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2020-12-03 黔票風雲

草原人其實是運用了草原辯證法的高手,還特別精通草原的 中庸之道 ,不像漢人喜歡走極端,鼓吹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草原人善於把草原上的各種矛盾,平衡控制在一舉兩得之內。

——《狼圖騰》

《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作者簡介:

呂嘉民(筆名姜戎),漢族,1946年4月生於北京,籍貫上海。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

對於作者來說,狼圖騰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書中所講述的人與狼共同競爭、共同生活的事故能引起人的反思。

作者認為用人狼從競爭、共生到人殺狼的故事,來反映出人與自然的矛盾。可以說《狼圖騰》不僅是一部真摯感人的小說,也是一首深情纏綿的長詩,更是一部人類認識自己,認識自然,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學教科書。它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並正視自己的錯誤。往大的方向說,元朝的帝國之所以能這麼強,跟他們身處的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狼群邊上,也是極大的磨練了元朝人的意志。

在原始部落,人與萬物都是平等的,人不是世界中心,只是廣闊圖景中的一部分。當現代人追求改變、進步、發展,並在此中掙扎時,《狼圖騰》中的原住民在做的是努力保存這片土地的本來面貌,他們抱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延續著千百年來的遠古習俗。他們信奉天葬,信奉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和動物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即使再兇狠的狼,也是可以作為朋友的」放羊人這樣說道。

當我們的那些現代機器來到草原,草原變成了礦洞,樹木一棵棵倒下。狼失去自己的家園,人與狼的和諧被破壞了。我們的槍真的要瞄準為了生存而反抗的狼嗎?

如果世界上最後一匹狼是混在哈士奇裡等待被買賣的寵物,那麼這實在是一種失敗。

騰格里,求求你,接受它的靈魂。

——《狼圖騰》

總的來說,該書的作者用狼的視角去解讀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值得人沉下心去看。狼的優點以及人類經歷的怕狼、養狼、殺狼等等幾個環節。都無形的透露出了一種草原上的靈魂將離我們遠去。

相關焦點

  • 草原民族的「狼生」傳說以及漢民族通俗文學中的「狼主」
    但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再次推推馮紹峰沒有推開的「通往草原人民精神世界的那扇門」,回溯草原民族與狼的關係。圖騰崇拜與祖源傳說結合「圖騰」是個外來詞,英語totem源出於北美印第安人阿爾貢金部落語言的「ototeman」,雖然輸入法頑皮地給出「奧特曼」的選項,但這個詞的意思是「他的親屬」,是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內心的「圖騰」,去內蒙古大草原插隊的原因之一,是被天鵝吸引記者:不管是《狼圖騰》還是《天鵝圖騰》,您都經歷了一個非常長的創作周期才完成,像這樣時間跨度非常大的作品,您是怎麼把一本書從無到有一點點完善起來的?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可以說我的一生,前半條命給了《狼圖騰》,後半條命給了《天鵝圖騰》。我幾乎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兩個圖騰,像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獻給神的一對珍寶。我把我所有最珍貴的東西,精心打造成最美、最高貴、最真誠的寶物獻給兩個草原圖騰。胡赳赳: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最嚇人的那個就是有一個老頭奮勇鬥狼的故事。說是有天晚上,一個老頭回家晚了,一個人在路上抽著旱菸,邊走邊唱,自己給自己壯膽。忽然發現有人把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正準備回頭,卻想起剛才一路走來就他一個人,並沒有人跟在後邊,這個人是從哪裡突然冒出來的?
  • 《狼圖騰》讀後感
    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她猶如鮮嫩多汁的西瓜,讓你迫不及待狼吐虎咽起來,生怕被搶走了再也吃不到這香甜可口的美味了——吃進腦海裡,體會狼圖騰,草原魂……狼圖騰是一部精神的盛宴,她是自我和民族的思考!她是一部史詩一樣的情懷!
  • 《狼圖騰》中的狼究竟是哪一種?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狼的種類你知道嗎?世界現存狼的種類你又了解多少?認真看完小編整理的這組圖片,尋找其中的答案吧!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從狼性到人與自然  《狼圖騰》原著小說是過去十年中國最為暢銷的小說之一,但看過電影《狼圖騰》的原著粉絲發現,影片與小說在內容上的差別是根本性的。原著小說每一章都是狼故事打頭,主人公就此開始思考和討論:人和自然的關係,漢族和遊牧民族生產方式的不同,探討狼性和遊牧民族的民族性。
  •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感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有感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狼圖騰》後,我深深地被狼的精神震撼《狼圖騰》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姜戎作為一名知青自願到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親身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共同患難的故事。書中將數十個狼的故事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蒙古草原狼的智慧。捕獵時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群中每匹狼的角色扮演以及狼王的英勇無畏,母狼的偉大,舍死護子、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深深震撼。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中國狼,即姜戎《狼圖騰》中高大威猛的蒙古草原狼,曾在中國的西北地區,蒙古草原,東北等地廣泛活動。其他地區不同種類的狼也廣泛分布,狼,曾於這片土地上的人比鄰而居。只是我們恨透了這鄰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的大規模獵狼活動,已經讓狼在江浙一帶絕跡。狼的分布地域被逼迫到了北緯30度以北,即使在這些地區,人聚居稍多的地方,也鮮少看到狼的身影。
  • 草原能不能沒有狼?狼沒了,草原也就沒了魂
    《狼圖騰》中的主角陳陣,是上世紀60年代從城市搬到草原的知青。在那裡,他很快就迷上了草原狼,狼既是當地蒙古人的敵人,也是當地蒙古族人的圖騰。食物缺乏的時候,草原狼會集成一個幾十隻左右的群體,由一對狼王狼後所統領。它們一般不會輕易接近人的居住地,不過由於氣候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草原環境導致獵物不足,草原狼迫不得已才會捕食牧民的牛羊。
  • 靈性圖騰:鷹、狼、獅的象徵
    鷹崇拜廣泛存在於古代許多民族中 ,尤其是草原遊牧民族。 細觀鷹的形態,鷹不但具有極強的飛翔能力,能在空中長時間盤旋,而且從高空俯衝捕食之快捷、迅猛也為其他飛禽所不及。 鷹的飛翔能力很自然地就使人將其與蒼天聯繫起來。也正因為如此,鷹被認為是薩滿化身的神物象徵,是太陽的使者。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而這部《狼圖騰》也遭受了這樣的質疑:一個只在草原待過三年的知青,怎能了解蒙古歷史文化。   北京作協的作家郭雪波是蒙古人,他近日發表微博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化研究室主任色音也是蒙古族人,一直從事蒙古歷史文化研究,他也表示,把狼當作蒙古人的圖騰,缺少歷史依據。
  • 專訪《狼圖騰》作者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
    據金麗紅統計,這本半自傳性質的小說,「面世短短5天,迅速攀升至各大書店排行榜首位」、「半月銷完5萬首印數,一個半月增至15萬冊。而數字仍在上升中。」  人們對該書的關注緣自它的幾大「奇」處:  第一,發自作者肺腑的傳奇內容——它描述了北京知青陳陣到內蒙插隊11年間與狼結下的不解之緣。
  • 港報文章:不願做"狼的傳人" 龍的圖騰敬業和諧
    中新網5月29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發署名「韋剛」的文章稱,雖然一本《狼圖騰》喚起了部分國人的野性,並以這圖騰作為華夏民族的標杆宣揚中華民族要重弘狼性、發揚狼精神,但是作者認為,這種否定華夏人是「龍的傳人」而力證華夏人是「狼的傳人」的做法,自己不能苟同。
  • 《狼圖騰》作者再出新書 豆瓣評分為何高達9.1?
    截至目前,這部小說在豆瓣上獲得了9.1分的評分,也有不少讀者紛紛回想當年追讀《狼圖騰》的日子。小說《狼圖騰》、《天鵝圖騰》的策劃人安波舜則表示,在《天鵝圖騰》中,姜戎首次書寫了愛情,此外,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真實」。
  • 《狼圖騰》作者再推新作《天鵝圖騰》,白巖松、俞敏洪給出這樣的評價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狼圖騰》|關於狼,我寫下的幾個字
    姜戎先生的《狼圖騰》,是我今生讀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記得當時也被賺了幾波淚水,久久不能從其中出來。今日,又從書架上將這本書抽出來,拂去上面的灰塵,翻開封面,看到了扉頁上舊時留下的幾個字,感慨萬千。·蒼狼風塵起,暮色下如墨的夜,掩了你的身影皓月明,孤山立似傷的鳴,道盡世路的艱辛一步一血印,一路一哀歌無畏死的悽冷,只為生的自由飛馳於蒼茫大漠
  • 小說《狼圖騰》再次引發爭議
    多位當年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一起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與相關專家,近日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指出,《狼圖騰》一書與事實出入較大。4月初,姜戎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本書裡所有的細節和故事大多都有出處,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曾在內蒙古草原當了7年知青的作家馬波認為,小說與事實出入較大。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