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南美洲冠病疫情牽動全世界人們的心,而「震中」巴西的確診病例已經超越西班牙,躋身全球第四大疫區。
5月16日新增確診病例1萬4919起,累計確診病例23萬3142起,超越西班牙的23萬698起,成為排在美國、俄羅斯及英國之後的全球第四大疫區。另一方面,在死亡病例上,巴西當天新增816起,累計死亡病例增至1萬5633起。
那麼,巴西為何為迅速成為全球第四大疫區的?這裡面有幾個原因,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一、巴西全國冠病測試範圍遠落在歐洲國家
截止5月11日,巴西總計進行了約33萬8000次冠病測試,而遠在歐洲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兩國的測試次數都在巴西的六倍左右,都超過了190萬次。
據此,專家們預測由於巴西冠病測試次數偏低,實際受感染者可能是已知確診人數的數位,後期情況會更糟。
二、防控措施鬆弛,包括最上面也認識不夠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目前依然反對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甚至稱其為「小感冒」,批評一些州長為抗擊疫情而實施的嚴厲隔離措施,反對關閉學校、商店和餐館。他的理由是嚴格防控後面對失業、飢餓和痛苦的威脅。
巴西總統認為停止商業活動、實施居家令,比起經濟遭受的衝擊毫無必要。受疫情影響,巴西面臨100多年來最大常年經濟收縮。
三、兩任衛生部長辭職
5月16日,僅上任29天的巴西衛生部長辭職,這讓本來就脆弱的巴西的醫療衛生和抗疫工作遇上了新的阻力。而且,這還是疫情暴發以來,巴西第二位離職的衛生部長。
連續兩任衛生部長辭職,與其倡導的防疫措施跟總統的意見相左有關。衛生部長是從防疫的角度,採取措施,而總統是從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的。
我們注意到投資者,巴西目前已經出現了混亂局面,股匯兩市表現全球最差,說明主流的投資者對巴西經濟的發展失去基本的信心。巴西股指已滑落54%,其貨幣雷亞爾的幣值則下跌了31%。
而由於巴西是南美大國,其經濟下滑,直接影響到地區發展。只盼疫情快點散去,讓經濟重新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