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研製出EB級雲存儲系統

2020-11-2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天津11月30日電(記者 周潤健)國家863計劃雲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二期)項目課題驗收會11月29日在天津召開,由我國高性能計算領軍企業中科曙光承擔的「EB級雲存儲系統研製」課題通過技術驗收。

為促進我國雲計算核心軟硬體產品的研發,「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雲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二期)」重大項目於2013年2月正式批准實施,其中包括「EB級雲存儲系統研製」等多個課題。

隨著雲計算、網際網路、移動終端和物聯網的迅猛發展,信息數據爆炸性增長,傳統的雲平臺的存儲架構已經無法解決如此大數據量的存儲落地需求。據中科曙光介紹,「EB級雲存儲系統研製」課題針對傳統存儲架構無法滿足大數據量存儲落地需求的問題,研製出具有超強的EB級擴展性和支持千億級文件存儲能力的新型存儲系統。該系統採用可在線增縮、自動負載均衡的柔性架構平臺設計,將平面數據提升到多層設計;採用先進的容錯架構、高效的數據容錯算法,配合用戶認證和數據加密策略,用於應對數據的「丟」「錯」和「偷」的問題,保證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據了解,在「EB級雲存儲系統研製」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中科曙光2014年建立了國內首家EB級雲存儲實驗室。

「三年來,除了進行技術突破性的研究之外,存儲實驗室還將各行業雲的實際存儲需求在實驗環境中進行模擬和印證,開展了一系列的大規模雲計算示範應用。」中科曙光副總裁沙超群說。

課題驗收專家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管海兵表示,EB級雲存儲系統作為下一代雲計算關鍵技術和系統重大項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雲計算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對雲計算系統的運行效率、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各項性能指標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它的成功研製,不僅意味著中國在雲計算基礎裝備上取得核心技術突破,對保障中國雲計算基礎環境的安全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研製出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
    據新華社天津10月4日電  (記者周潤健)記者3日從我國高性能計算領軍企業中科曙光獲悉:為解決數據通信安全問題,中科曙光與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近日聯合研發出我國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
  • 雲數智驅動數據高速增長,浪潮存儲提供EB級容量擴展
    需要一套具有EB級擴展性、支持千億級文件並支持多種服務接口的新型存儲系統,滿足海量、多元化數據存儲的同時,實現跨平臺無障礙對接。 其二,高可靠、高可用。存儲系統承擔著用戶的核心數據,與業務系統交互頻繁,一旦出故障,將直接影響業務系統的運行狀態,甚至引發數據完整性、安全性問題。
  • 我國成功研製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
    面向未來,學科交叉會聚將成為解決重大問題的新方法,基於多學科、多領域的系統創新將成為研製類腦計算機的有效形式。希望今天浙江大學和之江實驗室的創新一小步,可以成就人類美好生活的發展一大步。未來,項目團隊將基於我國自主產權類腦晶片,研製規模更大的神經元類腦計算機,同時研究支撐其運行與開發的類腦基礎軟體體系,並逐步實現開源與開放,為我國類腦計算新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
  • 雲存儲系統讓生活在網絡上駕雲飛翔
    【IT168 技術】目前新興名詞雲存儲系統。到底雲存儲系統是幹什麼用的,與我們的生活是否相關。雲存儲系統對於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種種的問題撲面襲來,我們能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雲」還要看運營商雲存儲系統的開發了。在此之前我們要深入了解下雲存儲系統到底是什麼。
  • 我國首款牛級霍爾推力器研製成功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分布式存儲的輝煌,Filecoin迎來1EB裡程碑丨星際數據
    根據Benet所說,從那時起,這個去中心化區塊鏈網絡租借的計算機存儲容量已經達到了1eb——大約相當於Dropbox在2018年提交IPO時的規模。  「很多人認為,要達到與傳統雲計算競爭的規模是不可能的。當我們剛開始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很多人都嘲笑我們,直接嘲笑我說『你不可能讓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容量超過幾個pb,也許10 pb。』直到現在我們超過了1eb。」
  • 我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王超研究員團隊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尤海航研究員團隊,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InSAR地球表面因受地球內外動力的驅動,一直不停地運動和變化,從秒級的地震破裂到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斷層蠕變,造成的地質災害威脅著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
  • 微秒級數據處理,華為雲存儲的「快」節奏
    既然網絡已經能夠提供微秒級的應用,那麼對於存儲介質來說也必須迎合這種發展趨勢,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效能。於是,才有了剛剛我們介紹的華為雲存儲All-Flash戰略,它的出現將傳統意義上的「慢車」——存儲和網絡大大提速,並與計算一起,構成了數據處理邁向智能時代的「三駕馬車」。
  • 我國首款牛級霍爾推進器研製成功!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
  • 航天科技集團成功研製我國首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標誌著我國首個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研製成功。該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
  • 我國首款牛級霍爾推進器研製成功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該推力器的成功研發,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
    作者 | 崔雪芹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與此同時,團隊還研製了專門面向類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實現對類腦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有效管理與調度,支撐類腦計算機的運行與應用。
  • 我國首款牛級霍爾推力器研製成功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
    來源標題: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日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702所及所屬航天瑞萊公司研製的國內首套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順利完成了某型航空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考核試驗,性能指標滿足試驗需求,填補了國內腐蝕敏感性試驗領域的空白。
  • 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來自空天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並首次實現全國尺度地表形變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製圖。作為受地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逐年增加。
  • 航天科技集團:成功研製我國首款牛級霍爾推力器
    證券時報e公司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5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
  • 淺析雲存儲的種類劃分及屬性特徵
    符合雲存儲特徵的存儲設備,稱為雲存儲。有句俗話,一鞋不能適千足。雲存儲也是有不同的種類,應用在不同的雲服務環境。從數據的存儲和訪問的方式來區分,雲存儲包括數據塊級雲存儲、文件級雲存儲和對象級雲存儲。這三種類型是由存儲區域網(SAN)、網絡附加存儲(NAS)和內容訪問存儲(CAS)分別發展而來。
  • 我國第二代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研製成功
    我國是世界齒輪大國,齒輪加工以螺旋錐齒輪難度最高,其加工裝備也只有美、德等少數幾個國家能生產。中南大學曾韜教授帶領的技術團隊在此領域的研究使我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能生產該類設備的國家。在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後,他們與哈量集團成立合資企業,又成功研製出第二代產品——H350G數控磨齒機,使我國在此領域研究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我國類腦計算技術發展迎來新裡程碑。該計算機由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是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標誌著我國類腦計算技術發展迎來新裡程碑。研究團隊負責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潘綱介紹說,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種顛覆傳統計算架構的新型計算模式,就是類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