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圖騰?音譯名。源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誌,稱為圖騰。比如:漢族的龍圖騰,蒙古族的狼圖騰。
《狼圖騰》由 法國導演 讓-雅克·阿諾執導,阿蘭·戈達爾等編劇,馮紹峰/竇驍等主演,獲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豆瓣評分6.9分。
本片講述上世紀60年代,北京知青陳陣(馮紹峰飾)和楊克(竇驍飾)插隊到內蒙古額侖大草原開始放牧生活。在此過程中陳陣與狼群接觸,並在好奇心驅使下養了一頭小狼。蒙古人民崇敬狼,熱愛草原,而外來人則功利地掠奪狼群食物,這導致了狼群與人之間的「戰爭」。最後以包順貴(尹鑄勝 飾)為首的生產隊最終發起了一場滅狼運動的故事。這也讓蒙古草原,自然,動物,人的關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影片中狼群與人類的多次衝突
衝突1
狼群歷時幾個月的等待,大規模圍獵了一群(大約幾百隻)野生黃羊,將其驅趕至草原上一個結冰的湖(當地人稱:漩渦)。
牧民知道這個秘密,每年都會找到湖並取些來吃食,並給狼群留部分過冬。一些搞開發的外來人知道了這個秘密,晚上駕著車,偷偷將黃羊掠奪完了,一點食物都不留給狼群。
狼群在深夜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衝突2
生產隊派人進行了慣例的掏狼崽……(為了減少狼的數量,對剛出生不久的小狼活活摔死)
狼群被徹底激怒了
衝突3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群狼終於逮到了報復機會,大規模圍殺生產隊的幾百匹軍馬,將所有的軍馬圍追堵截進了漩渦……看守馬匹的巴圖(阿爹兒子)也墜馬犧牲……狼王率領群狼襲擊馬匹大獲成功後站在高處睥睨眾生,眼神中那冰冷的恨意,直擊人心……
衝突4
搞開發的外來人
他們到了草原最後一塊淨土開發,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的破壞。看見大雁就打,看見狼就殺,草原沒有了寧靜,隨處可聽見槍聲……外來人利用死去的羊為誘餌,捕殺狼,阿爹不小心被炸傷,最後阿爹傷勢過重逝去。人類傷了狼,破壞了環境,同時也傷了人類自已。
衝突5
包順貴等人曾用陳陣養的小狼崽作為誘餌,引誘群狼進行獵殺。未成功。狼崽漸漸長大,不願受束縛,咬破了籠子,咬傷陳陣,咬傷巴圖的兒子……狼有狼的驕傲,是不被圈養的,陳陣最終才明後,狼是屬於大自然的,並將它放歸了自然。
衝突6
狼群夜間偷襲牧民羊圈,殺死無數隻羊,待牧民趕到時,狼用羊的屍體堆成路,逃走了…….
包順貴等開著車扛著獵槍對狼群進行大量獵殺,當人類追至狼群老巢時,狼王驕傲地從懸崖跳了下去……狼有狼的驕傲......
從片中這些群狼與人類的衝突中,有幾點感觸很深
狼群沒有了食物,開始大規模捕殺人類養的馬匹,羊群,甚至傷及人類……人和狼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生態不再平衡,人類傷害了狼,同時也傷害了自已…….如此惡性循環……於是人類展開聲勢浩蕩的滅狼運動......
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大量的狼消失,從而草原上的吃草動物因為沒有狼的制衡會大量增加,於是草原的綠植或草會大量減少,繼而影響到草原牧民的放牧,進而影響到草原人們的生活……生態環境破壞後,最終影響到的還是人類。這就是生態失衡的後果,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
還有阿爹反對陳陣養小狼,他認為陳陣把神抓起來作人的奴隸,是對祖先的不敬。是對騰格里的不敬,狼需要自已捕食的尊嚴,不想被餵養,想冒著死都要去捕食,它們是戰士。若把它的驕傲奪走,不讓它去捕殺,那它還算什麼戰士……人類需要尊重狼的本性……它屬於自然……
小編也驚訝草原人的習俗,草原人一輩子吃肉,當死了的時候把自已還給草原,那種豁達,隨性,順其自然的灑脫。
以此可見,任何時候保持生態環境是如此的重要。
森林避免過度砍伐,動物不能過度殺戮,同樣文明社會不能過度開發…….當生態環境的任何一個鏈條破壞後,在不知道的未來哪個時候,災難就會不期而至……
當然人類最終都會戰勝災難,但通常都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狼的精神
狼:聰明,組織能力強,團結一致並且聽狼王的指揮,很有忍耐心,為了一次捕殺,它們可以等待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狼的這種精神被蒙古族人所崇拜和敬仰,所以把他們視作本族的圖騰。狼的這種精神也被現代的很多企業寫進企業文化。狼的拼搏精神,團結精神也成很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內核。
在影片中,人類對狼扮演的三種角色
1類:阿爹一家,對狼是崇敬和膜拜,尊重自然生態,尊重規律,既從自然界中獲取,同時又懂得回饋自然的一類人。他們取漩渦裡黃羊時,不貪婪,為狼群留下食物;同時放了活著的黃羊,因為殺的黃羊太多了,為了黃羊的繁殖,也為了狼群的生存,其實也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平凡的牧民們總是很小心地維護著這種平衡;
2類:陳陣和楊克。外來人對狼的好奇,天真,熱愛,並試圖改變。陳陣養狼崽這一舉動,或許是出於愛心。但是狼有狼的驕傲,狼是不喜被圈養的,狼本性裡的野性,自由,殘忍,是不會因為圈養而改變的。這也只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情感而已。所以那隻小狼總想掙脫束縛回歸自然。最後讓它回歸自然,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3類:外來開發戶。徵服者,貪婪,掠奪,最終打破了生態平衡,也為人類招來災難。雖然事後人類意識到有些事情可能太過了,但是事態已經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於是又只能採取更激烈的手段來解決。人類應該為自已的錯反思。
非常佩服導演 讓-雅克·阿諾拍
這部電影從前期籌備到拍攝下來耗資不菲。從養狼訓狼就歷時7年養了三代,可看出導演對此片的付出和真心。從幼狼時期,在狼窩中架設攝像機與燈光器材,讓狼從小適應燈光和攝影機環境。
另外該片遠景之中有用狗代替的鏡頭。為了把錢花在刀刃上,遠鏡頭用狗代替。如狼奔路時要用威壓設備,固定路線奔跑,後期用特效抹去,狗則可以將此步驟略去。一切為了節約預算,用好資金,為了呈現一部精彩的作品。
雖然電影上映後還因租金問題而與當地相關部門鬧上法庭,發生了不愉快,想來事後應有妥善解決。但還是感恩導演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優質的電影。這種認真嚴謹的態度,令人敬佩。
寫在結尾:
本片把草原的壯美,狼性的精神,真實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了解到了真實的草原的生活,領略草原的遼闊和壯美。逼真而藝術地再現了原始遊牧草原的殘酷與美麗。
隨著文明的發展,對於原生態的保護與尊重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自然生態與人類文明的衝突那麼真實,殘忍,直白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如何平衡,值得好好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