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狼圖騰》帶給大家的五味雜陳的感情,是感動還是憤怒

2020-12-03 一下妹子的頭像

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狼的眼神了,的確,讓對動物的拍攝還是很有經驗的。作為主角的狼在片中沒有言語的能力,所有的對白都隱含在眼神之中,那些凜厲的眼神野性十足,卻又能表達千言萬語。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去看看吧。

影片的開始,陳陣離開北京城來到遼闊的草原開始了兩年的知青生涯。在得知陳陣帶了整箱書時老酋長的微微一笑很是暖人。之後的情節就省略了很多,直接就是半年後的狼群逃生。其實這本書拍攝電影確實有不少難度,很多信息都無法表述,只能通過演員的表情和背景音樂的烘託,這裡是狼群的第一次露臉,白狼王的標誌太醒目了,一下就讓我記住了。特地留意了下,狼的眼睛與狗不同,是斜向上大概45度的,而狗是平的,影片中的的確是真的狼。

然後就是狼群對黃羊的圍追,體現了狼的智慧,也體現了蒙族人馬背上打下江山的謀略。漢族人不聽老酋長的勸告,執意拉走所有的黃羊,惹怒了狼群。上級下達命令開始掏狼崽,陳陣因為對狼的迷戀偷偷養了一隻狼崽,狼群報復人類將軍馬趕進長湖!這一串情節都十分緊促,尤其是黑夜裡狼群追趕軍馬的場景,居然都拍了出來,音樂非常有氣勢。馬群受驚,在雷雨的天氣裡慌不擇路,狼群在周圍緊追不捨,巴圖兩人苦苦追趕,一邊對抗狼群一邊希望將馬群繞過長湖,可是狼群的復仇怎麼可能輕易解散!狼馬之戰在鏡頭下淋漓的展現,萬馬奔騰的氣勢下,狼群在周圍瘋狂的追趕,進攻。目光那麼堅定,即便被馬蹄踹飛,被套馬杆勒住,也還是不停的撕咬,兇光畢露!讓人那麼深切的感受到它們絕地反擊的悲痛!同時也展現了人狼矛盾的升級,可以說是全片的高潮所在!

可是每一次狼群的反擊都換來了上級更兇殘的指令,整部狼圖騰包含著各種的衝突與對立,而狼群恰恰在這些對立的中心。老酋長視它為圖騰,是維護著草原平衡的神,而包順貴等人只認為它是草原的禍害,是能夠換取利益的商品。 人類奪走了狼群的冬糧,殺戮了它們的幼崽,狼群開始攻擊牧民的羊群,飛狼之後,人類開始了趕盡殺絕的報復,狼群在炸藥陷阱,汽車獵槍中四散凋零。

狼的眼神永遠最能奪人眼球,在捕殺那兩隻老狼的時候,兩隻狼眼神對視的鏡頭實在太讓人難過了,那麼悲哀決絕,寧願飛身墜崖,挖洞自埋,也不願讓人類得到自己的皮毛,看得人淚眼婆娑。但最讓我意外的是白狼王之死。原著中白狼王應該是跑出了國境線,去了外蒙古。被吉普車追趕到力竭而死的是另一隻狼。因此我一直希望白狼王能跑出國境線,可是三十四公裡的亡命奔跑,心臟越來越沉重的敲擊著胸腔,終於慢下了腳步,回頭,與人類對峙,眼神依然那麼犀利澄澈。它不會聽懂陳陣的話,也許早已忘記了這個人,也許從來不記得,但它依然堅持著屬於狼的驕傲與尊嚴,直到它轟然倒地,至死方休!

最後,也許是考慮到觀眾在經歷了白狼王之死後再也無法忍受看小狼不屈而亡,至少我是這樣,因此小狼被設計為放歸草原,老酋長故去,影片接近尾聲,陳陣聽到狼嚎,看到遠處的小狼與他對視一眼後,帶著草原狼最後的希望轉身跑向草原的深處。

結語:影片中的草原廣漠,唯美,是讓人嚮往的地方,對於人物線方面確實有不少欠缺之處,但影片所體現出的獨立自由的狼性和對環境的平衡與共存是值得被提倡的。

相關焦點

  • TPP「畫餅」讓東南亞五味雜陳
    (原標題:TPP「畫餅」讓東南亞五味雜陳) 北京時間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1993年9月5~7日,IUCN -SSC狼專家組在瑞典斯得哥爾摩召開第一次國際狼保護會議,通過了狼的宣言:提出了狼作為一個物種,有高度發達的社群行為,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應當受到保護。得知這一消息,心裡頓時五味雜陳,一時間竟不知是喜是悲。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
  • 《狼圖騰》導演讓雅克阿諾專訪-搜狐文化頻道
    採訪手記 5月25日,長江文藝出版社在京舉行姜戎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慶典暨全球圖書換電影劇照版封面儀式,同名電影導演讓-雅克·阿諾也從法國遠道而來助陣。搜狐文化在第一時間對導演進行了30分鐘的簡短採訪,從《狼圖騰》的拍攝談到以往作品中的世界性精神。
  • 《狼圖騰》作者再出新書 豆瓣評分為何高達9.1?
    這是最近的熱門長篇小說《天鵝圖騰》的開頭。《天鵝圖騰》是作家姜戎繼《狼圖騰》之後,暌違16年,為讀者帶來的一部關於「愛與美」的至情至性之作。截至目前,這部小說在豆瓣上獲得了9.1分的評分,也有不少讀者紛紛回想當年追讀《狼圖騰》的日子。
  •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於彼此放過——重溫經典電影《狼圖騰》
    《狼圖騰》(Wolf Totem)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險劇情片,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採用3D實景拍攝。本片請來了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這位被譽為最會拍攝動物題材的導演,歷經7年籌備,光養狼一個環節就耗時3年。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在電影《狼圖騰》裡,狼真正回歸為狼這種動物本身,關於狼性的探討和表現不夠深入。  對於這種差別,連電影《狼圖騰》的導演阿諾自己都說,「小說《狼圖騰》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狼圖騰》是我的。」  「以狼為圖騰」缺乏常識  儘管電影《狼圖騰》重點不是講述延伸意義上的狼性,影片還是被部分評論者稱為「偽心靈雞湯」。  在電影《狼圖騰》上映前一天,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聲明反對電影《狼圖騰》,「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正在熱映的電影《狼圖騰》,讓很多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奇。然而,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甚至想像的產物,而現實世界中真實的狼,其實和小說及電影中表現的狼,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    狼是最能引起人興趣的動物之一,也許是因為人類這種動物的特性吧。我們熱愛吃肉,合作獵捕大型動物,雄性把食物帶回家庭,供給妻子和孩子。
  • 電影"狼圖騰"熱映引小說大賣 "平凡的世界"賣斷貨
    《狼圖騰》大熱背後引爭議  其實狼並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目前,一匹狼正以大熱姿態橫行———《狼圖騰》票房已經突破6.4億,暢銷多年的同名原著小說又掀起銷售高峰,影片的取景地點烏拉蓋成為旅遊熱點。但與此同時,這部影片、這本書所表達的狼性哲學不斷掀起爭議。  狼,是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乾州蕞娃看這部電影是為了完成部編七年級語文教材第5單元第18課《狼》的教學設計。為此,我決定在要求學生搜集含「狼」字的成語的基礎上,推薦學生閱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沈石溪的《狼世界》和根據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變的同名電影。在教學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以後,為了讓自己的推薦有一定的引導性,我決定自己先看看電影《狼圖騰》。下來,我就自己所看這部電影的感想簡要匯總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五味雜陳」用英語怎麼說?來漲知識吧!
    今天我們不說心情,我們來談談味道。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中的狼 與現實中的狼·杭州日報
    小說《狼圖騰》,似乎就是在神往情緒下誕生的。思想主題姑且不論,但對狼的描寫,並不符合現實中的狼——狼和狗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同一個物種受到了先人不同的影響,又被後人貼上了不同的標籤。  最近《狼圖騰》熱映,也引起了熱議,那麼影片中的狼和現實中的狼一樣嗎?狼的真實世界又是怎樣的?
  • 正雄物語:一分為二和五味雜陳
    正雄物語:一分為二和五味雜陳  小時候,不管是看電影還是聽故事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狼圖騰》上映至今僅半個月,票房已超過5億元,更讓人驚喜的是,電影的賣座還讓原著再次火了一回。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狼圖騰》《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對於作者來說,狼圖騰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書中所講述的人與狼共同競爭、共同生活的事故能引起人的反思。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天鵝和狼都是自由神,但天鵝還是愛神和美神。我想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精神上至高無上的信仰、信念和理想的追求,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寫出《狼圖騰》的時候,我已經58歲了,從醞釀到完成,幾乎花費了半生歲月,真是半生磨一劍。寫《天鵝圖騰》,又把後半生拼了進去。
  • 潘石屹受《狼圖騰》啟發廢除公司「末位淘汰制」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上官雲) 25日下午,小說《狼圖騰》暢銷10年暨電影授權全球圖書全球換封面儀式在北京舉辦,精裝《狼圖騰》10年紀念版亦同期首發。地產大亨、企業家潘石屹受邀出席該活動。他向到場記者透露,自己受該書最大的啟發是要秉承團隊精神,這比任何個體都重要,「隨後我便消滅了『末位淘汰制』。我想,這部書來日還會暢銷。」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作為小說,《狼圖騰》是一部情節緊張、語言獨特、探究深刻的長篇小說,但書中那些看似嚴謹的學術論斷,我又是嗤之以鼻的。《三國演義》就曾給很多史學愛好者嚴重的誤導,這種缺乏科學依據的學術觀點還是少說為妙。無論《狼圖騰》爭議多大,這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都是當代文學一個特殊的存在。以往中國漢文化對狼這個解說是具有強烈感情褒貶的。