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推薦之《狼圖騰》: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

2020-12-03 歷史思維所

合作方:公眾號吉師閱讀(關注公眾號可獲取圖書資料)

《狼圖騰》

作者簡介

呂嘉民(筆名姜戎),漢族,1946年4月生於北京,籍貫上海。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2015年2月,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拍攝的電影版《狼圖騰》上映,引發熱議。

作品介紹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裡的蒙古牧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著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

他們憎恨著狼――狼是侵犯他們家園的敵人;他們同時也敬畏著狼――草原狼幫助蒙古牧民獵殺著草原上不能夠過多承載的食草動物:黃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

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曾經是13世紀蒙古軍隊徵戰歐亞大陸的天然教官和進化的發動機。該作品主要講述了知青陳陣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書中名言

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家鄉固然值得眷戀,但是危險降臨,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離開。離開家鄉不是逃避,是為了尋找更美好的明天。

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今天就準備好明天的事情就永遠不會餓死。

推薦感想

《狼圖騰》中的狼,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全新形象衝擊著我們的視野:它強悍、智慧、溫情以及為了自由尊嚴以命相拼。《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

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書中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十一月創作狂歡·文史賽道#

相關焦點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 《狼圖騰》中的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看《狼圖騰》中那些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的至理名言,明白其中道理的人,人生也許會是不一樣的精彩呢。《狼圖騰》說: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有時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往往體現的就是人的耐心,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空虛,最後的成功就會是自己的了。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天鵝和狼都是自由神,但天鵝還是愛神和美神。我想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精神上至高無上的信仰、信念和理想的追求,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寫出《狼圖騰》的時候,我已經58歲了,從醞釀到完成,幾乎花費了半生歲月,真是半生磨一劍。寫《天鵝圖騰》,又把後半生拼了進去。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虎狼之心,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仍然表明中國人對狼的懼怕與憎惡,童話故事《狼來了》《小紅帽》中的惡狼形象依舊夢魘般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裡。這部《狼圖騰》是目前唯一一部以草原狼為主角的長篇小說。北京知青陣陣等人插隊到內蒙古額爾大草原,作者透過陣陣的眼睛,帶我們去看草原狼打圍黃羊群,草原狼虐馬復仇,草原人組隊獵狼,知青陣陣掏狼窩養小狼。
  • 《狼圖騰》《戰狼2》等經典影片復映 不止於暖場
    因為影城復工需要一個過程,上座率短時間內上不去,大部分新片在這樣沒有完全復甦的電影市場裡,無法獲得預期票房。在強大的製作成本的壓力下,回本壓力大的新片不敢選擇當下的檔期上映。新片短時間內不願意上映,一些「老片」成為目前復工影城的主要選擇。自3月16日開始,新疆等地部分影院陸續復工。
  • 你有多久沒有換頭像了,狼圖騰勵志籤名頭像,送給喜歡狼的你
    你一定要清楚,你是自己,而不是一件物品,盲目地遷就別人,最後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別人也只會一腳踢開。只有自己修煉好了,才會有別人來親附。本期主題:你有多久沒有換頭像了,狼圖騰勵志頭像,送給喜歡狼的你。如果沒有你的姓氏的話記得留言評論定期會從評論裡抽選【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穎子是時光的心。關注即可私人訂製】
  • 專訪《狼圖騰》作者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
    通過30餘年的研究與思索,姜戎提出疑問,「是否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  第二,作者之神秘。「姜戎」是筆名,自書推出之日起,他就宣布「絕不接受記者採訪、絕不參加發行中的宣傳活動」、甚至連作品討論會他都缺席。  新奇之三,漫長的創作歷程。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狗經過了馴化,變得能夠和人相處,狼則沒有;但二者依然保留了眾多的相似之處,其中就包括食性。    以人的眼光看來,真正的狼的食性遠非「高貴」,與狗沒有太大的區別。雖然狼最喜歡的獵物是落單或者受傷的大中型動物,但條件不好時也不會挑食。各種小獸、小鳥、蜥蜴、青蛙都是常見食物,甚至大號昆蟲也能見到。連腐肉都不會拒絕,大部分捕食者都不介意偶爾吃點兒屍體。
  • 《狼圖騰》讀後感
    暑假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她能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暑假的日子裡可以行千裡路,觀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暑假的日子裡可以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為所欲為,好不痛快!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
  • 狼 商業圖騰與哲思之源的雙面鏡
    可是這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商界原則,卻偏偏被拿來和「狼」扯上了關係,足見狼在人們心目中特點之鮮明。  2004年,一本《狼圖騰》的出世也曾經引發過一陣「狼文化」的熱潮。書中的主人公陳陣同樣也是被狼群的團結與野性所震撼,並就此懷揣上對草原的深深眷戀。狼的勇敢、兇狠與團結,被總結為「狼性文化」的精髓,狼的這部分特徵,也在無形中被這個詞的提出所強化。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多年來蒲松齡的文言小說《狼》都是以讚揚人的機智聰明和狼的貪婪狡猾為主題的。但是,部編版教材這次的教學要求卻略有變化,尤其是課後第四題的設計:下面是一些有狼有關的成語,你在能列舉出幾個來嗎?從這些成語來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樣的?如何看待狼的這種傳統形象?
  • 靈性圖騰:鷹、狼、獅的象徵
    你的願景也超越了物質 - 你有一種訣竅,可以看到你所處理的人的靈魂。你可以把它稱為直覺的禮物。 鷹有敏銳的眼睛和強壯的翅膀,如果你不斷看到鷹或鷹的圖像,這可能表示你需要更仔細地看待事情,然後再繼續前進。
  • 選擇一個動物圖騰,了解你的精神力量是什麼?
    這種古老靈魂的本性讓人不可抗拒的被你吸引,你散發出的能量光環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可以在困難的時候保持冷靜,你總是可以從生活的風暴中解脫出來。你所擁有的靈魂已經存在了一生。你的內心知道別人幾乎無法理解的事情。你珍惜自己的時間,遠離日常生活的喧囂。圖騰2:鷹如果你決定選擇鷹作為你的圖騰,那麼你就是那種非常有野心和決心的人。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至30萬年前,現代犬科之王,灰狼,也是一般所指的狼,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並通過大陸架向北美擴散。至於犬科動物真正的起源地,學術界至今尚存爭議。二、大地蒼狼,仍舊飛翔的自由身影大地蒼狼,凡大地所及之處,堅實可立足者,皆有狼的身影。
  • 《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
  • 小說《狼圖騰》再次引發爭議
    多位當年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一起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與相關專家,近日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指出,《狼圖騰》一書與事實出入較大。4月初,姜戎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本書裡所有的細節和故事大多都有出處,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曾在內蒙古草原當了7年知青的作家馬波認為,小說與事實出入較大。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
  •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於彼此放過——重溫經典電影《狼圖騰》
    《狼圖騰》(Wolf Totem)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險劇情片,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採用3D實景拍攝。本片請來了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這位被譽為最會拍攝動物題材的導演,歷經7年籌備,光養狼一個環節就耗時3年。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影片《狼圖騰》恢弘的場景,嚴謹的製作讓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高水平作品,但從內容上說,電影《狼圖騰》更像一部環保電影,影片更多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強調的是草原上的每一個生靈都在騰格里(長生天)的安排下,有序地生老病死,每一個生靈都有活著的理由,每一個生靈的死亡都有其死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