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2020-12-03 乾州蕞娃

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乾州蕞娃

看這部電影是為了完成部編七年級語文教材第5單元第18課《狼》的教學設計。多年來蒲松齡的文言小說《狼》都是以讚揚人的機智聰明和狼的貪婪狡猾為主題的。

但是,部編版教材這次的教學要求卻略有變化,尤其是課後第四題的設計:下面是一些有狼有關的成語,你在能列舉出幾個來嗎?從這些成語來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樣的?如何看待狼的這種傳統形象?課文中列舉了一些成語,我自己也搜集了一些,如豺狼成性、豺狼當道、除狼得虎、虎狼之勢、狼狽不堪、狼奔豕突、狼狽為奸、狼餐虎咽、狼心狗肺、鬼哭狼嚎、引狼入室、中山狼等,我發現含「狼」字的成語:大多都是貶義詞。

在單元編排設計中有這樣一段話:人與動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員」、人類始終面對著如何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本單元課文描繪了人與動物相處的種種情形,有的表達了對動物的欣賞、對其命運的關注,有的表現了人與動物的矛盾衝突。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增進對人與大自然關係的理解,加強對人類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尤其是劃線的這句話,我覺得很重要。結合本單元課文的編排設計,我個人認為,如何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狼也是本課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為什麼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狼會作為反面教材出現?有人說這是因為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人們一直備受虎狼之害,尤其是狼,一直以其奸詐狡猾而讓人類頭疼不已。我覺得這也許有點道理。

我小時候就聽父親說過狼吃人的一些傳說,本地還有一些人叫狗剩的,之所以被稱為狗剩,其原因是這人小時候曾被狼叼去過,被狼咬去了半邊臉,成為狗剩,是為了避其忌諱。比如說狼會模仿小孩子哭、會裝作老頭蹲坐在地上來騙人。狼還會尾隨行人直立行走。

還聽到很多關於狼吃羊、狼趕豬的故事。狼吃羊,一般是一口封喉,直接將羊斃命,使得羊還沒有叫出聲來,就結束了生命。所以在農村,如果羊在野地裡,或者家裡圈裡,如此這般死了,那首要的懷疑對象就是狼。狼趕豬的故事,可能大都是村民的描繪,未必有人真正見過。狼偷豬,一般會跳進圈裡,用嘴銜著豬的耳朵,用尾巴敲打著豬的臀部,豬乖乖的跟著他走。很多時候,誰家丟了豬崽,有一段時間總是懷疑是狼所為。

最嚇人的那個就是有一個老頭奮勇鬥狼的故事。說是有天晚上,一個老頭回家晚了,一個人在路上抽著旱菸,邊走邊唱,自己給自己壯膽。忽然發現有人把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正準備回頭,卻想起剛才一路走來就他一個人,並沒有人跟在後邊,這個人是從哪裡突然冒出來的?這時候他想到父母親跟自己講過的故事,不由得頭皮發麻,因為他知道跟在自己身後的極有可能就是一頭狼。怎麼辦?這時候他想起來自己手裡拿的長杆菸斗,頭也不回,直接把燒得通紅的菸斗戳了過去,只見身後的狼嗷叫了一聲,撤身離去。老頭這才敢回過頭去看,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聽完這個故事後,好長時間,我一個人晚上都不敢再出去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發現人們對很多動物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比如說,我們說「髒得跟豬一樣」「懶得跟豬一樣」,這話就不對。為此,我決定在要求學生搜集含「狼」字的成語的基礎上,推薦學生閱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沈石溪的《狼世界》和根據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變的同名電影。在教學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以後,為了讓自己的推薦有一定的引導性,我決定自己先看看電影《狼圖騰》。下來,我就自己所看這部電影的感想簡要匯總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狼圖騰》(Wolf Totem)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險劇情片,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採用3D實景拍攝。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馮紹峰、竇驍、巴森扎布、昂和妮瑪和尹鑄勝主演。影片講述了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與狼為了生存而彼此展開搏殺的故事。

小說《狼圖騰》自從問世以來,就一直是爭議不斷,在360百科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海內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足以說明,對此我沒有做過調查,也不能妄下斷語。但是,在網上我確實看到很多關於《狼圖騰》的評語,雙方各執一詞,其中不乏一些言語偏頗過激之人。

對我而言,尤其不喜歡這些言語過激的,每一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只要沒有違反社會公德,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內,沒有引起民族或群體之間的糾紛,就是可以的,不能因為這個說法不符合你的胃口就大加鞭撻,黨同伐異。

在看完《狼圖騰》之後,我的感受就像著名評論家白燁對於小說《狼圖騰》的評價那樣:「姜戎筆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現實的狼,也是歷史的狼。因之,這是一部狼的讚歌,也是一部狼的輓歌。」《狼圖騰》既是現實生活中的狼,也是象徵主義的狼,更多的是一種狼性,我更認為那是關中人口中的血性。

現實中的狼是很聰明的,這一點在我們前邊的故事傳說中可以得到證實,在《狼圖騰》中也可以找到:為了報復人類的屠殺,狼面對著一堵約三四米高的高牆,它們採用「搭狼梯」的方式——一隻狼直立著身子,靠著牆壁,兩隻狼從第一隻狼的左臂和右臂「飛簷走壁」跳上去,以此類推,搭了三層「狼梯」後,八隻狼成功地飛過了高牆。」

「為了報復人類,群狼在罕見的白毛風之夜,襲擊軍馬群,並且把馬群向湖泊方向趕過去,也是在那個夜晚,草原上最勇猛的馬倌巴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是,包順貴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錯誤,卻在追究這次群狼襲擊的損失,這是多麼愚蠢、固執和自私。因為畢力格老人早就告訴他,草原上最大的敵人不是狼而是黃羊和野兔,是黃羊和野兔在破壞草場。但是,包順貴卻聽而不聞,非要群狼趕盡殺絕,要掏狼的幼崽,而且把狼的勝利果實——冰凍在雪窩中黃羊全部拉走,正是因為個別人的貪婪和無知才造成了這次災難,但是他們不知反省,反倒怪罪起別人,這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在作怪。

狼的這兩次報復,很多人都從中感悟到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本沒有錯,但這只是生物意義上的狼。我們更多的是看重象徵意義上的狼,是狼的聰明,狼的團結協作,狼的尊嚴。

狼之所以是狼,就在於它不同於狗的高傲,狼是有尊嚴的!影片中狼的視死如歸,它們寧願自己從懸崖跳下,也不願被人類槍殺。它們寧願被亂石砸死,也不願意被人們剝皮。尤其是看到那隻大狼被一輛吉普車狂追了20公裡,費盡了最後一點力氣,帶著不屈的、毫不畏懼的眼神轟然倒地的那一刻,真的使人類的心靈為之震撼,狼的不屈不撓的高貴靈魂,強悍精明的軍事才能,讓人類為之汗顏!在大自然中有些物種,天生不安逸,戰鬥才是他們的價值,他們願意為此冒出生命的危險,也不願意在安逸中漸漸老去。這樣的物種,這樣的精神,值得尊敬!

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使得蒙古民族對狼是既愛又恨。不僅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的對象,而且,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放到狼出沒的地方,實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騰格里」(蒙語: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帶著狼的精神徵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在面對周圍的那些娘炮、偽娘的時候,面對他們無病呻吟的嘴臉,我更加的懷念霸氣十足的草原群狼。

最後,還要說的是這部電影的片尾曲《滄浪之歌》,有草原牧歌之風格,曲調悠遠低沉,歌詞優美深邃,寓意回味無窮。其實我以前就聽過,很好聽,只是從來沒有把它和電影《狼圖騰》聯繫在一起。從歌曲的名字,想起了《史記——屈原列傳》引用《孟子·離婁上》中的一句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願滄浪之水衝滌蕩盡我心中的汙垢!

相關焦點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箏箏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怎麼說呢這部電影的特效做的十分的不好,狼群圍獵殺掉了要供給軍區的馬群,這裡凍著的馬真的太假了!而且為什麼要改成巴圖死了?給陳陣和嘎斯邁加感情戲?為什麼!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    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狼圖騰》上映至今僅半個月,票房已超過5億元,更讓人驚喜的是,電影的賣座還讓原著再次火了一回。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狼圖騰》導演讓雅克阿諾專訪-搜狐文化頻道
    採訪手記 5月25日,長江文藝出版社在京舉行姜戎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慶典暨全球圖書換電影劇照版封面儀式,同名電影導演讓-雅克·阿諾也從法國遠道而來助陣。搜狐文化在第一時間對導演進行了30分鐘的簡短採訪,從《狼圖騰》的拍攝談到以往作品中的世界性精神。
  • 電影"狼圖騰"熱映引小說大賣 "平凡的世界"賣斷貨
    《狼圖騰》大熱背後引爭議  其實狼並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目前,一匹狼正以大熱姿態橫行———《狼圖騰》票房已經突破6.4億,暢銷多年的同名原著小說又掀起銷售高峰,影片的取景地點烏拉蓋成為旅遊熱點。但與此同時,這部影片、這本書所表達的狼性哲學不斷掀起爭議。  狼,是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 《狼圖騰》中的狼 與現實中的狼·杭州日報
    小說《狼圖騰》,似乎就是在神往情緒下誕生的。思想主題姑且不論,但對狼的描寫,並不符合現實中的狼——狼和狗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同一個物種受到了先人不同的影響,又被後人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最近《狼圖騰》熱映,也引起了熱議,那麼影片中的狼和現實中的狼一樣嗎?狼的真實世界又是怎樣的?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在電影《狼圖騰》裡,狼真正回歸為狼這種動物本身,關於狼性的探討和表現不夠深入。  對於這種差別,連電影《狼圖騰》的導演阿諾自己都說,「小說《狼圖騰》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狼圖騰》是我的。」  影片《狼圖騰》恢弘的場景,嚴謹的製作讓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高水平作品,但從內容上說,電影《狼圖騰》更像一部環保電影,影片更多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強調的是草原上的每一個生靈都在騰格里(長生天)的安排下,有序地生老病死,每一個生靈都有活著的理由,每一個生靈的死亡都有其死亡的意義。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讀後感-由狼性到人性的解讀
    從小到大,我們對狼的認知,無異於兇狠,殘忍,他們是叢林裡的殺手,是森林中最大的威脅,甚至於老虎獅子都很少敢去惹它們。 終於有機會閱讀姜戎的《狼圖騰》 ,這是一部神奇的佳作,充分的用狼的故事講述了狼是如何生存的。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原標題: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狼圖騰》中的狼究竟是哪一種?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狼的種類你知道嗎?世界現存狼的種類你又了解多少?認真看完小編整理的這組圖片,尋找其中的答案吧!
  • 潘石屹受《狼圖騰》啟發廢除公司「末位淘汰制」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上官雲) 25日下午,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暨電影授權全球圖書全球換封面儀式在北京舉辦,精裝《狼圖騰》10年紀念版亦同期首發。地產大亨、企業家潘石屹受邀出席該活動。他向到場記者透露,自己受該書最大的啟發是要秉承團隊精神,這比任何個體都重要,「隨後我便消滅了『末位淘汰制』。我想,這部書來日還會暢銷。」
  • 《狼圖騰》背後的狼:威風八面的狼王 只是人的想像
    原標題:《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導讀: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這一切都和狼是如此接近,有時候,甚至比黑猩猩和大猩猩這些正牌的人類親戚,更讓我們感到親切。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但所幸的是,其下的屬類美洲犬屬和狐形犬屬則保留了下來,繼續向前完成著進化的使命。2.Borophaqinae亞科大約在1600萬年前,Borophaqinae亞科由古犬亞科下的美洲犬屬中的湯氏屬進化而來。
  • 《狼圖騰》讀後感
    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她猶如鮮嫩多汁的西瓜,讓你迫不及待狼吐虎咽起來,生怕被搶走了再也吃不到這香甜可口的美味了——吃進腦海裡,體會狼圖騰,草原魂……狼圖騰是一部精神的盛宴,她是自我和民族的思考!她是一部史詩一樣的情懷!
  • 《狼圖騰》:從狼群與人類的較量中,看狼的精神
    什麼是圖騰?音譯名。源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誌,稱為圖騰。比如:漢族的龍圖騰,蒙古族的狼圖騰。《狼圖騰》《狼圖騰》由 法國導演 讓-雅克·阿諾執導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狼的精神狼:聰明,組織能力強,團結一致並且聽狼王的指揮,很有忍耐心,為了一次捕殺,它們可以等待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狼的這種精神被蒙古族人所崇拜和敬仰,所以把他們視作本族的圖騰。狼的這種精神也被現代的很多企業寫進企業文化。
  • 「全民閱讀推進月」《狼圖騰》讀後感|作者:左鳳英
    「有人讀完《狼道》體會到的是:當一位朋友突然冷落你,那絕對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是狗在背後說了你什麼;讀《鬼谷子》體會到的是不發生點爛事,你永遠看不清身邊人的模樣;讀《墨菲定律》體會到的是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而我今天讀完了姜戎的一共408頁的鴻篇巨著《狼圖騰
  • 阿諾為《狼圖騰》舍《少年派》 戲稱也有「知青」經歷
    》暢銷10年慶典暨電影授權圖書全球換封面啟動儀式,於5月25日在京召開。當天,電影《狼圖騰》導演讓·雅克·阿諾、主演馮紹峰、竇驍,以及王小丫、趙忠祥、白巖松、張抗抗、潘石屹、李敬澤、騰格爾等各界名流大腕悉數亮相會場。   據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強介紹,早在8年前就買下了《狼圖騰》的小說版權,並為了找導演連續兩次籤下版權。
  • 《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