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和電感在解決EMI和EMC的不同應用

2021-01-18 電子工程專輯

磁珠和電感在解決EMI和EMC方面的作用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特點,是不是使用磁珠的效果會更好一點呢?

從原理上來說,磁珠可等效成一個電感,所以磁珠在EMI和EMC電路中就相當於一個抑制電感的作用,主要是對高頻傳導幹擾信號進行抑制。

磁珠可等效成一個電感,但這個等效電感與電感線圈是有區別的,磁珠與電感線圈的最大區別就是,電感線圈有分布電容。因此,電感線圈就相當於一個電感與一個分布電容並聯。如圖1所示。圖1中,LX為電感線圈的等效電感(理想電感),RX為線圈的等效電阻,CX為電感的分布電容。


理論上對傳導幹擾信號進行抑制,要求抑制電感的電感量越大越好,但對於電感線圈來說,電感量越大,則電感線圈的分布電容也越大,兩者的作用將會互相抵消。


圖2是普通電感線圈的阻抗與頻率的關係圖,由圖中可以看出,電感線圈的阻抗開始的時候是隨著頻率升高而增大的,但當它的阻抗增大到最大值以後,阻抗 反而隨著頻率升高而迅速下降,這是因為並聯分布電容的作用。當阻抗增到最大值的地方,就是電感線圈的分布電容與等效電感產生並聯諧振的地方。圖中,L1 > L2 > L3,由此可知電感線圈的電感量越大,其諧振頻率就越低。從圖2中可以看出,如果要對頻率為1MHz的幹擾信號進行抑制,選用L1倒不如選用L3,因為 L3的電感量要比L1小十幾倍,因此L3的成本也要比L1低很多。


如果我們還要對抑制頻率進一步提高,那麼我們最後選用的電感線圈就只好是它的最小極限值,只有1圈或不到1圈了。磁珠,即穿心電感,就是一個匝數小於1圈的電感線圈。但穿心電感比單圈電感線圈的分布電容小好幾倍到幾十倍,因此,穿心電感比單圈電感線圈的工作頻率更高。

穿心電感的電感量一般都比較小,大約在幾微亨到幾十微亨之間,電感量大小與穿心電感中導線的大小以及長度,還有磁珠的截面積都有關係,但與磁珠電感量關係最大的還要算磁珠的相對導磁率 。圖3、圖4是分別是指導線和穿心電感的原理圖,計算穿心電感時,首先要計算一根圓截面直導線的電感,然後計算結果乘上磁珠相對導磁率 就可以求出穿心電感的電感量。

另外,當穿心電感的工作頻率很高時,在磁珠體內還會產生渦流,這相當於穿心電感的導磁率要降低,此時,我們一般都使用有效導磁率 。有效導磁率 就是在某個工作頻率之下,磁珠的相對導磁率。但由於磁珠的工作頻率都只是一個範圍,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多用平均導磁率 。


在低頻時,一般磁珠的相對導磁率都很大(大於100),但在高頻時其有效導磁率只有相對導磁率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因此,磁珠也有截止頻率 的問題,所謂截止頻率,就是使磁珠的有效導磁率下降到接近1時的工作頻率fc,此時磁珠已經失去一個電感的作用。一般磁珠的截止頻率fc都在 30~300MHz之間,截止頻率的高低與磁珠的材料有關,一般導磁率越高的磁芯材料,其截止頻率fc反而越低,因為低頻磁芯材料渦流損耗比較大。使用者在進行電路設計的時候,可要求磁芯材料的提供商提供磁芯工作頻率與有效導磁率的測試數據,或穿心電感在不同工作頻率之下的曲線圖。圖5是穿心電感的頻率曲線圖。


磁珠另一個用途就是用來做電磁屏蔽,它的電磁屏蔽效果比屏蔽線的屏蔽效果還要好,這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其使用方法就是讓一雙導線從磁珠中間穿過,那麼當有電流從雙導線中流過時,其產生的磁場將大部份集中在磁珠體內,磁場不會再向外輻射;由於磁場在磁珠體內會產生渦流,渦流產生電力線的方向與導體表面電力線的方向正好相反,互相可以抵消,因此,磁珠對於電場同樣有屏蔽作用,即:磁珠對導體中的電磁場有很強的屏蔽作用。


使用磁珠進行電磁屏蔽的優點是磁珠不用接地,可以免去屏蔽線要求接地的麻煩。用磁珠作為電磁屏蔽,對於雙導線來說,還相當於在線路中接了一個共模抑制電感,對共模幹擾信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知,電感線圈主要是用於對低頻幹擾信號進行EMI抑制,而磁珠主要是對高頻幹擾信號進行EMI抑制,因此,對一個頻帶很寬的幹擾信號進行EMI抑制,必須同時採用多個不同性質的電感才會有效。另外,對共模傳導幹擾信號進行EMI抑制,還要注意抑制電感與Y電容的連接位置。Y電容和抑制電感儘量靠近電源的輸入端,即電源插座的位置,並且高頻電感要儘量靠近Y電容,而Y電容還要儘量靠近與大地連接的地線(三心電源線的地線),這對EMI抑制才有效。

附件:

1、圓截面直導線電感與穿芯電感的計算:

如圖3所示圓截面直導線,其電感為:

[H] (1)

其中:

L:圓截面直導線的電感[H]

:導線長度[m]

r:導線半徑[m]

:真空導磁率,[H/m]


【說明】這是在>> r的條件下的計算公式。當圓截面直導線的外部有磁珠時,簡稱磁珠,磁珠的電感是圓截面直導線的電感的倍,是磁芯的相對導磁率, ,為磁芯的導磁率,也稱絕對導磁率,是一個無單位的常數,它很容易通過實際測量來求得。

【技術分享】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請點擊右上角「…」擴散到朋友圈!

關注電子工程專輯請搜微信號:「eet-china」或點擊本文標題下方「電子工程專輯」字樣,進入官方微信「關注」。


相關焦點

  • EMI和EMC電路中磁珠和電感起到作用有何不同?
    磁珠和電感在解決EMI和EMC方面各與什麼作用,首先我們來看看磁珠和電感的區別,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多用於電源濾波迴路,而磁珠主要多 用於信號迴路,用於
  • EMI和EMC電路中磁珠和電感起到的不同作用
    磁珠和電感在解決EMI和EMC方面各與什麼作用,首先我們來看看磁珠和電感的區別,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多用於電源濾波迴路,而磁珠主要多 用於信號迴路,用於
  • 也來談談EMI和EMC電路中磁珠和電感的不同作用
    磁珠和電感在解決EMI和EMC方面各與什麼作用,首先我們來看看磁珠和電感的區別,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多用於電源濾波迴路,而磁珠主要多 用於信號迴路,用於EMC對策磁珠主要用於抑制電磁輻射幹擾,而電感用於這方面則側重於抑制傳導性幹擾。
  • 磁珠和電感的區別
    磁珠和電感的區別􀁺 電感是儲能元件,而磁珠是能量轉換(消耗)器件。􀁺 地的連接一般用電感,電源的連接也用電感,而對信號線則採用磁珠;􀁺 磁珠用來吸收超高頻信號,象一些RF電路,PLL,振蕩電路,含超高頻存儲器電路(DDR,SDRAM,RAMBUS 等)都需要在電源輸入部分加磁珠,而電感是一種儲能元件,用在 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用頻率範圍很少超過50MHz。
  • EMC設計重點-電感、電容、磁珠
    三大利器之共模電感  由於EMC所面臨解決問題大多是共模幹擾,因此共模電感也是我們常用的有力元件之一,共模電感是一個以鐵氧體為磁芯的共模幹擾抑制器件,它由兩個尺寸相同,匝數相同的線圈對稱地繞制在同一個鐵氧體環形磁芯上,形成一個四端器件,要對於共模信號呈現出大電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對於差模信號呈現出很小的漏電感幾乎不起作用。
  •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和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作用及原理
    三大利器之磁珠 在產品數字電路EMC設計過程中,我們常常會使用到磁珠,鐵氧體材料是鐵鎂合金或鐵鎳合金,這種材料具有很高的導磁率,他可以是電感的線圈繞組之間在高頻高阻的情況下產生的電容最小。鐵氧體材料通常在高頻情況下應用,因為在低頻時他們主要程電感特性,使得線上的損耗很小。在高頻情況下,他們主要呈電抗特性比並且隨頻率改變。
  • 詳解消滅EMC的三大利器:電容器/電感/磁珠
    02 共模電感 由於EMC所面臨解決問題大多是共模幹擾,因此共模電感也是我們常用的有力元件之一。 鐵氧體材料通常在高頻情況下應用,因為在低頻時他們主要程電感特性,使得線上的損耗很小。在高頻情況下,他們主要呈電抗特性比並且隨頻率改變。實際應用中,鐵氧體材料是作為射頻電路的高頻衰減器使用的。 實際上,鐵氧體較好的等效於電阻以及電感的並聯,低頻下電阻被電感短路,高頻下電感阻抗變得相當高,以至於電流全部通過電阻。
  • 電感、磁珠和零歐電阻的區別
    電感是儲能元件,多用於電源濾波迴路、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用頻率範圍很少超過50MHz
  • 磁珠與電感的區別及其作用與用途
    磁珠是用來吸收超高頻信號,象一些RF電路,PLL,振蕩電路,含超高頻存儲器電路(DDR 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電源輸入部分加磁珠,而電感是一種蓄能元件,用在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用頻率範圍很少超過錯 50MHZ。地的連接一般用電感,電源的連接也用電感,而對信號線則採用磁珠?但實際上磁珠應該也能達到吸收高頻幹擾的目的啊?
  • 硬體設計:電容電感磁珠總結
    額定電流:額定電流是指能保證電路正常工作允許通過電流.電感與磁珠的區別:有一匝以上的線圈習慣稱為電感線圈,少於一匝(導線直通磁環)的線圈習慣稱之為磁珠;電感是儲能元件,而磁珠是能量轉換(消耗)器件;電感多用於電源濾波迴路,磁珠多用於信號迴路,用於EMC對策;磁珠主要用於抑制電磁輻射幹擾,而電感用於這方面則側重於抑制傳導性幹擾.兩者都可用於處理EMC、EMI問題;電感一般用於電路的匹配和信號質量的控制上
  • 與電感這麼相似,為什麼你的電路只能用磁珠?
    使用貼片磁珠和貼片電感的原因:是使用貼片磁珠還是貼片電感主 要還在於應用。在諧振電路中需要使用貼片電感。為解決這一弊病,可在濾波器的進線上使用鐵氧體磁環或磁珠套,利用滋環或磁珠對高 頻信號的渦流損耗,把高頻成分轉化 為熱損耗。因此磁環和磁珠實際上對高頻成分起吸收作用,所以有時也稱之為吸收濾波器。  不同的鐵氧體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頻率範圍。通常磁導率越高,抑制的頻率就越低。此外,鐵氧體的體積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 EMC中的電感器2:鐵氧體磁珠
    了解有關市場上可以找到的應用,用例和不同類型的鐵氧體磁珠的更多信息。基本上,鐵氧體磁珠是-簡而言之-被磁性材料(鐵氧體,三氧化二鐵Fe2O3的陶瓷材料)包圍的電導體。鐵氧體磁珠會衰減高頻信號(通常f> 1MHz),並以熱的形式消散。它們根據信號的頻率為信號提供可變的阻抗,並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狀。
  • 電路設計:上/下拉電阻、串聯匹配/0Ω電阻、磁珠、電感應用
    如果把模擬地和數字地大面積直接相連,會導致互相干擾。不短接又不妥,理由如上有四種方法解決此問題:①、用磁珠連接; ②、用電容連接;③、用電感連接;④、用0歐姆電阻連接。 區別:①、磁珠的等效電路相當於帶阻限波器,只對某個頻點的噪聲有顯著抑制作用,使用時需要預先估計噪點頻率,以便選用適當型號。
  • 磁珠在開關電源電磁兼容設計中的應用
    電磁兼容問題已經成為當今電子設計製造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實際應用中的電磁兼容問題十分複雜,絕不是依靠理論知識就能夠解決的,它更依賴於廣大電子工程師的實際經驗。為了更好地解決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這一問題,主要要考慮接地、電路與PCB板設計、電纜設計、屏蔽設計等問題。
  • 工程師EMC應用設計秘籍(一)
    二、電磁兼容(EMC)元器件的正確選型和應用技巧  我們通過一些圖片,直觀的系統的回顧電磁兼容的含義、電磁幹擾的三要素以及抑制電磁幹擾的原理。再根據EMC設計原理和元器件不同的結構特點,主要講解不同元器件在EMC設計中的選擇及應用技巧,對EMC設計具有指導作用。
  • 一文讀懂EMC磁珠到底有什麼特性?
    磁珠(Ferrite bead)的等效電路是一個DCR電阻串聯一個電感並聯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DCR是一個恆定值,但後面三個元件都是頻率的函數,也就是說它們的感抗,容抗和阻抗會隨著頻率的變化而變化,當然它們阻值,感值和容值都非常小。
  • 符合EMI/EMC標準的SerDes――基本測試策略和指南
    以下應用筆記詳細介紹了如何在SerDes系統中測試EMI/EMC的基本概念和技術指南。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5023.htm  引言  LCD視頻顯示屏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堅固的設計、小巧的尺寸及低廉的成本使其非常適合安全、導航及信息娛樂系統。
  • 電磁兼容(EMC)元器件的正確選型和應用技巧
    再根據EMC設計原理和元器件不同的結構特點,主要講解不同元器件在EMC設計中的選擇及應用技巧,對EMC設計具有指導作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8183.htm  電磁兼容的定義  電磁幹擾的三要素  抑制電磁幹擾的原理  EMC主要解決方法 預防比屏蔽更加有效  電磁兼容性元器件是解決電磁幹擾發射和電磁敏感度問題的關鍵,正確
  • 談談EMC的電容電感器件選擇知識
    高速運轉過程中,瞬間會有一個壓降,這個地方壓降最主要是業餘陶瓷電容的容值和ESR值這個因素來決定的。第一個部分介紹了電容的應用,下一個部分主要是電感方面。電感方面,我們太陽誘電製作工藝相對於來講,比其他廠商要豐富一點,我們除了由下往上繞的電感,除此之外還有疊層電感,還有手機電源,還有射頻的、高頻的電感。
  • 【E課堂】最全面的磁珠知識總結
    當導線穿過這種鐵氧體磁芯時,所構成的電感阻抗在形式上是隨著頻率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在不同頻率時其機理是完全不同的。  在低頻段,阻抗由電感的感抗構成,低頻時R很小,磁芯的磁導率較高,因此電感量較大,L起主要作用,電磁幹擾被反射而受到抑制,並且這時磁芯的損耗較小,整個器件是一個低損耗、高Q特性的電感,這種電感容易造成諧振因此在低頻段,有時可能出現使用鐵氧體磁珠後幹擾增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