喬納森遺留下的劇本。他也開始與索恩頻繁會面,探討一些關於科學方面的問題。

諾蘭一直很擔心有關劇本的內容會洩露出去,這樣會讓影迷喪失對電影的期待。為此他把電影的名字改為《芙蘿拉的信》,芙蘿拉是諾蘭女兒的名字。每次討論結束後,他都會讓索恩把新的想法和圖表都寫在紙上,第二天必須親手交到自己的手裡,確保萬無一失。

索恩在書中這樣寫道:「在喬納森和諾蘭手中,《星際穿越》的故事有了巨大的變化——它只是在整體思路上與我和琳達的最初設計相似,但比一開始好太多了!事實上,當我看到這些想法時,我問自己,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在索恩最初的劇本中,其實還有一些關於引力波的內容。

早在1983年,索恩就與其他科學家合作創建了LIGO計劃。LIGO運用雷射幹涉的方法測量微小的長度變化,這些長度變化來自引力波引起的時空擾動。

在劇本初稿中,布蘭德教授怎麼發現了靠近土星的蟲洞?

索恩這樣解釋:引力波源來自於一個遙遠的中子星——黑洞雙星系統,然後通過附近的蟲洞將引力波傳遞到地球上,最終被LIGO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但後來,喬納森和諾蘭在電影中刪去了關於引力波的內容。

諾蘭兄弟認為即使不提及引力波,電影中也已經引入了足夠多的嚴肅科學理念。他們必須考慮到大眾的接受能力,所以對許多科學元素進行了精簡,索恩對此表示認同。

星際

故事開始,眼前一片廣袤無垠的農田,遠處是連綿起伏的高山。

這裡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奧科託克斯,也是《星際穿越》中庫珀農場的取景地。

為了滿足拍攝需求,製作團隊為此特別搭建了一間農舍,工作人員從模型階段開始設計房子的朝向和格局。在農舍建成後,諾蘭常常會在房子裡面來回走動,來確定這個房子是否真的適合人居住。

在劇本中,庫珀一家周圍都種植著大片的玉米地。

因為故事設定在人類末日時期,各種農作物都難以生存,只有極強環境適應力的玉米被廣泛種植。當然,玉米也可以給人帶來很強的飽腹感,可以有效地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然而,取景地奧科託克斯長期氣候寒冷,冬天最低溫可達零下50度,對於喜愛高溫的玉米來說並不適合生存。

在獲得加拿大農業部的許可後,諾蘭與製作設計師內森·克勞利一起會見一個名叫裡克·西爾斯的農場主。西爾斯直言不諱地說:「這裡根本沒有人種植玉米,你們想種玉米是不會成功的。」

諾蘭還是堅持要根據劇情設定種植玉米,團隊在修建了一條通往拍攝地的道路後,在當地播種了500英畝(約3000多畝)玉米地。

設計師克勞利回憶說:「我們種下玉米後第一次來巡查,我們都希望它長得非常高,然而它們根本沒有長到理想的高度,這些根本就不像是玉米。」

但隨著當地氣溫的不斷升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些玉米在幾周內迅速生長,當劇組準備開機時,玉米的高度正好滿足了拍攝的需求。

最有趣的是,在電影拍攝完成後,劇組將還收穫的玉米賣給了當地的農場主。這不僅抹平了種植的成本,甚至還讓劇組小賺了一筆。

在電影中,有許多需要營造末日感的風沙鏡頭。

這些風沙本可以用特效替代,但是諾蘭拒絕了這一建議。他認為:「沙塵暴這樣的景象很難用特效實現,風暴接近時會把周圍的光線環境都改變,如果要讓電影看起來很真實,就必須像真的那樣做。」

於是,劇組動用了幾組高功率的大風扇,在每個街頭揚撒穀物碎質,營造出了極為真實的沙塵暴效果。女主角傑西卡·查斯坦說:「他們製造的這些塵土效果太出色了,感覺就像是世界末日真的到了。」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諾蘭向設計師克勞利闡釋了自己的理念:「我想放棄未來主義的想法,我們只演繹現在的技術。」

他認為想像創造一個未來的世界樣子,只會浪費過多的精力,而且也永遠不可能準確,所以《星際穿越》的一切設計都會根植於現實。

劇組用極簡主義風格設計製造了一個真正的「塔斯」機器人。在電影中,塔斯的場景80%來自真實畫面,僅20%是特效處理。

永恆號飛船的設計參考當下國際空間站,總共設計了十二個飛行艙。

其中每四個船艙為一組,包括四個引擎艙,四個登陸艙和四個生活艙。劇組還真正製作了其中三個艙:中駕駛艙,居住艙以及低溫艙。

諾蘭此前在冰島拍攝《蝙蝠俠:俠影之謎》時,曾對冰島的景色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為了拍攝米勒星球的水景和曼恩星球的冰原,劇組也特別前往冰島實地取景。在拍攝期間,遠處時不時就會有雪崩的聲音出現。一開始,劇組人員都特別擔心發生危險,但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

當然,影片最後部分出現的超立方體,也是劇組按照真實比例搭建的道具模型。

除了道具製作和美術布景之外,諾蘭對電影的配樂也格外重視。不過這次譜寫配樂時,他卻耍了個「小花招」。

《星際穿越》是諾蘭和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第5次攜手合作,但最開始,諾蘭只給了季默一頁小故事,就讓他做一首曲子。

在那張紙上,諾蘭只是記述了兩年前的冬天,他和季默在倫敦的一家餐館裡討論關於孩子們的事情。那場聊天一直持續到凌晨,從餐館出來後,他們還像兩個孩子一樣打了場雪仗。

隨後,漢斯·季默就根據這些內容作了一首曲子,主題是關於他與兒子的感情。

諾蘭來季默的家中,第一次聽完這首曲子後就覺得非常滿意。漢斯·季默顯得有些意外,追問諾蘭這次到底是拍什麼電影?諾蘭回答說,這是一部跨越星際間的宏大科幻片。

季默聽完後更覺得疑惑了,他寫的可是一首非常私人化的曲子,這是送給最親密的人聽的曲子。

諾蘭說,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為了採錄管風琴的聲音,諾蘭和團隊特地前往倫敦市中心的聖殿教堂,邀請著名管風琴演奏家羅傑·賽耶演奏。

諾蘭說:「管風琴可以帶來一種宏大的宗教感,它代表著人類對超自然或神秘力量描繪的嘗試。」

《星際穿越》的劇本前後總共修改了8年,但經過充分的前期統籌,電影最後的拍攝階段只用了4個月時間。

2014年11月7日,籌備近十年的《星際穿越》正式上映,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最終斬獲6.7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豆瓣評分高達9.3分。

《星際穿越》上映一年後,2015年9月14日, LIGO科學合作組織宣布探測到首個引力波信號。這也是愛因斯坦在1916年預測出引力波後,人類發現的首個確鑿觀測證據。

基普·索恩憑藉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尾聲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這首在《星際穿越》中多次出現的詩,是英國詩人迪蘭·託馬斯寫給父親的一份鼓勵。當時迪蘭的父親生命垂危,已經放棄了活下去的期望,準備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

迪蘭·託馬斯希望這首詩可以喚起父親戰勝死神的鬥志,不要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這也與《星際穿越》探索生命,愛與死亡的主題不謀而合。

關於電影《星際穿越》的故事已經結束了,但人類探索星際的腳步還未停下。

2012年8月,在太陽系漫遊了35年之後,旅行者1號正式飛離太陽系,成為第一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到2025年,兩艘旅行者號都將耗盡鈽電池,它們所有的儀器都將被關閉。

旅行者號將無法再繼續探測和記錄它們所經過的環境,變成兩隻造價昂貴的星際漂流瓶,但它們還將繼續前行,一直飛入廣袤宇宙的深處。

300年後,旅行者1號將到達奧爾特雲,但通過奧爾特雲還要花費4萬年的時間。

未來某天,這兩個星際使者也許會被某個外星文明截獲。那時的人類,或許正如電影《星際穿越》中一般,正在等待高維度生命的拯救……

參考資料:

[《星際穿越》,基普·索恩著

[ 紀錄片《星際穿越幕後製作訪談節目》

來源:上遊新聞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會面的地點選在史匹柏位於加州伯班克的辦公室,在這裡索恩闡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原則:1.影片中的情節不能違背已成定論的物理定律,也不能違背已牢固確立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2.對尚不明確的物理定律和對宇宙的猜想要源自於真正的科學。
  • 7個宇宙知識讓你看懂星際穿越:黑洞蟲洞和平行宇宙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對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聽上去就很「高大上」有木有!!這部以太空穿梭和時間旅行為題材的科幻片,因為觸及了大量物理學前沿理論,被不少科幻迷奉為「燒腦神作」,但也因為這些理論太過「高冷」,因而嚇退了一大波對科學理論本來就不感冒的普通觀眾,以及數量眾多的文科生們。。。
  • 《星際穿越》:宇宙漫遊指南
    1951年,英國詩人狄蘭·託馬斯寫下此詩獻給病重的父親,發出臨終的怒吼,對命運波折和毀滅死亡的咆哮鏗鏘有力、震撼人心,三年後,他在又一次瘋狂的酗酒裡猝死,年僅39歲,生命燃燒的徹底而絢爛。無處可逃,惶恐而絕望的人群,在等待中煎熬和希望,如墨菲的哥哥苦守小屋,維持著父親離開時的生活,耕種和守望。苦心孤詣的科學家燃盡了生命去探尋和求索,一如耗盡青春苦求解答的墨菲。決策者在痛苦中背負犧牲,就像早已理解了人類毫無希望而只能微笑著欺騙了所有人的布蘭德教授。孤獨赴死的遠航者在茫茫宇宙裡放逐,一如曼恩博士的理智崩潰或者艾德蒙博士的埋骨異星。
  • 宇宙中的黑洞,進入黑洞後是平行宇宙?
    霍金(左)因《時間簡史》而聞名世界,然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到過,基普索恩(右)堪稱他的「苦手」,霍金三次打賭全部輸給後者。基普索恩面向大眾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參與了著名科幻大片《星際穿越》的製作,這部經典影片中的蟲洞,也是一種「莫裡斯-索恩蟲洞」。《星際穿越》裡的「蟲洞」。
  • 趣談穿越時空;穿越和平行宇宙
    第一種時間線不改變,同一個宇宙中空間位置改變的穿越:比如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亞歐大陸和美洲是隔絕的,可以看成是物理常數相同,但社會發展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現在從2019年的上海乘飛機出發,幾個小時你就可以穿越太平洋上某個海島跟石器時代原始部落一起生活)(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島,島民生活在石器時代,擅自登島格殺勿論
  • 《星際迷航:發現號》:平行宇宙的星際戰爭
    克林貢人自然不會少,星際迷航系列中最為人稱道的,自創了一整套語言體系克林貢語,這是其他科幻作品中無可比擬的。仍要吐槽的是,楊艦長只出場兩集,就在戰鬥中犧牲了。作為宣傳頁上的領銜主演,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太草率了,不過好在編劇這次的野心龐大,這樣的安排正是為了後續的平行宇宙做準備。
  • 平行宇宙中的你,會是一隻未進化的猩猩嗎?
    星際世界2233年,敵對勢力星盟的不斷強大,使地球聯邦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 《復聯4》電影中,究竟是穿越回過去,還是平行宇宙?
    雖然漫威宇宙中有平行宇宙概念,但個人覺得《復聯4》中穿越的還是時間線,只不過並不是單純的回到過去。穿越類的科幻題材並不在少數,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也曾讓人津津樂道。2.平行宇宙概念,平行宇宙就是在宇宙中不同緯度空間中,存在平行的宇宙,每個生物個體在平行宇宙中都有體現,但不同的是,平行宇宙之間是彼此獨立的,互不幹擾,各自自由的向不同方向發展。
  • 《星際迷航發現號》時空穿梭機,平行宇宙真實存在
    我剛看完《星際迷航發現號》,這是美劇旅行系列第一季,看了之後,大腦一次又一次地停止工作,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發現號飛船會把你帶到哪個空間點。這一節美劇是關於邁克的,他從小被瓦肯人撫養長大,在神舟號和克林貢人大戰),最後失敗並失去了自己的船長,在服刑期間,船長盧卡從平行空間設計了戰鬥,並在某個時間點見證了平行空間的存在,然而在任何空間,都有星艦和克林貢人的戰爭。
  • 電影賞析:《星際穿越》扣人心弦的宇宙探險之旅
    還有探險過程中登陸星球的實景,往往平靜之中蘊藏著危險,令人震撼的超級巨浪和潔白的凍雲,有種說不出來的美,雖然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可以了解到外面世界的樣子,也是不錯的~全球氣候劇變,沙塵暴頻繁,莊稼瀕死,能源缺乏.....《星際穿越》開篇就建立出一個龐大科幻背景,仿佛「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 我們如何才能穿越到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並不是科幻小說作者靈機一動創造出來的概念,而是科學家們根據觀測到的事實以及各種宇宙理論進行推理的結果。我們如何才能穿越到一個平行宇宙中去呢?答案是:穿越蟲洞!假如水的表面代表了我們的宇宙,而我們就像是被困在水面上的一片樹葉,漂浮在時空結構之上。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星際穿越》因為眾多科學家的參與,以科學的態度儘可能準確展示出一幅奇異而壯觀的宇宙景象,必將成為科幻作品的新標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說,《星際穿越》上映後,就連在撲克牌桌旁邊玩牌的陌生人都會過去找他詢問有關蟲洞和相對論的問題。觀眾們對於其中涉及的有關物理學的疑問顯然遠遠超過了對電影自身劇情的關注,這並不奇怪,因為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實地展現宇宙中各種奇妙的天體現象的電影,想要理解這部電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學知識。
  • 愛因斯坦比黑洞更牛的預測,一旦發現,人類將可能實現星際穿越!
    不過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並不會讓科學家們停下探索宇宙的腳步。也許現在科學家們就已經將眼光瞄向了愛因斯坦另一個比黑洞更牛的預測,而我們也可能會更期待愛因斯坦的另一個預測被證實。因為這個預測一旦被發現,也許人類就將真正實現星際穿越和時間旅行的夢想。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7-31 如今影片即將重映,觀眾有幸再次見證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銀幕奇觀
  • 《星際穿越》中的蟲洞,會給絕望人類帶來希望嗎?看他怎麼說
    會像《星際穿越》那樣荒漠化嗎?人類的生活將何去何從?電影中我們的救世主庫博和他女兒的到了黑洞的數據,並帶著人類逃離地球,人類也逃離了危險。裡面他們是怎麼拯救人類的呢?蟲洞又是什麼?讓小編帶你看看吧!根據加瀨道雄《平行宇宙》所述,人類將如何逃離另外一個宇宙。
  • 電影《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星際穿越》8月2日影院重映 網易娛樂7月31日報導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
  • 關於平行宇宙,科學家是否已有證據確認它的存在?
    相信不少科幻電影迷都接觸過很多次「平行宇宙」這個理論吧!就連《Avengers》和《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都加入了這個元素,讓電影情節看起來更引人入勝。它們的時間相較我們是在「倒流」中。所有而知的定律都無法完美解釋這個現象,只有存在著一個與我們同時存在,卻完全顛倒的「平行宇宙」才能夠解釋得到,因此這個發現就成了平行宇宙的證據。然而,這次的發現於科學界仍未能得到一致的認同,但這也絕對能讓人類了解更多關於平行宇宙的想法。
  • 《星際穿越》的蟲洞通往多遠的宇宙?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枯萎病」,包括農作物在內的大量植物逐漸走向滅絕。於是,人類去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宜居的星球,以期能夠延續人類文明。那麼,《星際穿越》中的人類是去哪裡尋找宜居的外星世界?他們去的地方離開銀河系了嗎?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
  • 關於穿越的「祖父悖論」,如今終於破解了?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關於穿越的「祖父悖論」,如今終於破解了?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古往今來,人類對於平行宇宙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各種各樣以此為題的科幻小說也總是能抓住我們的好奇心。可這個猜想也是難以證實的,因為在生活中,沒有物體的速度能夠與光速媲美。儘管如此,時空穿越的理論還是牽動著人們的心,畢竟改變過去就好像是一劑後悔藥,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像遊戲一樣存檔重來。平行宇宙的探索祖父悖論」就是基於此誕生的。一個人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那麼就不會有你父親和你本人,可回到過去殺死你祖父的人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