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 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 質數和合數》,這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因數和倍數基礎上的學習,這節的主要內容是質數和合數的概念以及質數合數各自的特點的理解掌握。通過這章的學習有利於進一步加深小學生對小學階段『數與代數』的理解和掌握 ,能對後面分數的約分、通分以及化簡最簡整數比打下基礎,。
二、 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想像力豐富,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在課堂表現活躍,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同時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被外界環境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從知識儲備方面來看,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因數和倍數,對數的特點以及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定的認識,為本堂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針對他們以上的特點,我在實際教學中將結合他們的這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一方面我會採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環節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在溫故的基礎上切入本節課,讓他們參與其中的教學環節,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直觀的學習本堂課內容,另一方面,我會創造問題情境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以此來引起他們興趣,激發他們思考,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三、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並且能夠判斷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知道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討論、獨立思考的方式學習質數和合數,能夠提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在經歷探索算理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學習信心,加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 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況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我確定如下的教學重難點:重點是質數和合數的概念,並且能根據概念判斷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難點是理解並掌握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五、 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的教學方法為講解法、合作交流法以及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六、 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導入的時候我將採用溫故知新和情景法相結合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開課之初我會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小蝌蚪找朋友的方式,對上節課學習的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進行鞏固回憶,並引導他們去發現有些數的因數多,有些數的因數少,由此提問『為什麼會這樣呢?』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 質數和合數》。
環節二:啟發誘導,探求生成新知
在生成新知環節,我將採用溫故知新法和情景法。將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在溫故因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獨立思考的方式,在我提問中去發現、歸納總結質數和合數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