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撼動全球經濟_網易財經

2020-12-04 網易財經
疾病名稱 疫情 傳播途徑 傳播特點 經濟影響
黑死病 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500萬餘人的生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 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疫情持續時間長。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很多,以至勞動力食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鞠,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饑荒。勞動力匱乏經濟遭受重創。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7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5000多萬。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實際上是禽流感的變異。 死亡曲線呈「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且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死亡人數多、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極短。 和黑死病類似,流感期間,交通、飯店、零售、旅遊和娛樂業不景氣,醫院和健康服務成了最大的贏家。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狂牛症 主發國在英國。據估計死亡人數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為止死於此疫的人數為69人。波及至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和賽普勒斯等。 對於這種病毒究竟通過何種方式在牲畜中傳播,又是通過何種途徑傳染給人類,科學家研究的還不清楚。 蔓延迅速,波及範圍廣,潛伏期長。 牛肉產業是美國農業領域中最重要的產業,產值高達1880億美元,約佔農業總產值的20%。提供了140萬個就業機會。據美國有線新聞網估計,狂牛症事件將給美國造成了至少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國暴發口蹄疫,集中宰殺、焚燒了近700萬頭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許多農民損失慘重。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等;東南亞各國、香港、中國等皆屬」口蹄疫疫區」。 病畜的水皰液、乳汁、尿液、口涎、淚液和糞便中均含有病毒。該病人侵途徑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經呼吸道傳染。 具有流行快、傳播廣、發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學特點,疫區發病率可達50%一100%,犢牛死亡率較高。傳播無明顯的季節性。 口蹄疫使英國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由原先預測的2.3%降至2%,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70億英鎊。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受到重創。據報導,與2000年同期相比,僅英國鄉村地區的旅遊收入就減少了75%。
SARS 2003年,我國內地24個省區市先後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個縣和市(區)。截止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氣溶膠傳播,不排除密切接觸傳播。 發病快,傳播範圍廣,死亡率高。 2003年旅遊收入減少約1200億元,影響全年GDP少增長1.1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減少約315億元,影響GDP少增長0.3個百分點。對其它消費品的整體影響較小,在200億元左右,影響GDP少增長0.2個百分點。外貿淨出口比2002年減少約70億美元,影響GDP少增長0.5個百分點。對投資的影響約500億元。
禽流感 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 禽流感具有很長的歷史,多發於鳥類中,到目前為止,主要是由禽類傳播給人。 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過1.5億隻禽類被撲殺,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範圍波及至農業、旅遊業等行業。世行預言禽流感將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達8千億美元。
豬流感 主發於墨西哥,確認及疑似豬流感死亡人數升至152人;全國疑似病例高達4000餘人。美國確診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還波及至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9個國家。世界銀行預測全球將會因此損失3億美元,經濟復甦會遭受重大影響。 豬流感極有可能存在兩種方式傳播,即豬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進一步傳播。 通常情況下,兒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感染,但此次墨西哥發現的豬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為年輕人。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豬流感一旦大規模暴發,將給已經遭受重創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衝擊,僅有製藥等少數行業能從中獲益。 而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預測,如果全球範圍內暴發一次流感疫情,那麼整個世界將為此「埋單」3萬億美元。

相關焦點

  • 為甲型H1N1流感源頭問題打「口水仗」
    自4月底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北美地區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來,疫情已經蔓延到了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美國和墨西哥媒體對此流感疫情的報導已經很少,但關於這種流感源頭的爭論則日益激烈,兩國媒體互指對方國家是流感源頭。     墨西哥媒體說,有關甲型H1N1流感源頭的爭論是美國媒體挑起的。
  • 國際SOS 建議企業在甲型 H1N1 流感爆發期間啟動流行病預防計劃
    -- 全球流行病預防專家協助企業減少風險及損失 北京2009年5月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將甲型 H1N1 預警級別提升至5級,全球領先的醫療救援、國際醫療健康管理機構國際 SOS 建議企業在目前流感爆發期間啟動流行病預防計劃。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被分離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崔靜)記者18日從中國疾控中心獲悉,根據我國內地確診的首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標本,國家流感中心日前成功分離出我國內地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了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香港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有抗藥性個案
    新華社香港10月2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22日發現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奧司他韋(即特敏福)出現抗藥性。這是香港第4次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出現抗藥性,也是第3宗本地個案。    衛生署發言人說,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就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及扎那米韋(即樂感清)的抗藥性測試時發現該株病毒。
  • 美首例甲型流感死亡病人家屬狀告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商
    史蒂文是代表其妻子朱迪-特倫尼爾提出「異常死亡」訴訟的,33歲的朱迪-特倫尼爾5月4日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死亡,她是美國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朱迪-特倫尼爾4月底開始患病,她當時懷有8個月的身孕。她隨後被確診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雖然大多數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能夠康復,不會出現併發症,但朱迪的病情越來越重,醫生給她上了呼吸機,她在剖腹產下女兒數周后去世。
  • 網絡直報系統幾秒就可掌握全國何處出現甲型流感
    專題:全球阻擊甲型H1N1流感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 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張彥平,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任學峰3日在衛生部應急指揮中心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甲型流感新藥!強生終止首創藥物pimodivir臨床開發項目:3期結果不...
    2020年09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宣布,該公司已經做出了一項戰略決定,停止開發pimodivir,這是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 加科學家繪製出首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圖
    加拿大衛生部長利昂娜□阿格盧卡克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加拿大科學家已經繪製出首個完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圖。阿格盧卡克說:「我非常高興地宣布,今天我們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認識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病原監控專題丨甲型流感病毒100多種亞型快速分型方案
    國家流感中心下發的「全國流感監測技術指南(2017年版)」規定各流感網絡實驗室對於HA陽性、但不能區分其型別或亞型的毒株和陽性標本務必在48小時內送至國家流感中心。發現新亞型(或疑似新亞型),應當立即上報,同時將相關毒株和陽性標本送國家流感中心覆核檢測。
  • 賽默飛世爾KingFisher技術快速高通量檢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
    RNA or total NA kit,chemagen 公司的Chemagic Viral Kit等,可在15-30分鐘內快速提取96個樣品的病毒RNA,提取的高質量RNA可直接進行real-time RT-PCR,確診樣品是否含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
  • 三種實時螢光RT-PCR試劑在檢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應用
    黃宗炎 朱玉蘭 劉勝牙 王佃鵬1 高朝賢 董瑞玲 黃彤文 李政良 胡孔新    (1.深圳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深圳 518033;2.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北京100123)    摘要 〔目的〕結合WHO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檢測引物和探針,探索合適的實時螢光RT-PCR試劑應用於國境口岸甲型H1N1流感病毒疑似標本的檢測。
  • 挪威首次發生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食品夥伴網訊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11月30日,挪威農業與食品部向OIE報告稱,挪威首次發生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發生地為挪威的羅加蘭郡,於2020年11月27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或不確定。
  • 上海分離出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上海分離出兩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記者 仇逸)記者10日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獲悉,中心應急檢測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出兩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香港發現首株對特敏福具有抗藥性的甲型流感病毒
    新華社香港7月3日電(記者呂諾)香港3日首次發現一株對特敏福(即奧司他韋)有抗藥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類似個案曾在丹麥和日本出現過。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發言人表示,3日在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抗藥性測試時發現,該株病毒對特敏福呈抗藥性,但對樂感清(扎那米偉)沒有出現抗藥性。
  • 流感爆發強度弱因太陽黑子谷年
    新華網華盛頓2010年9月8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研究人員7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他們分析了2007年至2009年間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流感病例數據,發現甲型H1N1流感出現嚴重後果的風險並不比季節性流感高。
  • 流感疊加新冠合併感染能否同時檢測?市面上可用選項寥寥無幾
    隨著北半球秋冬流感季來臨,流感疊加新冠感染的風險將增加病毒檢測的難度。對此,公共專家已經進行呼呼,要求開發快速檢測設備,以區分感染為新冠或者流感。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上周舉行的一場中國衛生健康科創大會上表示:「我們已經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未來就需要快速的檢測設備,快速檢測出是患者感染的是新冠還是流感。」
  • 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時期,預防流感最靠譜的方式是……
    今年夏季,香港流感已經造成了三百多人死亡,死亡總數超過 香港SARS時期的總死亡人數。香港衛生署表示,此次感染最多的是甲型(H3N2)流感。(在醫院候診的患者。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與此同時,深圳市已連續三周發布最高級(I級)流感指數預警。
  • 日本大學擅自實驗H1N1流感病毒轉基因(圖)
    神戶大學方面說,實驗目的是嘗試研製抗H1N1流感疫苗。實驗室設備完善,實驗對環境沒有影響。實驗由一名副教授指導,做實驗的學生已經畢業。神戶大學去年年底收到來自校外的舉報郵件,今年1月成立調查委員會,6月6日向文部科學省報告,承認醫學研究科曾擅自開展流感病毒轉基因實驗。
  • 為什麼1918年大流感如此致命?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科學追蹤史
    ,已經走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持續將近 3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了全球 5 億人感染,5000 萬人死亡。而當時全球總人口也不過 17 億。顯微鏡下的抗原檢測顯示,「露西」和那名留下肺部組織的士兵一樣,都是死於甲型流感。陶本伯格把病毒分離出來,使用儀器打碎,然後對病毒片段進行基因序列的檢測。再結合一開始的研究數據後,1918 大流感的全部基因數據躍然紙上。
  • 千面病毒:我們為什麼無法打敗流感?
    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不僅有甲型,還有乙型、丙型和丁型,共四種類型。  這與依據表面蛋白進行病毒特徵識別的方式並不矛盾。但由於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存在多變的表面蛋白,因此一般所說的HxNy型流感其實都是甲型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