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研製出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

2020-11-24 人民網

  據新華社天津10月4日電  (記者周潤健)記者3日從我國高性能計算領軍企業中科曙光獲悉:為解決數據通信安全問題,中科曙光與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近日聯合研發出我國基於量子通信的雲安全一體機。

  隨著全球範圍內對量子計算的進一步深入探索,量子計算機或將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面對同一個大數分解難題,經典計算機需15萬年才能破解,而量子計算機應用Shor算法只需1秒。一旦擁有足夠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進入使用階段,現有的基於大數分解的RSA密鑰(一種主流的非對稱密鑰)將無密可保。」中科曙光公司副總裁曹振南表示,面對量子計算的衝擊,發展可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產業迫在眉睫。

  曹振南介紹,量子通信雲安全一體機重點提供與量子保密通信深度融合的雲計算作業系統、雲存儲服務平臺,並針對量子保密通信的應用場景提供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服務的雲服務解決方案。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5日 01 版)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在京成功舉行
    【IT168 資訊】主題為「建設量子通信網絡,構建量子產業生態」的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暨「Q-NET」新品發布會(以下簡稱論壇)在京成功舉行。論壇的舉辦對於促進產業合作,推進量子通信產業更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國際上首臺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IT之家 10 月 27 日消息 根據科技部官方網站的消息,我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製出了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完成了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實現了 10 公裡光纖鏈路 4 kb/s 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電話。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首臺量子直接通信實用化樣機
    該技術理論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兼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團隊在2000年原創性地提出,該團隊最近成功研製出了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完成了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實現了10公裡光纖鏈路4kb/s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電話,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實用化發展。
  • 我國研製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打開APP 我國研製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科技部 發表於 2020-11-21 11:53:13   隨著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通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能防範竊聽的量子保密通信受到廣泛重視。
  • 量子保密通信安全再升級
    我國量子保密通信安全研究迎來又一重大突破。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宣布,利用量子糾纏的內稟隨機性,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器件無關的量子隨機數。這項突破性成果將在數值模擬、密碼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有望形成新的隨機數國際標準  無論經典密碼學還是量子保密通信,都需要真正的隨機數作為保障。
  • 量子通信重大進展!北京成功研製首臺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該技術理論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兼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團隊在2000年原創性地提出,該團隊最近成功研製出了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完成了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實現了10公裡光纖鏈路4 kb/s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電話,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實用化發展。
  • 我國首臺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研製成功,在量子通信領域再進一步
    安全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大家無時無刻都在追求人身安全、信息安全以及通信安全,而目前技術飛速發展想獲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通信的安全性也越來越需要更多的投入。而近日亮相的樣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它能夠實現4kb/s的通信速率在光纖鏈路中,光量子有不可分離和量子不可複製的特性,正是因為這樣國家信息安全才需要這樣的技術來保障。
  • 我國量子通信成功將32cm提到4600Km,美國眼饞了!
    說到量子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什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等等一些方面都有量子技術的支撐,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述一下量子通信,以及我國是怎樣將量子通信從
  • 「前沿科技」我國科學家研製出國際上首臺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隨著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通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能防範竊聽的量子保密通信受到廣泛重視。量子密鑰分發、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直接通信是國際上量子保密通信最主要的三種理論。其中,量子密鑰分發和秘密共享都是先用量子信道協商密鑰,再用經典保密通信傳輸信息。
  • 我國成功研製出EB級雲存儲系統
    新華社天津11月30日電(記者 周潤健)國家863計劃雲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二期)項目課題驗收會11月29日在天津召開,由我國高性能計算領軍企業中科曙光承擔的「EB級雲存儲系統研製」課題通過技術驗收。
  • 我國量子計算再次大突破,一文讀懂量子黑科技發布會詳情
    重點發布產品本次發布會主要包含三項產品:超導量子云平臺、第二代測控一體機和典型量子算法。當然,後面的兩項都是量子計算機系統的「準配件」,一切為量子計算機系統服務。假設將整個量子計算機系統比喻為一個人,則後端的量子晶片(QPU)是大腦,量子云平臺是血肉,測控系統是骨,量子算法則是魂。獨立的全棧研發,無論是血肉還是骨,還是細到毛髮,都要一併研發或熟用。
  • 墨子號發射成功帶動量子晶片.量子加密SIM卡.量子通信與量子手機
    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籤名等的無條件安全,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信息安全問題。另外量子通信還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很好的隱蔽性能、較低的噪音比。把傳統通信方式的缺陷得以滿足。,進一步製備出偏振-路徑複合的四維糾纏源,保真度達到98%。
  • 央視: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原標題: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論文是對上述成果的一個系統性總結,證明了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初步成熟。我國科研人員通過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的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我國量子技術全球領先?發布會上看看郭光燦院士怎麼說
    重點發布產品本次發布會主要包含三項產品:超導量子云平臺、第二代測控一體機和典型量子算法。當然,後面的兩項都是量子計算機系統的「準配件」,一切為量子計算機系統服務。假設將整個量子計算機系統比喻為一個人,則後端的量子晶片(QPU)是大腦,量子云平臺是血肉,測控系統是骨,量子算法則是魂。
  • 預見2021 | 量子通信:一場不見硝煙的國際較量
    馬彰超:量子信息技術是新興前沿交叉學科,量子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品化與實際應用,離不開量子物理學家與信息通信、網絡工程、信息安全、密碼學等多專業跨領域的協同配合,從理論研究突破、關鍵技術研發、基礎組件及材料、設備研製與晶片化、標準化與應用推廣、教育與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夯實基礎、持續發力,才能取得成功。
  • 什麼是量子安全通信原理?
    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對通信理論的發展,將基於Shannon(香農)資訊理論的噪聲信道下可靠通信發展為基於Wyner(懷納)搭線信道理論的噪聲和竊聽信道下安全和可靠通信。通過介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原理及特點、基於單光子和糾纏光子對的兩種典型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協議,綜述了近年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重要進展,展望了其發展前景。
  • 量子通信技術,開啟一個新的通信時代,我國在此領域的探索
    基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並因此成為國際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的研究熱點。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觀察到了光子極化量子態和量子糾纏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來建立水下及空海一體量子通信網絡邁出重要一步。
  • 我國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條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地面跨度4600公裡、天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8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