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臆想的人類進化歷史

2021-01-09 老杆兒

最近,我又買了一本《狼圖騰》,本來這本書我是不想買的,但是我不在那家書攤上買點什麼,就覺得欠人家一點什麼似的,畢竟以前都在人家攤子上買書都佔了許多便宜,都已經在別人攤子上買了書,不在她攤子上買本書就顯得交情不夠深。於是我就挑了這本《狼圖騰》買了。畢竟這本書原來就是暢銷書,但後來就不行了。

我以前也是比較推崇這本書的,可是當我看的書多了以後,就發覺了這本書裡的味道不對,於是,我也敬而遠之。雖然敬而遠之,但是每一回看到這本書,總會覺得這本書還是可以批判再利用的,畢竟這本書曾是我很推崇的書,總是沒人買,有些明珠投暗的感覺,我就想買下來這本人老珠黃的「勵志、雞湯」味道並重的書。

這本書開始火的時候應該是2004年冬天左右,那時候我到洪樓廣場前的大街上買書,書攤上賣的最火的書就是餘秋雨的《借我一生》、賈平凹的《秦腔》,還有這本姜戎的《狼圖騰》。但當時,手裡的錢太有限了,這一本書就可以換回好多本書,於是,我只能選擇忍痛割愛。

我後來接連買下了兩本《狼圖騰》,具體的買書過程我已經記不清了,如果好好想一想也能記起來,但現在不說這些。我好像買的第一本《狼圖騰》是花了八塊錢的,第二本是花了五塊錢。八塊錢那本是我買的太急了,買的是盜版書,紙張不怎麼好,油墨還沒有怎麼幹的樣子,翻過去一頁,字跡都花了。第二本就是正版書了,紙張和印刷都沒問題。這本書我壓箱底了,那本盜版書也賣了出去,怎麼來的,怎麼走的。

我這回買的《狼圖騰》也很巧,是正版書。

還記得當年我在也是很冷的夜晚,躺在冰冷的被窩裡睡不著,就點著燈看書,看的就是這本《狼圖騰》。我被書中講的狼群狙擊馬群的大場面感染了,我都被這個大場面左右了,半夜睡不著。我在看書的時候,都在想: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場面我會怎麼辦。

當時,我看這本書就是傻子一般的接受,接受作者傳達出來的信息,沒有任何反抗,我選擇絕對相信作者的講述,然後在我的腦子裡還原那些場面的血腥和經驗總結。

作者把作品放在知青下放的年代講述,對那些掌權者的講述,總是一副批判的視角,也是反映著那個年代正在形成的公知群體所擁有的的語言範,好像作為掌權者都不是什麼好人,就應該被批判,這些人必須要為所有的探索失敗買單。這樣的公知話語霸權也是說明公信力下降、某些公知人物成了話語權力中心的時代走向的社會文化特點。

這都是我現在想的,當時我真沒這麼厲害。

前些日子,我因為看到市場再次出現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想起作家說的那個理論:說什麼漢民族是羊文化,是農耕文明;遊牧民族是狼文化,是主宰世界的最正經的潮流。什麼西方的文明是藍色的海洋文明,是繼承狼文化的一脈相承!

以前都沒有覺得這個論調怎麼荒謬可笑,現在看了更多的書以後,才發覺這個論調的荒唐可笑:我們都是學過社會發展簡史的人,都是有階級觀點的人,作家寫的這個知青囚於一孔之見,對人類的歷史做了一番可笑的勾勒,好像挺是那麼一回事,其實就是由於自己的知識量太過於戲劇化了,所以才會對人類歷史做這樣一番戲劇化的解構!其實,人類歷史這麼長的時間裡,其中的規律早已經被前人解說的差不多了,現在再重新解構歷史,否認前人的探索成果,不是蠢就是壞,是中了境外勢力的毒。這本書也是以後歷史虛無主義的源頭,荒唐可笑,但又說的頭頭是道,好像挺像那麼一回事。

哈哈!

買下這本書,我不是想時常翻看,再學一番狼文化,我只是想記錄一下那段曾經很可愛的年代,那些愛學習的年代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記得當時我看書的時候在聽刀郎的歌,現在又在聽刀郎的歌,然後寫一些我對一本書的理解……

相關焦點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泰坦鳥,劍齒虎和狼,被認為是食肉性動物中進化的最為完美的三種頂級動物。而如今,卻由於人類生存邊界的擴張,在恐懼伴隨著貪婪驅使下的大量捕殺,狼已經開始在大地上消失。有些地方,狼甚至已經成為了傳說。大地的舞臺中央,黃金地段,已經被人類所佔據。狼可能出現的身影。只能在大地的角落裡搜尋。曾經,在北半球,包括整個亞歐大陸和北美洲,都遍布滿狼的腳印。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    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
  • 《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
  • 《狼圖騰》中的狼 與現實中的狼·杭州日報
    小說《狼圖騰》,似乎就是在神往情緒下誕生的。思想主題姑且不論,但對狼的描寫,並不符合現實中的狼——狼和狗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同一個物種受到了先人不同的影響,又被後人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最近《狼圖騰》熱映,也引起了熱議,那麼影片中的狼和現實中的狼一樣嗎?狼的真實世界又是怎樣的?
  • 《狼圖騰》:從狼群與人類的較量中,看狼的精神
    什麼是圖騰?音譯名。源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誌,稱為圖騰。比如:漢族的龍圖騰,蒙古族的狼圖騰。《狼圖騰》《狼圖騰》由 法國導演 讓-雅克·阿諾執導包順貴等開著車扛著獵槍對狼群進行大量獵殺,當人類追至狼群老巢時,狼王驕傲地從懸崖跳了下去……狼有狼的驕傲......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在電影《狼圖騰》裡,狼真正回歸為狼這種動物本身,關於狼性的探討和表現不夠深入。  對於這種差別,連電影《狼圖騰》的導演阿諾自己都說,「小說《狼圖騰》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狼圖騰》是我的。」狼是蒙古人的生存天敵,狼並無團隊精神,狼貪婪自私冷酷殘忍,宣揚狼精神是反人類法西斯思想。我們保留訴諸法律捍衛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權利。」  其實從原著小說《狼圖騰》問世開始,這個題材遭受的爭議就一直存在。早在小說出版伊始,內蒙古知名作家、評論家李悅以及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劉小萌都曾表示,說蒙古民族視狼為圖騰,是對基本常識的捏造。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原標題: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狼圖騰》《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對於作者來說,狼圖騰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書中所講述的人與狼共同競爭、共同生活的事故能引起人的反思。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陣陣養狼是非常細心的,人類的這種好心嚴重扼殺了草原狼的天性。小狼的狼牙尖沒有了,野狼散養變成圈養,小狼成為了人類研究的對象。這不是愛,這是虐殺,這是自以為是人類對萬物生靈的間接幹預。姜戎小說背後的思考是這部作品最大的價值。長篇小說《狼圖騰》情節離奇,主題深刻,但我認為作品的藝術特色更有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價值。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對此書的評價一語中的。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可以說我的一生,前半條命給了《狼圖騰》,後半條命給了《天鵝圖騰》。我幾乎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兩個圖騰,像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獻給神的一對珍寶。我把我所有最珍貴的東西,精心打造成最美、最高貴、最真誠的寶物獻給兩個草原圖騰。胡赳赳: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 《狼圖騰》背後的狼:威風八面的狼王 只是人的想像
    原標題:《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導讀: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這一切都和狼是如此接近,有時候,甚至比黑猩猩和大猩猩這些正牌的人類親戚,更讓我們感到親切。
  • 《狼圖騰》讀後感
    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她猶如鮮嫩多汁的西瓜,讓你迫不及待狼吐虎咽起來,生怕被搶走了再也吃不到這香甜可口的美味了——吃進腦海裡,體會狼圖騰,草原魂……狼圖騰是一部精神的盛宴,她是自我和民族的思考!她是一部史詩一樣的情懷!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 經典推薦之《狼圖騰》: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
    合作方:公眾號吉師閱讀(關注公眾號可獲取圖書資料)《狼圖騰》作者簡介呂嘉民(筆名姜戎作品《狼圖騰》。2015年2月,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拍攝的電影版《狼圖騰》上映,引發熱議。作品介紹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裡的蒙古牧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著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小說《狼圖騰》自從問世以來,就一直是爭議不斷,在360百科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海內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足以說明,對此我沒有做過調查,也不能妄下斷語。但是,在網上我確實看到很多關於《狼圖騰》的評語,雙方各執一詞,其中不乏一些言語偏頗過激之人。
  •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感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有感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狼圖騰》後,我深深地被狼的精神震撼《狼圖騰》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姜戎作為一名知青自願到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親身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共同患難的故事。書中將數十個狼的故事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蒙古草原狼的智慧。捕獵時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群中每匹狼的角色扮演以及狼王的英勇無畏,母狼的偉大,舍死護子、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深深震撼。
  • 《狼圖騰》中的狼究竟是哪一種?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狼的種類你知道嗎?世界現存狼的種類你又了解多少?認真看完小編整理的這組圖片,尋找其中的答案吧!
  • 潘石屹受《狼圖騰》啟發廢除公司「末位淘汰制」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上官雲) 25日下午,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暨電影授權全球圖書全球換封面儀式在北京舉辦,精裝《狼圖騰》10年紀念版亦同期首發。地產大亨、企業家潘石屹受邀出席該活動。他向到場記者透露,自己受該書最大的啟發是要秉承團隊精神,這比任何個體都重要,「隨後我便消滅了『末位淘汰制』。我想,這部書來日還會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