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山口大炮 X博士
編輯:涅瓦
網際網路流行文化,就是一個莫比烏斯環。
李贛來了,李贛走了。
孫笑川直播間火了,孫笑川直播間封了。
藥水哥曾引領了一波文藝復興,現在卻有些文化沉寂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這兩年,亞文化的變種,一位叫做抽象帶籃子的網紅,因為故意吹捧大專生,悄然走紅了。
帶籃子的很多金句,短視頻,因為言論驚駭,所以在B站、朋友圈都傳播得很火。
他會在畢業的時候自誇道:
「大專人,大專魂,大專都是人上人」
「985、211最後還不是大專生的打工仔」
在當保安的時候,他還會自豪地說道:「中國保安隊 扛起槍來就是兵。」
帶籃子常年混跡於微信群內,他身為保安,也會通過發小視頻的方式維持秩序:」如果不加以改正,那麼我將持續關注。」
而在他的微博下面,各種網友、狗粉絲也在不斷地對只有大專學歷的他發起無盡嘲諷。
因為帶籃子喜歡大肆吹捧高中生,有的網友做了個表情包,把大專叫做「帶專」,放在了學歷金字塔的頂端。
又有的網友看不慣這種行為,發出帶專禁令,說:「大專禁止出門。」
帶籃子的粉絲們都知帶籃子的許多視頻就是笑話,誰都心知肚明他是在惡搞,可人人都在假戲真做,也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帶專文化圈」。
帶籃子,真名叫做陳義,出身於山西忻州。
他由於常年混跡於老家的深藍網吧和黑洞網吧,荒廢學業,結果當年高考分數只有426分,差了本科線20來分。
△ 如今,深藍網吧被改成了一牆標語
帶籃子本想著好好努力,復讀一年考個好大學,結果又跌了幾十分,最後只得認命,上了大專,讀商務英語。
雖說是商務英語專業,但帶籃子大專在讀期間,考了多次英語四級,沒一次過425及格線。成了典型的家庭教育裡的反面教材。
△ 帶籃子的第四次四級考試,又考砸了
如果沒有直播,帶籃子就是一個每個人看過去都不會留下任何印象的純路人,濺不起一點水花。
但他偏偏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發現了直播紅人李老八。
沒錢、沒學歷、沒女孩子追的帶籃子猛然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號人,就算是身為保安也可以擁有數十萬粉絲,每天悠然自得,抽菸吹牛,卻又有大筆收入進帳。
於是,這讓沒有什麼收入、看不到什麼未來的帶籃子開始崇拜起了李贛,鑽入了一個叫做「帶秀TV」的貼吧中。
在這個貼吧裡,多半是李贛和孫笑川等人的黑粉,他們自稱「嗨粉」,以惡搞、謾罵李贛為樂,他們把罵人稱作「互動」,把搞黃色叫做「修車」,儼然一個網絡廢土。
△ 帶秀TV吧內的生態一角
帶籃子卻獨闢蹊徑地在貼吧裡靠著語音回復這個功能,模仿著快手裡的精神小夥,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而讓帶籃子一炮而紅的,是帶籃子模仿保安的小視頻,被一些粉絲們傳到了不同的小眾微信群裡,群又通過群傳播,帶籃子這個大專保安瞬間吸粉一片。
△ 小區保安三件套
很多帶籃子的粉絲覺得,帶籃子雖然也是抽象,但他的火併不是因為嘴臭,而是真實感。
真實到好像就是你大學時期總會遇到的那麼一個天天翹課、愛吃外賣、吹牛裝逼的舍友。
帶籃子憑藉獨特的人設和耐打的內容,成功躋身抽象直播界,在B站也有了一定人氣。
你看早期帶籃子的視頻,大多是批話連篇,細數那些風流往事,嗨社會經歷。
比如他說他有個兄弟叫張平安,手持著一把開山刀仗義護送他爺爺靈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路上一百多輛車硬生生不敢上前一步。
他說的時候口沫飛濺,頗有一種憶往昔崢嶸歲月的滄桑感。
再比如他說自己初中時打架的經歷,因為罵了班級裡的一個女孩,被對方找來當地最爛初中的社會哥堵到學校門口。
帶籃子剛見面被社會哥氣勢震懾,手都在悄悄打哆嗦,剛想稱兄道弟一句,就被大哥一巴掌打蒙了。
這一巴掌可把帶籃子打哭了,哭著放狠話給老哥打電話,結果老哥一來,又把他打了一頓。
△ 帶籃子還把這個經典經歷翻拍成了自己的小電影片段
你聽著故事覺得還挺帶勁兒的,他那誇張的視聽語言和面部表情,你總能回想起小時候認識的某位吹牛老哥。
但是等你細細回想,又覺得這些故事都不是真實的。
比方他總吹牛著「吃飽喝足去日批」,活像大專界的孔乙己,粉絲見到就要問一句:「義哥又要去rip了啊?」
乍看帶籃子瘋瘋癲癲滿嘴批話,實際上卻是一個膽小不敢太出格的人。
他嘴上調侃著混社會的經歷,卻給人一種小市民的圓滑感,想裝逼,卻又怕惹事。
明明是個老實人,卻總想凹出江湖痞氣,顯得好笑又心酸。
他自喻為「潮流教父」,不斷在帳號中更新自己的穿搭,稱粉絲們為土狗。
你看著他發出來的視頻和照片,乍一看還覺得有些小帥。
上腳一雙切爾西靴,就把自己當做阿美咔嘰教父,在直播間指點江山,卻不留神露出了自己的一腿黑毛。
套上冷帽,把頭髮梳到腦後,嘴裡噴著fuckme(supreme),各色潮牌都不放在眼裡。
△ 你點進去一看,滿腦子就是一句話,我為我剛剛的想法道歉。
但當粉絲把帶籃子的視頻發到虎撲步行街後,帶籃子想到了虎撲JR們專業挑剔的目光,帶籃子好像就有點慌了。
可能你看完他的視頻、認識了他,覺得他是小丑,是戲子,是抽象大師,但這些他都不在意。
就像他的微博簡介:「大可不必了解我,看我笑話就好。」
帶籃子享受著直播的紅利,卻懼怕直播的人氣,有時會在直播間人氣最高的時候突然下線。
有一次帶籃子和女粉絲連麥互動,後來發現她是985、211的,帶籃子就慫了把麥給掛斷了。
你覺得他真實,因為他不過是一個包裹在抽象文化下的普通人。
帶籃子的粉絲群們,有高學歷的,但同樣也有一群大專生,這些大專生們不怎麼被關注,帶籃子也成了他們的縮影。
帶籃子最為經典的名人名言,是這麼一句話。
這個世界,多數人都是老鼠人。
只有少數人是蝙蝠人。
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家讀書的時候,都一起玩玩鬧鬧,感覺不到差距,好像一群活潑的老鼠一樣。
但當步入社會久了,大家才發現,老鼠就是老鼠,只能在下水道裡四處穿梭,爬不到上遊社會。
而看起來像老鼠的蝙蝠人,卻最後成了蝙蝠俠,一飛沖天。
所以當身為老鼠人的帶籃子,生平第一次去北京跨年,或許是看到了老鼠與蝙蝠的比喻,他坐在地鐵上,疲憊地說了一句:「北京這座城,太大了,兄弟們」。
帶籃子說的是實話。
在網絡世界混跡久了,你會把很多虛假當作真實。
你會覺得朋友圈的每個人都對星巴克成癮。
你會開始崇拜知乎大牛,感覺怎麼每個人都月入10萬。
你甚至會因為看了小紅書後,覺得背LV包包出門就有點low了。
但事實就是,這些蝙蝠人只是少數,所謂的老鼠人佔多數。
△ 「隨處都能睡著的中國人們」
2018年,全中國只有大約5%的人是本科學歷。也就是說,如果你上了本科,基本上就贏了全國95%的人。
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也只有4624元。
一些帶專生,或者一些看不起這個網絡現象的人,在主流網絡裡兜兜轉轉後,最終到了帶籃子處抱團取暖。
在他的直播間,我們能看到抽象文化的2.0版本。
帶籃子有時候會一本正經,在講故事的時候說「別刷禮物了兄弟,好好聽聽故事吧。」
在粉絲逃網課看直播時,他會一口批話鑿你臉上:「真當我是老師了,不好好上課,看我直播,不是傻籃子是什麼。」
他說著自己高考失敗上大專的經歷,感恩兄弟們,讓自己從廢物的抑鬱狀態中感受到了存在的價值。
這一切,就像電影《大象席地而坐》一開頭主人公於誠的獨白,
「滿洲裡馬戲團有一隻大象,它他媽就一直坐在那,誰都不理。」
下水道裡也有一群老鼠人,他們無論怎麼奮鬥,也很難成為蝙蝠人,最後只能說一句:「我算個jb。」
從這一視角上看,帶籃子,就是抽象界的蓋茨比,他現在月入幾萬,能穿潮牌了,可以過上一種有限的紙醉金迷。
但有學歷的人們還是會嘲笑他,他還是沒有考過四級英語,不了解的人看他,也不過是一個保安網紅。
帶籃子們,最後像一艘逆流的小船,奮力前行,只要他一旦有所停歇,註定會不停地倒退,回到過去……
設計/視覺:文特森
原標題:《帶籃子是個保安,也會是迷茫青年的精神圖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