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一直是全人類的夢想,雖然我們已經擁有了氣候宜人、資源充足的地球,但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探索的需要,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到了地球之外的星球。
而在太陽系內,火星素有「地球胞弟」的稱號,且其軌道位置和地球相近,相較於其它星球,火星確實是最有可能被改造的星體。
但如果有一天火星真的成為人類第二個居所的話,火星人和地球人是否會發生生殖隔離,最後成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物種呢?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生殖隔離是什麼,它又是怎麼樣形成的?一般而言,生殖隔離指的是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說即使交配了,產下的後代也不具備生育的能力等情況。
而在自然界中,許多物種都是受到地域的影響,比如某一次發生地震後,原本同屬一個科屬的老鼠被迫分隔兩地,而在多年之後,由於兩個群體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最終成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但提到火星人和地球人是否會發生生殖隔離,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關係,雖然尼安德特人不能稱之為人類,但在數十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卻沒有發生生殖隔離。
而事實是,智人也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指的是出現在25萬年前的種群,而晚期智人則在距今約4.5萬年前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智人由於出現的時間和尼安德特人相差無幾,因此在基因上的差異並不明顯,而後來部分智人走出了非洲,在長時間沒有接觸的情況下,才逐漸產生了生殖隔離。
換言之,火星人和地球人會不會有生殖隔離,取決於生活在兩個不同地區的人是否會有基因交流,但如果人類真的成功殖民火星的話,在未來人類的航天技術會變得更加發達,縮短的距離的情況,生殖隔離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