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於彼此放過——重溫經典電影《狼圖騰》

2020-12-03 XM家文化

《狼圖騰》(Wolf Totem)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險劇情片,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採用3D實景拍攝。本片請來了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這位被譽為最會拍攝動物題材的導演,歷經7年籌備,光養狼一個環節就耗時3年。他將用其獨有的鏡頭語言,把我們帶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看人狼之間如何彼此尊重,和諧共處。《狼圖騰》影片故事的曲折不如安吉麗娜·朱莉的《堅不可摧》,場面的浩大比不上「千人做臨時演員」的《太平輪》,CG特效鏡頭沒有《鍾馗伏魔:雪妖魔靈》那麼誇張,但是人與狼的感情就在馮紹峰一下又一下與毛茸茸的小狼崽對吻鏡頭中滲入觀眾的眼帘和骨髓,讓觀眾深深地感到,原來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可以這樣的寧靜,人和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於彼此放過。

整部電影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北京知青在內蒙草原上養狼,又放生的一段人與狼的故事。1967年,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響應國家上山下鄉的號召,從北京來到了內蒙古額侖大草原插隊。在大草原上,他們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一家,也見識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動物:狼。在與狼群的接觸過程中,陳陣對這一物種有了強烈的興趣,甚至有了想自己養一隻小狼的念頭。就在此時,一群外來人貪婪地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間的生態平衡。而以場部主任包順貴為首的生產隊員更是發起了一場滅狼運動,讓狼群和人類之間的關係陷入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在故事片的角度上並不能給觀眾一種「情節豐滿」的感覺,甚至令人覺得太單薄。但紮實的鏡頭卻讓人生出幾分的感動:小到千萬根柔軟的狼毫在馮紹峰的鼻息中拂動,大到草原上雲層的詭變多端。那天地大美,似乎時刻在提醒著人們如果能像主人公一樣愛護、放生包括兇悍的草原狼等萬物生靈,那麼這個世界也將與人們溫柔相待。

最近在內蒙古發生了一件事引發大家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839臺採購修繕工程,採購編號201912404,中標供應商:內蒙古泓森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金額116000元。

登錄「信用中國」查詢,人民法院2015年至今共發布5條公告,內蒙古泓森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依據相關法規,「老賴」沒有資格參加政府採購,內蒙古泓森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故意隱瞞失信被處罰的事實,虛假響應謀取中標,採購人應該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將「老賴」拒之門外,防範披著羊皮的「狼」混進來。

相關焦點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
  • 在《狼圖騰》裡看見剛勇,在《天鵝圖騰》裡看見美與愛
    圖說:天鵝在水草豐饒的烏珠穆沁草原生息繁衍 主辦方供圖「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這是曾經寫出了《狼圖騰》的作家姜戎沉澱16年後寫出的第二部長篇作品《天鵝圖騰》的開篇。這本由十月文藝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天鵝圖騰》中,一切真摯的文字,只為還原作者記憶中,溼地草原上那個恢弘的天鵝王國。姜戎在北京介紹這部作品時,動情地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我只寫了兩部書,但我花費的時間和心血,要比別人寫十幾本書所花費的還要多。」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為此,我決定在要求學生搜集含「狼」字的成語的基礎上,推薦學生閱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沈石溪的《狼世界》和根據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變的同名電影。在教學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以後,為了讓自己的推薦有一定的引導性,我決定自己先看看電影《狼圖騰》。下來,我就自己所看這部電影的感想簡要匯總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狼圖騰》上映至今僅半個月,票房已超過5億元,更讓人驚喜的是,電影的賣座還讓原著再次火了一回。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虎狼之心,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仍然表明中國人對狼的懼怕與憎惡,童話故事《狼來了》《小紅帽》中的惡狼形象依舊夢魘般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裡。這部《狼圖騰》是目前唯一一部以草原狼為主角的長篇小說。北京知青陣陣等人插隊到內蒙古額爾大草原,作者透過陣陣的眼睛,帶我們去看草原狼打圍黃羊群,草原狼虐馬復仇,草原人組隊獵狼,知青陣陣掏狼窩養小狼。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    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姜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引述阿吉木「蒙古人中曾經有過自認為起源於狼的氏族,比如,赤那思氏——一個非常古老的氏族」的解釋,姜戎還援引據中國的權威蒙古學學者韓儒林考證,「赤那」古代蒙語意為狼,「赤那思」是狼的複數,因此「赤那思」意為「狼之集團」,把自己的蒙古氏族命名為「狼之集團」,緣於自認為起源於狼,由此推斷狼是該古老蒙古氏族的獸祖和圖騰。
  • 《狼圖騰》《戰狼2》等經典影片復映 不止於暖場
    》劇照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近日發布「發行通知」,宣布近期將發運第一批影片節目硬碟,共五部影片,分別為《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四部國產片以及版權買斷的引進片《何以為家》。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對於作者來說,狼圖騰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書中所講述的人與狼共同競爭、共同生活的事故能引起人的反思。可以說《狼圖騰》不僅是一部真摯感人的小說,也是一首深情纏綿的長詩,更是一部人類認識自己,認識自然,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學教科書。它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並正視自己的錯誤。往大的方向說,元朝的帝國之所以能這麼強,跟他們身處的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狼群邊上,也是極大的磨練了元朝人的意志。
  • 《狼圖騰》中的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看《狼圖騰》中那些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的至理名言,明白其中道理的人,人生也許會是不一樣的精彩呢。《狼圖騰》說: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有時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往往體現的就是人的耐心,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空虛,最後的成功就會是自己的了。
  • 港報文章:不願做"狼的傳人" 龍的圖騰敬業和諧
    中新網5月29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發署名「韋剛」的文章稱,雖然一本《狼圖騰》喚起了部分國人的野性,並以這圖騰作為華夏民族的標杆宣揚中華民族要重弘狼性、發揚狼精神,但是作者認為,這種否定華夏人是「龍的傳人」而力證華夏人是「狼的傳人」的做法,自己不能苟同。
  • 2015年深入人心的的十部自然電影
    繁榮文藝的春風撲面而來,自然影視的百花園增色添香。2015年是自然電影的豐收之年。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年,一批質量高、口碑佳的自然電影從眾多大片中脫穎而出,不知不覺地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 《狼圖騰》背後的狼:威風八面的狼王 只是人的想像
    新聞背景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
  • 狼 商業圖騰與哲思之源的雙面鏡
    在眾多的動物中,狼無疑是最常被拿來作為隱喻的動物之一。古今中外的各類經典文學作品中,流傳著大量經典的「狼」形象,傑克·倫敦的狼召喚著野性,蒲松齡的狼透著狡猾,姜戎筆下的狼群兇猛而團結。即使在新近湧現的大眾文化中,狼的影子依舊頻繁出沒:大街小巷的桌遊吧裡,心機重重的「狼人」在一個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手刃「村民」,又在白天堂而皇之地坐到審判桌上混淆視聽、栽贓無辜。
  • 小說《狼圖騰》再次引發爭議
    多位當年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一起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與相關專家,近日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指出,《狼圖騰》一書與事實出入較大。4月初,姜戎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本書裡所有的細節和故事大多都有出處,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曾在內蒙古草原當了7年知青的作家馬波認為,小說與事實出入較大。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
  • 《狼圖騰》作者再出新書 豆瓣評分為何高達9.1?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這是最近的熱門長篇小說《天鵝圖騰》的開頭。《天鵝圖騰》是作家姜戎繼《狼圖騰》之後,暌違16年,為讀者帶來的一部關於「愛與美」的至情至性之作。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從狼性到人與自然  《狼圖騰》原著小說是過去十年中國最為暢銷的小說之一,但看過電影《狼圖騰》的原著粉絲發現,影片與小說在內容上的差別是根本性的。原著小說每一章都是狼故事打頭,主人公就此開始思考和討論:人和自然的關係,漢族和遊牧民族生產方式的不同,探討狼性和遊牧民族的民族性。
  • 一曲愛與美的「天鵝之歌」——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只不過,相對《狼圖騰》火山爆發式的情感宣洩,《天鵝圖騰》在唯美愛情小說的形式下,姜戎極力克制自己的情感,更多通過故事曲折地進行表達。因此,《天鵝圖騰》的文學性更強,生動展現出蒙古草原柔美的一面,和《狼圖騰》的勇武有力,共同構建起一個多元、立體的草原生態圖景。 書影 這是一部唯美、純情的愛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