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呢?

2020-11-29 百家號

陀螺

小時候應該都玩過了吧

小編那時是經常玩!

日本人做了一件事

在最有影響力的廣播電視機構NHK

做了一期節目

讓大家做陀螺

兩兩進行比賽

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

將近16分鐘,兩個陀螺還在轉

我們能從中看出來

日本強大的精細加工技術和軸承技術

全民對於機械加工製造的重視程度

陀螺旋轉時不倒原理

陀螺在旋轉的時候,不但圍繞本身的軸線轉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作錐形運動。也就是說,陀螺一面圍繞本身的軸線作"自轉",一面圍繞垂直軸作"進動"。也即陀螺並非垂直立於地面之上,而是對地面法線有一定的偏離,向地面有一些傾斜。所以重力對陀螺的力矩不為零,而陀螺的進動角動量可以平衡重力矩的作用,所以陀螺在旋轉時不會倒向地面。

陀螺圍繞自身軸線作"自轉"的快慢,決定著陀螺擺動角的大小。轉得越慢,擺動角越大,穩定性越差;轉得越快,擺動角越小,因而穩定性也就越好。

利用高速旋轉來保持穩定的這種陀螺原理,其實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比如,美麗的芭蕾舞演員在臺上表演的時候,她總是用腳尖像陀螺那樣不停地旋轉,否則,演員根本不可能用腳尖長久支撐高大的身軀,也不可能保持自身的平衡。

具有空中芭蕾之稱在懸空的鋼絲上行走自如或騎車表演的演員,通常必須手握一根具有良好彈性的長杆,或者雙手各執一種物件,以保持動態平衡。如果走鋼絲的演員兩手空空,就很難像在地上那樣行走自如。

陀螺已經不單單是作為玩具這麼簡單了,它的重要性在於:科學家根據陀螺的力學特性研發了一種科學儀器-陀螺儀,廣泛運用於科研、軍事技術等領域中。

當飛機或飛彈出現重心偏移的時候,陀螺儀就會迅速將偏移信息傳送給水平舵或垂直舵,調整俯仰或平飛姿態,使之正確地向接近。

陀螺儀是一種機械裝置,其主要部分是一個對旋轉軸以極高角速度旋轉的轉子,轉子裝在一支架內;在通過轉子中心軸XX1上加一內環架,那麼陀螺儀就可環繞平面兩軸作自由運動;然後,在內環架外加上一外環架;這個陀螺儀有兩個平衡環,可以環繞平面三軸作自由運動,就是一個完整的太空陀螺儀。

陀螺儀原理: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人們根據這個道理,用它來保持方向,製造出來的東西就叫做陀螺儀。陀螺儀在工作時要給它一個力,使它快速旋轉起來,一般能達到每分鐘幾十萬轉,可以工作很長時間。然後用多種方法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並自動將數據信號傳給控制系統。

陀螺儀為什麼會用在飛機上?

19世紀初期,剛剛誕生的飛機並沒有陀螺儀。飛機飛上天空,如果看不到地平線是找不到水平參考物的。飛機遇到氣流,機身會顛簸,姿態很難掌控,很容易墜機。

如何找到空中參照物,掌握飛行姿態,保障飛機安全這個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人們就想到了陀螺儀。

飛機陀螺儀錶盤的度數就是飛機盤旋過程中的傾斜角度,角度越大,飛機盤旋的半徑越小,速度越快。飛機的傾斜角度就是陀螺儀中陀螺的軸向和飛機傾斜方向的夾角。陀螺儀還能幫助機長找回機身平衡姿態,這就是陀螺儀被稱為平衡神器的奧秘。

除了機械陀螺儀,現在更多用到的是振動陀螺儀、光學陀螺儀。陀螺儀在身邊用途非常廣泛。除了測量飛行姿態,只要是測量運動中的角度,並需要進行平衡校正的都用到了陀螺儀。比如我們熟悉的手持穩定器、手機體感遊戲、平衡車、VR眼鏡裡都有陀螺儀。陀螺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

日常生活中很多好玩的東西裡面都有大道理,很多東西都有相關性,希望大家玩的時候也能好好琢磨。

相關焦點

  • 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
    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日本人做了一件事,在最有影響力的廣播電視機構NHK做了一期節目,讓大家做陀螺,兩兩進行比賽,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決賽時兩個陀螺轉了近16分鐘還沒停,我們能從中看出來日本強大的精細加工技術和軸承技術。
  • 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
    為什麼自行車輪子轉起來不倒?」,其實這種問題更嚴格的問法是「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自行車輪子快速轉起來不倒?」。之所以強調快速,是因為「慢轉的陀螺肯定倒!」,」慢速的自行車也肯定倒!」。對「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的最直白答案是「剛要倒一點,又轉過去了」。如果快轉的陀螺的轉速不變,那麼「倒」和「轉過去」的兩個因素會達到平衡,陀螺就一直不倒地(軸還是有點小斜度)。
  • 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事關陀螺設計和製造的秘密
    經常有人會好奇地問「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自行車輪子轉起來不倒?」,其實這種問題更嚴格的問法是「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自行車輪子快速轉起來不倒?」。之所以強調快速,是因為「慢轉的陀螺肯定倒!」,」慢速的自行車也肯定倒!」。 對「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的最直白答案是「剛要倒一點,又轉過去了」。
  • 陀螺可以無休止地轉動?——筆芯陀螺
    陀螺可以無休止地轉動——筆芯陀螺 你玩過陀螺嗎?你手中的陀螺能轉多久呢?今天教你自製一枚小陀螺,它可以無休止地轉動下去,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呢?
  • 陀螺儀為何旋轉不倒,原理是什麼?
    這個堪稱神奇的玩意兒就像變魔術一樣,只要中心保持高速旋轉它就是不倒翁,給它一個支點不但可以傾斜著旋轉,還能站在一根細線上甚至筆尖上旋轉,給我都能玩一整天。我們通常說的和玩的陀螺儀,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裡面由一個陀螺轉子與旋轉軸相連,外圍是由兩個支架組成。
  • 陀螺是什麼?陀螺就在我們身邊,你卻不了解它
    提起陀螺,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可能就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玩具,抽一下會加速,不停抽打就一直會旋轉,只要保持高速旋轉它就不會倒。當然現在已經出現更高級別的玩耍陀螺,什麼指尖陀螺了、傾斜陀螺了等等。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玩具陀螺,而是一種不僅用在軍工(飛機、飛彈、火箭、衛星、飛船)上,而且現在已經普遍用於生活上的陀螺儀。
  • 自行車為什麼可以平衡不倒,答案出乎意料
    「你知道為什麼陀螺不會倒麼?」「不就是那個什麼陀螺原理麼,繞軸運動有個力矩什麼的……」「算你說對了吧,那你知道自行車為什麼不倒麼?」「應該就是受力造成的吧」「你丫不廢話麼,受什麼力啊」「摩擦力咯」「自行車往前走,為什麼受橫向的摩擦力啊?」「好好好,那你說是為什麼」「額……其實我也說不清楚。
  • 躺著的陀螺為什麼轉著轉著就立起來啦?因轉動的物體有軸向力?
    躺著陀螺為什麼轉著轉著就立起來啦?因轉動的物體有軸向力?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在桌子上轉躺著的熟雞蛋,轉著轉著雞蛋就豎立起來啦,重心升高,能量增加,明顯地違反了物理規律。這是為什麼?也有人解釋說:旋轉的熟雞蛋兩端大小不一樣,重心不在中間,就來回搖擺。立起來後,圓心就在中間了,兩端的離心力大小差不多,就平穩下來啦。2002年,H. K. Moffatt和 Y. Shimomura解釋說:因為熟雞蛋的部分旋轉能量在蛋殼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作用下轉換成了一個水平方向的推力,使熟雞蛋的長軸方向改變,在一系列的搖晃震蕩中由水平變為垂直。
  • 騎自行車為什麼不倒?困擾了200年的問題至今無解
    因為這麼一個結構簡單的交通工具,時至今日卻仍弄不明白它的穩定性問題,即為什麼它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倒?為解開這個謎團,法國科學院甚至在1897年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獎項。200年來,許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孜孜不倦地研究著自行車不倒的問題,以期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發表了近百篇文獻,提出了各種可能。
  • 是什麼讓地球每天都在繞軸轉動?
    如果你使轉動的物體距離縮小時,你會發現它們的轉速增加了。這就像是滑冰運動員或者芭蕾舞者想要加快自身轉速時,他們會抱緊自己的手臂。因此,當塵埃或氣體雲開始聚集時,它們就使得地球的轉速增加了。我們已經討論過使得地球開始轉動和什麼使其加速這些問題。但為什麼它在持續轉動呢?
  • 基礎物理常識解釋陀螺為什麼不容易傾倒
    陀螺效應在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中都可以見得到,例如北方的小夥伴冬季有在冰面抽陀螺的記憶(00後應該不會有了)。但是旋轉的陀螺究竟為什麼踉踉蹌蹌就是不倒,很多人可能說不是分清楚。比較流行的版本是從角動量作為出發點討論的,當輪子旋轉的時候,半徑方向與速度矢量方向的兩個向量乘積會得到一個垂直於平面的矢量方向,旋轉的越快,這個矢量的模越大,也就越穩定。
  • 這個問題困惑科學家兩百年了:自行車騎行為何不倒?
    兩個輪子,蹬上就走,結構如此簡單的這樣一種交通工具,騎行過程中為什麼不會倒呢?甚至,高手在騎車的時候,可以雙手離開車把,任由車子向前走而不擔心摔倒(但要擔心前面呼嘯而來的汽車)。關於它的穩定性原理,據說爭論了很多年,時至今日尚不得而知!
  • 看看我們廠裡的陀螺和不倒翁
    我們廠的設備部經理,我們都親切地喚他林工,為什麼我要說他是陀螺呢?因為他每天都是忙得團團轉的狀態,忙也是真忙。廠裡八個車間所有機器的調製,檢修,故障,維護,有時候還要根據操作需要進行改裝設計,各種安全報警器的安裝,還不說廠裡那麼多錯綜複雜的管道,線路………我想到了用這樣一個畫面來形容他,把我們公司設想成一個中心軸,就豎在他身體的正中央,這個軸一直就這麼轉著,而他偏矮偏肥的身子也就這麼跟著一直轉啊轉的,想想看,這不是陀螺是什麼呢???
  • 能浮空、能迴旋,這個指尖陀螺已經學會自己飛了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玩過,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陀螺,但在手中轉動時總能給人帶來很大的滿足感。,由美國洛杉磯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短短幾天時間就成為了超級爆款,讓人玩到停不下來。 FlyNova飛行陀螺自帶電力系統,打開電源,握住中心軸然後撥動旋轉,和指尖陀螺的轉動方法一樣,想要停止的話
  • 為什麼恆星年比回歸年長?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有問必答 提個醒為什麼恆星年比回歸年長?回歸年:太陽中心在黃道上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或太陽兩續兩次直射於北回歸線(或南回歸線)的時間間隔,為365日5時48分46秒。恆星年比太陽年長20分24秒,我國古稱歲差。
  • 陀螺自轉軸不垂直於外環軸時,陀螺的進動角速度如何計算?
    那麼在陀螺的自轉軸不垂直於外環軸時,我們陀螺進動角速度的大小怎樣來計算呢?在陀螺的自轉後與外環軸重合時它又為什麼會出現「環架自鎖」現象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個問題。我們從雙自由度陀螺儀的基本組成可知,內環的結構保證了自轉軸與內環軸的垂直關係,外環軸的結構保證了內環軸與外環軸的垂直關係。
  • 從理論力學角度看翻轉陀螺——翻轉陀螺的部分定性結論
    陀螺一共受三個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重力阻礙陀螺翻轉。支持力不做功,不改變陀螺的重力勢能和重心高度。按照力學知識,摩擦力做功會使得系統機械能減少,似乎也不會使得重心升高。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滑動摩擦力在減少系統總機械能的同時,還會將轉動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下面我們分別從角動量和能量的角度討論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先從角動量角度來看。
  • 自行車騎起來為啥不倒?科學家想了200年,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變化呢?其實這得益於科技的幫助。經過近百年的實踐總結,人類早已意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推動。可能許多人會對此感到非常詫異,要知道自行車都發明兩百年了,怎麼會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呢?然而事實就是如此,這個「簡單」的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思考了200多年,可至今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 科學網—旋轉的陀螺,累並快樂著
    有一種玩具,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長了一副欠抽的樣」——被鞭子一抽就會不停轉圈,越抽它轉得越歡,甚至還高興地嗡嗡唱歌,如果不打它,它就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裝死了。這個玩具的名字叫陀螺。 陀螺是華夏大地很普及的玩具,又寫作陀羅,河南稱之為「的嘍」,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作「冰尜」或「打老牛」,北京稱之為「打猴兒」「抽賤骨頭」。
  • 用樂高自行車實驗來解釋自行車的腳輪效應和陀螺效應
    經過150年的演化,自行車絕對不只是代步工具了,它甚至發展出美學意義,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但是令人詫異的是,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卻仍弄不明白它的穩定性問題,即為什麼它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倒?腳輪效應能使前輪的支承力產生對前叉轉軸的力矩,推動前叉朝傾斜方向轉動,使離心力效應的穩定作用自動實現。當自行車往一側傾斜時,騎車人就會將前輪轉向同一側,由於前輪轉了一個角度,自行車就會沿著傾斜側的圓周行進,這時離心力向圓周外,就會將自行車扶正。在自行車上,即使方向發生變化,車輪也能始終在騎手的下方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