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2020-12-03 雅學居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

書中的內容是寫狼的,所以讓我想起了《中山狼》這篇文章。當中的狼,在先人心中一直扮演著兇惡狡詐的角色,由於並時的學習先入為主,讓我對狼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誤解與偏見。另外,漢語中的詞語無一不例外的在貶低與咒罵狼,說什麼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這使狼在人心中的地位顯得異常的尷尬與不堪,而《狼圖騰》卻相反地在書中其展現了一個聰明,有耐性,有野性的草原狼。

有人說人是世界上進化最完美的動物,我原本也是這樣認為的,可自從我看了《狼圖騰》後便徹底顛覆了我心中的想法。不是嗎?狼與狗本是一家,可隨著時間的變化,狗卻成了人最忠實的朋友,每日只能吃著主人的殘曦冷炙,過著毫無尊嚴的生活;而狼卻恰恰相反,它為尋求自由,寧可辛苦,過得很充實,很有尊嚴。如果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們進行比較,我覺得很多人都過著如狗般的生活,總是貪圖穩定安逸,低頭哈腰,毫無個性。

不是嗎?狼是殘忍的,但它叢不苟求;狼是貪婪的,但它從不忘寬容。可我們人類呢?腦子裡滿是貪婪,也許這是造成地球資源貧困與破壞的原因之一吧。

《狼圖騰》中向我們展示了各種作戰方法,把狼捕食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便是狼捕食黃羊那一段了。如果我們拋開那兇惡的本性,光看狼群作戰時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我就覺得狼的精神值得人類去學習。

儘管一隻狼的能力最大終究還是抵不過一匹虎,但一匹虎敵不過一群狼。狼的聰明還體現狼群的團隊精神。狼群是由狼王指揮,進則共進,退則共退。狼群是井井有條的,做到狂而不亂。可我們人類呢?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人們跑得比豹子還快,總是你擠我撞,你拳我打,沒有一點團隊精神。

那年我才十一歲,有一次市的少年宮有一場演講比賽,當時我也參加了。大會規定表演結束後,凡參加者都可以領取一份精美的禮品。主持人一宣布比賽結束了,於是我滿懷欣喜跑向領獎的地方,結果看見一堆人擠在那,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使勁往裡擠,正好撞到了一個小孩身上,那個小孩頓時便哇哇大哭,我便馬上將其扶起道歉,緊接著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我,使我異常尷尬,使我後悔。我想如果我當時可以像狼一樣擁有紀律的意識,就不會發生那樣的場面了。

讀《狼圖騰》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讓我讀懂狼的精神與品質,讓我受益終生。

本文為雅學居原創作品,歡迎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狼圖騰》讀後感-由狼性到人性的解讀
    從小到大,我們對狼的認知,無異於兇狠,殘忍,他們是叢林裡的殺手,是森林中最大的威脅,甚至於老虎獅子都很少敢去惹它們。 終於有機會閱讀姜戎的《狼圖騰》 ,這是一部神奇的佳作,充分的用狼的故事講述了狼是如何生存的。
  • 《狼圖騰》讀後感
    暑假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她能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暑假的日子裡可以行千裡路,觀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暑假的日子裡可以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為所欲為,好不痛快!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
  •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感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有感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狼圖騰》後,我深深地被狼的精神震撼狼天性所具有的軍事才能、狡黠與智慧、頑強不屈的性格都讓我肅然起敬。《狼圖騰》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姜戎作為一名知青自願到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親身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共同患難的故事。書中將數十個狼的故事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蒙古草原狼的智慧。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在電影《狼圖騰》裡,狼真正回歸為狼這種動物本身,關於狼性的探討和表現不夠深入。  對於這種差別,連電影《狼圖騰》的導演阿諾自己都說,「小說《狼圖騰》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狼圖騰》是我的。」  「以狼為圖騰」缺乏常識  儘管電影《狼圖騰》重點不是講述延伸意義上的狼性,影片還是被部分評論者稱為「偽心靈雞湯」。  在電影《狼圖騰》上映前一天,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聲明反對電影《狼圖騰》,「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我想穿越時光,追尋它們的源起,我想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了解,我想寫下關於它們已經成為傳說的傳說……我想寫下一串數字,我想寫下一些地方,我想知道:在天之涯,海之角,仍存一地,還在閃動著它們自由的身影……一、狼的源起,走過漫長時間的路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    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
  • 專訪《狼圖騰》作者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
    「我認為『戎』就是草原民族,」姜戎說,「我很推崇我姜姓祖先的這種精神。」  「《狼圖騰》迅速引起關注,是在我預期中的」  新聞周刊:你預料到這本書會這麼火嗎?  姜戎:坦率說是在我的預期之中。原因在於「狼」是農耕民族最怕的「猛獸」,越怕就越想了解它的真相。二是競爭的時代需要強悍進取、不屈不撓的狼精神。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我想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精神上至高無上的信仰、信念和理想的追求,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寫出《狼圖騰》的時候,我已經58歲了,從醞釀到完成,幾乎花費了半生歲月,真是半生磨一劍。寫《天鵝圖騰》,又把後半生拼了進去。我從小熱愛美術和音樂,在《天鵝圖騰》裡,我把自己所掌握的美的因素全都揉了進去。
  • 「全民閱讀推進月」《狼圖騰》讀後感|作者:左鳳英
    「有人讀完《狼道》體會到的是:當一位朋友突然冷落你,那絕對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是狗在背後說了你什麼;讀《鬼谷子》體會到的是不發生點爛事,你永遠看不清身邊人的模樣;讀《墨菲定律》體會到的是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而我今天讀完了姜戎的一共408頁的鴻篇巨著《狼圖騰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學者姜戎的長篇小說《狼圖騰》暢銷多年,這部以狼為主要敘述對象的曠世奇書一經出版便爭議不斷,擁躉者奉為圭臬,批評者罵聲一片。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閱讀此書過後,我的內心無比澎湃,無比激動。作為小說,《狼圖騰》是一部情節緊張、語言獨特、探究深刻的長篇小說,但書中那些看似嚴謹的學術論斷,我又是嗤之以鼻的。《三國演義》就曾給很多史學愛好者嚴重的誤導,這種缺乏科學依據的學術觀點還是少說為妙。無論《狼圖騰》爭議多大,這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都是當代文學一個特殊的存在。以往中國漢文化對狼這個解說是具有強烈感情褒貶的。
  • 《狼圖騰》|關於狼,我寫下的幾個字
    姜戎先生的《狼圖騰》,是我今生讀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記得當時也被賺了幾波淚水,久久不能從其中出來。今日,又從書架上將這本書抽出來,拂去上面的灰塵,翻開封面,看到了扉頁上舊時留下的幾個字,感慨萬千。漠北一夜,月圓之際,孤狼嘯月世人無不羨你傲視群雄卻讀不懂你的孤獨籤下這生死的文書你可願帶著我這漂泊的靈魂
  • 《狼圖騰》:臆想的人類進化歷史
    最近,我又買了一本《狼圖騰》,本來這本書我是不想買的,但是我不在那家書攤上買點什麼,就覺得欠人家一點什麼似的,畢竟以前都在人家攤子上買書都佔了許多便宜,都已經在別人攤子上買了書,不在她攤子上買本書就顯得交情不夠深。於是我就挑了這本《狼圖騰》買了。畢竟這本書原來就是暢銷書,但後來就不行了。
  • 《狼圖騰》作者再推新作《天鵝圖騰》,白巖松、俞敏洪給出這樣的評價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狼圖騰》中的狼 與現實中的狼·杭州日報
    小說《狼圖騰》,似乎就是在神往情緒下誕生的。思想主題姑且不論,但對狼的描寫,並不符合現實中的狼——狼和狗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同一個物種受到了先人不同的影響,又被後人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最近《狼圖騰》熱映,也引起了熱議,那麼影片中的狼和現實中的狼一樣嗎?狼的真實世界又是怎樣的?
  • 小說《狼圖騰》再次引發爭議
    多位當年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一起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與相關專家,近日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指出,《狼圖騰》一書與事實出入較大。4月初,姜戎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本書裡所有的細節和故事大多都有出處,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曾在內蒙古草原當了7年知青的作家馬波認為,小說與事實出入較大。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
  • 潘石屹受《狼圖騰》啟發廢除公司「末位淘汰制」
    [摘要]潘石屹說,後來自己很認真的讀了三遍《狼圖騰》,受到最大的啟發實際是要秉承團隊精神,這比任何一個個體都重要,「隨後我就消滅了自己『的末位淘汰制』。」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上官雲) 25日下午,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暨電影授權全球圖書全球換封面儀式在北京舉辦,精裝《狼圖騰》10年紀念版亦同期首發。地產大亨、企業家潘石屹受邀出席該活動。他向到場記者透露,自己受該書最大的啟發是要秉承團隊精神,這比任何個體都重要,「隨後我便消滅了『末位淘汰制』。我想,這部書來日還會暢銷。」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原標題: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