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開承認:一顆星球可能有外星生命,2024年即前往探索!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日前發布了一種新概念的機器人,它將使用一種人類已經使用了300年之久的蒸汽機技術,而機器人的探索目的地正是被科學界寄予厚望的木星的冰月衛星-歐羅巴(木衛二),NASA為何要突然探測木衛二,而且還使用這種古老的技術?

木星的神秘的冰月衛星:歐羅巴

木衛二是伽利略1610年發現的,它是木星四顆最早發現的衛星之一,木衛二的直徑約為3120千米,只比月亮稍稍小一些,它距離木星67萬千米,已經被木星潮汐鎖定,和其他幾顆伽利略衛星形成了軌道共振!

伽利略衛星,從左至右,與木星距離近至遠為: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

木星的衛星系統

第一個拜訪木衛二的探測器是先驅者10號,1973年12月4日,先驅者10號告訴掠過木星以及它的龐大的衛星系統,局限於探測器的條件與軌道,留下了第一張木衛二有些模糊的照片!

先驅者10號拜訪木星留下的照片

1979年3月旅行者一號掠過木星,它具有更高解析度的相機和更近的距離,在48小時的飛掠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的照片,第一次發現木衛二遍布條紋,卻沒有發現有撞擊坑!

旅行者一號取得木星系統資料

旅行者一號在280萬千米外拍攝的木衛二

我們對木衛二的認識,除了前兩張模糊的照片外,大部分都來自於伽利略探測器,儘管伽利略的高增益天線由於在太空中冷焊無法打開,但伽利略探測器仍然用它的小水管發回了大量的資料,二後續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則以更高解析度的視角觀察木星和它的衛星系統。

木衛二的條紋

木衛二的結構

木衛二有一個巨大的冰殼,這在太陽系行星中絕無僅有,但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系統中卻比比皆是,1995到2003年間環繞木星的伽利略號探測器採集到的磁場數據表明在它的內部有一個和地球鹹水海洋類似的傳導層!另外木衛二還有一個和地球類似的鐵鎳質內核!

木衛二的結構

木衛二的表面是一個冰殼,所以它是太陽系內最光滑的天體,表面起伏不超過一千米,大多都再幾百米之間,這個冰殼厚達數十千米,再往下是一個上百千米的冰下海洋!然後再是高溫的地幔層,最後是金屬質內核!

木衛二熱量來源在哪裡?為什麼形成巨大的冰下海洋?

木衛二表面溫度極低,赤道地區平均溫度僅為-163℃,兩極則只有-223℃,為什麼凍得硬邦邦的冰層下有一個液態海洋,一時間把科學家搞的有點頭暈!不過很快就有了猜測,這個熱量第一個來自於木衛二與其他伽利略衛星之間的軌道共振,最終熱源來自於木星的引力!

另外木衛二也有一個金屬質內核,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可能也提供了部分熱量,雙管齊下,導致木衛二的可以保持一個龐大的冰下海洋存在!木衛二非常活躍,表面有大量的間歇噴泉,飛越木星的探測器能拍到木衛二的羽狀水蒸氣,2019年6月NASA通過哈勃望遠鏡取得的木衛二光譜研究發現,木衛二的冰下海洋可能存在氯化鈉,這佐證了伽利略探測器在25年前取得的鹹水海洋的結論。

而木衛二遠超地球的水體,讓科學家們浮想聯翩,甚至認為木衛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已經存在一個生態系統!從地球南極的東方湖(沃斯託克湖)和惠蘭斯湖的研究發現,冰下生態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微生物生態學家約翰·普利斯庫研究設計了無菌採樣器,在與世隔絕了上百萬年的惠蘭斯湖的樣品中發現每毫升水體中還有13萬個細胞,與深海微生物密度非常接近,DNA測序則顯示有高達3900多種古細菌!而且還不排除存在更高等生命的可能性。

可能大家對細菌都嗤之以鼻,但除了地球以外,太陽系還沒有任何一顆行星上發現哪怕只是最簡單的生命形式,如果人類在木衛二上發現細菌,那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人類的外星生命探測史將會被改寫!

歐羅巴快船和木衛二上的「蒸汽機」

《自然通訊》在2020年3月11日刊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NASA’s Europa Clipper—a mission to a potentially habitable ocean world》(NASA的歐羅巴快船-一項對可能居住的海洋世界的任務),文章認為全球性的鹹水海洋和巖石質的界面之間的豐富的化學反應是生命的基礎,因此NASA將以「Europa Clipper」評估歐羅巴(木衛二)是否存在生命!

論文認為木衛二穿越木星強大的輻射層將水和雜質形成氧化劑,這些物質能進行氧化的化學試劑,歐羅巴通過海底巖石進行積極的循環,將產生氧化-還原反應,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命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化學能,實現細胞的維持,新陳代謝和繁殖等生命才能發生的重要工作!

(a)各個層之間的相對比例,以及(b)不同構造和地球動力學過程的藝術示意圖

木衛二表面非常年輕,這表示它的表面一直都在和內部發生交換,這讓表面的氧化劑可以循環進入木衛二水體,得以保持或者部分保持水體充氧,這是木衛二可能存在生命的理論基礎!

歐羅巴任務概況

NASA的Europa Clipper任務任務目標是了解冰殼結構和其表面的噴發地形、海洋和地表以及冰層到海洋是如何交換循環的,通過化學方法了解歐羅巴海洋是否存在生命,當然還有科學家最感興趣的地形和區域!

因此歐羅巴快船配備了紫外光譜儀,探測羽狀氣流的大氣成分,還有塵埃顆粒分析儀採樣分析歐羅巴噴出物的有機特徵,還有地表遙感的的成像系統和熱成像系統!還有穿透冰層的雷達,描繪歐羅巴的三維冰層結構等。

未來在木衛二上蹦蹦跳跳的蒸汽機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發布的蒸汽自動自主檢索機器人(SPARROW),大小約和足球差不多,它將加熱木衛二無處不在的冰,形成蒸汽反推在木衛二上跳躍前進,為防止其在木衛二上猶如冰刃一般的表面穩定降落,SPARROW設計成了陀螺儀穩定的形式!

右邊的是SPARROW機器人及其著陸器。

它讓木衛二表面的行進以及探測效率成百倍的上升,而推進介質則來自於冰融化加熱的水蒸氣,如果利用核電池,再加以合理的規劃,似乎可以再木衛二上蹦蹦跳跳幾十年啊,這想想就激動,火星探測器都能爬十幾年,這木衛二上能蹦幾十年,一直都有發現,實在是科學界之幸事!

SPARROW任務還設想了一種集群工作的模式,比如不同的機器人又不同的任務,有的在表面獨立研究,有的可能會融化冰塊給其它探測器提供燃料,而且還安排了其回到探測器附近加注燃料!

相關焦點

  • NASA公開承認:一顆星球可能有外星生命,2024年即前往探索!
    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日前發布了一種新概念的機器人,它將使用一種人類已經使用了300年之久的蒸汽機技術,而機器人的探索目的地正是被科學界寄予厚望的木星的冰月衛星-歐羅巴(木衛二),NASA為何要突然探測木衛二,而且還使用這種古老的技術?
  • NASA已親口承認:木衛二可能存在生命,2024年將前去探索
    2025年,人類或將首次發現外星生命。這並不是我的胡言,而是由NASA親口承認。為木衛二別稱),預計在2024年啟程去探索木衛二冰層下方的世界,尋找生命跡象和木衛二巖石火山運動。由於到達木星最短需要13個月,因此探測器最快將在2025年抵達木衛二。這也是我在文初說「2025年,人類或將首次發現外星生命」的原因。
  • NASA: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如果發現外星生命,我們怎麼做
    根據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有一些衛星是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力的,如泰坦星、歐羅巴等天體。當然,指的是孕育生命的潛力,並不是說在這些衛星上面已經發現外星生命。NASA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歐羅巴可能具備支持上面的必要條件,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上。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孕育生命的條件,如需要有液態水等。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這顆衛星歐羅巴的內部存在液態水,其含水量非常豐富,在它表面的冰層看起來就像一個外殼。如果在歐羅巴的液態海洋中有穩定的熱源,那可能會出現外星生命。
  • 歐羅巴,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我們可能並不孤單
    真的有外星人嗎?如果有,我們可能最快在2025年有答案,目前太陽系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體是木衛二,也就是歐羅巴。然而,與地球內部不同,歐羅巴的巖石內部被一層厚度為80-170公裡的水或者冰覆蓋,歐羅巴的水量是地球的兩倍,伽利略號還發現了歐羅巴的磁極點每五小時就會移動一次,呈現規律性,這也是歐羅巴表面下有海洋的最有利的證據,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海洋是誕生生命的最佳場所,沒有海洋就沒有現在地球的生命,這也是讓眾多科學家興奮的地方,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歐羅巴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有外星生命的地方
  • 泰坦星可能真的有生命?NASA:探測器有新發現,必須去看看
    這些年來,尋找外星生命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截止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所以外星生命是否存在,還有待商榷。
  • 泰坦星可能真的有生命?NASA:探測器有新發現,必須去看看
    這些年來,尋找外星生命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截止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所以外星生命是否存在,還有待商榷。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是比較大的,即使是我們太陽系內,也有多顆潛在的生命星球,如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溫度高達400多℃的金星發現了疑似與生命有關的磷化氫化學物質,所以有科學家猜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現在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另一顆星球又有了新的發現。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浩瀚的宇宙中就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有可能在太陽系也會地外生命的存在。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的認知和眼界自然要比我們要高,而大部分的科學家自然也非常認可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於是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人類就開啟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雖然我們都認為,宇宙中大概率是有地外生命存在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實力有限,我們還無法走出太陽系探索。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的認知和眼界自然要比我們要高,而大部分的科學家自然也非常認可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於是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人類就開啟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雖然我們都認為,宇宙中大概率是有地外生命存在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實力有限,我們還無法走出太陽系探索。
  • 毅力號即將前往紅色星球
    發射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index.html#public毅力號成功通過最後一輪測試毅力號擁有眾多探索紅色星球的新能力和手段,該探測器旨在探究火星是否曾經存在過生命
  • 美公布10個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名單(圖)
    4000億中選出10個     由於新公布的美國宇航局2007年財政預算提案中,計劃中的地外生命探索項目遭到刪減,科學家決定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提前公布這份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名單,讓曾經為這個項目捐過款的私人愛好者事先得知那些神秘星球的生命秘密,以撫平他們的不滿和遺憾。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問題,蓋亞假說給出答案,人類應放棄探索
    那麼,美國已經開展太空探索長達六十多年,他們是否在太空中發現了宜居星球甚至是外星生命呢?可以確切地說,目前美國宇航局在宇宙中既沒有找到一顆完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也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這是否意味著宇宙中真的不存在外星生命呢?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問題,蓋亞假說給出答案,人類應放棄探索
    有的說法認為,美國是為了搶在其他國家前面探索其它星球,並進行地外能源的開發。而有種說法聽起來更加高尚一些,他們將美國的登月、探測火星等星際探索行動的動機歸結為探索人類的宜居地。那麼,美國已經開展太空探索長達六十多年,他們是否在太空中發現了宜居星球甚至是外星生命呢?
  • 外星文明會存在嗎?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可能真的來自外星球
    太陽系、地球誕生時間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我們地球生命起源也有數十億年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想揭開太陽系起源、地球生命起源等問題,似乎不大可能了,因為我們沒法回到數十億年前看一看這個起源的過程。既然我們地球出現了生命起源,那外星球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出現外星生命呢?如果外星球沒有生命起源,那假設有太空人回不來地球,而是飄到外星球,是否能夠為外星球帶去生命起源呢?
  • 宇宙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八顆星球
    按照科學家們制定的標準來說Kepler-442b事實上比地球更適宜居住。這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星球發現於2015年,距離我們大約有1100光年。如果它是一顆巖石星球的話,它的質量或許是地球的兩倍。Alpha Centauri是4光年外的一顆三星系統,最近霍金和米爾納宣稱計劃向那裡發射納米衛星搜尋外星生命。天文學家們認為有很大的機會在其中一顆恆星的宜居帶中存在類地星球。
  • NASA科學家預測,等到2035年,將會發現外星生命
    只要努力,希望也許會出現,最近NASA首席科學家說,人類在未來二三十年後,將會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發現外星生命,並且通過現如今眾多努力,我們已經知曉探索的方向和方法。,並且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眾多類地行星和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只不過這些由於距離的遙遠而無法徹底探索了解。
  •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在宇宙當中的星球裡面,地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地球奇蹟般的誕生出了生命,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而來的?目前在科學界有兩種主流學說,其中一種認為,只有在地球這樣的星球上才有誕生生命的可能性,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不斷進化一點一點的演化而來的。而另外一種觀點就比較簡單了,這些生命並非是地球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外太空,他們通過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地球的方式被帶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生根發芽,持續不斷的進化,形成了今天地球上生命繁榮的局面。
  • 科學家表示,月球地底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在這幾年不斷地探索發現月球的徵程中,科學家發現了更多關於月球的謎題等待解答。在當今世界主要國家登陸月球以來,包括我國嫦娥四號,我們知道,月球的表面是只有巖石的荒涼景象,沒有空氣可以呼吸,不適宜人類的生活居住。但在最近科學家們認為,外星生命可能潛伏在月球深處的水下湖泊中。
  • 海衛一上有新發現,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美國將發射探索器前往勘察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人類都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的存在,以證明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然而,宇宙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們便把目光放到了範圍更小的太陽系中。諸如月球、火星這些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外星球,我們人類已經對它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只可惜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關於外星生命的發現。
  • 被懷疑可能存在或存在過外星生命的5個星球
    縱觀整個宇宙,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一個是存在生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但是,有時候,我們又有理由相信,人類對外星生命的無休止的探索似乎不會很快結束。要知道,僅在2019年,利用紅外技術(主要是通過徑向速度測量和過境監測系統)就發現了146顆系外行星。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18個月前,NASA接受了一項大膽的挑戰,將其探索計劃提前至少四年,並計劃在二十年代末建立可持續月球探索。這期間,NASA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載人登月計劃不斷邁進,這將是繼1972年「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人類首次重返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