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代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研製成功

2021-01-0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日前,一種新型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在湖南長沙哈量凱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鑑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勤之和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於成廷、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王聲堂等著名國內齒輪行業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這種型號為H350G的我國第二代數控磨齒機的精度指標和技術水平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廣泛應用於螺旋錐齒輪磨齒,特別是汽車後橋齒輪的工業化生產,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國是世界齒輪大國,齒輪加工以螺旋錐齒輪難度最高,其加工裝備也只有美、德等少數幾個國家能生產。中南大學曾韜教授帶領的技術團隊在此領域的研究使我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能生產該類設備的國家。在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後,他們與哈量集團成立合資企業,又成功研製出第二代產品——H350G數控磨齒機,使我國在此領域研究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

  自主創新

  長沙哈量凱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由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南大學曾韜技術團隊合資合作成立的。公司自2009年3月成立後,立即著手我國第二代數控磨齒機、銑齒機的研製,不到一年時間就拿出新產品,今年2月,首批兩臺H350G數控磨齒機發往用戶。記者在長沙哈量凱帥的生產車間看到,H350G實現了八軸控制五軸聯動,其B軸採用連杆推動的數控轉臺,克服了過去摩擦輪傳動的缺點,已經從第一代的仿製走向自主創新;設備安裝有在線測量系統,可以自動進行餘量分配和在線測量齒輪精度;設備的工件主軸採用力矩電機直接驅動,使工具機加工精度提高的同時也使工具機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據介紹,一臺H350G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最快兩秒鐘就可磨成一齒,每月可以磨削3000多套汽車後橋齒輪,每年至少可磨削3萬套。產品在今年4月中國數控工具機展獲得中國工具機工具協會頒發的春燕獎,並已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及產業化專項。

  十年磨劍

  承擔該項目研發的曾韜教授告訴記者,數控磨齒機出現之前,汽車齒輪是不經過磨齒加工的,不經過磨齒加工的齒輪精度最多只能達到9級,而磨齒加工後則很容易達到5級以上,上世紀90年代初德國格裡森工具機(Gleason)推出數控銑齒機和磨齒機,是螺旋錐齒輪加工裝備的一次革命。曾韜率領的技術團隊從1998開始研製我國第一代數控銑齒機和數控磨齒機。1999年他們研製的YK2212六軸五聯動全數控銑齒機參加了北京第六屆國際工具機展覽會,被中國工具機工具協會稱為我國數控工具機的六大跨越之一,同時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第三個能夠生產此類設備的國家;2002年他們又研製出YK2045七軸五聯動數控磨齒機,榮獲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協會2003年優秀新產品特等獎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發的2004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006年、2007年,又先後研製成功YK20100數控磨齒機和YK22100數控銑齒機,為發展我國螺旋錐齒輪數控工具機做出了重大貢獻。

  就在曾韜團隊大力研製第一代螺旋錐齒輪數控工具機時,美國Gleason等企業已經推出世界上第二代螺旋錐齒輪數控工具機。曾韜實事求是地告訴記者,與國際上第二代產品相比,自己團隊研製的第一代產品無論技術還是性能都有較大差距,最突出的是B軸的摩擦輪傳動等問題,他們在研製第二代產品時進行了重點攻關。

  強強聯手

  哈量集團是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的排頭兵企業之一,在精密製造領域具有十分成熟的經驗,他們與中南大學曾韜技術團隊的合資合作可謂強強攜手。哈量集團不僅為長沙哈量凱帥的銑齒機、磨齒機的研發和生產提供了管理、資金、精密加工、採購、營銷等方面的堅強後盾,同時也使自己的產業鏈得到延伸。目前,哈量集團的齒輪測量中心、新結構刀盤和刀條、精密軸盤、精密夾具與長沙哈量凱帥的銑齒機、磨齒機、研齒機、檢驗機一道構成了螺旋錐齒輪裝備的系列產品。記者還在車間看到,同樣屬於第二代產品,據稱是世界上最大規格的H2000C螺旋錐齒輪數控銑齒機和H2000G螺旋錐齒輪數控磨齒機已經完成裝配進入調試階段,它們都帶有在線測量系統,可自動對刀和在線測量齒輪精度。據了解,哈量凱帥預計在近年內還將開發為汽車行業服務的H650C銑齒機、H650G數控磨齒機、H600L數控研齒機和H600T數控檢驗機,並考慮研發完整的汽車齒輪生產線。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我國齒輪測量儀器研製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
    來源:中國機械網       我國齒輪行業在「十五」期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跨越式發展的標誌之一就是整個齒輪行業的普遍技術改造和裝備水平的大幅提升。其中,齒輪測量儀器作為齒輪生產企業必備的檢測儀器,是齒輪行業技術裝備提升的主要設備,「十五」期間,我國齒輪行業添置了320多臺各式數控齒輪測量中心,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齒輪企業裡檢測設備相對落後的局面。     與此同時,我國齒輪量儀的開發與製造水平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直齒輪,螺旋齒輪,錐齒輪和蝸輪齒輪的區別
    螺旋齒輪  由於齒相互作用的原因,斜齒輪與正齒輪相比工作更平穩和安靜。斜齒輪上的齒與齒輪表面成一定角度切割。當兩個齒開始接合時,接觸是逐漸的 - 從齒的一端開始並在齒輪旋轉到完全接合時保持接觸。典型的螺旋角範圍約為15-30度。推力載荷直接隨著螺旋角的切線的大小而變化。螺旋是變速器中最常用的齒輪。它們還產生大量推力,並使用軸承來幫助支撐推力負載。
  • 上海交大研製成功「六軸聯動數控電火花工具機」
    上海交通大學的特種加工科研團隊,經過長達八年的科研攻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成功了「六軸聯動數控電火花加工工具機」,並開發了配套的CAD/CAM軟體和加工工藝,為製造閉式整體渦輪葉盤提供了一套全面技術解決方案,其中既包括了硬體技術,也包括了軟體技術和製造工藝。這一技術將在第16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進行展示,有著充分的產學研應用前景。
  • 錐齒輪螺旋輸送機雙城實體廠家設備材質如何選擇
    錐齒輪螺旋輸送機雙城實體廠家設備材質如何選擇   輸送機輸送帶設計出產歷程中能留心在設計上要思考良多細節問題,包管設備的正常運用。本機在設計時保證物料在餵料、卸料時少有撒落,減少了機械磨損。驅動方式有:減速電機驅動。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無齒輪傳動電動機
    記者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悉,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將電機與機械負載融為一體的低速大轉矩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傳統電機(尤其是中小型電機)無法直接適應負載的低速大轉矩要求,齒輪減速機成為絕大多數機械裝備的必備構件。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最大口徑單體碳化矽反射鏡
    這是公開報導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碳化矽單體反射鏡,標誌我國光學系統製造能力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大口徑光電裝備跨越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大口徑反射鏡鏡坯製造和反射鏡加工技術一直被美國、法國、德國等少數西方國家掌握,我國始終不具備自主製造4米量級大口徑反射鏡能力。
  • 我國首臺弧矢聚焦雙晶單色儀研製成功
    為了研製我國自己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滿足「上海光源」工程建設的急需,承擔該項研製任務的西安光機所「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項目組全體科研人員在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中科院瀋陽科儀中心等單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先後攻克了單色器第一晶體高精度定向、切槽、冷焊以及第二晶體肋拱結構等特殊形狀單晶矽精密加工及壓彎聚焦面形控制技術,四連杆柔性鉸鏈設計及傳遞
  • 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數控工具機是工業母機,數控工具機行業被稱為"裝備製造業中的裝備製造業".目前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發展迅速,在2007年佔領了超過50%的國內市場份額,並在經濟型數控工具機市場上取得較大成功.上下遊的關係相互依存,上遊企業往往是行業的晴雨表,從供給量和銷售方向可以看出下遊製造商的一定時間內下遊產業的發展情況。
  • 糖尿病新藥在我國研製成功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國際中醫糖尿病大會」上傳出一個令糖尿病患者特別振奮的消息,由中國中醫藥學研究院數十位糖尿病權威專家共同研製的降糖新藥 「正清消糖」膠囊,經過5573例患者近7年的臨床試驗終於獲得成功。該藥是從我國傳統中藥人參中找到攻克糖尿病的關鍵物質。
  • 我國成功研製出具有雙主軸和雙動力刀塔的「TMC25車銑複合加工中心」
    山東魯南工具機有限公司承擔的「TMC25車銑複合加工中心」項目,通過與日本專業研究機構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功率內藏式電主軸和12工位動力刀塔設計、製造、檢測技術,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具有雙主軸和雙動力刀塔的
  • 中國第3代軍用高級教練飛機(山鷹)研製成功(圖)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立項的我國新一代高級教練機,是充分發揮貴航集團教練機科研生產基地的整體優勢,運用國內航空工業成熟的高新技術,研製開發的我國新一代高級教練機。解決了空海軍的急需,結束了我國沒有高級教練機的歷史。殲教七飛機創造了中國飛機研製史上「六個一」的新紀錄:首飛一次成功,靜力試驗一次成功,三大部件對合一次成功,標準樣件一次對合成功,救生系統帶速一次進場成功,一次全面達到戰術性能指標。從此,貴航集團由仿製走上了自行研製新機的道路。
  • 我國三代核電最新型控制棒驅動機構成功研製,世界領先
    川報觀察記者 朱雪黎5月9日,記者從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獲悉,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四川華都核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ML-C型控制棒驅動機構在完成1200萬步熱態壽命試驗後,又順利通過了抗震試驗,該抗震試驗地震相當於8.5度抗震烈度,在該抗震烈度下房屋將遭受嚴重破壞或坍塌
  • FANUC數控系統與其他數控系統的比較
    FANUC數控系統FANUC數控系統由日本富士通公司研製開發。該數控系統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在我國市場上,應用於銑床(加工中心)的數控系統主要有FANUC 21i–MA/MB/MC、FANUC 18i–MA/MB/MC、FANUC 0i–MA/MB/MC/MD、FANUC 0–MD等。FANUC 0i–MC數控系統操作界面如圖1-17所示。
  • 7顆第二代風雲氣象衛星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研製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2日消息,在風雲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座談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介紹,「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將完成7顆第二代風雲氣象業務衛星研製任務,實現高低軌衛星業務接替、多星組網、互為備份,支撐「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
  • FL-62風洞成功完成測試,為第六代戰機的研製創造條件
    殲-20可以說是我國的國之重器之一,在殲-20服役之後,大多數人把焦點放在了第六代戰機上面,在國際上來說,其他各國都已經開展對第六代戰機的預研了。我國國產的六代戰機也需要進入開始預研的階段了,並且在早前,早有相關報導表明,我國也已經開始展開第六代戰機的研究工作了,對於戰機的研究來說,不僅僅需要厲害的技術,還要知道戰鬥機的外形是怎麼樣的,這讓我們不僅想起我國的國之重器-風洞。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
    作者 | 崔雪芹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與此同時,團隊還研製了專門面向類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實現對類腦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有效管理與調度,支撐類腦計算機的運行與應用。
  • 長春光機所成功研製大面積、高精度光譜光柵刻劃機
    這正是不久前,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柵刻劃機」達到的刻劃精度。  走進長春光機所實驗室,項目組科技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塊銀灰色、近似不透明「玻璃窗」的光柵,它是這套「精密機械之王」的傑作,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精度中階梯光柵。打造這臺「精密機械之王」的,正是長春光機所光柵刻劃機老中青三代研製項目組。
  • 三代核電CAP1400超大容量1E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
    在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等多部委的支持下,經過南都電源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人員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的自主化研製」課題圓滿通過驗收,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 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
  •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排名不分先後)數控技術是關係到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戰略性高新技術。從手機、家電、汽車的製造,到飛機、飛彈、潛艇的製造,都離不開數控技術,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核心技術,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我國機械產品從「製造」到「創造」升級換代的關鍵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